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好巧不巧,越嶲夷王发动之际,正是越嶲郡援兵征发完毕准备开往成都的前夕。

    这下好了,没等援兵开出去呢,越嶲太守就从下属各县收到蛮夷骚动疑有作乱之相,直接给太守吓了一跳,赶忙拦住援军而后派人探明消息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一开始,越嶲太守还以为永昌郡的蛮部流窜过来了,毕竟他们越嶲郡紧邻着永昌郡和益州郡,牂牁郡跟他中间隔了一个犍为属国,双方并不接壤。

    不过说来奇怪,平时南部诸郡蛮夷动乱,最能作妖的按理来说是永昌跟牂牁两郡才是,这次牂牁却是比往常消停了许多,虽然还有些蛮人劫掠,但靠着本郡戍卒便足以镇压。

    而益州郡则是有个好太守董和,能力相当之强,拉一批打一批的手法用的那叫一个娴熟。

    &nbs




第一百一十六章 益州李恢
    当刘璋接到越嶲太守的传信后,整个人差点没晕过去。

    他左等右等千呼万唤的援军竟然就这么没了一支,刘璋没直接气晕过去就已经是他很坚挺了。

    区区‘越嶲动荡,夷王复叛’八个字,便把刘璋心心念念的一郡援兵尽皆投入到了对抗蛮夷之中。

    这也就是在战时阶段,外有强敌自是不好再有内乱,否则刘璋真想派人快马将那越嶲太守给撤了,然后告诉告诉他什么叫做益州关键,成都的十万火急与越嶲郡能相提并论吗!

    然而一个是高高在上不理政务的益州牧,一个则是管辖一郡的太守,两人所侧重的方向本就不同。

    要说刘璋深受手下人的爱戴也就算了,可能越嶲郡太守会在本郡和成都之间选择救援主公为先。

    可首先要确定的是,刘璋并不得人心啊,益州内部两个派系的互相倾轧,最受影响的自然是这些地方郡守。

    虽然有的是各地家族大户出任,但亦有想越嶲太守这般调任而来,要向轻轻松松掌握一郡军政大事,尤其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这本身做太守就很艰难,主公还不曾有任何的援助,还要时刻小心不能卷入到两派的政治斗争当中,那更是难上加难了。

