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刀起,刀落……

    直刺,劈砍……

    夜幕下,那鲜红的鲜血变成了漆黑,只有那浓郁的血腥味越来越浓。

    庄敬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三个壮汉的围攻,但是他并没有丝毫的畏惧。相对于倭人武士的单打独斗,锦衣卫有着自己的一套配合军阵。

    这种配合军阵虽然看似普通,却是经过千锤百炼后简化的最合理小范围厮杀配合。

    他的左手边是勇猛的牛亮,右手边是狠厉的方同,都是最值得他信赖的多年兄弟。

    有他们两人帮着自己抵挡左右的袭击,他只用面对正面的冲击。

    与他对刃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壮汉,此人身高虽然比他略矮,却身强力壮,敦实无比,力道也要比他大上三分。

    两刀相接,他第一下差点就没有接下来。

    但是倭刀只利于砍杀,不利于直刺,他们双方的交战甫一接触,就陷入了紧身纠缠,这个时候,唐刀要比倭刀更好用。

    何况,他手中的唐刀乃是殿下赏赐的百炼宝刀,这乃是工部特级工匠,专门为殿下打造,做工繁复,坚韧无比。

    对方的第一刀他勉强接下之后,不等对方刀势去尽,便直刺了过去。

    庄敬今年三十六岁,正是一个男人体力最黄金的年龄,将近二十年的军中厮杀,也让他拥有了丰富的厮杀经验。

    这一刀他搏尽全力,用力蹬地,整个身子都冲了上去,有去无回。

    对方的刀势去尽,却已经无法回刀,眼睁睁地看着庄敬一头撞进了自己的怀里,比他的身体更凶狠的是那泛着幽光的百炼宝刀,从他的前胸进入,后背冒出。

    对方圆瞪着双眼,张大了嘴巴,想要嘶吼,却已经无力发声,从嘴巴里冒出了泛着气泡的血沫。握在他手中的倭刀,也无力地掉在了地上。

    “小心……”庄敬听出这是牛亮的声音,又感到左侧一阵凉风,他不敢停滞,索性推着对方挂在他刀上的身体,继续前冲。

    同时身子一矮,就往地上躺去,右手蓄力,借助自己倒下的力量,抽出了卡在对方胸膛里面的横刀。

    刀光闪过,没有砍中庄敬的身体,却砍在了与他对战的那个壮汉的脖子上,让他本来还留有一口气的身体直接变成了一具尸体。

    方同挥刀逼退了面前的对手,向前冲了一步,横跨过了庄敬的身体。而庄敬在地上打了一个滚,直接躲在了方同的身后,然后才站起身来。

    短短的一瞬间,就经过了生与死的考验。不过这没有让庄敬恐惧,反而激发了他内心暴戾的一面,让他变得兴奋无比。

    他喘过一口气,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提刀又冲进了人群,替方同挡了一刀,并且一刀砍掉了想要偷袭方同的一个武士的半边脑袋。

    随即大声笑道:“庄敬在此,还有谁想要某性命!”

    这个时候的庄敬浑身散发着一种自信与睥睨四方的威猛,他一个回合就干掉了他们中间武力最强的教头,也让那些偷袭的东瀛人都有一种无法力敌的恐惧。

    而四周越来越多的火把被点燃,还有那列成三排,枪口冒着白烟的羽林卫,更是一个个死神的使者,收割着他们的生命。

    从最开始的一往无前,到落入陷阱的恐惧,再到无法力敌的恐惧,最后再到绝望。

    短短的一盏茶时间,这些死士们内心的坚持和勇气被一步步瓦解,他们的攻击也变的无力起来,更多的人想要趁乱跳进河里去。

    而在船上,门川大作看到羽林卫的火枪手快速地集结,就知道今天晚上的行动已经彻底失败了,还没有等厮杀开始,他就让人赶紧撑着船离开。

    他不认为自己是懦弱,他要留着自己的有用身体,留待以后报仇。

    可是,大明军队的快速反应让他们根本没有逃跑的机会,河道两边的火把一根根被点燃,还有弓箭手不停地射出火箭,照亮河道的上空。

    他再也顾不得自己身为家主的尊严,脱掉了外衣,直接钻入了水中。

    这个时候,只有趁着夜色,从水中才有机会逃跑。

    在那个四十岁的教头被庄敬干掉以后,倭人的士气受阻,战场的局势就彻底改变了过来。

    他们正面被庄敬率领锦衣卫的人员挡住,而羽林卫则在侧面无情地收割着他们的性命,他们再也没有了视死如归的勇气,开始了逃跑。

    不过这个时候,岸边已经被其他的联防的士兵挡住,他们就是想跳河,也已经没有了机会。

    有人想要跪地投降,可是他们面对的不是士兵,而是执法严明的锦衣卫。

    锦衣卫就擅长打顺风仗,当他们占据优势的时候,没有对敌人的怜悯,反而会更加暴戾,以此加深所有人对他们的恐惧。

    跪地投降的人也只是得到了暂时的保命,在那些反抗的人一个个被斩杀了之后,随后就轮到了他们。

    丢掉了武器的他们,当看到那些锦衣卫的人员根本没有停手的念头,这才一个个慌张了起来。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只能成为案板上的肉。

