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这个时候,他看到了浑身染满鲜血的早田左卫门,两个人隔着不过二十余米的空间,两个人望着对方。

    在以往的岁月里,养着一伙海盗的门川家族和早田左卫门有着多次合作,两个人也早已认识。

    在对方的眼里,他们都能看到那种深沉的悲哀。

    随即,两个人又笑了起来,冲向了对方。

    激战在一瞬间就爆发开来,门川家族在这个院子里的人不足一百,大部分还精疲力尽或者已经受伤。

    所以,激烈的战争也就意味着快速的结束。

    当大明士兵出现在了院子口的时候,门川家族几乎已经没有了能够站立起来的人。

    早田左卫门的倭刀深深插入了门川大作的腹部,看着以往的这个合作伙伴,他低声说道:“你先去吧,待我杀了大明皇太孙,会来与你作伴的!”

    门川大作的脸因为痛苦有些扭曲,但是唇角露出了一丝笑意。他低下头说道:“拜托早田君了。”

    早田左卫门不再犹豫,直接横着抽出了插进门川大作腹部的刀,让他的肠子掉了出来。

    随后,早田左卫门一个横身,来到了门川大作的身侧,倭刀沿着门川大作露出的后颈砍了下去。

    锋利的刀锋正好沿着脊柱与头部的缝隙砍了进去,让门川大作的人头斜着飞出,重重地落在了青石地面上

    赵永亮出现在了门口,大声说道:“派一支五十人的队伍回去向太孙报信,将所有人头搜集起来,在淀川河边垒起京观,其余人等清理战场和门川家族的物资……”

    封宝器率领缴获的船队沿着河面缓缓而下,当他们抵达神涩川的时候,也接到了来自太孙的命令。

    一支人数更多的海军士兵奉命来接管这些船只,对他们来说,习惯了大型海船的操作,这些河船对他们犹如玩具一般。

    封宝器的两千人并没有直接返回大阪,而是留在了神涩川,协助羽林卫搜刮神涩川门川家族的所有残余物资。

    同时,他们也要防备周边其他地区的大名们,趁火打劫。

    海军旗舰上,朱瞻基与郑和,还有另外两大舰队的总兵易信和朱真,以及柳升

    正在筹划下一步的行动。

    四五百艘河船的缴获,让大明的军队不再缺少交通工具。没有交通工具的制约,那么下一步的行动,也可以加快行动了。

    “既然大军获得了四五百艘河船,这些船加上我们原有的平底沙船,已经足够运送三万士兵到京都,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在大阪久留,硬碰这个硬骨头。”

    “郑总监此言差矣,我大明此次大战的目的,就是为了震慑东瀛,破坏现有的管理体系。大阪乃是东瀛的物资集散中心,又是东瀛唯一的自由港,占领此地的重要性,即使比不上京都,也不逊色多少,何况,后方不靖,何以进攻这不是置我大军于险境吗”

    “安远侯,正因为大阪乃是武士集团垄断的自由港,这里武装力量超出其他各地,硬碰只会让我大明军队置于险境。现在我们有了船只,进可攻退可守,倭人就是想要拦截我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看着郑和与柳升的争执,朱瞻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他们两人的战略目的一样,但




第二零七章 收获(二合一大章节)
    所谓京观,并不是简单地将尸首或者人头垒起来。

    不论是夯土成金字塔,或者是筑成圆环状,其实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建筑功底。

    庄敬带领一队羽林卫士兵,在淀川河畔考察了几个地方,才寻找到了一处黄土地,这种黄土黏性大,加以米汁,筑成的京观,将会结实耐久。

    特别是此处旁边就有一家崇禅寺,有佛家寺院化解怨气,不惧鬼魂索命。

    经历了数次行军,作战,庄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擅长统兵作战的大将。

    锦衣卫就是他最合适的归宿,而这种小规模的战争和屠家灭户,他做起来才更顺手。

    既然已经有心在殿下面前留下心狠手辣的印象,又想在倭人眼里变成让人畏惧的恶人,那他就不介意将更凶恶的一面展现出来。

    所以,他自告奋勇地接下了筑京观的任务,并且有心在这里筑起一座让倭人胆寒的京观。

    除此之外,他还要让人刻下石碑,铭记这场战事,留下自己的大名!

    他就是要让所有倭人都恨他,惧他,哪怕为此留下千古恶名!

