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人生几何是淡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卿默然

    晚上,全家人都没有睡,在等着姚家悌。



    一直到十点左右,院门响起敲门声,姚宁家赶紧去开门,疲惫不堪的姚家悌回来了。



    今天是姚宁家六兄弟的沐修日,一样练武,吃完早食,就和姚传根和姚家悌下田去整里。



    家里的稻种挑好泡上了水,现在是下田把泥土翻面,经过一冬天的浸泡,把水田里的微生物翻出来,还要洒农家肥,利用天气变化使土地更肥沃。



    洒肥就是把毛坑里积存了大半年的各种米田共混和上水,一担担的挑去田间,用瓢舀出来泼到田里。



    几兄弟挑着大大小小的粪桶晃悠悠的走在田埂上。



    正在田里劳作着的众人忙个不停,远处跑来一个孩子,走近了才发现是陈七斤,只见他边跑边喊:“姚爷爷,三叔,宁家,里正大叔和钟家老祖叫你们快回去,县令大人来我们村了。”



    想到那个看似和蔼可亲,实则心思沉深的县令大人,众人心里还停在那半是威胁半是自愿的印象里。



    姚老爷子沉默的带着众人上了田埂,在河边洗了脚上的泥垢,裤脚还挽在裤腿上,也没有回去换衣服,直接去了里正家。



    快走近里正家时,姚老爷子说:“该咋说,你们都知道吧!”



    “知道,爷爷,爹。”



    “宁和,回家告诉你奶一声,收拾,收拾呀!”



    姚宁和机灵的点头:“知道了,爷爷,我这就回去。”



    意思是叫姚宁和回家告诉宁月不要出门,如果有什么事情就躲起来。



    在余里正家的大瓦房里,主位上坐着县令大人刘海,边上站着的是吏史周长远,也就是周琰的隔房堂叔。



    原本是小吏史现在成了主吏史,相当于县衙里的三把手。



     




第一百一十章 县令下乡
    进去的姚老爷子对着县令大人就要下跪,刘县令边上的周长远连忙扶住姚传根:“老爷子,今天大人只是来看看村里育苗的事情,没成想,你们以开始了,给大家添麻烦了,您老以是快六十翁,跪礼就免了,来,来请坐下。”

    客套说的够圆滑,劳师动众的跑来就是为了看育苗

    姚传根:“多谢大人,小老儿谢过大人。”

    刘县令:“老人家快坐,看样子是刚从田间头出来。”

    姚传根点点头:“对的,大人,得趁着日头好,把田里头翻一番。”

    里正夫人端了一碗糖水放在桌子上,对着姚传根点点头,退了出去。

    刘县令:“老爷子,是这样,县衙里出了公告,育苗的方法都发布出去了,只是这还是得有人去指导,所以,今天来和大家商量,村里能不能抽出人手去各村指导一翻。”

    在坐的几位老人相看了看,也明白了县令大人的来意,在县令来之前。

    姚家悌等人就和村里商量过这件事情,也大概猜到会有人找他们去各村做指导。

    事情商量好,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烦,村里每家去一位实在人,这件事情可大可小,如果有人在里面起了幺蛾子,整个杏花村跟着完蛋。

    钟老站起来对着刘县令一揖:“大人,前些时候我们村也想过这事,所以经村里商议每家出一个人去各村做指导。”

    刘县令摆摆手:“钟老翁请坐下说,本朝律法,七十翁者见官不跪,可不能让人说我不是呀。”

    钟老听着眼帘微缩:“大人多虑了,大人一心为民,是我等的福气。”

    刘县令抚着山羊胡:“那里话,为民办事本就是我等为官者的本份,老翁有啥话的直说无防。”

    钟老说:“大人,公文我等已知,可担忧有人会起啥幺蛾子,所以,请大人给每一个出去的杏花村民一个凭证或者跟随一位官爷。一来是防有人借着杏花村人乱来,二来是防杏花村有人做出不利于人的事情。”

    刘县令点头:“这层本县已想到,这件事情关系到今年所有的秋收,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我们县成功了,可能在明年,我们就不担心饿肚子,大功一件。行,本县会派人跟着你们,另外,本县得知,你们村只有五十户人家,就算一家出一个劳力出门,也只有五十人,全县有十二个镇,两百多个村,一天一人去一个村担心会误了春耕,所以,县衙决定出资,杏花村每家一两银子做为补偿,外出人员所有费用由县衙负担,只是你们村自己就要辛苦了。”

    几位村老和里正赶紧说:“不辛苦,不辛苦,应该的,应该的。”

