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蜀黍
有的确实是这么讲究伦理辈分的,郑潇喊田凤英就喊田妈,她团队的伙伴们喊田凤英就是外婆。
于远明一直有些不太接受,当然也没用特别反感。对王承宽,尊重还是尊重,但是没有喊师父。王承宽叫贵溪的伙
(105--投连投连)
更严重的是客户并不知道,一份投连年交保费1260元,交20年,到期后领取的17万多只是一个测算值,并不是确定值。
谁都会算账,1260元乘以20年,一共缴费25200元。到期有17万领取,就算通货膨胀也值了。谁还管保障不保障啊
喜讯频传,据说分公司卖投连已经不是1260一份了,都是卖6060一手了。
卖保险,这里有个讲究:因人而异。
比如最早的时候,少儿险360元一份,很好卖。
但是遇到客户有钱,你卖360元一份就浪费资源了。你得说3600元一份才可以。当然有的客户没有想象中有钱,就半份吧,1800元。
投连也是一样,1260元,其中1200元是基本保费,60元是附加的。如果买五份,就是6060元。但是你说五份,人家就会嫌多,只买三份两份的。你得说一手,6060。很好讲,很好卖!
这是高子云在早会上分享的经验,大家心里嘀咕,你说得轻巧,一年拿出六千多的来买保险,还是没有几个哦!?高子云说马上邀请分公司的一个大单高手来分享,他刚刚卖出去一个大单,客户年交保费二十几万。你想想,他的收入是多少
首期佣金就是八万多,相当于挣了一套房子。
大家惊呼不已,但是还是觉得离自己太远。什么人拿这么多钱来买保险啊
高速路快,重庆到龙城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过几天重庆的大单高手就来了,原来是一个老熟人。
在江南有一个著名的营业区叫观音区。这个营业区的业务员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外地,主要以四川一些地区为主。语言与江南省相通而又明显不同,彼此听得懂,但是腔调却不是一个频道。为什么主要是外地人呢因为这里出了两个外地来的部经理,带来了大量的家乡人。他们当初到恭州来的时候正是人寿保险的发轫之初,经过一番打拼终于稳住阵脚成长为外勤管理者。江南省某报纸还刊登过其中一个部经理的爱情故事。(后来才知道这故事也就是故事而已,与真实的情况出入甚远。这个事情得几年后遇到这个部经理的前妻才得知真相。暂且不提)
这个营业区也有当地的部经理,但是业绩和人力发展都没有外地的部经理出色。当地的部经理就是这个杨杰。一个很像香港著名配角许绍雄的男人,圆头厚嘴唇,黑黑的皮肤,还有矮短肥胖的身材。
于远明曾经在观音区见过他一次,发现他的投影片很多。都是自己整理的,看来在学习方面很下了一番功夫。
后来就没有联系,没想到却在这个时候一战成名,成为全分公司投资连结保险的销售高手。
杨杰专门来早会分享,却不是以保险开头,而是用一段半真半假的经历破冰。
他正儿八经地说:昨晚来到龙城,住在附近的光宇酒店。我和同事刚刚进酒店房间,还没有来得及放好行李,房间的电话就响起来了。
我一想谁呀带着疑问去接电话,里面一个甜美热情的女声说:先生,需要特别服务吗
我当时一下子怔住了,扭头看了一眼我的同事,回答:呃,这个算了,我们是团队。
没想到对方回答:没事儿,我们也是团队。团队和团队之间,还可以优惠。
我完全没想到她
(106--只交三年)
投连在龙城开始发力,还得从周海开始。
毕竟一千两千的保单卖习惯了,6060的台阶难得迈上去。
结果周海连续签了几个6060,让大家惊奇不已!然后早会上分享才知道。原来他自己先买了一份,拿着自己的保险合同到处展示给客户看,自然就起了其他任何资料起不到的作用!
周海说:你自己都不信保险,就无法推销出去。你自己都还怀疑投连,就无法销售出去。你自己都觉得一年交6060有难度,有障碍,自然不敢给客户开口!
大家都觉得说得有道理,于是很多人开始自己给自己买。
于远明还去买了一些产品的彩页送给组员,组织大家学习。因为他团队的组员大部分都有销售资格。但是业绩最好的秦玉芳就是不卖投连,还是坚持卖分红险。而且是单一险种,就是那个三年一返的分红险。她说客户好接受些,自己心里也踏实,毕竟三年一返是确定的,前几年的客户都已经快返了。
公司现在有一个专门的房间是卖行销辅助品的,里面的产品彩页,条款,工作日志,计划一百,公司介绍画册,雨伞,毛巾,保单封套,广告扑克。到了年底,挂历,台历什么的都有。
卖这些东西的是一个大姐张萍,朴实无华的一个老实人。但是也并不笨,有时候搬东西的时候,于远明很主动地帮着搭把手,所以关系还不错。
他去买彩页的时候只有张萍一个人在,正戴着眼镜在对账。出入库都需要核对,自己心里有数。
于远明敲了敲柜台玻璃:张总,生意来了!
