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蜀黍
很久没有来的电话。
对方是她很久以前的同事,邀约她回到苏州,说那边现在招人。
苏州的那段岁月,给了秦莎莎很多美好的回忆。
与地处内陆腹地的小县城龙城相比,苏州不光是繁华的,更是各种新鲜事物的发生地。更别说整个华东,江南都富庶而美丽。
江南省名为江南,却不是古时候的江南。乾隆也没来过,倒是听说建文帝朱允炆曾经逃难至此。有条小河名叫御临河,据说就是因为他曾经路过还是附近居住过。整体的经济,人文与苏州相比自然区别很大。
而在金龙大酒店做收银工资也不高,不过糊口而已。
在苏州每月不低于6000元的收入,扣除生活成本,也比龙城强太多。
但是如果去苏州,与于远明之间的关系,就难说了。
一边是不错的工作机会,一边是不错的结婚对象。
舍弃哪一个都不好,两全其美又不可能。怎么办
于是,秦莎莎犹豫了。
于远明还是一如既往的态度:一切随你自己。做什么选择都支持!你留下来,当然好。你要去,我也不反对。
秦莎莎很懂。于远明看似两可的态度,其实还是有偏倚的。如果留下来答应他结婚,肯定就这么定了。如果去苏州待个三五年,可能就难说了。毕竟两个人都不小了,一个31,一个28,谁能等谁几年呢
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消息帮她做了决定。
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两人认识后急火快攻,很快进入热恋阶段,自然生米煮成熟饭,吃了一碗又一碗。
夫子曰: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
对于正值当打之年的于远明和秦莎莎来说,更是如此。恨不得天天粘在一起,抵死缠绵,力尽方休。
这样的龙精虎猛与青春洋溢,自然会产生结果。
当发现怀孕的那一刻,秦莎莎心里一丝慌乱,又一丝惊喜,又一丝烦恼,早不来迟不来,这个孩子来得好巧啊!
很显然,她心里的天平自然就倾斜了。
也想过打掉孩子,轻装上阵,远去他乡。
还是觉得舍不得这生命的馈赠与浓情厚意的结晶。
于是,在折腾反复中,理清思绪,想好一切,秦莎莎同意了于远明结婚的提议。
于是,第一个事情就必须马上开始了。那就是装房子。
房子买了,也接了。但是并没有装修,所以也就没有入住。
现在如果要结婚,势必需要新房纳新人,办喜事,成新家。
装修除了钱的因素以外,是一个综合性的审美与实用功能的选择题库。里面涉及到请哪个设计师,选择什么样的设计风格,选择各种建材的档次,品牌,规格,造型。家具家
漂泊者(78)-乾坤底色
既然决定了结婚,而且有了小宝宝。两人就开始商量结婚的事情。除了装修房子以外,还要去民政局扯证,拍婚纱照,摆酒席。
扯证和摆酒席需要选良辰吉日,拍婚纱照需要抢时间,因为秦莎莎的肚子已经有型有款了。再一拖,婚纱就穿不进去了。
于远明主要操心一个事情,就是上班挣钱。
现在每月的收入都在一万以上,每月的聘才也都轻松达到。所以从收入来说还不错,比在万家当然强多了。
聘才是新公司为了挖老公司的人而设计的一种基本法额外补助。
最开始主要是为了弥补过来人的续期利益。因为人家过来确实是损失了过往的续期。
所以聘才的设计也是有期限的,一般分为半年到一年。也有个别的九个月。
当然达成也是有条件的,个人业绩,团队架构,团队人力,团队业绩。
某一项达不成就拿不到。
所以在最开始很多传言说别去新公司,乾坤,四海看似开的条件好,其实都拿不到。
但是又不能因为这个就设计没有条件拿啊!如果无条件拿的话,来的人可能是多,但是筹建却未必成功。
于远明签的是部经理聘才,一年的时间。
其他高管和主管的聘才都只有半年,金额肯定也少一些。
达成就多一笔收入,达不成也没办法。公司尽量预警,提醒。但最终是靠自己达成享受。
不过也有例外。
有一个月,杨小兰的聘才因为一张体检件延迟承保导致没有达成。
她很郁闷,找到于远明。于远明也没法啊,这个是分公司才有权力决定发放不发放。于是商量后,杨小兰直接找到狄胜青。狄胜青问了情况后,特别放宽条件:季度通算。
就是本月没达成,但是连续三个月总的达成了,也算。
杨小兰非常高兴,不仅仅是为2000元的聘才。更是为狄胜青对她高看一眼的待遇!
