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隋帝杨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阿冠大烟囱
此刻的突厥军队形势败颓,无人断后阻拦隋军,而后方的突利可汗更是意欲逃跑,叶护上前阻拦道:“可汗,我军虽然撤退,但不能无人断后,否则这支隋军尾随而至,到那时,我军恐怕十不存一!恳请可汗令人率这三千士卒断后,为我大军争取喘息之机!”
突利可汗立即向一个身形雄壮的大汉说道:“阿史那鼻,你率三千轻骑断后,务必阻拦住隋军!”那大汉旋即一礼,带领着三千人向前方赶去。突利可汗则是带着自己的几百亲兵和叶护一起逃走了。
代表着突利可汗的狼骑也随之逃走,本就崩溃的突厥骑兵更加肆意逃窜。隋军的屠戮还在继续,空气中布满了鲜血的味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化为乌有。而前方赶来的阿史那鼻却成为了突厥军队逃窜的障碍,逃窜的军队并没有因为这个障碍而停下步伐,而是肆意的冲乱了赶来断后的阿史那鼻军。
无奈的阿史那鼻只得带领军队绕到了左侧,意欲从左侧将隋军先阻拦下来一部反,而后在将整支隋军拦下。阿史那鼻带领的三千人虽然士气不高,但养精蓄锐,又是突厥的精锐士卒。在这三千人和左侧隋军相接触的那一刻,隋军本就有些疲惫,措不及防之下,竟然被斩落上百人。
俗话说的好,将是军之胆。在战场上无一合之敌的阿史那鼻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本来三千士气较为低落的突厥军队,目睹着阿史那鼻如此勇武,顿时心中鼓舞,士气也变的较为高涨。但阿史那鼻的勇武却是无法挽回之前已经胆寒的万余人,他们依旧奔逃着。
阿史那鼻在战场上的英勇,也被隋军不少人收入眼底,比如史万岁。史万岁当即向着左侧冲去,在高速飞驰中,将直刀侧举在一旁。就在阿史那鼻正打算继续向着前方突进时,却看到一个将军模样的人以极快的速度向他这边赶来,阿史那鼻立即拿起悬挂在马上的软弓,搭弓上箭,向那个将军射去。
这支箭呼啸而至,不过是数十步的距离,史万岁稍稍侧身,但并不挡箭,仍由它刺进了右臂中。数十步在高速行进的马匹面前不过转瞬即至,阿史那鼻惊愕的眼中只见得一把直刀看向自己的脖颈,随即整个世界都旋转开来,意识逐渐模糊,最后一眼看到了一个十分熟悉的无头人端坐在马上。
&
第六十三章 京观
李靖红润的脸色被裴寂一番言语说的青一阵白一阵,二人关系本就极好,说话向来比较随意。所以,李靖也讥讽裴寂道:“不知道刚才是谁哦,抱着马脖子喊:阿娘!阿耶!大慈大悲佛祖!一场战争下来,连敌人的衣角都没有摸到,甚至还闭上眼睛,浑身吓的哆嗦呢!”
说到这里,李靖又好像故意一般高声叫嚷道:“阿娘!阿耶!大慈大悲佛祖哦!”李靖的这一番搞怪,倒让气氛轻松了起来,就连杨广都有些忍俊不禁,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当时战场之上,裴寂马术不甚娴熟,不似杨广李靖般自幼便有的马骑,所以裴寂紧紧的尾随着杨广,哪里都不敢乱跑。
年仅十几岁的裴寂打小连鸡鸭都没杀过,这数万人战场上,血肉横飞,战马嘶鸣,刀光剑影,没被吓了尿裤子就已经算是不错了。倒是没想到,李靖这时会拿此事笑话裴寂。
裴寂立马涨红了脸,恼羞道:“你休要胡说,那是害怕吗只不过是我在为杀敌的将士们祈祷罢了,你……你……你休要乱言!”
就在李靖裴寂二人正打算单挑的时候,一个士卒在徐烈耳边低语了几句,徐烈听罢,振奋的说道:“殿下,此战我军杀敌一万两千余人,俘获战马四千匹,其中还有可作为具装甲骑兵的良马一百四十匹。财物足足有四万余金,还有许多珠宝无法估量价值,突厥刀近万把之多!”
