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但是,战争的模式已经转变了,以往的海战需要两船靠拢,然后进行接舷战。这个时候,士兵的士气,包括战斗力会有极大的决定性作用。
可是现在,没等倭人们驾驶小船靠近,那轰鸣而响的炮声,就如同死神的收割机,将大部分大一点的船只直接炸毁,无数的武士掉进了海里,拼命挣扎起来。
位于舰队中间位置上,朱瞻基站在自己的旗舰甲板上,他的身边还围着一大圈人,凡是没有参与直接作战计划的将领们,大臣们,都聚集在他的身边。
夺取警戒哨所的任务并没有耽搁大军的行程,船队
第一九九章 错
德岛市只是一个人口不到两万的小城市,驻守的兵士也不过数百人,只是最近为了应对可能来的大明人,才从其他地区又调来了一千五百余人,凑到了两千士兵。
但是这些只有倭刀的士兵,面对手握新式火铳的大明士兵,根本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就被击溃。
看到城市已经燃烧起来,朱瞻基不相信他们还有后力反抗。这里不是攻击的重点,即使要肃清这里,也要等到大明军队烧光了大阪府再说。
兵贵神速,烧光大阪府,甚至是直接攻入京都,抓住足利义持才是正事。
当然,还有那位退位不久的后小松天皇,传说中一休和尚的父亲。以及现在被推上傀儡地位的称光天皇,他们都是所谓的永世神继的天赋神权之人。
在朱瞻基看来,从和身体上消灭他们,才是真正打破东瀛稳固统治的主要手段。
除了大明,天下将无人再能称皇,这才是对大明皇家最重要的。
大军留下了守卫后路的四千士兵,继续向大阪进发。
两百多艘船,排成了两排,鱼贯而入,进入了大阪湾,然后按照预定的计划,在距离大阪近五里的海面上,组成攻击阵型。
而这个时候,整个大阪湾已经沸腾了起来。
幕府在大阪湾也有着自己的防御阵线,从大明舰队进入海湾,他们的烽火台就已经将信息传到了大阪府。
他们心存的侥幸在见到威武雄壮的大明舰队之后,彻底不复存在。
论船只,东瀛倒也能凑出一支舰队来,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是四百石到一千石的货船和快船,跟大明舰队这种专门为打仗设计的战舰完全不是一回事。
即使用尽东瀛的洪荒之力,他们也凑不出一支这么大的舰队。
大部分的东瀛百姓开始向内陆逃窜,大明舰队这么大的阵势,没有人相信光是依靠这里的几千武士和数万草头兵,就能挡住他们。
那些武士还好说,而大部分草头兵,他们甚至连一把武器都没有,能有一把菜刀的,都已经算是精锐了。
旗舰上,刘万在甲板上沿着护栏摆出了一排座椅。朱瞻基坐在正中间的位置上,坐在他左手的是大军副帅郑和,右手边则是大明文官使团的礼部尚书金纯。
在他们的旗舰左侧,就是各国使节的观礼团的使节们,看着大明舰队如此的威势,无不为之恐惧。
如今的世界,只有大明能够有如此的实力,摆出这么庞大的一支脱产水军。他们那些国家,不要说水军了,就是陆军,也很难一下子摆出这么大的阵势。
甚至有一些国家,连十万的男人都找不出来。
大明此举,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哪怕他们远在千里之外,只要大明想要对付他们,他们也逃不掉。
大明想要制定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光靠笼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以震慑。
朱瞻基靠在宽大的座椅中,手边的桌子上面,还摆着新鲜的瓜果。碧海蓝天,春风拂面,阳光明媚,很有一派悠闲度假的感觉。
唯一不同的是,他的两个妻子都待在房中没有出来,不能红袖添香,让他享受温香软玉的伺候。
在这场大战之前,她们根本不敢登上甲板,这个时代的战争,对女人的忌讳还是很大的。
这场战争胜利了还好说,要是假如失败了,恐怕所有人都会将大半的责任推到她们的身上。
抛开主帅们的悠闲,所有人的神经其实都在紧紧绷着。特别是那些传令兵,时刻紧盯着朱瞻基他们的表情和说话,不会漏掉任何一句话。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没有朱瞻基他们太多事情了,他们的存在,除了鼓舞士气,最主要就是给所有人一个明确的指挥系统的确定。
但是这个时候,真正的作战,还是需要依靠各舰队,各登陆部队的临场发挥。
午时三刻,随着各舰队的准备就绪,各种信息就汇集起来,通过旗语和传令营,汇总到旗舰上。