    “庄指挥使,此地是最合适的地点了。以后我大明大军若是留在此地,也当以淀川河为据点,扼守大阪,京都出入通道。在此筑成京观,也没有倭人敢来损坏。”

    庄敬晒然笑道:“就是他们损毁又何妨,只要京观筑起一天,就会被铭记在历史中!我庄敬只要能被世人铭记,又管他是善名还是恶名!走,我们去寺院拜访一番……”

    跟随庄敬而来的不过是个羽林卫把总,另外几位工匠更是不敢质疑庄敬的决定。

    一行人在河边又勘察了一番,转身向来路的寺院走去。

    东瀛是神道教一体化国家,如今的天皇也好,将军也罢,包括各大名。他们都必须在亲政一段时间后,出家当和尚,以此来神化自己的领导地位。

    所以在东瀛,寺庙的数量众多,每一地,每个势力范围,都有自己的寺庙。

    这些寺庙有些是私有,有些是共有,远远多于学堂的数量,甚至也兼顾了一些学堂的教育责任。当然,能接受教育的,都是富裕家庭的孩子,穷人是没有资格接受教育的。

    这家崇禅寺就是一座公庙,占地面积不大,受神涩川地方百姓的供奉。

    庄敬他们的到来让寺庙的十余个僧人显得非常惊恐,胆战心惊地迎接了他们。

    但是太孙已经严令禁止骚扰东瀛寺庙,要让寺庙成为东瀛唯一的安全之地。

    庄敬开始不明白太孙为什么对国内的和尚没有好感,却对东瀛的和尚另眼相看。

    后来却给这条命令想到了一个理由,也许,太孙是希望东瀛将来有更多的人愿意当和尚吧!

    其他地方战火纷飞,只有寺庙成为清净之地,必然会造成更多人逃往寺庙里。越多的东瀛人当了和尚,也就相应地减少了他们的人口。

    自认为把握到了朱瞻基的心态,庄敬当然不会破坏了太孙的大计。在漫天乌云之下,他参观了寺院,临走之时,还丢下了一块银币,让一帮和尚莫名其妙。

    把总孙乾也有些不明白庄敬想要干什么,等出了寺庙,才问道:“庄指挥使,就是为了参观一番”

    庄敬笑道:“殿下不让破坏寺庙,我当然只是为了参观一番……”

    话虽然这样说,但是庄敬想的当然不是仅仅如此。

    东瀛的神道教一体化,让这个国家的制度显得有些僵硬,但是这种制度却也限制了所有人在这套体制下生活。

    不管如今的幕府权力如何大,也没有人敢直接推翻天皇自己坐上那个位置。

    庄敬已经准备这次战时结束,就请人专门帮他讲解一下这里面想不明白的环节。

    如果能熟悉了这种制度,以后到了那些蛮夷之地,是不是也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神,以此在那些蛮夷之地天经地义地称王称霸呢

    如今的庄敬已经把目光放在了地图上的那些蛮夷之地,他不能像纪指挥使一样留在东瀛发展,也要未雨绸缪,为以后打算了。

    只盼太孙能看在他用心做事上,给自己安排一个土地肥沃的地方。

    跟庄敬有着同样心思的还有庞瑛,这个跟庄敬同为纪纲鹰犬的锦衣卫镇抚使原本只是抱着跟纪纲同进退的想法,离开大明那个漩涡,躲到东瀛来。

    但是他跟庄敬的际遇不同,当庄敬率领一帮倭寇和军队在长崎放火的时候,他则在东瀛境内组建一个完善的情报网。

    一开始,他还笑过庄敬,认为庄敬做事太张扬,现在在东瀛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以后他们能在东瀛留下来发展,但是庄敬已经不可能了,他若是敢留在东瀛,肯定会面对绝无停止的暗杀。

    可是后来的局势他就看不明白了,庄敬不仅没有收敛,反而越发张扬。

    与庄敬相交近二十年,庞瑛很清楚庄敬的能力,他不仅不愚蠢,反而是个聪明的狠人。

    要不然,也不会让庄敬做到了正四品的指挥佥事,而自己还是一个从四品的镇抚使。

    这样一个人,是绝不会一条死路走到黑的。

    所以,就在庄敬以身犯险,杀了一百多来袭的暗杀者之后,他询问了庄敬的想法。

    庄敬与他是多年好友,在他面前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明确告诉他,自己的未来不在东瀛,而在那些蛮夷之地。

    从今往后,他不会永远庇护在纪纲的羽翼之下,而想要自己打下一片疆域。

    听到这样的回答,庞瑛一开始是非常震惊的,因为他从来没有想到这个好友竟然已经有了独立之心。

    但是经过了大半天的回想,他的野心也被庄敬激发了起来。

    是啊,既然太孙要对外用兵,要占领无数的无主之地,这些无主之地当然也需要人去管理。

    那些蛮夷之地虽然荒凉,但是有能够称王称霸的机会,为什么就不能争取一下,非要躲在纪大人的羽翼之下呢!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好友因为在对付倭寇中立下的功劳,加上后面火烧长崎,大阪,在太孙面前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日一早,太孙都还赞扬了庄敬的勇猛,并且着令他跟羽林卫和倭寇一起攻打神涩川,又捞下一份军功。