杨广有些震惊的说道:“突厥军队竟然损失过半!将这些财物取出万金,一半发放给将士们,一半发放于阵亡将士的家属。至于那些马匹,除了良马,其余的全部缴获就呈给父皇,缴入国库吧。对了,那突厥刀是何种模样,比我隋军直刀更精良吗”
徐烈吩咐一个士卒去拿来了一把突厥刀,递给杨广,解释道:“殿下有所不知,虽说突厥乃是蛮化之人,但其亦有不少的精工良匠,他们从南北朝时将制刀技术学了去,所以他们的突厥刀和我军所使用的直刀不相上下。想之前的匈奴,他们的箭头都是骨头所致,如今的突厥人所使用箭头,皆为铁箭头。”
杨广一边听着徐烈所言,一边端详着这把突厥刀,这突厥刀和直刀十分相像,刀刃秉直,刀柄亦有麻绳。不过唯一的不同就是,突厥刀顶部的尖刃双面开刃,而直刀则是单面开刃,所以突厥刀比直刀刺杀的更加方便省力,不会出现直刀刺入**后便因为刀尖原因而停顿下来。
杨广看着这突厥刀感觉十分熟悉,脑海猛的闪过一个画面,这突厥刀不就是唐刀吗!原来,历史上的唐刀是由突厥刀改良而来,而突厥刀是游牧民族的发明,但被善于学习的中原王朝学会了,于是便出现了直刀,而后又有了更优质的唐刀。
想到这里的杨广对徐烈说道:“徐将军,这突厥刀暂留百把,先让工匠学会这种刀的形状,看看能不能制作出比突厥刀和直刀更优质的刀来。”
徐烈有些疑惑,直刀杀伤力并不弱啊,虽然可能某些地方弱于突厥到,但也有些地方比突厥刀更强,更适合士兵。但徐烈没有多言,只是说道:“突厥刀甚多,留个一百把也无妨。殿下,是否将突厥尸首尽数焚烧尸体”
&nbs
第六十四章 剿灭
李靖见自己筑京观的主意深得晋王和徐烈之心,此时的他尾巴早就高高翘起,在一旁意有所指的说道:“哎呀,我早就知道晋王殿下有这等心思,看来以后我不能在以武人自诩了,在下应该自称读书人。”
李靖说完还特意撇了几眼裴寂,生怕裴寂不知道似的。李靖竟然还走到了裴寂身旁,手掌拍了拍裴寂的肩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面部惋惜的摇了摇头。裴寂哪能受得了这么明显的讽刺,直接拍落了李靖搭在肩膀上的手掌,不服气的说道:“不就是个死读书的,有什么好炫耀的,真是不知所谓!”
李靖此时背起双手,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抬头望天,说道:“我再不济也读书百卷,就算如玄真所说,乃是死记硬背而来,但亦是向殿下献了良谋,也不负殿下待我如同兄弟一般。”
裴寂见到这幅景象,那还受得了,一个冲刺,抬脚就踹了李靖屁股一脚。直踢的李靖身形不稳,向前两步,反应过来的李靖沉着脸,和再次扑上来想要教训他的裴寂扭打在了一起。
杨广头疼不已,看着眼前的二人毫无形象的扭打在一起,有些怀疑这两人到底是不是历史上的军神和赫赫有名的唐朝宰相裴寂。在想起平常二人的所作所为,觉得并非没有这种可能,但随即杨广又否决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因为李靖和裴寂也就十几岁,搁在后世,还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用这个年纪的思想去衡量二人就觉得并不奇怪了。
杨广自然不能让这二人继续扭打下去,因为正在打扫战场的隋军们纷纷将目光投向这里,大笑不止。于是,杨广故作威严的喝道:“还不给孤王住手,如此模样,是和道理!也不怕士卒们笑话你们!”