郑和在朱瞻基面前的沙盘上,摆出了出战的阵型和各军的布置,如今的布置也基本符合了作战之前的计划。
朱瞻基这个时候却关注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大军进食了没有”
“巳时已经进食,临战之前,进食会影响体力。他们随身携带的都有一天的口粮,不会饿着肚子。”
朱瞻基点了点头,看了看太阳问道:“现在何时”
“午时三刻。”
“那就传令,按照预定计划,未时正,展开炮击,随后,出动火器营。”
这个时候,柳升率先站了起来,抱拳说道:“殿下,末将愿为先锋,为大军争夺阵地。”
朱瞻基摇了摇头笑道:“安远侯稍安勿躁,海军出战,非比陆军。且让海军健儿给东瀛人来点见面礼,壮我国威。”
柳升自动请缨也不过是表态而已,这次大明舰队携优势兵力出战,还全部都是火器营,哪里用的上他这个侯爷上阵。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也是大明军队吃了败仗的时候了。
如今的各部指挥体系虽然还有一些混乱,但是有朱瞻基的旗舰在这里统管全局,就是有些偏差,也会自动纠正过来。
随着朱瞻基的命令下发,大明舰队从最东侧顺风开始了攻击阵势,所有的战舰全部起锚扬帆,向着大阪驶去。
在距离大阪大约一里地的时候,船只摆成了一条长龙,侧舷的炮位全部露了出来,随即便开始了攻击。
这个时代的炮速很低,但是每艘船首尾相连,与大阪形成了一条平行线,毫不停顿就开始了炮击。
如此密集的炮击,根本不在乎攻击的目标,所有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将大炮射距之内的每一栋建筑全部摧毁。
从旗舰上望过去,原本清晰的东瀛大阪被烟雾全部遮挡住。每一艘船,射完了之后,绕着海岸线又向西航行,绕回到舰队的后方,然后停在原本的位置上。
朱瞻基喝了一口热茶,浑身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经历过了那个屈辱的年代,没有人知道他的心情有多么激动。
在原本的历史中,东瀛只是在十九世纪才经历了黑船事件,遭遇了第一次侵袭。
但是他们随后卧薪尝胆,开始了明治维新,成为了世界上数得上的强国。并且他们将黑船事件施加给了其他国家,还以此为荣。
一直到朱瞻基穿越的年代,虽然他的祖国在整体实力上已经超过了东瀛,可是在民间,还与东瀛人相差了不止一个等级。
没有人知道以后的东瀛会成为一匹恶狼,一条反噬的毒蛇,一个丝毫不念旧恩,反过来狠咬了他的国家一口,却丝毫不认错的恶邻。
不要说这个时代,哪怕就是六百年后,这个世界虽然被赋予了很多和平色彩,可是依旧实行的是强者为尊的丛林法则。
大名如今拥有如此大的优势,要是不能确定一种符合自己利益的社会法则,那他的穿越就是毫无意义的。
其他将领或许会不忍,或许会因为军功而激动,而他只有单纯的快感,一种发自内心的快感。
出
第二00章 分功
哨声一响,蓝旗预备,红旗射击,绿旗进军。
大明的登陆部队虽然分成了不同的阵营,但是基本都以这种进攻方式不紧不慢地向前推进。
在这种热兵器刚刚大规模应用的年代,军队的指挥系统如果不想出现混乱,就必须以这种有些僵硬的的方式来进行进攻。
虽然这会减弱灵活费一部分进攻的威力,但是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基本的威力下线。
而即使处于下线的威力,也不是任何冷兵器阵营能够抵挡的。
东瀛人的抵抗更像是在送死,他们几乎威胁不到大明士兵的生命。
甫一交锋,大批的东瀛武士就像被收割的庄稼,被收割了一大片。他们都是最为英勇的武士,但越是英勇,倒下的越快。
他们的倒下又影响到了其他人,让所有的人的士气消失无踪,开始了溃逃。
而大明士兵这边,只有零散的士兵被敌人的暗箭所伤,他们被随队的军医快速地转移到了阵营的后方。
倒下的东瀛人却没有人照应,那些受伤惨叫的武士们,在历经痛苦之后,被跟在攻击阵营后面的辅助士兵用短刀割开了喉咙。
他们的人头也被一个个割下,作为登记军功的凭据。
在德岛市,五百个火龙军的士兵几乎就能遍布那个小城,但是在岛屿众多,水系众多的大阪,他们根本不够分配了。
如今的大阪,虽然与后世的规模根本无法相比,但是也聚集了超过十万民众。他们以大阪城和天王寺为中心,发展起来了一个面积超过五十平方里的巨大城池。
在城墙之外,是数万平民的棚户区,这些棚户区分布在数十个临岸的小岛和河道边,组成了一个迷宫一样的复杂区域。
