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所以,朱瞻基在期望从一开始就改变这种发展趋势,先生对勋贵收紧绳索,让他们不至于快速腐化,等他登上大宝,改革勋贵制度,就会成为重要的施政方针之一。

    杨章德这个人的能力是有的,但是他出身微末,根本不懂得勋贵的世界。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想要让他发挥作用,就必须要让他融入这个世界。

    让他变成勋贵,他才能知道勋贵阶级里面的各种内情,这把刀用起来,也就会更加锋利。

    回到兴庆宫,朱瞻基在浴室洗了一个澡,这才神清气爽地前往谨身殿,陪同朱棣共进午餐。

    今日朱棣又在谨身殿举行经筵。经筵是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自汉唐以来就有,在宋发展到极致。

    朱元璋和朱棣虽然继承了宋代的经筵传统,但是其实并不是太重视。经筵初无定日,亦无定所。

    基本上每个月举行一到三次,大多数时候都是由皇太子朱高炽主持。

    朱瞻基现在身具实职,参加的次数少。倒是几个小家伙,比如朱瞻墉他们,每次都被他叫上。

    对于一个




第一八九章 出现
    “殿下,亦失哈已到。”

    朱瞻基将目光从手里的资料上抬了起来,捏了捏鼻根,休息了一下自己的大脑。

    身为一军主帅,需要操心的地方是在太多了。

    虽然大部分下属都不希望朱瞻基一个人把事情做完,显示不出他们的价值。

    朱瞻基也不想跟诸葛亮一样,什么事都自己来,以至于活活累死。

    但是,作为主帅必须要了解全局情况,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数十万大军的出征,人员来自全国各地,除了位于广东第四海军基地不需要抽调人手,其他三支海军分部,都要抽调超过三万人的海军人员参与战争。

    除此之外,还从广东和福建等多山地区,抽调了十个卫的熟悉山区作战的精兵强将,作为登陆之后的武装力量。

    但是,朱瞻基并不想完全只动用大明的力量。所以想让朵颜三卫,包括东北地区的女真,也参与进这场战争。

    亦失哈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身为奴儿干都司镇守太监的他出身海西,本身就是一位女真。

    他会女真语,又会汉语;既熟知东北地区的风土民情,又知悉明朝的典章。所以当初朱棣在成立奴儿干都司,选配奴儿干地区的官员时,他成为一名最为合适的人选。

    知晓他回京复命,朱瞻基就派李亮将他叫了过来。

    “让他进来吧。”

    顷刻,跟着李亮身后就进来了一位年纪越四十余岁的光面太监,此人身材不高,但是非常健壮,看起来就是一堵肉墙。

    这个时候的皇宫内,太监们习武成风。朱棣的七大太监,无一不是从幼年就开始练武,学习文韬武略,所以在靖难之役之时,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亦失哈也是一看就是武人,寻常三五人恐怕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他如同一个石磙一样,一下子拜倒在地。“奴婢亦失哈拜见殿下。”

    身为主外的内臣,朱瞻基以前并没有见过亦失哈,亦失哈虽然知道一点这位太孙的秉性,但是第一次拜见,不敢有丝毫马虎,连内臣都不敢自居,自称奴婢。

    朱瞻基起身,亲自扶他站了起来。因为自身尚武,他对习武的太监颇有好感,忍不住捏了捏他结实的胳膊说道:“太监不必多礼,如今你身为六品太监,不必如此自谦。”

    虽然亦失哈是女真人,但是这个时候的女真,与两百年后的女真完全不是一回事。

    朱瞻基也不会因为他是女真人,就对他有偏见。现在皇宫的太监,虽然大部分都是汉人,但是异族人的比例最少占了一成以上,大部分都是过去被擒获,去势后留在宫中长大的。

    他们身为异族,却更能积极向上,七大太监里面,有四人都是异族,对待皇室也更是忠诚无比。

    因为这个家天下的时代,众人都还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概念,或者说没有那么明显。

    让亦失哈在自己的下首坐下,朱瞻基才说道:“自永乐九年,你作为钦差太监,前往奴儿干都司宣扬国威,慰抚各族,这些年来,在北域,你是立了大功的。永乐十年八月,奴儿干地方乞里迷、囊加尔等处野人女真头目一百七十八人一道来京,向朝廷进献贡品,这些都是你的功劳。”

    “内臣不敢当殿下夸,身为臣子,自当以国事为重。何况内臣出身海西,自然也希望故族能沐浴皇恩,过上好日子。”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我看了北域的资料,自辽东以北,都司下辖的卫所,这些年已经增加到一百八十四卫和二十个千户所。女真各族每年偶能收到朝廷赏赐的大量财物和工具,如今又双方互市,女真以骏马换取铁器和耕牛,这些让他们如今的生活都有了极大改善吧”

    亦失哈点了点头说道:“女真贫苦,这些年日子逐渐好转,各族无一不对我大明感恩戴德。”

