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是淡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卿默然
特别是大圩村的两百亩田,那里姚家最主要的产业,喂养的猪,鱼塘的苗,开春找人翻地,稻种的育苗等等。
最终决定,姚家忠两口子和姚家孝两口子一起去大圩村,所有事情两家人商量着办。
杏花村这里,姚家悌在家做镇,万一县衙有人来找,家里有个主事的。
一旦衙门的公文出来,杏花村会成为众矢之的,鬼魅魍魉都会出现,这些都得和村里商量好,有一个口径。
六兄弟照旧上学馆,练武。姚家玉和钟氏做家务,菜园和山上,田里交给姚家悌等人。
初九,姚家悌和姚家忠两口子,姚家孝两口子出了门。
宁月私下里问过墨七他们平时和谁联系,墨七说了三个字醉香楼。
也就是说醉香楼的田掌柜和他们是一伙的,宁月也明白为什么当初醉香楼会让姚家帮忙收鱼,这都是受人指示。
还记得第一次田掌柜见姚家人疏远的样子,第二次亲自上门时对姚传根等人的亲和。
当时觉得有一种违和感,现在知道是为什么。
所以,在大家商量怎么去找人买鱼苗验石头的时候,宁月提议去找田掌柜。
理由是姚家和他打交道的机会多些,以后还会打交道。
宁月也想过,找田掌柜的利弊,就算不通过他,背后的人也会知道姚家的所有事情。
尽然这样,不用白不用。
姚家悌几人出门去,同一时间,宁月也上了雀儿山。
在经过后山的水潭时,宁月想了想,假装在水潭边洗手,从“乾坤府”里放了一万尾鱼进去。
凭感官知道后面的人离自己有几十米远,也有可能会发现这事,宁月也没有在意。
最大的秘密人家都知道,还在乎这一点。
事实证明,墨七看到宁月在水潭边,前面出现一群鱼时还是挺吃惊的。
以至于后来,这水潭里的大鱼被墨七等人吃了不少,这是后话。
水潭里上一年留下的大鱼,经过一年的休养,到今年五月份时,加上这些,如果余里正等人会处理一些,那村里的稻田鱼都会有。
宁月也不可能一直为他们提供鱼苗,人心不足,就怕成为他们的理所当然。
以为有了这个水潭就万事大吉,一点都去想其它的办法。
另外就是,大圩村的鱼塘,请田掌柜帮忙打听买鱼苗也只是宁月的障眼法,最终是把灵池里的鱼放出来。
晚上,回到家的姚家悌对爷爷姚传根和奶奶说,见到了田掌柜,答应帮姚家拿石头给玉器店的老板看看,下一个集市给答复。
&n
第一百零六章 忙
回家的路上,宁月问自家娘:“娘,去年咋没有看到有这样的呢”
丽娘抿着嘴笑着说:“去年,饭都没得吃,人家来耍没有红封给,咋行。”
“他们要银子哪”
奶奶钟氏:“是,这种手艺是人家独有的,他们也是靠这个吃饭的。”
“那也就是说,那个村好了,他们才来,不好的村,他们不来,是这个意思吗”
“也不是那样说,常年都会村村的去耍,只是前几年天灾所以没有见到罢了。他们到你这个村,为村里祈福,村里面上有光,是好兆头。如果那家有喜事也是可以请他们来的表演助兴的,但是红封得自己出。”
“哦,那今天的红封谁出了。”姚家玉问。
爷爷:“你个财迷,当然是大家出,出多出少自家愿意,不够的村里在走公账。”
“爷爷,公账是个啥”
“就是每一个村都会有共用的东西,比如说晒谷场,谷仓。如果有人要买我们后山林里的木材是要给银子的,这些都是作为公账。要是村里谁成了孤寡的人,没有人奉养的,村里要给他养老,小的要养大,这些都要有银子。”
难怪,宁月穿过来那么久,都没有说杏花村有饿死人的。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被赶出村子活不下去,或者除簇除村是最严重的惩罚。
