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大阪就在眼前,什么时候拿下来都没关系。
目前,战局的僵持并没有出乎几位主帅的预料,朱瞻基在与郑和和柳升他们分析完了战局以后,索性回到自己的舱房,准备小憩一会儿。
舱房里,蓝
第二零一章 成本
从去年年初开始,就有数百锦衣卫的暗探以及锦衣卫笼络的东瀛日奸开始在东瀛各处搜集情报。
纪纲的到来,更是将这股力量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起来,在东瀛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情报网。
他们在东瀛的这一年多,搜集了东瀛层层面面的各种情报。虽然他们这些人算不上特别专业,但是在这个情报工作还处于最初级的年代,他们在东瀛还是得到了不少重要的情报。
但是情报太多,也导致了一些情报的真实性不能得到确认,更多似是而非的情报,更是没有得到重视。
关于这个仓库的情报,就不是情报人员直接禀报上来的,而是黄渊综合了几个人不同的情报,猜测这里可能会是倭皇家族转运贵重物资的仓库。
只是在没有得到确认之前,他也不能因此兴师动众。
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找到金银,他个人的功劳才更大。
赵永亮对这个砸在头上的功劳相当重视,他立即让护卫又回到自己的船上,再召集一百人来。
人数太多会被容易发现,如果真的发现了数量众多的金银,想要保住这个功劳,五十个人怕也少了。
待召集的人乘坐黄渊特意安排的一艘船抵达南港岛,根本就没有让这一百人下船,他和赵永亮就带着五十个火枪手上了船,随行的只有他信得过的几个下属。
船只沿着一条不大的河道向上游缓慢行驶,可以看到岸上两边,到处都是一队队的大明士兵,挨着清查所有没有倒塌房子里面的人。
不过青壮年早已全部跑光,只剩下了不多的老弱病残,他们不仅不能帮助军队搬运物资,更是一个个负担。
不过大明士兵并没有想要帮助他们,将他们一个个驱逐出了房子,集中在空地上,然后只派了少数士兵看守。
安治川是位于港口北侧的一处半岛,三面环水,只有不宽的一条道路,将这个半岛与大陆连接在一起。
来到了预定的仓库处,赵永亮出面与留守的士兵进行了交接,三千五百羽林卫的士兵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清点和搬运。
而黄渊与几个下属观察了一番地形,又让船只继续向上游驶去。
但是当他们的船只来到目的地的码头处的时候,却发现一艘挂着內监旗子的千石船已经停在了码头边,而在岸上,能看到数十个內监正在到处翻找着什么。
黄渊和赵永亮的心里都是一凉,两人相视了一眼,皱着眉头看着岸上那些身穿內监服的人。
“难道是消息泄露了”
黄渊摇了摇头说道:“不会,这些下属都是值得信赖的,何况,我在安排船只之前,并没有告诉其他人我的猜测。”
赵永亮摇了摇头说道:“那可能就是內监那里也得到了消息……看来,我们想要独占这个功劳是不可能的了。”
黄渊点了点头说道:“太孙殿下在內监成立了一个咨情司,专门负责处理全国各地的各种信息。咨情司的成员都是內监资深的信息收集人员,他们的首领孙林更是以情报分析著称,很有可能是他们也从各种信息里面分析出来了这里可能藏有大批金银。靠岸吧,不管怎么样,都要了解一下他们的目的。”
船刚在码头处停了下来,就有一个內监在千石船的甲板处大声喊道:“此地已被內监征用,不知是哪位大人当面!”