两人听到杨广的声音便停了下来,之后又是好一阵忙活,李靖去捡被裴寂脱下的靴子,裴寂忙着整理好被李靖踩脏的衣服。片刻之后,两人也喘匀了气,一切看起来都是完好如初,除了二人脸上的淤青。
杨广摆摆手,有些烦躁的说道:“你们今后切莫在众人面前有如此行为,不仅丢了你二人的脸面,甚至还丢了孤王的脸面,明白吗”二人也不是愚钝之人,当即就反应了过来,向杨广恭敬一礼,说道:“望殿下恕罪,今日是我鲁莽了。”
杨广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无妨,玄真,你自幼喜欢读书,可知道契丹和奚族的来历吗”杨广虽然对隋朝历史知道的甚多,但像是周边异族就知之甚少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杨广特意想对这两个民族做一番了解。
裴寂立马挺直了身子,得意的瞟了一眼李靖,滔滔不绝的说道:“这奚族本称库莫奚,到了我朝便简称为奚族,乃沙漠之意。奚和契丹同是源自鲜卑宇文部,在宇文部单于死后,两个部族由此成立。但两族语言相通,生活习俗相近,是同族异部的兄弟关系。奚族居住在老哈河上游一带,契丹人居住在中下游。因奚族屡屡劫掠中原王朝,所以实力大于契丹,如今二族都臣服于突厥,为突厥爪牙。”
 
第六十五章 突利
徐烈对周边异族十分熟悉,他本就是边将,对异族习性可谓是了如指掌。杨广当即令人叫来徐烈,向他询问,徐烈回答道:“殿下,云州不过十数县,如今未曾被突厥劫掠的不过州治定襄和云州西南处的榆林县,定襄云州总管尚在坚守,想来应是无碍,可榆林富庶,一直被十二连城保护,乃云州最富庶一县,突厥部落苦于无法突破十二连城之防守,所以一直未曾劫掠。只要我军在十二连城周围寻找,必然有贼心不死的突厥部落。能打榆林主意的部落,肯定不是那些实力弱小的部落。”
杨广仔细的听着徐烈所说,见他说完,有些疑惑的说道:“为何我军不能支援定襄,如此也可消灭包围定襄的突厥部落。”
徐烈说道:“殿下有所不知,若突利可汗逃归,必然经过定襄,方可回国,若我等支援定襄,等已经赶到时,届时攻打定襄的突厥军队早已撤退。而榆林距离我军不过几个时辰,突利可汗败北的消息也不会那么快的传遍整个突厥部落,所以兵贵神速,筑京观一事还请殿下稍后。”
杨广有些不明所以,说道:“徐将军之意,可是暂且将所有缴获放置于此处,先去剿灭十二连城周边的突厥部落”
徐烈颌首说道:“正是此意,大军不宜待缴获出征,不仅拖累行军速度,而且还会让士兵贪恋。若殿下意欲威慑这些部落,覆灭一个实力较强的部落,再加上所筑京观,效果必然倍增。”
杨广有些汗颜,自己确实有些留恋这些缴获了,这些缴获又不会跑。至于缴获马匹派百人左右看守即可了,确实没有必要随身携带这些缴获。杨广当即同意了徐烈,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让士兵们立即进食,半个时辰之后,我军立即出发!”
“尊殿下令”徐烈抱拳一礼,转身便唤来了众位军官,将命令吩咐了下去。
隋军们将所缴获的财物、兵器和马匹各自分开,又有一百人看守。待隋军们吃过军粮后,便集结在一起,只听道杨广的声音回荡在他们的上空:“将士们,我们虽然击败了突利可汗的大军。但是,云州境内还有许多突厥部落的军队,正在欺凌我大隋庶民,劫掠我大隋县城。孤王知道你们累了,但孤王绝不允许有任何异族踏上大隋国土。接下来这场战争所缴获的财物,孤王向将士们承诺,孤王分文不取,依将士们斩敌数全部赏赐于你们。”
……
话说突利可汗带着万余人逃至距定襄数十里的地方,本来还规规矩矩的突厥军队,似乎发生了一些骚乱。突利可汗拨开围观的士卒,见到一个年纪尚幼的士兵手中正拿着一把染满鲜血的突厥刀,满脸仇恨的看向一个中年军官,那军官的左臂膀被划开了一个骇人的伤口,鲜血不断的滴落在地上。
突利可汗冷冷的向那个年纪幼小的士卒问道:“你为何持刀伤他”那士卒充满恨意的说道:“禀报可汗,我军撤退之时,我兄长在他前方,因为所骑之马有些力竭,他便杀了兄长。撤退时十分混乱,故而失去了他的踪迹,这一路上,我都在找他,长生天保佑,终于我找到他了!”
突利可汗有些愤怒的从身旁的叶护手里抢过马鞭,大力的
第六十六章 追击
突利可汗向后看了几眼,而后左右脚踩住马镫,站起身来向后望了好一会儿,一旁的叶护自然明白突利可汗再看什么。阿史那鼻是突利可汗帐下最勇猛的大将,但是现在都还没有追上他们,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叶护,你说阿史那鼻是否已经战死了”突利可汗充满寒意的声音在叶护耳边响起,叶护不敢怠慢,连忙说道:“可汗,阿史那鼻为我突厥最彪悍大将,而且自有长生天的护佑,必然会平安归来,或许是因为什么耽搁了。”
突利可汗漠然的看了一眼叶护,并没有说什么。叶护咬了咬牙,劝道:“可汗,为防止隋军将我前后夹击,还请可汗立即撤军回国吧,若是身后隋军追来,定襄城中又有隋军出击,那我军恐有覆灭之危!”
突利刚想嘲讽几句叶护,但想到之前那支隋军,便陡然生出了一股无力感,摆了摆手说道:“撤吧!”