今晚上一过,从明天开始正式春忙。
六兄弟从初八那天恢复练武,林青依然如故神出鬼没,离上学馆的日子还有几天,他们也知道家里事情太多,尽量的帮着做一些事情。
姚宁家是大哥,也是姚家的长子,十二岁的男孩子以有一米六这样,不看那张稚气的脸,还真像位大小伙。
这两天都是早上领着五兄弟复习字,词,宁月所教诗,书相结合的办法只能提高他们的认识速度,对于要参加应试的他们还得去更好的地方学习。
中午吃完饭,六人就上山砍柴,也不知道是不是林青给他们说的什么,一天比一天的多,几人砍的柴快把柴棚堆爆了。
过完一个冬,天气转暖,万物复苏,脱下厚厚的棉袄,穿上薄夹衣。
家里只有丽娘和姚家悌,爷爷姚传根和奶奶钟氏,小姑姚家玉能干活的。
每天一大早,姚家悌就和老爷子上山正地,菜园给了家里的三女子。
菜园的翻土,洒种,浇水,每一种菜子应该什么时候种都是有季节性的,几个人忙得不可开交。
除了地,还有鸡,两头小猪,这些都是事儿。
鸡到是好办,和着谷糠和切碎的菜叶就可以喂养。小猪却不行,要把老菜叶切碎和着平时的汤汤水水一起煮熟,这个活费时费力费柴火。小猪一天要喂两次,早晚各一次。
&
第一百零七章 小心机
外婆家的皮蛋,大伯娘王氏,二伯娘萧氏,自己家的,加起来有一千多枚,都是要卖出去的。
还有葡萄酒,半个月前宁月让姚家悌帮着过滤又封存好,最迟这个月底就可以开封。
家里又要翻地,根本没有时间去找田掌柜,这事又拖不得,想着要不要请人来帮忙时,田掌柜自己跑到姚家来了。
田掌柜拿来了一个雕花漆盒,里面是拇指大小的十六块玉片,六条用用红绳编织系的是圆形,两条橙色的水滴形,八条赤褐色的是长方形,显然这是为姚家准备的。
宁月看着仔细为姚家人解说的田掌柜,只想说一句,人生在世,真是戏精。
田掌柜说:“老爷子,老太太,这都是用小料打磨出来的,当做个纪念,这东西夏天的时候带上,在热也不怕。”
“另外,当初我做玉器的朋友是按原石四千两同姚三兄弟购买的,所以,银票我今年也带来的了。”
爷爷姚传根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真的值那么多银子,你那朋友没有搞错。”
田掌柜:“老爷子,没搞错,这只是原石的价格,做好的手饰拿到宣城去不止这个价,何况生意人那会让自己做亏本买卖。”
“是到是这个理,只是有点不敢相信罢了。”
“这也是您家有运气,不然那里能捡到,要是谁都能捡到,大家都去找了,也不用干活了不是。”
这马屁拍的。
宁月给姚家悌传眼色,让他把田掌柜留下来吃饭。
姚家悌大概也知道宁月要做什么,配合着请田掌柜留下来。
不用说,察言观色的田掌柜满口应承下了。
姚家悌和爷爷陪着田掌柜唠嗑,宁月做指挥,厨房做了好几个下酒菜。
凉拌白肉,白肉的做法就是把五花肉或者半肥良的肉煮熟,沥干水切成透明的薄片,从盘底开始顺时针叠片成锥子形。
这种肉要粘酱料,酱料宁月用的是细葱,姜末,盐,酱油调色,放进一个小盘里。
皮蛋少不了,一个皮蛋切成四辨,一盘摆了十六辨,淋上酱汁。
杀了一只公鸡,干豆角炖鸡,咸蛋和青菜苗做成汤,黄豆炸的栈豆,红烧东坡肉。
半个时辰,桌子上摆了,凉拌白肉,皮蛋,豆角烧鸡,酥豆黄,东坡肉,咸蛋青菜汤,三个陶瓷杯里装着紫红色的液体,散了着绵长的酒香。
姚传根请田掌柜入坐:“田掌柜,龙家没有啥好吃的,都是粗茶淡饭,请随意吃点,来,请上坐。”
田掌柜:“老爷子,请上坐,在怎么样您也是长辈,没有小辈坐上方的道理。”
“坐吧,田掌柜,来者是客,别客气。”
“都坐,都坐,老爷子,还是您上坐,您快坐下,小子对这个紫色的酒实在是有点馋嘴呀!”