    朱瞻基又问:“那如今这女真的二十个千户所,到底有多少可战之兵如实让他们出军,又能派出多少兵力”

    亦失哈楞了一下,看到朱瞻基明亮的眼神,这才又反应了过来,连忙说道:“女真如今依旧是各部落互不交涉,靠天吃饭。不过因为生活困顿,民风倒是很为强悍。如今朝廷设置的二十个千户所,名义上是兵,实际上只是通过这种手段施恩各族,让他们归心。所以,这些千户所实际上并无脱产之兵。”

    朱瞻基抬手打断了他的话说道:“这些我都知道,若是我大明征召,你认为我们能从当地征召多少兵力”

    女真实际上只是统称,这个时候的奴儿干都司面积庞大。管辖范围西起斡难河(今鄂嫩河),北至外兴安岭,东抵大海,南接图们江,东北越海还包括了有库页岛。

    其境内的蒙古、女真、吉里迷、苦夷(苦兀)、达斡尔等族人民,多以渔猎为生。

    大明在辖区内分置卫所,明朝政府还任命各族首领掌各卫所,给予印信,仍尊其习俗,统其所属,以时朝贡。

    用现在的话说,这里还只是自治区,特区。

    这里的人虽然臣服大明,相互之间的矛盾依旧不少,经常相互开战,而大明的管辖力度也还远远不够。

    亦失哈见朱瞻基竟然想要从当地募集兵力,有些为难,但还是慎重回答道:“夷人粗鲁,无礼,以武生存。若是没有好处,内臣怕响应者寥寥。”

    “若是有足够的好处呢”

    亦失哈精神一振,禀道:“若以财货诱导,内臣认为最少可从当地募集万人可战之兵。”

    这个数字也在朱瞻基的意料之内,那里地广人稀人员稀少,根据大明政府的统计,当地各族的民众也没有超过五十万人,还分了最少两百多个部落。

    虽然说夷人人人皆兵,却也只是一种说法而已,任何一个民族,也不可能人人皆兵。

    按照五十万的总人口计算,去除一半的女人,就只剩下不到二十五万人。因为连年战争,如今各国都是男少女多,在许多部落,男女比例甚至能达到一比二。

    剩下这一半人里面,老人和孩子占据三分之二,等于只有八万左右的青壮年。

    而这些人也不可能全部出征,哪怕是面临灭国之战,也要留下种子,何况只是征召。

    更何况,这些人还要从事生产,放牧,留下防备周边部落的兵力。所以能派出一万人,已经是很理想的状态了。

    朱瞻基说道:“既然如此,我想委派你担任特使,前往北域募集兵力。同时,我会让郑亨派出三万骑兵,帮助奴儿干都司维护当地治安。在各部落替大明出征之际,大明负责保护他们的部落安全。”

    亦失哈奇道:“殿下这样做是何故为了万余兵力,就派出三万骑兵,这些人的粮草,加上给女真人的财货,这岂不是得不偿失”

    朱瞻基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是为了让这样的事形成一种制度,一种常态,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那些异族更认同我大明的统治。”

    这只是表面的理由,朱瞻基想的却更深远,也更邪恶。

    英国人侵华也要让印度人顶在前面,或者是直接管理,而日军侵华更是要组织数量众多的棒棒军。

    如果说英国还是因为人手不足,但是日军却是完全的利用棒棒军来做一些他们不方便做的恶事。

     



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争
    丘长青的突然出现也让所有的官兵和锦衣卫的探子们愣住了,他们不是惊讶丘长青的出现,而是没有想到丘长青竟然选择了在万众瞩目之下,主动认罪。

    不等褚松他们扑上去,丘长青就双手高举他与汉王的通信大声说道:“罪臣丘长青俯首认罪,愿意交出所有物证,检举汉王!”

    这一下,登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此时看热闹的人何止上万,亲眼目睹的百姓听到这么劲爆的消息,忍不住就跟身边的人分享起这个消息。

    “原来丘家是被逼的,一切都是汉王在后面搞鬼。”

    “汉王还不是想要再来一次靖难之役,原来这都是皇上的家务事……”

    众口相传之下,锦衣卫和刑部的差役还没有来得及隔绝丘长青,这个消息经过上千人的口口相传,立刻传播开来。

    而在海军总部里面,朱瞻基听到这个消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件事绝不是朱棣愿意看到的,也不是朱高炽愿意看到的,更不是朱高煦想要看到的。

    但是,这件事绝对是他愿意看到的。

    朱棣是心疼自己的儿子,朱高炽也亲近自己的兄弟,但是朱瞻基对这个叔叔绝对没有任何好感。

    而且朱高煦说起来是他的长辈,他就是再想动手,也要顾忌自己的名声。

    可是丘长青这样一来,就要逼得朱棣不得不对朱高煦动手,哪怕是表面上的惩戒,也必须要有。

    而且这件事传开,对汉王的名誉影响甚大,以后自己登上皇位了,就是想要对付朱高煦,老百姓也会说:“还不是汉王一开始想要反,皇上才要对付自己这个皇叔的。”

    正如同他所料,在谨身殿内,听到这个消息的朱棣将手里的御笔都扔在了刑部侍郎姚明的脸上。“刑部和锦衣卫都是废物,竟然就让一个逃犯大明大白地出现,还向汉王身上泼污水!”