    &nbs



第一百一十一章 茶
    事情定下来,就要行动,姚家要出一人,只有姚家悌出去。

    大圩村现在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因两亩田是中等田,肥力不足,现在又没有什么米田共可以给他们用。

    姚家忠和姚家孝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回来找人商量看看。

    大家想了那几种都不可行,要想提高收成只能肥力好才行,鱼只是一个辅助。

    握着杯子喝水的宁月也在想,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肥料呢

    现代是各种复和肥,这里是除了牲口和人米田共,就没有什么其它的肥料。

    有机肥,隐隐约约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深山里,长久的枯叶腐烂物,可以当做肥料。

    “爷爷,奶,爹,大伯,山上大树下是不是有很多黑色的松软土。”

    对于山里的一切都不陌生,当然知道树根周边有些松软土,有时上面还会长出山菇,草菇之类可食东西。

    爷爷抽了一口叶子烟:“是有,月儿,有啥想法。”

    “爷爷,那个也可以当肥料,那些同我们家菜地里熬的草肥一样不。”

    “对呀”姚家忠一拍大腿,那些个草呀腾呀什么的,每一次都是放一边自己腐烂掉,最后当作了肥料。

    同理,山上不是有长年的枯叶烂了成肥料吗

    姚家忠对着宁月脸就是一搓:“月儿,你真的是太聪明了,太对了,我马上回去,明天就可以上山去掏几筐回来。”

    说着就要走,奶奶一把抓住姚家忠:“走啥走,天都快黑了,明早和宁家她们一起走。”

    “大伯,你们得注意一点,只要上面那层就好,不要伤了树根。”

    “哟,妹妹,你还为树担心呀!”姚宁庭说道。

    宁月白了一眼姚宁庭:“亲爱的哥哥,你没有听奶奶说过吗,人怕伤心,树怕伤皮啦。”

    姚宁庭抓抓头,好像是这样说的。

    屋里的众人纷纷摇头,为姚宁庭的智商着急。

    想到办法,姚家忠也安心,正好,家里的田翻得差不多,稻谷种以开始育苗,姚家悌可以和村民的人一起出去几天。

    晚上,全家人都睡着了,宁月翻身去了杂物屋,里面是明天要带去大圩村的稻谷种子。

    这些种子是好,但是和“乾坤府”里比起来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宁月用灵力把里面的稻谷倒回谷桶,在把“乾坤府”里的稻谷装了进去,做好这一切才放下心来。