“爹,您,上坐吧,田掌柜也不算外人了,菜都快凉了。”
“好吧,来,尝尝,今天的菜又换花样了,田掌柜尝尝。”
“老爷子,姚三兄弟都说我不算外人了,能不叫我田掌柜不,以后叫我名字可
第一百零八章 贡品
堂屋,田锦州对姚家是在次刮目相看,手里的紫色果子酒,应该就是葡萄。
葡萄这东西他不陌生,民间叫紫果子,很多都是野生的,真正吃上的人家都是自己庄子种的,但却没有人酿成酒。
他也是在宣王府喝过两回,说是外帮送的贡品,也说原材料是葡萄,做法人家当然保密。
因那进贡的说常喝对人的身体有好处,皇上送去宣王府大半。
只要听说对身体有好处的东西不管有没有用,皇上都一脑子的送去宣王府。
那么,能做出这酒的人不用说也只能是绝护的人姚宁月。
桌子的菜式他也没有见过,今天做出来给他吃,也是有别的意思。
想来也没有关系,这种好事当然求之不得,做酒楼生意总是要有新意的东西出现才成吸引人和长久。
田掌柜乐呵呵的笑着说:“姚叔,这酒能说说不。”
这口改得到是很快,叫上叔了。
爷爷姚传根也乐呵着,就没有喝过这种酒,龙家偶尔有一次高粱酒也不错了。
听到她奶说杏花也可以酿酒,今年又有新的酒喝,老爷子自己先乐起来。
抿一口:“这个也是孩子们瞎弄的,用的是紫果子。”
做法咱家就不提了。
大家都是明白人,话不能说透,说透就没意思了不是。
田掌柜又说:“姚叔,这酒能卖点给我不,我绝对给一个好价,还有这种菜式,叫啥来着。”
姚家悌:“金花蛋。”
“金花蛋,到是也像,兄弟,一起卖点我呐,价格好商量。”
“锦州兄弟是个明白人,的确是要卖出去,不知多少铜钱一个合适。”
“兄弟,东西是你的,你到是让我先开价,你这生意咋做哦。”
姚家悌:“我们不是相信锦州兄弟吗怎么着也不会让我们吃亏的。”
田掌柜:“这话可说的没路了,行,怎么着我也不会让兄弟吃亏。”
低着算了一下,主材料是鸡蛋,现在鸡蛋的市场价为三到四文一个,翻三倍算,拿出去做为新吃食,绝对会火一阵。
看了看姚传根和姚家悌:“姚叔,兄弟,紫果酒我给二两一斤,金花蛋我给十五文一个,有多少我要多少。”
正在抿酒的姚老爷子被田锦州的一句一斤酒二两银子呛了一下,咳嗽不停。
听到声音的奶奶钟氏赶紧走去堂屋,耳力超好的宁月早就听清楚三人的谈话,这个价格比她预想的还要好。
在宁月的想法里,一斤一两银子已是天价,可她不知道这酒是贡品,经田锦州拿到府城或者宣城就是十两一斤也大把的人抢。
奶奶钟氏回来对宁月说:“田掌柜说一斤酒二两银子,月儿可以不。”
宁月笑眯眯:“奶,你们做主,月儿又不懂。”
奶奶瞪宁月一眼,你不懂,就没有人会懂了。
酒足饭饱之后,田掌柜把家里的皮蛋全拿走了,剩下的紫果酒按三十三斤算。
宁月把早就写好紫果子酒的保存
第一百零九章 想多了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姚家悌就要走了,他赶着去宁月外婆家,除了送去这七十两银子,同时也是去封口,不能让余家说出一点消息。
宁月在后面目送姚家悌走路出村,过河,然后走大道。
乡间泥土路,走久了裤脚上全是泥尘,姚家悌走得很急,带起一圈泥灰尘。
宁月看得皱眉,是不是要买辆骡马车,每次出门都是这样走,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姚家悌兄弟三人出门的时候会越来越多。
现在家里的条件好了,也不能老是亏着自己不是。
有的事情要放开手脚就得见一见背后的人,一个多月过去了,墨七也没有说他主人什么时候会见面,让宁月整天七上八下的,不得劲。
想到这里,宁月对着空气叫:“墨七。”
一团黑影出现在自己三米处:“姑娘”
“你主子什么时候会见我。”
“时机未到”
泥马,这是诚心的吧,宁月气得牙痒痒。www
瞪着眼前的黑影,吐出两字“起开。”
墨七歪着头想了想,大概是滚开的意思,麻利的闪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