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隋帝杨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阿冠大烟囱
杨广冷冷的说道:“云州正在突厥人的马蹄之下,我等这次前去支援,速度为先,若因为些风雨耽搁,不知会有多少庶民的性命会丢掉!”
徐烈闻言也是感到有些羞愧,但对杨广也佩服之至,随即不在多言。杨广带领着军队在泥泞中前行,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士卒们频频滑倒,若任由这样,士气必然会逐渐消散。杨广双腿一夹马,掉头往回跑去,从一个个士卒身边经过,喊道:“兄弟们!打起精神来!大隋将士岂能如此唱军歌!”
士卒们惊讶的看着从身边略过的杨广,听到杨广的话语,精神纷纷受到了感染,慢慢的振奋了起来。终于有几个声音传了出来,就像星星之火在草原上一般,迅速的扩展开来,一人到十人,十人到百人,最终,所有的士卒都唱起了雄壮的军歌: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强胡马骄。
大隋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骑。
流星白羽腰间插,刀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催。
敌可催,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帝国昌。
至尊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胡无人!帝国昌!
这首军歌经过杨广的大力推广,在军中人人会唱。这首军歌唱起来气势宏厚,气魄直冲云霄,所以士卒都十分喜爱。战国最出名的军歌便是秦的“岂曰无衣”,汉亦是有一首“马踏飞燕”的军歌,当所有士卒唱响军歌,无疑是一个提升士气的绝佳办法,所以杨广便盗窃改编了这首李白的诗,来做为军歌。
李靖和裴寂哪见过这种场面,只觉得热血奔腾,一股少年意气横在心间,不知如何发泄。裴寂正大声的跟随着吼唱这首歌,却听见旁边传来刀剑出鞘之音,扭头看去,只见李靖一脸慷慨赴义的表情,嘴里还不断嘀咕着什么,裴寂悄然骑马走近,却听见李靖自言自语道:“吾之宝刀,世间莫有所及!此次出征,必然用此刀斩尽胡虏,啊!这该死的宝刀,还有我无处安放的魅力……”
裴寂咬牙切齿的看着这个表脸的中二少年,恨不得将他一脚踹下马去,难道我的魅力就有地方放了吗
……
王府中,杨纬之面前的张衡正一脸不可置信的问道:“那婢女可是真的怀孕了”杨纬之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说道:“张尚书可是不信任我此事乃是晋王亲自交待我二人处理,张尚书有何疑虑”
张衡脸色凝重的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内鬼一事虽然恼人,但并不紧急,目前迫在眉睫之事,是除掉这个婢女!”
杨纬之连忙摆手,急声说道:“张尚书何意晋王只是让我们堕胎,可不是要了那婢女的性命。”
张衡脸色阴沉之至,自顾自的说道:“只要那婢女活着,便是对晋王殿下的一个威胁,事
第五十八章 内鬼
张衡看完纸上的这些字,顿时浑身一颤,这夏姒分明就是一个内鬼!只是这夏姒是受何人指派来到王府,那便不得而知了,张衡发疯似的找遍了夏姒的整个房间,毫无所获。
当杨纬之疑惑的进到夏姒房间寻找张衡时,却看见张衡一脸颓废的坐在夏姒的闺床上,房中凌乱至极,那张衡手中还拿着夏姒的一件粉色肚兜!杨纬之的脸色变得十分复杂,略带颤抖的说道:“张……张尚书,你这是作甚虽然夏姒已死,但她毕竟是殿下的女人,你……你……”
杨纬之“你”了半天也没有将之后的话语说出口,张衡站起身来,苦笑道:“杨管家不要误会,这夏姒是内鬼!”张衡说着将那张显示出字迹的纸交给了杨纬之,杨纬之半信半疑的接过张衡递过来的纸,低头看去,看完之后一脸惊讶的抬起头,不可置信的说道:“这夏姒不是孤儿!”