如果她知道了公司有人待遇更高的话,估计就不会这么高兴了。
这个待遇是全江南分公司唯一的特例,引起了众多部经理的不满。但是也没办法,因为人家就是特例。也不是拿你的钱!
这一切的背后都涉及到一个人--现在新的一把手杜总。
杜总进入保险行业是一个偶然。
这一切又来源于乾坤特别的人才战略!
很多人都说四海和乾坤是小万家。盖两家公司均从万家挖了不少的干部。更因为这两家后起之秀走的路子也是万家的路子。但是具体来看,两家公司的路子还是差别很大。
比如,人才战略。
四海除了北京总部外的第一个分公司开在了湖北,因为那里是董事长的老家。后来自然也就成了全国分公司一级干部的摇篮。子弟兵嘛!董事长在武汉读的大学。还是武大的教授,某位经济学家的学生。
四海在武汉做了一段时间,除了保费贡献,主要是提供人才。当时有四个中支总,号称四大金刚,就分别奔赴各地,筹建分公司了。江南省这位也是其中之一。
真正的好位置,好机构,晋升的好机会,都是留给自己的兄弟伙的。
四海的总裁也是从万家挖过来的。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一段佳话。
四海的董事长不懂寿险,看上了这个早期的万家优秀干部,最早去日本学习的六个人之一的总部协理。于是主动上万家,去向万
漂泊者(79)--为官者杜总
杜总经常不屑地说:你们这些大学生,一天就知道讲普通话。真正解决问题行不行!
原来我在乡镇,喊一个大学生去数坡地上的树子,他数不清楚。因为太多了嘛!有的数了又忘了,有的没数又遗漏了。到后来,自己都搞糊涂了。还是农民有办法。人家用一把橡皮筋就解决问题了。每根树子一根橡皮筋,到头来数橡皮筋就知道多少树子了。
杜总从乡镇到县里,地市再到省里,一辈子经历的太多了,玩人儿是最得心应手的。
最开始,他把一个做培训的讲师调到合阳当负责人,不到一年又突然把这个负责人调回恭州,还是做培训。这个负责人当得蹊跷,走得也迷糊。让下属稀里糊涂,捉摸不定,高深莫测就是一种领导艺术。
当然在恭州,最了解杜总的也有人。那绝对是向洪明。
向洪明是教师出身,最开始在保险公司也是做外勤。同样来自万家人寿,当时在临江县。
多年以后,当于远明到临江县任机构负责人的时候,行内还有关于向洪明的一些传说。当然都是风流韵事,不太好的一些事情。于远明认识他的时候,是在2003年的总公司mss培训班上。所以,算是同学。就在那个总共只有三天的班上,向洪明和一个广西的女部经理睡到了一起。这般速度与能力让好多男人羡慕与感叹:专业就是不一样!
勾搭女人确实是向洪明的强项,经营团队就没那么好了。所以,后来在他的团队即将土崩瓦解的时候,他顺利地转成了内勤。从这方面讲,向洪明经营领导也是专业的。
为什么说他最了解杜总呢
因为他帮了一个人的大忙。通过这个大忙,大家才发现,向洪明确实厉害。把杜总研究得透透的。
这个人是毛肚。毛肚当初从神州出来,筹建了乾坤人寿蒲州机构。经营得红红火火的,长期被表扬。后来就被狄胜青提拔重用,
从蒲州调到恭州,任营销部经理。
一时权倾朝野,大家都恭喜他:进班子快了!
没想到几个月下来他就迫不及待地想回蒲州。
作为一个干部,组织上安排了,最好你就老实地待着。不能说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但是毛肚又非常想回蒲州。原因有二:营销部原来的经理有些旧账还没扯清楚,经常有莫名其妙的单子喊他签字。第二,他喜欢上了一个蒲州的女人。
苦恼中,无法解决。都快愁死了,一直想不出办法。
直到一次喝酒遇到向洪明,酒后吐真言,毛肚是一肚子的苦水都倒出来了。
向洪明听罢此言,笑吟吟地说我可以帮你解决。不过你怎么谢我
毛肚问:你有什么办法
向洪明说:你莫管。反正你照着我说的方法去行动就能够成功。不成功就不说了。成功后你怎么谢我
毛肚说:喝台酒
向洪明嘴巴一努:算个屁哦!