    庄敬的浑身已经被鲜血染红,但是他的身上大部分都是敌人的鲜血。他唯一受的伤,还是有意卖了一个破绽,让对手在他左臂上砍了一刀。

    大获全胜也应该要表现出战场的凶恶,如果他一点伤也没有,根本显示不出战场的凶险。

    受一点不轻不重的伤,才更能表现出他们的勇猛。

    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内心冲击最大就要属二十多个留在码头的倭寇了。

    他们一直认为大明军队之所以厉害,不过是占了火器之利。

    但是庄敬他们完全颠覆了他们对大明军队一直以来的印象,原来这大明军队,除了有火器之利,同样不缺少博命的勇气!

    ……

    ……

    从蓝烟与刘承徽的粉臂**中醒来,朱瞻基盯着木制的房顶又闭目养神了大约五分钟。

    用这五分钟的时间,他将昨日的事用心回忆了一遍,又将今天要做的事,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这才准备起床。

    将近一米八的刘承徽与朱瞻基高大的身躯相得益彰,在他们的映衬下,原本也不算矮,苗条可爱的蓝烟就显得特别娇小了。

    朱瞻基的起身也惊动了她们,在船上的生活,因为不能随便出仓,对她们来说是比较无聊的。

    无聊的时候,她们也就只能以做一些绣活和睡觉来打发时间。

    睡的多了,睡眠自然也要浅了许多。

    两女迷迷糊糊地醒来,伺候着朱瞻基穿衣,又让內监和宫女帮朱瞻基洗漱了,他要出去练功,两女才又倒头大睡。

    刘承徽缩进了被窝里,不自觉地又伸手将蓝烟抱在了怀里,但是这娇柔的身体跟朱瞻基的伟岸身躯显然是不同的感觉。

    而蓝烟仅披了一件外袍的娇躯上,还戴着从项链,到手链,腰链,踝链的一整套首饰。

    这是朱瞻基昨日送她的生日礼物,欢好的时候,也一直让她戴着。




第二零四章 船(两章合一大章节)
    巳时正,也就是后世的上午九点,吃饱喝足的大明士兵们留下了一半继续清理占领区,另一半开始了对其他地区的攻击。

    说是攻击其实也有些不太恰当,跟昨日相比,倭人武士们吃到亏了,这一次是稍作抵挡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撤退。

    他们准备放弃整个城市的外围和港口,固守内城,想要以人数优势来拉近与大明军队之间的力量差距。

    在郑和的安排下,大明士兵并没有急着扩大战果,他们稳步推进,更主要的任务是在占领区域建立大明军队的指挥中枢。

    只等在陆地上建立起来了指挥部,朱瞻基和郑和他们才会上岸,直接在陆地上发号施令。

    而且大明也在等待,虽然现在大明执意要瓦解东瀛的统治体系,但是拒绝幕府和王室的谈判,不代表大明也拒绝东瀛各大名的投效。

    毕竟,东瀛以后还是会交给这些大名来管理。直接管理东瀛,虽然利润最大,但是耗费的各方面成本也最高。

    大明需要在东瀛驻军,需要委派管理人员,要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反抗。

    所以,有必要在管理体系里面,加上一层缓冲体制,就是用东瀛的大名来自我管理,这样不会直接面对各种反扑。

    只要大明控制了东瀛的经济,占据了主要的金山和银山,然后建立有利于大明的管理体制,根本不需要直接管理就能获取巨大的利益。

    这样也不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实际获得的利益也更大。

    所以,大军如今按部就班,稳步推进,实际上也是在等待,等待东瀛人自己乱起来。

    足利义持对东瀛的统治,远不如大明皇室稳定。且不说足利义嗣的反对,还有天皇系的力量,光是东瀛的独特政治模式,他就不能在东瀛为所欲为。

    因为东瀛的管理实际上是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王朝下属的各诸侯国,在东瀛被称作令制国。