    哪怕作为越嶲太守,他本身就归在了益州一脉,但一郡太守之责任重大,凌驾于其派系身份之上,故而在他的眼中,一切当以本郡利益,也就是以这位太守的利益为先……

    所以啊,刘璋气急败坏也是毫无用处,越嶲太守眼下认为不适合再派出援兵,那么就肯定一个人都不会给成都。

    虽然当初张任能够压着越嶲夷王高胜猛揍,可现任的太守却并没有自大到以为高胜无能,反而还十分的清楚自己与张任的差距,所以怎样小心也是不为过。

    至于那征发的兵卒,越嶲太守也只能跟刘璋说一声不好意思了,反正还有犍为郡的援兵,少他这一路应当影响不大……

    越嶲太守的想法很好,可到刘璋这里就不一样了,这援军是说少一路就什么事都没有的吗。

    一路跟两路援军的差距有多大,不用刘璋多说所有人都很清楚,这猛地就没了一支,那万一单靠犍为郡的支援搞不定刘备怎么办,难不成还要一直僵持下去吗

    可就算此时刘璋痛骂越嶲太守全家,他也只能是光过过嘴瘾而毫无办法可言。

    人家自己不愿意过来,刘璋还能怎么地,城外刘备虎视眈眈,他除了龟缩待援又能如何啊……

    现在刘璋也不去想越嶲郡的问题了,只是心里记下,等日后击退刘备定然要找那太守算一算旧账。

    至于援兵,只能将一切希望全都寄托在犍为郡的身上了,若是那边也有什么岔子,那成都可就真真的变成了一座孤城无外援之助……

    有的时候吧,这种事情就不能往坏了想,心里越想就越有可能发生,这可能就是好的不来坏的没够吧。

    刘璋最后的希望犍为郡援军,也是好巧不巧的出了岔子,还就真让他给猜着了。

    也不知道刘璋是不是属乌鸦的,这嘴可能已经找人开了光……

    相比越嶲郡离着蜀郡有段距离,犍为郡是真真正正紧邻着蜀郡而立,而且又是常年在刘循的治理下,军政民生发展都算不错。

    在成都求援的时候,便飞快征集起万余军士,准备开拔支援前线。

    不过相较于越嶲征发的两万余军卒,犍为郡的万余人确实是少了一些,但也别忘了之前刘循可是带走了一批犍为郡



第一百一十七章 拜见明公
    心有所悟,李恢当即而动,一点犹豫的意思都没有,只是为了能够早日让益州改换风气,也是为了能够让一身所学不浪费在庸主身上,只有明主降临才能让他一展抱负……

    因而,李恢主动向刘璋请命去犍为郡,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主尽心尽力,但实际他却是有自己的目的。

    得刘璋之命,李恢自然有了非同常人的权力,毕竟关键时刻行关键之法,本身官职不算,重要的是他本身代表的是益州牧刘璋,尤其是对于犍为郡上下而言。

    可惜了刘璋一片深切寄托,却不知道自己所托非人,李恢早就已经不跟他站在一边了……

    那边越嶲郡援军到不了的消息刚刚发来没几天,李恢也给刘璋送去了一封书信,其上言明犍为郡已经征发军士,正准备往成都去。

    这对刘璋而言也算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了,可是他却没有想到,李恢有此一信也不过是为了稳住他而已……

    心有所向,李恢认定了明主所在,哪里还需要回到刘璋的身边。

    正好犍为郡没有人可以制衡他,征发的万余军卒中最高指挥不过是一小小军司马,在代表刘璋的李恢面前根本没什么话语权。

    李恢说让大军往哪去,那大军就得往哪去,若有异议者,自可当做违逆主公刘璋之命论处,下属自是无有不从者……

    就这样,犍为郡硬生生挤出来的最后一点援军,也被李恢给骗走了,根本就没有刘璋的份。

    不过李恢倒也并没有完全在欺骗刘璋,他所去的方向正巧也是成都,不过却是成都下刘备的荆州军大营处……

    刘备这边还在为越嶲郡,犍为郡两处的援兵挠头呢,他可不知晓越嶲夷王高胜间接给了自己一个助攻。

    毕竟两地有些间隔,刘璋能够知道的消息刘备不一定清楚,再加上有意的封锁,刘备自是不知晓越嶲郡已经没有援兵到成都了,他担心的问题直接去掉了一半。

    而另外的那一半,好像也已经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并且没费刘备一兵一卒之力……

    “报!营外忽有一人率众求见,言称为主公而来!”

    “率众求见可曾探明有多少人来”

    刘备下意识的皱了下眉,都已经被兵临成都之下了,又哪里来的人率众而投。

    要说心向他的那肯定是早早就有所表示,如吴懿李严等人,哪里会等到现在才出现。

    所以难保不是刘璋的诡计,假意投诚者刘备不是没有见过,这种临到战时反水的奸细,往往才会是最致命的,所以由不得他不慎重对待。

    哪怕现在正是期望事情有转机的时候,却也更是应该小心谨慎为先,不能因一时之利而被冲昏了头脑……

    “禀主公!营外约有万余之众,三将军和黄老将军已经率部出营压阵去了!”

    “万余!”

    刘备是真的被吓了一跳,他哪里想过会有万余人到此。

    按理说投诚者来个千八百人已经是蛮多的了,毕竟地方豪族个人私兵也就这么多,哪能整出来万余人之巨,这就有些很奇怪了。

    “禅儿,且随为父出营去看个究竟!”

    “啊不是,父亲我就不用去了吧……”

    “你小子别想在这里偷懒,速速跟为父走着!”