张衡扔下手中的肚兜,寒声说道:“幸好这道消息没来得及发出去,尚在我们手中,一旦被这幕后之人知晓,后果不堪设想!”杨纬之也顾不得其它了,夏姒潜伏王府,竟然还怀了晋王的孩子,这本来就是自己的严重失职造成的,他急声说道:“那张尚书可知,这幕后之人是谁还有,这夏姒所说家中大人在何处”
张衡摇头道:“夏姒这群人,生性谨慎,我翻遍房间,竟无一个线索可寻。”杨纬之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这夏姒初入王府时,口中尚带一点河北方言,如此看来,夏姒因是河北之人。但河北如此之广,从何查起啊。”
张衡听完,眼前一亮,说道:“杨管家可知夏姒当年入府是否有其他人陪同”杨纬之回忆道:“当年夏姒是和她的一个同乡进……”
“同乡此人可在府中”张衡打断了杨纬之的回忆,二人都意识到这个同乡可能有问题!
昔日,夏姒入府之前,唐令则十分谨慎,怕夏姒有出卖之举,便安排了一人随同夏姒入府,以便于监视夏姒。但唐令则的谨慎就是他最大的漏洞,这样的举动,无疑让这个所谓的同乡将他陷入了暴露的境地。
夏姒的尸体已经被秘卫秘密焚毁,至于夏姒的同乡,四五个秘卫轮番上阵,用他们的秘密武器向这个未满二十的女孩射出了代表正义的液体,女孩便奔溃的供出了一个名字:唐令则!
当这个名字如同魔咒一般钻入张衡的脑海中,他的身形顿时一个趔趄,这唐令则正是太子左庶子,难道太子要手足相残,意欲除掉晋王!张衡不敢怠慢,立即吩咐秘卫将这个同乡女孩毁尸灭迹,便匆匆的走了出去。
张衡的内心如同翻江倒海一般,久久不能平静,他坐在书桌前,沉思了片刻,提笔将之前发生的事情一一写上,最后添了一句:夏姒可杀否
张衡唤来秘卫,沉声说道:“你将这封信呈给晋王,换马不换人,务必明天之前让晋王殿下看到!”秘卫领命而去,张衡缓缓闭上眼睛,背部后仰,靠在椅子上,不知在想些什么。
 
第五十九章 可杀
杨广向那个还在等待回话的秘卫说道:“你回去之后告诉张衡,就说:可杀。”秘卫领命之后,向杨广一礼,立即催马赶路。
杨广手里紧紧捏着那封信,脑海中的记忆翻涌而出,闪过一幕幕兄长的画面。画面中的兄长是一个十分坦荡的君子,毫无做作,若说兄长要除掉他,他是一万个不信。但现在他是东宫,是太子,是大隋王朝的储君,太子要杀他!
杨广的心中充满了悲伤,自幼和兄长相处甚欢,关系亲密,为何要变成这等局面,难道真的要手足相残不成
徐烈不知何时来到了杨广身后,提醒道:“殿下,该走了。”杨广看向了这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心中悲伤尽去,既然历史上的杨广能取得太子之位,孤王为何不可既然东宫如此狠绝,那孤王也不在留情面了。
杨广双腿狠狠的打马前行,喝道:“出征!”大军闻声而动,如同钢铁洪流一般向前快速的涌动着。
此时的寇县已经被突厥大军攻破,因为突厥大军攻打此城损失不小,突利可汗便下令屠城。士兵们憋了许久的**,在城中肆意的宣泄着,寇县上万百姓在突厥人的刀下连惨叫都没有发出几声,便被夺走了性命。
当杨广带领着大军来到寇县时,城中早已一片死寂,毫无生气,浓郁的血腥味飘荡在上空,还有些许建筑上的火焰仍然没有熄灭,地上的尸体随意的摆放着。
杨广在城中控制着马速,慢步前行,这一路上的惨象从他的眼前缓缓略过。杨广何曾见过这等场面,他的嘴唇不断的颤抖着,感觉到一阵阵令人窒息的痛苦像空气般紧拥着他,他的嘴巴蠕动着,似乎想说什么,但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原来,痛心到极点是发不出任何声音的。
李靖和裴寂怆然泪下,压抑着呜咽声,就连久经战场的徐烈和史万岁也不忍的别过脸去。这些死去的百姓身上伤痕多者四五道,少者也有一处致命伤,甚至有些百姓赤条条的在那里躺着。
军队就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中缓缓前进,他们的上空盘旋着悲伤的气息。军队中忽然传来了压抑许久的嚎啕声,既而有数百士卒大哭了起来。
徐烈有些恼怒的看向这些哭泣的士卒,他本身治军极严,讲究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这数百士卒的痛哭声可能会影响整支军队的士气。他当即严厉的说道:“尔等为何哭泣!”