    这次宁月也不怕穿帮,姚家忠直接带去大圩村,看到不一样,也会以为是家里人挑好的。

    谷桶里的稻谷现在是今天这个来取,明天又是那个来拿,发现的可能性比较低。

    现在的问题在于谁种山上的粟米,高粱,大豆等,家里现有只有姚传根,钟氏,丽娘,姚家玉,山上好几亩山地全靠他们四人够呛。

    每天早上,还得为六兄弟做早食,家里的猪,鸡都是要人喂的,没得把人累坏了。

    宁月想到雇人,杏花村里有几户人家的地比较少的,一天三十文请人来帮工。

    把此事给姚传根和钟氏讲了,两位也同意,大家也知道,姚家悌也出去了,姚家忠和姚家孝去了姻亲的村子,找村里人帮忙不奇怪。

    对外说的是姚家忠两兄弟去了姻亲的村子,事实也是去了,只是时间上有偏差而已。

    姚传根去村里找来了三位干活比较实在的,同时也有边上相邻的外来户,他们几家本就没有几亩田地和山地,听说姚家找来帮忙都来。

    总共来了七个人,种了两天,把姚家的山地全种上了粟,高粱,和大豆。

    这两天在要姚家吃一餐响午饭,钟氏也是做得实



第一百一十二章 存在
    还有一件更急迫的事情,鱼苗还有到运到。

    田掌柜给的消息是有眉目,能不能到还不知道,而“乾坤府”的鱼苗拿出来要有一个名头,也要让大家有目共睹。

    宁月也知道这里不靠湖,不靠海,一下子要那么多鱼苗有点难,鱼苗在运输的途中很容易死掉。

    这里不像前世什么化学剂都有,两三个小时可以飞到千里之外。

    姚家忠回来时还带着朱七,刘柱,王山等人,插秧这天,陈七斤和他娘,妹妹杏花也过来了。

    陈七斤家就只有二亩田,没有育苗,从姚家匀点够了,所以娘三先过来帮姚家,然后在插他们家。

    姚家三个壮劳力大半天就能帮他做好,姚家人多,要做响午饭,陈七娘也过来帮忙。

    一天,姚家的八亩田全部插完,余下的秧苗帮陈家插上,有多的拿出大圩村。

    虽然说都在插秧了,姚家悌也要到处去看看走走,以防别的村有弄错的或者不会的。

    家里留下姚传根和钟氏为六兄弟做饭,其他第三天还没有天亮齐齐往大圩村赶。

    其实老爷子和老太也想去看看,家里实在走不开,只能做罢,等到收割时在去。

    宁月等人在长亭镇上租了三辆马车,当天赶到大圩村。

    这一次,真的是大变样,田间全是一片平整,土房子前不远处就是几大片秧苗,绿油油的很有生机,灵气萦绕在上。

    众人走过去,当初萎靡不振在众人精神抖擞,有那么两分军人的气势,刘老爹:“大家都回来了,快歇一歇,就等大家开饭。”

    朱七大嗓门:“老爹,你咋知道俺们今天回来。”

    刘老爹一抬眼:“咋不知,看到那苗没有,就等着你们那。”

    朱七:“有吗,没看见。”一本正经,众人哄笑。

    站在丽娘后面的宁月看到这样的大家也放下心来,第二计划可以施实了。

    大伯娘三妯娌和宁月,姚家玉都是女子,在另一边吃,这时,宁月才发现犯了大错,这里应当留下一间房当做零时的办公场所,就像现在,吃个饭的地方都没有。

    买后面的山和在次修房子是必要的,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姚家独有的庄子,必得提上日程。

    饭是碎米子加面糊,菜是时下的小青菜和一个五花肉炒韭菜,这里清一色的男子,做饭的人可想而之,只能说能吃就行。

    宁月没有吃多少,心里嘲笑自己这是养叼了,抬头看自家娘她们,也好不到那儿去。

    二伯娘神秘兮兮说:“前些时间是我和你大伯娘做饭,不然啦,我也吃不下去。”说完皱了皱鼻子。

    “你们俩做饭,忙得过来。”

    “咋忙不过来,力气活都是他们干,我们炒菜就行。”嘿嘿嘿。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二娃子
    离开的两人并不理会后面的三个小大人。

    五岁多的三娃子小声的说:“那个小姐姐好凶。”

    大娃子一巴掌的拍到他肩上:“那不是小姐姐,比你还小,以且会是你主子。”

    “主子是啥东西。”

    “啥东西,你才是东西,要是给朱七叔听到你就挨揍吧!主子就是以后我们卖命的人,二娃,你觉得我们咋办。”

    看似腼腆懦弱的小可怜,这会儿却是眯着小眼,盯着宁月和姚家玉的背影。

    二娃子和大娃,三娃不同,他是三岁时才被卖掉的,那时候的他就知事,但是也知道自己被最亲的人卖掉。

    那时候家里没有吃的,树皮草根也没有了,常理来说,他是男娃是要继承香火的,谁让买人的要男孩子,他爹娘想着被饿死,还不如卖了出去还能有活命的机会。

    那能想到,他掉进了狼窝,那些人是买他们去给人当玩意儿的。

    在那里呆了两年,好吃好喝的侍候着,教他们的只有一条,就是做一只听话的狗。

    刚开始的时候,他也以为自己是遇到好人了,身边的同伴有的来有的走,一直到他偶然的一次起夜看到了真相。

    那是和他在一起的两个月的一位大哥哥,唇红齿白,翩翩美少年,出去了一趟回来就被人抬到另一个院子。

    有的人天生就是早知,常时间的不接触外面,被那些人洗脑,听从其言,说是他们长大了是要成为人上人的,只是将来要为主子办一件大事。

    二娃子觉得不对,趁着一个机会去了边上的院子,找到了那位小哥哥,见到他的时候,也经是出气多进气少,对他说的第一字就是:逃。

    那时才知道,这就是一个狼窝,他们就是为一些变态的人渣准备的玩意儿。

    这时候的二娃已五岁,从那里起,他就偷偷的注意,一年后,找到了机会。

    为了一位大人物的到来,许多孩子都被带了出去,他放了一把火,趁乱逃了出来。

    一路乞讨来到长亭镇,混进了朱七他们。

    朱七等人很好骗,编出一套全家饿死的谎言就能取得他们的信任,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六岁的孩子会说谎。

    一年来,二十多人抱团取暖,眼看要熬不下去时,姚宁月的出现救了他们。

    第一眼看到姚宁月,本能的把自己缩成一团,那双清透的杏眼被她一看就像被透视一样,非常不喜欢。
1...3031323334...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