关系不错的人,于远明喜欢开开玩笑。
张萍抬头一看说:个死娃儿,又来开嬢嬢玩笑!
于远明说:莫占我欺头哦,你比我大不了多少。当什么嬢嬢
张萍一边问一边说:要啥子我女儿都二十出头了呢,还大不了多少!
于远明:我快三十呢!那个投连的产品彩页有没有
张萍不谈年纪这个话题了:还有,你要好多诶,问你一句,这个投连到底好不好嘛
于远明斩钉截铁回答:那肯定好噻!公司好多人自己都买了!
张萍问:你买了没有
于远明回答:我好没买。周海第一个买的。
张萍嘴巴一瘪:我就是因为他买了才问的。你晓得不他买了后退了的。
于远明惊讶了:不会吧你怎么知道他已退了
张萍向门外看了一眼没人才说:那天下午,他来柜台退保。说保单遗失了,还补了10元的工本费。其实并没有遗失,他是拿着那个保险合同去给别个说他也买了的。一般的客户哪里会想到这种情况嘛!
于远明心里惊呼:狗日的,好有手腕!
这个周海真是一个为了业绩奇招频出的“人才”!
没几天,好消息又传来了。投连销售资格面对所有人放开,只要通过营业区的考试即可获得销售证书。
当然营业区的考试就是一个老太婆撒尿--虚的。
组训,部经理自己当考官,试卷发下去,答案都在炒。然后通关主要是痛会不会讲产品优势,会不会讲公司的专家,专业机构优势,投资渠道优势等。至于产品的基础知识,有几个搞得清楚明白。
&nbs
(107-致命的细节)
有的客户根本就不知道什么伞型账户,全凭业务员安排。业务员也不清楚,就随便安排了事。
当然最搞笑的是蒲州,因为当地方言:账户与丈夫同音。人们开玩笑说之所以蒲州的业绩好,是因为业务员给女客户讲投连讲得好:
你看我们这个投连保险,只要你买了就送你三个丈夫(账户),你可以任意选择。对,三个丈夫(账户)你如果不满意,还可以换。
正是万家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如火如荼的时候,其他同业却出事了。
那天早会上,高子云手拿一份文件,面带笑意地宣读中国保监会江南省保监局的处罚通知书。
在这份处罚决定通知书里,很多同业公司都因为各种各样的违规行为被处罚了,包括一些财产保险公司。
大家听了以后更觉得万家公司很优秀。对自己的公司充满一种信心!
早会结束后,于远明找到高子云把这份文件复印了一份,再认真读了一遍。结果发现里面还有一个错别字,于是拿起签字笔修改了一下,然后把这份文件装到展业夹里面。
展业夹是业务人员为了说明方便自制的一种说明工具,一般会有观念沟通,案例说明,产品利益等内容。于远明的展业夹特别精彩,内容很丰富:
翻开前几页是关于保险的漫画,通过漫画告知客户保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能等,不能拖,拒绝保险业务员容易拒绝风险太难。然后是万家保险的各种报道,荣誉证书,实力证明。然后才是于远明的一些工作照片,荣誉证书。还有客户理赔的资料,打消客户担心的理赔困难心理。最后是保险费率,条款。现在加上保监局的文件,更有说服力了。国家对于保险业的监督管理,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保险业的法律保障与国家介入体制。
这个展业夹也起到了很多的作用,真正让客户理解了保险,传递了保险的责任与爱心。也见证了很多悲欢离合的事情。
比如,白建国理赔案。
白建国不是别人,就是上次秦玉芳那个被人杀死的客户公司的一把手。当时还出席了现场理赔会,现在居然出事了。
龙城有两个白建国,都是做建筑的。其中一个公司做得更大,出了龙城,到太原,北京,恭州等地揽工程去了。现在恭州开办了一家建筑集团公司,还在城里繁华地段修了一栋以自己公司名字命名的大厦,算是龙城出去的著名企业家了。这个白建国呢,规模小一点。但也做了多年的建筑了,算的上一个老板。最近在城里建了一个新的单体楼,正处于要开盘的关键时期。手里缺现金,所以找工行的领导一起勾兑勾兑,只要房子卖出去了,钱自然就不是问题。
这次是在工行办理贷款顺利,晚上就多喝了几杯酒。带着自己的小三,副驾驶上还坐着工行的朋友,一起高高兴兴回家去。准备第二天去恭州潇洒潇洒!