    姚明不敢辩驳,跪下叩首言道:“陛下明鉴,这丘长青抱着必死的心意出来,此人一心想要救自己族人,自然要选择对自己族人最好的方式!”

    朱棣此人虽然雄才伟略,但是最受不了的就是被人要挟圣意,并且眦睚必报。

    一怒之下,他就忍不住叫道:“他想让朕按他的心意走,朕偏要杀了他全家!”

    “父皇万万不可啊!”

    朱高炽肥胖的身躯在两个太监的搀扶下进了大殿,就跪在了地上。“父皇,这丘长青向汉王弟抹黑,自当应名三司会审,查出真相,万不可因一时之怒,铸千古奇冤!”

    朱棣大怒之下冷笑说道:“你真以为你的汉王弟是清白的”

    朱高炽叩首说道:“即便汉王弟对王位有所企图,那也是人之常情。何况他乃我同胞兄弟,我又怎舍得责备他!父皇,若是杀了丘家满门,不仅是对死去淇国公的不公,更是让父皇断了后路,不得不处罚汉王弟。”

    这句话倒是没有说错,如果丘长青是因为汉王的原因满门抄斩,那作为幕后主事的汉王,要是受的惩戒太轻,那就是天下不公了。

    如果想要让汉王不因为这件事受太大的牵连,对丘家的处罚自然也要轻一些。

    朱棣胸膛不停地起伏,好一会儿才平静了下来,厉声说道:“重新拟旨,对丘家处罚不变,迁徙奴儿干都司为民,后面加上斩立决……这丘长青不用再审,直接在承天门外行刑!”

    这件事不能再查,因为查的越深,对汉王也就越不利。真要弄个三司会审,查出了汉王一堆屎,该怎么处置

    不到片刻功夫,杨士奇他们就又弄出了一篇花团锦簇的圣旨。大意就是丘长青鸷狠狼戾,不顾圣恩,妄图挑拨太子与太孙父子关系。本应三族俱诛,但是念在皇上与淇国公旧情,只诛首恶,其余人等徒涉四千里至奴儿干都司为民,三代以内不得科举为官。

    当这篇圣旨在承天门外经二十余內监高声传播开来,万民还皆称赞皇上宽容恩德。

    而早已将性命置之度外的丘长青,听到自己的家人们不需陪葬,也登时觉得自己的死是值得了。

    同时,不经受审,就直接斩立决,也让他真正明白,其实汉王的想法皇上都知道,只是不忍处罚他。

    而自己敢掺和进皇室的家世,走上这条取死之路,实乃咎由自取。

    他忍不住惨笑了起来,他只以为聪明绝顶,向来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现在看来,自己却是那个最大的傻瓜。

    应天府皇宫分为宫城和皇城,仅仅是宫城就有一百万平米,宫城之外是皇城,又包括了内库和社稷坛,宗庙等地。

    宫城是内城,南门是午门,皇城包含了外城,南门就是承天门。

    承天门外,是一个大广场,中间是御道,东侧是六部,詹士府等文职部门,西侧是五军都督府,锦衣卫等部门。

    在承天门外,有登闻鼓,也有行刑台。

    当刑部的刽子手面无表情地走了过来,刑部侍郎姚明没有让他们往丘长青的嘴里塞核桃。俯身低声说道:“长青,念在淇国公的份上,我们给你留几分体面。你也不要让我们为难,前往别说出对陛下和其他人等不利的话。”

    丘长青惨笑道:“我如今还有辱骂的勇气吗丘家三百一十五口都在此地,还有不懂事的孩子,若因为我连累了他们,我就是下了地狱也无脸见祖宗。只盼姚大人能给长青些许时间,让我与妻儿告别。”

    姚明迟疑了一下,还是吩咐下属将丘长青的妻儿带了过来。

    虽然他知道自己作为监刑官,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其他人的眼里,也会被汇报到皇上的耳中,但是他还是故意违例。

    因为这种怜悯,才是一位文人应该有的风骨。通过这种举动,他也能建立自己行事端方的形象。

    丘长青看着已经被松开了捆绑的妻子,还有三个孩子,以及如今的丘家家主,也是他的大哥丘松。

    当初父亲为他们兄弟分别取名松,柏,取字长安,长青,就是希望他们平平安安。可是自己却不甘家族的流放,成为了汉王手里对付太子,太孙的刀。
1...7475767778...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