这边突利可汗恐慌的带着自己的部众马不停蹄的逃回国去了,但是突利派出去向各个散落在云州的部落传达撤军的消息却还没有到来。
另一边的杨广在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急行军之后,来到了十二边城的东面,看着面前空无一人的草原,杨广有些疑惑的问道:“徐将军,你确定会有突厥部落在这附近吗”
徐烈也是有些纳闷,说道:“以往突厥部落骚扰边境,必来十二边城,试试能否攻陷。这十二边城内的榆林县可是个富庶大县,突厥人向来眼馋不已,不可能这次劫掠会放过榆林县。”
可杨广有些茫然的望了望,否决道:“徐将军且看,这草原之上连马蹄印都没有,若是有上千突厥骑兵来过,怎会连丝毫踪迹都没有”
徐烈抚掌惊呼道:“殿下,这十二边城并非牢不可破,榆林县大,虽然说十二边城将榆林能防守的固若铁桶,可并非没有漏洞。榆林北面有一缺口,但离缺口数十里有一座边城。想必应该是突厥骑兵穿过缺口,而后悄然绕过这座边城,直奔榆林!”
杨广质疑道:“榆林虽然富庶,但亦有乡兵上千人,若突厥人绕过边城而直奔榆林,岂不是连一千骑兵都带不了就算到了榆林,他们也没有办法攻陷榆林啊。”
徐烈摆手说道:“并非如此,只要这突厥部落绕的足够远,边城士卒是发现不了的,但理应不超过五千人,五千骑兵所造成的声势,十里之外清晰可见,烟尘数十里都能看见。”
杨广挥舞了一下马鞭,双腿轻轻赶马前行,边走边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前去看看,若遇突厥骑兵,先打了再说!”
说完话,便打马向前快速跑去,所有人都匆匆跟上。十二边城的十分宽阔,但在杨广一行人全力行军下,也不过半个时辰就由西面赶到了北面缺口。李靖看了看地上的草,说道:“殿下请看,这些草明显被人和马蹄压过,现在都还半垂着。”
杨广也仔细瞧了瞧,发现确实如此,向徐烈说道:“看来徐将军所说没错了,突厥人果然对榆林死心不改,继续追!”
……
“哈哈,这次多亏了乌圩族长,不然哪能轻易的绕过十二边城。”狐司族长爽朗大笑道:“此番我两族强强联合,必
第六十七章 皆杀
战争来的总是莫名其妙,隋军派遣的探子和这支突厥军队在草原上展开了一场厮杀,谨慎的乌圩族长派出了百人队追杀这支五人探子的队伍。如临大敌的突厥军队自然被这些探子们嘲笑着,空旷的上方响彻着:
“懦弱的蛮子,爷爷只是五个人!”
“看你们那副怂样!”
……
至于还有一些粗鄙之语,气的狐司族长用突厥语大骂不已,奈何探子们根本听不懂。就连以往镇静的乌圩族长也被气的脸色铁青,恨不得直接杀了这五个探子。
阴差阳错的这支突厥军队就和这五个探子僵持在了一起,整整三千人回绕着包抄这五人。这么做虽然有一部分是因为愤怒,最主要的是不能让这五人跑掉,看他们来时的方向,应该由十二边城而来,却是没有想到会有另一支隋军正在向他们行军。
探子们的嚣张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在他们打败了突利可汗的两万余军队后,隋军便滋生了一种突厥人也不过如此的思想,一汉当五胡并非是空谈了。于是,士卒们膨胀了……
乌圩族长正指挥着军队,却突然发现远处隐约有尘土飞扬,细看之下,大吃一惊。原来这是杨广带领着隋军赶来了,乌圩族长立马将四散着准备包围探子们的军队收缩在一起,严阵以待。一边的狐司族长有些不明所以,疑惑的问道:“乌圩族长,为何不继续追杀这些隋人的探子了若是他们走脱了,我等踪迹可就暴露了。”
乌圩族长指了指前方,此时已经能看到这是一支数千人的隋军了,狐司族长看去,惊讶道:“这隋军怎知道我军行踪的”
乌圩族长打马上前,冷声说道:“这已经不重要了,这支隋军人数比我军只多不少,先想想我等怎么打败这支隋军罢!”
……
杨广等人自是看见了前方越来越清晰突厥军队,在距离大约五里左右的距离时,便停止了前行,而前面侥幸逃得性命的探子们欢欣鼓舞的回归了隋军的怀抱。徐烈和史万岁冷然的看着面前的这三千人,像是在看死人一般,无需杨广发号施令,史万岁便带着两千余轻骑向前冲锋而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