黄渊走出了人群,拱手问道:“鄙人黄渊,负责大军转运物资的协调,此地似乎并不属于內监转运范围。”
一位身穿红袍的奉御来到了甲板处,看见是黄渊和赵永亮两个人亲临,脸上的笑容也就更加灿烂了。
“原来是赵指挥使和黄守备当面,鄙人常福,向两位大人见礼了。”
黄渊与赵永亮对这位常福并不熟悉,但是这次出征,也曾多次见到他在朱瞻基的身后。而且这次出征,朱瞻基也曾多次召见他,他们也都知道他是咨情司这次派出来的主管。
原本的咨情司大部分人手都是从司礼监调用的,咨情司正式成立以后,除了少监孙林为众人所熟知,其他人都名不见经传。
这位常福原本也不为人所知,但是能够成为一部主事,显然能力不会太差。
他们的官职虽然高,但是与內监却是两个系统。何况內监是皇室的家奴,打狗也要看主人,更别说他们的主人也同样管着天下人。
赵永亮与黄渊并不敢拿大,不管怎么说,这些內监与朱瞻基接触的机会肯定比他们多,不怕他们不帮忙,就怕他们在后面坏事。
两人分别见礼之后,黄渊才又问道:“此地的清理并没有安排于內监,不知道常奉御为何会率人来此并且此事本是我一手统筹安排,不告知我一声,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
见到黄渊亲自来此,常福就知道这件事瞒不过去了。何况这件事本来就是黄渊负责,想要撇开他,就越发困难了。
所以他很快就在心里分析清楚了利弊,大声笑道:“咱家的行动自然是得到了殿下的授意,只是没有想到黄守备与赵指挥使竟然这么快就能得到消息,不如到咱家的船上详谈……”
黄渊与赵永亮相视了一眼,两人都微微点了点头,接受了常福的邀请。
这艘被分配给內监的千石船,并不是纯正的战舰,主要以货物转运为主。船上面装的东西,也大部分都是为朱瞻基服务的。
来到船上,进入了船舱,可以发现这艘船的外部虽然与其他战舰一样,但是内部却装修的非常奢华,处处装饰都是贡物,一般人根本不敢享用。
请了黄渊与赵永亮坐下,常福这才笑道:“明人不说暗话,咱家也是利索人,黄守备与赵指挥使专程到来,怕是也为了倭皇年金吧”
黄渊心中一叹,他原本以为对方掌握的东西与他差不多,但是现在看来,对方掌握的情报,远比他多。
不过想想也对,自己所掌握的情报来自于太孙,而太孙那里的所有情报,都是经过咨情司筛选过的,自己能够从不多的资料里面分析出这个情报,咨情司掌握的情报恐怕会更多。
他笑了笑说道:“的确,渊这几日一直在看太孙殿下转移给我的情报,发现自去年年冬,倭皇自古都奈良转移过来了一批物资,想要转运到江户。但是由于庄佥事火烧长崎,大阪,这批财货就一直没有运出去。后来我大明舰队封锁大阪湾,这批物资应该还在此地。”
常福赞道:“黄守备不愧明见千里,如此少的情报就能分析出如此多的情报,不过我咨情司却是直接拿到了第一手的情报,不仅知道这批财货是倭皇准备运到江户建城的金银,还知道其大致数目。”
赵永亮忍不住问道:“殿下可否知道此事”
常福笑道:“我咨情司行事自然受殿下指派,不敢有瞒,只是殿下不欲让军队分心,才让我们将这些情报抽了出来。”
黄渊和赵永亮登时大为沮丧,如果朱瞻基不知道这件事,他们找到这批金银自然能让他开心。
&
第二零二章 报仇
要说如今谁是东瀛人最恨的对象,除了大明皇室,恐怕就要属庄敬了。
自去年年底,大明舰队占据对马岛,封锁东瀛海域。庄敬率领倭寇和大明舰队,火烧长崎港,给东瀛造成了自蒙元入侵东瀛以来,最大的财产损失。
仅仅是长崎一地,就被烧毁了船只一百余艘,整个长崎港的木制码头区,成为废墟,烧毁的物资堆积成山。
随后,在大阪府,虽然倭人有了防备,这次造成的损失远远小于长崎,但是也让大阪的货物转运受到了极大影响。
再加上大明舰队封港,只要是船只出港,就会受到攻击。
没有炮的东瀛船只在大明的舰队面前只能被动挨打,这也造成了大阪府的民生凋零。
踏上东瀛的土地,庄敬也远比以往要低调的多,如果让东瀛人知道他的存在,恐怕会遭受无数的袭击。
他可不像太孙殿下,有整整一支精锐的羽林卫护卫,不怕东瀛人的反击。他的身边就只有二十多个锦衣卫的下属,哪怕加上来到东瀛之后,召回的以前的暗探,人数也不超过一百个。
他不仅担心东瀛人的袭击,更怕早田左卫门的反扑。对这个狼子野心,偏偏又能力出众的倭寇头目,他一直不敢掉以轻心。
如果有机会,庄敬毫不怀疑他会反戈一击。但是正因为他的能力出众,现在他还不得不利用这个人。
其实现在的他已经有些后悔了,他不是后悔火烧长崎,大阪,而是有些后悔当初做的太张扬,让他如今在东瀛臭名远扬。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明白纪纲为什么到了东瀛一直韬光养晦,根本不露面做任何直接针对东瀛的事。
想要留在东瀛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好名声,像他这样的名声,已经注定不可能留在东瀛发展了。
哪怕就是太孙殿下赏他一块地盘,因为成为了东瀛人的公敌,他恐怕也会面对连绵不绝的袭击和暗杀,根本不可能安稳度日。
只是一切明白的太晚了,他想明白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公敌。
这个时候,他就不得不为自己的以后着想了。
大明不能回去,东瀛又待不下去,他只能将目光放在了南洋。
太孙殿下要攻略南洋,他的发展机会还很多。
而这个过程中,早田左卫门这个人的作用也越发明显,因为他手下这两千人,会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如何利用好这股力量,却不被这股力量吞噬,成了他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不是没有想过直接干掉早田左卫门,然后收拢这股力量,可是这些东瀛倭寇如今对此防范严密,紧紧抱作一团,让他根本没有机会下手。
而他要是干掉了早田左卫门,恐怕不仅不会收拢这股力量,反而会惹下祸事。
他现在也还只能等待,等待东瀛事了,太孙殿下利用这股力量对其他地区动武,那个时候才能分化这股力量,为他所用。
灯光通明的港口区,站在空旷处,就能看到不远处的海面上,大明舰队组成的海上城市。
这壮观的场景让东瀛人为之胆寒,却让所有的大明将士,无不为之自豪。
这天下,只有大明才有如此的威势!