一个士卒大着胆子说道:“将军有所不知,我等都是寇县之人,生于斯长于斯,如今城中无一人生还,我等家人怕也丧于敌手,故而痛哭。”
徐烈听罢陷入了沉默,这五千余士卒本来就有一半左右是整个河北道挑选而来。如今有数百士卒竟是这寇县子弟,眼前寇县这幅模样,显然他们的家人十死无生,让徐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每个民族崛起的道路上必然充满着鲜血,华夏如此,华夏周边的异族亦如此,不过是相互交换着角色,在这片大地上上演着争霸的戏码。华夏从未有过异族如此猖獗之举,不论战国,亦或秦汉,直到五胡乱华,才被打破这个铁律。
但是那个汉人乞活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大隋王朝需要用手中的刀
第六十章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上)
突利可汗率领的两万余军队并没有走多远,他们的马匹上载着收获,和同伴们相互炫耀着,憧憬着未来的时光。
缘分,措不及防。很快,杨广的五千余军队就追上了这支沉甸甸的突厥军队,很奇怪,突厥军队恼怒的用半生不熟的汉话咒骂着这支阻拦了他们步伐的军队,但隋军面无表情,只是冷漠的注视着他们,毫无惧色。
突利可汗默然的看着这支军队,他们是在追自己吗随即有些被自己的想法逗乐了,五千人左右的军队,想拦住自己的两万多大军简直是痴人说梦!更何况,他们遭遇在这一片旷野之上,野战,突厥儿郎会连他们的骨头都会嚼碎咽下!
草原民族的战法很简单,轻骑兵冲至前方,引弓上弦,先用弓箭让敌人损失一些士卒后,在趁着他们士气有所跌落,冲锋杀敌。但很显然,自突厥大军来到云州后,连战连胜,本来就瞧不起南人,在加上一场场的胜利,他们志得意满,眼前这群隋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在他们心中,只需要一次冲锋,隋军们精良的装备便会易主。
他们在突利可汗的一声令下,狰狞着面容,挥舞着突厥刀,向这支隋军冲了过去。很简单,突利可汗并没有打算在这支隋军上浪费时间,在他眼里,他的军队足以碾碎这支隋军!
杨广微微眯着眼睛,看着这两万人冲锋的景象,尘土四起,突厥人似乎无边无际一般,在他们的近十万只马蹄下,大地都在微微颤动。徐烈终究还是忍不住了,说道:“殿下,具装甲骑兵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上阵。”
杨广点了点头,徐烈又说道:“殿下果真要亲自上阵”杨广淡然一笑,说道:“孤王要亲自见证大隋的崛起!徐将军,按你之前的安排出战吧。”
徐烈不在多言,赶马走至五百人具装甲骑兵的前面,接过士兵递过来的马槊,手臂端举起来,锋利的槊锋以略微倾斜的角度印出了马身。徐烈拉下面罩,双腿用力夹马,带着这支五百人的具装甲骑兵以一种缓慢的姿态向前方奔跑了起来。
这支一往无前的具装甲骑兵在两万突厥骑兵面前显得极其可笑,如同一只蚂蚁想要推倒一棵参天大树般。具装甲骑兵逐渐提速,愈来愈快,直至所有马匹以一种高速向前冲锋。突利可汗自领着三千亲军在后方观战,他看到这幅情景不禁嗤笑一声,向旁边的叶护说道:“这隋军真是自不量力,以五百骑阻拦我两万骑兵的冲锋。”
叶护也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容,奉承着突利可汗:“可汗麾下的儿郎们如狼似虎,这五百骑虽是具装甲,如何穿透绵延数里的两万骑兵怕不是冲到一半马匹重负而死,只是这隋军兵器我怎的从未见过。”
“管他什么兵器,在群狼面前难道绵羊还有还手之力吗”突利可汗不屑的昂起身子,似乎,他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军队满载着收获,趾高气扬的回到了国内。
“此次劫掠我军损失较小,全赖可汗英明,大可汗那边恐怕损失不小。隋朝皇帝可是布置了数万军队在西北数州驻防,皆是精锐。”叶护依旧拍着突
第六十一章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下)