毛肚:唱一次歌
向洪明:你没诚意!
毛肚也急了:你要啥子直接给我说!
向洪明神秘兮兮地说:知不知道最近恭州开了一个五星级酒店据说这个酒店还是江南省高官亲自去跑下来的项目。酒店下面有个地下商场,还有各种餐饮,电影院,不夜天娱乐会所。不夜天请的小姐一水儿的模特身材,天使面容。600元搞一次!
成功了,你就请我去玩一次吧!
毛肚眉头一皱,半天没说话。
向洪明知道他舍不得:那就算了。我也就是一说。
毛肚:不是嫌贵。我是觉得你太夸张了。哪有那么多的模特,天使
向洪明:不信不信哪天我们去看看我日哦!哄你我是你儿!确实乖得很!一个个的大长腿!
毛肚思考了一下:好吧,你帮我办成了,我就请一次客,让你爽一次!
向洪明哈哈一笑:保证舒服得很!成功了你也回去
漂泊者(80)--农转非保险
杜总讲完话没几天,向洪明主动离职了。
事后大家都在笑话毛肚:你硬是脑壳遭门夹了!怎么能够给杜总说嘛!
毛肚解释:我还不是为他好!我的意思是向杜总推荐他,他很了解杜总。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背景需要解释一下,毛肚在恭州招了一个助理,年轻漂亮,来公司不到两个月却被向洪明睡了。
合阳新来的部经理是杜总的亲戚,所以拿到了20万的握手费。更成为合阳机构的最高职级,原来筹建合阳的都成为她的育成。
寿险营销基本法里面的育成关系之重要,就像血缘关系一样。一般来说很难超越。因为你在发展,他也在发展。而你的发展会助推他发展。所以,一旦站上高位,特别是第一个,除非自己作死一般都会成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新来者当然不是善茬,据说原来已经跳过一次槽,算是有经验了。大家闲谈,就像一个女人嫁人。一嫁不算嫁,二嫁学着嫁,三嫁四嫁才是嫁。跳槽这个事情,原来大家看得非常慎重,甚至于有“背叛”“叛变”“出卖”等心理负担。从一而终的传统观念,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思维,人际关系的亲近与疏离压力都赋予了跳槽更多的感彩。
而最难受的当然是合阳的筹建部经理了。一气之下,回万家了。
这也是万家的负责人给她留的后路。反过来说,又何尝不是人家给自己留的后路。
江湖就那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不把话说死,不把人得罪,以平常心看待离职与跳槽。大家朋友一场,好聚好散才有可能再次合作。像于远明遭遇的跳槽待遇,别说什么续期,职级恢复。就是回到万家都不可能选择。大家都撕破脸皮了,哪里还有继续握手的可能
话说回来,杜总来到乾坤,可是极大地改变了乾坤江南分公司的整体状况。
一般来说,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个人寿险是最重要的。人力编制,机构投入,部门设置都是第一位的。银保也好,团险也好,都是边角业务。很多地方都是银团两块业务一个分管总,个人营销一个分管总。
但是借助原来的资源关系,杜总在银保和团险两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银保当然是靠银行的关系,保险公司多,银行卖不卖你的产品,怎么卖你的产品,一方面取决于费用(佣金分成),另一方面就是彼此的关系了。
乾坤人寿在大部分保险公司还没有意识到银保的作用的时候,就集聚了一批杜总这样的区县领导,省市部门领导。利用他们的人脉关系,快速打通银行,政府关系。抢占制高点,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老百姓去银行办事,很多人都在柜员与保险公司业务员的夹击下办了“高息存款”(保险)。这里面大多数都是老年人。
一方面老年人有存款,三五万算少的,几十万并不算多。其次,老年人风险意识差,老眼昏花也没注意看存单与保单的区别。在高利息,有礼品,甜言蜜语的攻击下很快就办理了。
所以,才有了那一句:董事长之伟大!
说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吃回扣买劣质办公家具被请出人事行政部,调整到银保部的员工。
那个时候,乾坤人寿总部正在搞一个试点,专属代理公司的试点。把分公司和个人营销分开,成立独立法人的专属代理公司,杜总作为这个代理公司的董事长,狄总就是总经理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