    现在他已经远远走在了自己的前面,并且还逐渐在倭寇里面笼络了一部分人。

    自己是没有这些条件的,想要走这条路就有些走不通。

    他苦思了大半天,列出了自己与好友之间的长短处。庄敬勇猛狠厉,擅于对外攻坚。自己阴柔多敏擅于内政。

    而他想要替大明驻守海外,也需要自己这样一个人帮他管理内政,这样看起来,两个人配合相得益彰。

    而且这个好友身边也没有多少可用之人,不像纪指挥使身边人才济济,现在自己与他同盟,比留在纪指挥使的身边机会更好。

    当他的势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那么自己的机会也就来了啊……

    因为海外疆域总是要扩张的,朝廷又不会让一个人坐大,必然会分化权力。

    越想他就越是来劲,似乎看到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这一夜,除了已经苦战了一天,返回船上轮换休息的士兵们,大部分人都未能入眠。

    在小雨之夜,这座建于一千年前的城市却在烈火之中惨嚎。

    整个东瀛的建筑因为地震频发,大多都是木制,特别是平民区里,无数低矮的木房一座挨着一座。

    这里原本是倭人用以对付大明军队的最后屏障,但是现在,烈火却让这一切都化为乌有。

    当大火燃烧起来之时,原本一心想要与大明军队决一死战的南波将军第一次有了逃跑的想法。

    没有了外城的庇护,光靠天王寺这里的内城,失去了与大明周旋的战场,他们根本没有一点机会。

    看着这座东瀛最繁华的城市在大火中燃烧,他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只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在为谁落泪,是因为这座已经有千年历史的城市,还是为那些已经逃进了深山,却失去了家园的百姓。

    一群人急匆匆奔上了城墙,南波将军飞速地擦去了脸上的泪水,回首望去。

    平日里总是一副风度翩翩书生模样的足利义教这个时候却满脸惊恐,看着那熊熊燃烧的大火,话都说的颤抖了起来。

    “将军,明人竟然如此狠辣,把整个大阪都烧了。……现在,我们只能撤退了!”

    南波看着他惨笑道:“将军……,你回到京都仍是将军,可是我若失去了大阪,又能算什么将军了呢!”

    “留的青山在,哪怕没柴烧将军你只要还有手下这一千武士,数千民壮,即使到了京都,胞兄依旧会重用你。”

    南波叹道:“此次大明大军来袭,据闻还是那位野心勃勃的皇太孙领军,你认为他们的目标只是大阪吗如果他们的目标是京都,又该逃往何方”

    足利义教啊了一声,说道:“他们不敢……的,战线拉的越长,对他们就越不利。”

    南波摇了摇头说道:“今日下午,大明就已经夺取了藏在上游三十里的河船,有了这些船,他们就能直接逆水抵达京都。请问,我们有什么办法对付大明的火器呢”

    足利义教还是刚知道这个消息,这个时候他也顾不上埋怨南波封闭这个消息,被惊吓住了。

    京都距离大海也不过区区八十里,若是大明真的攻打京都,再多的人也抵挡不了大明的火器啊。

    这一刻,足利义教都不想逃回京都了,而是想要找一个山林隐匿起来。

    不过这个念头随后就打消了,回到京都他还是室町幕府四代将军的弟弟,逃进山林里,他就什么也不是了。

    看到他失魂落魄的模样,南波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撤吧,再晚,大火烧过来,想逃都逃不了。”

    漫天的小雨虽然阻止不了大火的燃烧,但是的确对大明的战斗力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虽然大明的火器大部分已经从火绳枪改成了燧发枪,但是火药帽的防雨效果并不好,这种雨容易导致火枪打不响,减弱了超过一半的战斗力。

    所以原本大明本来准备埋伏几千人,就能封锁倭人的退路,现在却不得不派出了将近三万人。

    而且在这种雨夜,朱瞻基他们也不愿意因为多杀一点人,就让自己遭受巨大损失,所以即使是拦截,也是主要以骚扰为主。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让对手不能带着财货逃走。

    仗要打,还要打胜仗。钱也要赚,还要赚大钱。

    挣了面子,丢了里子的事儿,朱瞻基才不会做。

    对于倭人来说


1...8384858687...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