他回首看了看身后的一众东瀛倭寇,大声说道:“诸位都是大阪府出来的人,对此地了解甚多,也各有故旧在此。今日召集诸位,主要就是为了明日放诸位前往内城,联络各位故旧。大明海纳百川,诸位是愿意为大明效力,博一个好前程,还是想要趁机逃走,与东瀛共存亡,一线天堂,一线地狱,都任由诸位选择。但是机会只有一次,若是明日诸位一去不回,想要再投效大明,就再也没有了这个机会!听明白了吗”
这大约二十多个倭寇都纷纷躬身应嗨!
东瀛原本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
公元二四八年的汉代,王仁从百济渡日,献论语十卷及千字文一卷,是为汉字汉学传入日本的开始。
自汉字输入日本后,历经岁月,迨至八世纪中叶,日人始用汉字楷书的偏字,造成片假名,又用汉字草书的偏旁造为平假名,以为注汉字音,及标注日本语音之用。当时称汉字为男文字,而称假名为女文字。
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成为公家用以记录史实,且为一般学者用以著作写书,而成为当时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
不过汉字在日本的读法有训读及音读两种。前者即日本原来的语言,而后者则系外来传入之音。
然音读又因传入的时地之异而复分为汉音、唐音、吴音。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促进了日本古代文化的进步,同时亦因而促成了所谓片、平假名的日本文字的出现。
如今已经是十五世纪,如今的大明官话几经变迁,如今以皖音为主。而东瀛根据汉字创造的片,平假名也已经发展成熟,所以两地的语言其实是不同的。
不过如今的东瀛全范围使用汉字,即使听不懂,只要识字,也能看懂大明的白话官文。
他们这些俘虏自去冬开始,就被集中在一起学习汉话。在枪口的威逼下,如今哪怕是不识字的倭寇,也能听懂大部分白话了。
大阪地形复杂,内城城郭是仿造大唐时期的建筑,坚固非常。
如果使用强力攻势,即使能够拿下,也会给大明将士造成巨大伤亡。
所以这批人就被挑选了出来,用以反间,同时也是拉拢一些不愿意跟着幕府一条路走到黑的人。
如今的大明切断了与幕府的谈判渠道,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把东瀛变成一片废墟。拉拢一批,打压一批,取得的效果才会更好。
一直到了后半夜,纪纲才安排好了这些人明日的行动计划,打发走了这些人,他也忍不住感到一丝疲惫,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袋,问起左右:“所有人的住所都安排好了吗”
他的心腹千总牛亮回道:“已经准备妥当,……大人要不要回到船上休息”
庄敬笑了笑说道:“我还不至于如此胆怯,如今四周大军环绕,要是还畏惧些许小贼,那也太有损我大明军威了。”
牛亮还待再劝,被他伸手拦住,低声说道:“为我准备一张床,我今日就睡这里,要是有贼人袭击,我的安危就交给各位兄弟们了。”
今日大军刚占领此地不足半日,这里河道众多,不仅成为大明军队进攻的阻碍,同样方便了小股敌人的袭击。
一条小船就能载着几十人,趁着天黑顺水而下,哪怕就是防备,也是防不胜防。
但是庄敬想的却是,如果真的有人来袭击他,那就来的更多一些,他既然已经落下了恶名,那就应该让这个恶名更响亮一些,让那些倭人听到他的名字就怕!
而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头来为他正名!
白日的喧嚣在夜幕中也逐渐安静了下来,大批的大明士兵都纷纷轮换休息,为第二日的厮杀保存体力。
所有人都很清楚,大阪将会成为大明祭旗的对象,大明不仅要胜
第二零三章 安排
一方有备而来,怀着有死无生的悲壮。
一方守株待兔,磨亮屠刀只等杀人。
所以双方的接触从一开始就没有丝毫的缓冲,直接进入了白热化的对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