眼见不能力敌,东瀛人主动用火焚烧了各岛屿与河道之间的木桥,拆掉了石桥,期望以这种方式来阻挡大明士兵的脚步。
登陆的大明士兵越来越多,从最南侧的住之江区,到大正区,再到港口区,浪速区,西成区。
这数万的士兵进入这些区域,就像浪花溅到了池塘里,再也看不到任何涟漪。
但是风暴不仅仅来源于人数,更来自于大明士兵能够掀起的武力风暴。
站在距离港口区大约三里的海面上,朱瞻基能够清楚地看到城市各处升起的阵阵白烟,那些都是大明士兵的火枪,射击造成的烟雾。
根据这些烟雾的移动,就能判断出大明士兵如今的进攻态势。
缺少小船穿行的大明士兵在桥梁被破坏之后,进攻的确受到了阻碍,不过,这些困难只是战斗过程中的过程,并不能改变整个战场的趋势。
面对这种情况,并不善于指挥作战的朱瞻基并没有插手,让郑和全权处理战场调动。
郑和当仁不让,连续下发了一系列命令,首先升起了土黄旗,让大明士兵暂停攻势,固守阵地,然后汇报所处位置。
当大阪地图上面被大明士兵占据的区域被涂成了黄色,整个城市的对战局势就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火器营是柳升的心肝宝贝,他首先建议道:“殿下,如今道路阻断,进攻受阻,分散攻击只会造成我大明将士的伤亡增加。火枪手若是遇到敌人攻到身前,火枪的威力远不如长刀。殿下,不如火攻。”
“我明白……”朱瞻基看着水流众多的大阪城皱着眉头说道:“攻打大阪的目的是为了震慑倭人,若是在我们的战场没有占据巨大优势之前,只是火攻,不能让倭人恐惧,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同仇敌忾,破釜沉舟之心。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大阪城我们就是烧,也烧不到中心城区。我们要打,就要从精神和身体两方面都让他们恐惧。所以现在火攻也不是良策。”
郑和建言道:“殿下,大阪是东瀛的物资集散中心,如今在我大明占领的区域,有多所仓库,里面装满了粮食和各种物资,这些物资对我大明也是有用的……”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让后备军清理物资,装运上船,另,将占领区域的倭人当做苦力,三十岁以下女子,全部运回大明。”
大阪复杂的地形注定了不可能一举拿下,大明也不愿在这个城市耗费太多的精力,损失太多的人手。
拿下大阪只是战术目的,并不是战略目的,如果有可能,朱瞻基更愿意在稳定了本地的局势以后,派出一支特战队,直接攻入京都。
威慑整个东瀛,打乱整个东瀛的管理体系,才是大明的战略目的。
当东瀛政令不通,各自为政的时候,东瀛就任由大明拿捏了。
当然,这些要一步一步来,急功近利是绝对要不得的。
赵永亮和羽林卫的六千将士分乘了六艘两千石战舰,簇拥在朱瞻基的旗舰四周,看到岸上的战火连天,他们的心里只有羡慕。
但是身为朱瞻基的亲卫军,他们不可能每一次都作为主力出战,所以这一次他们虽然装备了全军最先进的双管燧发枪,但是也只能在后面看热闹。
赵永亮不止一次想要主动请战,但是最后还是控制住了这股冲动。
上一次出战,羽林卫立下大功,他自己也受封广成伯,这已经让无数人嫉妒了。
要是他们在局势并未到必须他们出动的时候,他们请战,就有抢功之嫌,这对他以后的发展并无好处。
一艘传令船来到了羽林卫的旗舰下,为首的內监大声叫道:“赵指挥使何在,殿下有令!”
近卫连忙叫来了正在甲板另一边的赵永亮,赵永亮大喜,还以为自己要被派出兵。
双方核实了身份,一个吊篮被放了下去,里面放进了出军的令牌。不过让赵永亮失望的是,让他们出动不是为了打仗,而是要搬运位于安治川的三座仓库里面的货物。
不过虽然是干活,却也让士兵们兴奋无比,每天都窝在狭小的船舱里,士兵们觉得浑身的骨头都要锈住了。
见赵永亮接令,内侍才又说道:“赵指挥使最好先去南港岛一趟,所有后备军,不分职位大小,统一受海军总部黄守备调派,统一安排船只。”
转运货物的货船,与战舰略有不同,运载力更强。如此多的船只,如此多的人手,货物,如何装货,每一艘船的进港安排,都必须要统一安排才不会引起混乱。
赵永亮应诺了之后,传令兵又驾着小船驶向其他战舰。赵永亮吩咐左右道:“升旗,传令,羽林卫派出五百火枪手,三千炮手,辎重营,上岸搬货。”
大阪复杂的地理环境让大明军队不可能一举建功,几位主帅却都不缺少耐心,以大明士兵的性命为重,步步稳定推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