隋军哪里知道,他们所穿的铠甲乃是使用灌钢法千锤百炼制造而成的。这种冶铁技术成熟不过才短短数十年,再加上用这种办法锤炼出来的铠甲兵器虽然坚韧,但耗资巨大。
綦(qi)毋怀文的出现是冶铁技术走向成熟的最重要的一步,因为这个匈奴人革新了灌钢法,对冶铁技术的贡献不可磨灭。在他之前的钢刀铠甲大都用百炼钢制成,这样制作的兵器、铠甲虽然性能优异,锋利无比,但也存在不少缺陷,因为整把刀全部是用百炼钢制成,所以价格昂贵无比。
在东汉年间,一把钢剑的价钱可以购买当时七个人三年的粮食,甚至还有余钱,这只不过就是用普通的钢所锤炼而成的,至于百炼刀,不仅昂贵,还费时费力。比如三国时期,曹操令有司制造五把宝刀,足足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制作出了五把百炼宝刀。
为此,綦毋怀文对早在东汉年间出现的炼钢工艺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完善,使这种新的炼钢方法趋于稳定,操作更加方便实用。灌钢法同百炼法、炒钢法等炼钢方法相比有着明显的优点。灌钢法可以减少反复折叠、锻打的次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灌钢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綦毋怀文还对制刀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良,他用灌钢法炼制的钢做成刀的刃部,而用熟铁作刀背,这样制成的刀具刃口锋利并且不容易折断,不仅刚柔兼备,经久耐用。这种改良虽然简单,但是发挥了各种材质的优点和长处,节省了一些贵重材料,降低了成本和费用。
华夏的冶铁技术在公元十七世纪之前一直领先着世界,灌钢法更是领先世界冶铁技术近千年,至于十七世纪之后的华夏冶铁技术嘛,只能说: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
超棒的耶,一级棒的大清统治年间冶铁技术就此落后于世界,这一次落后,让华夏足足追赶了近四百年之久。
……
兴奋的具装甲骑兵奋力的厮杀着突厥军队,此时的突厥军队已经丧失胆量,他们默默祈祷着“腾格里”(突厥语,意为长生天)。这支如同天神组成的军队,已经让突厥人陷入了慌乱之中,这种慌乱如同瘟疫一般在这两万人中蔓延开来。
后方隋军中史万岁自是明白了突厥军队的混乱,他向杨广说道:“殿下,此时突厥阵脚大乱,整支军队都已经混乱不堪,正是我军轻骑杀入的好时机。”
杨广虽然不大懂得临阵决策之事,但眼前的画面明明白白的告诉着他这个事实,所以杨广说道:“好,孤王亲领众军厮杀!”
自有传令兵传达命令,于是,鼓角号声比之前猛烈急切了许多,这是代表着总攻的命令。所有轻骑只穿布衣,却是不着甲胄,只是为了两个字,速度!
五千轻骑随令二东,如同漫漫松林般向前冲锋而去。杨广一众人自是冲锋在前,不过杨广的周围还有着奉命保护他的王府侍卫,这些侍卫隐隐形成了一个圆圈,而杨广正在圈中。
对于轻骑来讲,面前的战场不过些许距离,瞬息便至。他们沿着具装甲骑兵撕开的口子,冲杀进入突厥大军。这可是五千轻骑,他们的冲
第六十二章 屠杀
经过厮杀的具装甲骑兵自然是无力再次上阵,损失过半的具装甲骑兵在徐烈的命令下,只得呆在这个小坡上恢复体力,享受着胜利带来的喜悦。
数千隋轻骑兵如同赶羊一般,紧紧的咬着撤退的突厥军队不放,尽力的杀死杀伤着落后的突厥士兵。一时间,惊惧的突厥军队相互奔逃,一些骑兵更是马失前蹄,被后来的骑兵踩死踩伤。更有甚者,举起突厥刀,向自己的同袍挥舞着,清扫障碍,以便于自己的逃命之途。
本来撤退的突厥军队,还残存大半,因为突利可汗的这个命令,他们自相残杀,瞬间就有数百人死去。隋骑兵必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整支隋军四散开来,在逃跑的突厥军队后面形成了半包围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