    以前的天皇,包括现在幕府与天皇共同管理,也只是名义上的领导权,地方权力依旧在各大名的手里。

    这跟大明的中央集权制度完全不是一回事,只要中央政府的能力被大明削弱,那么他们自己为了扩张势力,就能乱起来。

    虽然大明士兵只是随随便便的进攻,但是因为力量对比的悬殊,冷兵器与热兵器之间巨大的差距,两个时辰的攻击,仍然顺利地夺取了大片的区域。

    到了午后时分,攻击又停止了下来。大明军队占领了大片区域,又开始巩固自己的占领区,清理所有的人员,将所有俘虏集中管理。

    而在这个过程中,二十多个原本就是大阪籍贯的倭寇也随着倭人的乱军,进入了倭人控制区域。

    这边的战事方兴未艾,而在淀川河畔,一支由两千羽林卫,两千神机营,一千倭寇组成的突击队,也集结完毕。

    神机营的主要任务是前往淀川河的上游,夺取那里的船只,而羽林卫和一千倭寇,他们的目标却是几里外门川家族的大本营神涩川。

    这里在后世就是大阪的淀川区,但是在这个时代,大阪的城市范围还没有扩张到淀川河的西岸。

    神涩川扼守淀川河的咽喉,就等于控制了京都与大阪之间的水上生命线。这条京都与大阪的母亲河连接了两个城市,对于大明来说,神涩川本来就是必争之地。

    哪怕门川家族没有做出偷袭这件事,大明也不会放过他们这个占据了重要据点的家族,现在对付他们更是理所应当了。

    “赵指挥使,今日之战,就要多仰仗羽林卫了。”

    赵永亮略带自矜地笑道:“都是为殿下效劳,这是羽林卫义不容辞的责任。庄佥事不必担心那些倭寇,我会专门留下五百人防备他们,敢有临阵脱逃者,格杀勿论。”

    庄敬眼睛向远处的早田左卫门那里瞟了一眼,低声笑道:“还请指挥使多关注一下那位早田左卫门,若是有任何反叛迹象,格杀勿论。”

    赵永亮当然知道庄敬想要架空早田左卫门的心思,但是早田左卫门一点机会不给,他也就不能下手,否则这些倭寇就缺少了凝聚的纽带。

    他们哗变,反叛事小,坏了太孙殿下的大计,庄敬和赵永亮就百罪难赎了。

    所以早田左卫门只要没有明确地做出反叛的举动,任何人都不敢直接对他下手。

    赵永亮嘿嘿笑道:“放心好了,只要他敢有异动,就让他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为了便于神机营的快速行动,军中的平底沙船全部被抽调了出来,载着他们两千人向上游驶去。

    如今的大明军队缺少河船和吃水浅的海船,而半个时辰之后,羽林卫和一千倭寇才从此来岛登陆,向着神涩川的方向行军。

    柳升自小继承父职,成为燕山卫百户,经历大小二十余战,因军功累升左军都督佥事,安远侯。

    他最大的贡献就是组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支火器营,培养了数千炮手和火枪手。

    但是老师傅遇到了新问题,这次出海,他跟所有的旱鸭子一样,遭受了严重的晕船反应。

    整个行军过程中,他一直吐的天昏地暗,吃什么吐什么,喝水都吐。

    一直到了东瀛,他才逐渐适应了过来,恢复了一点精力。

    原本他还对朱瞻基将郑和一个阉人排在他的前面有些不爽,他如今是安远侯,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比之海军都督刘江在职位上略逊,勋绩还要更高。

    郑和这个海军总监有些不伦不类,但是朱瞻基却将他推荐为此次大军副帅,而自己却只获得一个陆战主帅的职衔,与第二舰队的主帅易信,第三舰队主帅朱真处于同一级别。

    而不论是易信,还是朱真,这些人跟他都远远不能比,如此安排怎能让他心服。

    他原本还准备上船之后,就跟这些人别一些苗头,可是却没有料到,一上船就倒下了,这都快半个月了,才逐渐适应下来。

    而这个期间,他也看到了海军行军布阵,包括作战方式都与陆军大相径庭。能成为军中最受朱棣重视的大将,组建大明火炮和火器军,柳升当然不是一个只知道莽撞行事之辈。

    他最近一段时间也在细心观察海军与陆军的不同之处,吸取这些精粹。

    而郑和调兵遣将的能力也让他由衷地佩服起来,这几百艘船,绵延数十里,但是却被他安排的井井有条。

    特别是那些在外执行封锁任务的船只,远在千里之外,却通过传令船将这些分散出去的战舰统一纳入了管理体系,这一点即使是他自己,也很难做的到。

    也是因为有了晕船期间的缓冲,他的骄狂之心并没有表露出来,加上他资历最老,级别最高,其他将领都对他礼遇有加,所以他跟海军的这批将领也还相处的听和谐。

    如今这批海军将领,除了刘江之外,不管是易信,还是朱真都不过四十左右。年纪最大的郑和,也不过四十五岁。

    他已经看出来了,朱瞻基故意安排这样一批年轻力壮的将领,为的就是给海军奠定基础,最少在二十年以内,海军的管理体系将会稳若泰山。

    越是看的明白,他也越发对朱瞻基感到敬畏,不知不觉之间,这位还不到二十岁的太孙,竟然已经在军中建立起来了仅此于皇上的势力。

    从英国公张辅,到黔国公府沐家,再到郑亨,薛禄,包括他自己,如今都已经投靠了这位太孙。
1...8182838485...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