结果在开到龙城棉纺厂厂区的巷子里的时候,由于车速过快,一下子撞到一辆停在路边的东风大货车的尾部。
小三坐在后座,只是些微小伤;工行那位受了重伤,脸上全是玻璃;而白建国当场就不行了。
交警出了现场,白建国全责。因为对方是死车,没有任何责任。
这个理赔案秦玉芳介入得非常快,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一边给王玉清打电话疏通关系。一边找医院的关系,封存所有数据,特别是酒精含量。
所以,这个本身因为酒后驾驶不能赔付的案子,由于多种原因顺利赔付了。
而且因为白
(108--幸运眷顾)
字库巷菜市场是龙城最大的菜市场,里面当然是禽蛋肉类,蔬菜瓜果,调料鲜鱼,干杂副食的集散地;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农民临时拿来卖的自家蔬菜柑橘之类。也有吴家的咸菜大全,几十种咸菜姹紫嫣红十分好看,有的油浸浸惹人喜爱。泡菜,泡姜泡辣椒,干咸菜,萝卜干,菜头,藠头,泡大蒜,泡豇豆一字排开,好像是士兵在等待将军检阅。于远明最喜欢的是胭脂萝卜,酱红色的底色嘎嘣脆的口感。可惜现在的市场上这种品种越来越少了,多的是红皮白心的品种,让人不屑一顾。菜市场里还有米粉面条汤圆面专门的摊位,周姐的面条摊位就在这里。当然卖的不仅仅是面条,什么抄手皮(馄饨皮),饺子皮也一并生产销售。面也分得细,有干面有水面。粗细都是几个品种:细面,韭菜叶,宽面。还有面块,拿来煮酸菜面块是很好吃的。当然又比不上手工现扯的劲道。
周姐是嫁到桃花镇来的外地人,老公是一个混社会的家伙。那个时候的混社会,多半并不是什么坑蒙拐骗的坏人,而是年轻的时候打架斗殴的狠角色。稍微长大了性格还在,但是也开始走上正轨干工作。娶妻生子后,大部分人都回归家庭,忙于养家糊口与普通人无异。周姐做事厉害,对老公也管得严,偏偏老公服她。原来于远明家餐馆的面条,抄手皮什么的都在周姐家买,所以彼此关系很熟。做保险后,周姐也给孩子买了一份三年一返的产品。今天给于远明介绍客户,完全在情理之中。乡里乡亲的,又是老客户。每年还送台历给她呢!
周姐正在忙着做生意,于远明打一声招呼就站在旁边等。也和对面的副食摊位老板打招呼。这个老板也问了几次保险,都说钱在股市里,等拿出来后再买。于远明知道这是敷衍,被套牢的股民矢志不渝,真的等到股市涨起来了,哪里有不追涨的道理
等周姐忙完了,用湿帕子把手擦干。拉了根凳子喊于远明坐。于远明直接问:周姐,生意好哦!是怎么回事嘛
周姐说:哪里嘛,昨天和一个长期在附近卖米的张师傅两口子聊天,女的在问保险的事情。我就说我是买的万家的保险。她就问买的什么保险,其实我也不知道。当初你给我讲了那么多,现在也搞忘了。就记得三年一返,诶,三年快到了撒!
于远明正色道:三年一返,指的是三周年满了才返,也就是第四次缴费的时候。并不是缴费三年就返,是三周年。类似于娃娃生下来是0岁,一年后才是一岁。
周姐满不在乎:那倒无所谓,反正要返就行了。
于远明问:这个张师傅你们很熟吗
周姐说:说熟也熟,说不熟也不熟。他们是盛天镇的人,经常来买米。长期在门外,卖了就走。有时候下雨就搬进来躲雨,聊了几次就熟悉了。这次也是女的个在打听,保险到底好不好我正好觉得可以让你来给他们讲。所以就推荐说我有个朋友在做保险,可以给他们咨询。所以才给你打电话,今天他们已经回去了,明天要来。你明天晚点来吧,等他们米卖得差不多了就可以了。那个时候早上买菜的人也回家了,方便讲。
于远明说:要得。那我就明天早上十点左右来。
第二天,于远明准时到达。
那两夫妻果然一副农民打扮,两个编制口袋的米卖了没多少了,一根扁担,地上还有一个背篼。男的瘦高个子,脸色的皱纹刀刻斧凿一般,一件衬衣皱巴巴的,上面两颗扣子散开着,看得到没什么肉的胸膛。女的有些焦眉愁脸,农村人大部分劳作辛苦,惯于这种脸色。月白色的衬衣有些旧了,蓝色的裤子也有些肥大。短头发下是一张有些方的脸,不算黑,只是有些憔悴。
周姐介绍了一下,于远明笑着打了招呼,坐
(109--朋友的定义)
算上这张,于远明也卖出去几张投连了。但是都是一两千的,6060一个都没卖出去。自己也掂量了一下客户的持续缴费能力,都不行。要用那种“投连投连,只缴三年”的方法呢,于远明内心又是拒绝的。所以,这个总公司投资连结保险的种子讲师,销售的业绩并不好。
九月份,传统的教师节。于远明被评为分公司培训部年度优秀兼职讲师。除了奖状,还获得了一次外出旅游机会。这次旅游不但饱览了祖国河山,还认识了很多的其他机构的朋友。当然主要是区县同事,因为主城区和区县的泾渭分明,各玩各的。
回来没多久,分公司在恭州的市委小礼堂举办了一次有偿培训。对整个分公司的营销队伍影响深远。
万家的培训很多,有的是总部举办的,有的是分公司举办的,有的是营业区自己举办的。有的是外请的。外请的一般都是有偿培训,需要买票。
当然请来的讲师都不是一般人,都是行业内的顶级高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