    小胳膊拗不过大手,刘禅一脸无奈的跟在老爹刘备的屁股后面往寨门走去。

    虽然方才表现的不太情



第一百一十八章 消息
    刘备招招手,让三弟张飞开一条口子,把李恢放过来,他要搞清楚这位到此究竟因何而起。

    “益州李恢,拜见明公!”

    同样的话说了两遍,但却是一次比一次态度恭敬,越是走到刘备身前,李恢便越能感觉得到那种来自君主的气势。

    这是在刘璋身上一点都感觉不到的,一向喜好书画音律的刘璋,他身上要说有艺术的熏陶倒还差不多,怎么可能如刘备这般具有人主之威仪。

    也正是真真切切的见了这一面,李恢更加觉得自己这选择没有错误,而且很有可能是他这一辈子当中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德昂来此吾心甚喜,却不知汝代表的是自己还是那城中的刘季玉,还有汝这身后之人又是何意”

    刘备的疑惑却是有些多,但是李恢这猛然出现,又是言明为自己而来,刘备能搞清楚就奇怪了,事出突然完全没有个预料准备啊……

    此一问,李恢自是早有准备,只见他仔细的整理了一番衣物,神态郑重双手作揖躬身拜道:“明公在上!今益州李恢感念明公之仁德浩荡,特率犍为郡一万一千三百名军士前来投效明主!望明公能慨然而纳!”

    “!!!”

    “犍为郡的军士”

    无怪乎刘备惊诧,他之前还在为刘璋等待的两郡援兵发愁呢,现在李恢却说他带来这批人竟是犍为郡的,如此焉能不为之感到震惊。

    要知道按照刘备等人的估算,犍为郡和越嶲郡两地能为刘璋征调的援军也是有数的。

    无非是上不过两万,下不少于一万,毕竟一郡之地就那么大,能够征发上阵的兵卒也就那么多,又不是国破家亡全民皆兵的时候,没有理由强征各郡青壮,因而这个数字很是符合。

    那也就是说,李恢带来的这一万一千三百人,应当就是犍为郡给刘璋征发的援军,哪怕不说百分之百,却也是十有**美没跑了。

    为了确认自己心中的想法,刘备觉得还是再确认一下比较好,从李恢嘴里说出来总比他自己在这假想的要真实吧……

    “德昂,汝身后这些人莫不是……莫不是那刘季玉苦苦等待的……犍为郡援军”

    在刘备有些期待的目光下,李恢重重的点头应道:“明公所言无错,某巧言骗的刘璋为其奔走,目的正是要断其援助,另将此犍为郡援军交于明公之手!祝明公早日平定益州威震天下!”

    此话一出,不仅仅是刘备,连诸葛庞统等人都是惊喜之色浮于脸上,谁曾想过这之前还为之头疼的问题竟然一瞬间就解决了一半啊……

    眼看着那犍为郡的益州军卒有些茫然样子,刘备很清楚李恢定是将他们诓骗过来的。

    手段下作与否无关重要,无伤天和无伤人命,不过是诓骗些军士过来,刘备难道还会主动将这等好事给拒之门外吗。

    那样装腔作势假清高,只会是傻子才会干出来的事情,他刘备为了复兴汉室,只要不违背大义良心,一切手段俱在可接受范围之中……

    造成眼前这样的局面,要怪也只能怪刘璋识人不明,亦是因为其将犍为郡抽调一空所致。

    若是刘循没有将犍为郡能说上话的人全都带走,又何必会让李恢有这样的机会,将这一万一千三百名将士给带到刘备大营之前呢。

    军司马在代表主公刘璋的李恢面前,完全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就算心中有疑惑,却也无权质疑主将的意图。

    也正是因此,李恢才能如此顺顺利利的将人给带到这边来



第一百一十九章 当满饮以为贺(补欠章)
    也许是不胜酒力,也许是酒劲太猛,只见李恢脸色微红,脚步有些轻微的摇晃,但眼中却是一片清澈,好似酒意在脸不上头,吐字言词亦是清楚的很。

    “主公兵峰强盛无人可挡,涪县,绵竹两战皆败张任,雒城刘循更是不敌,今携大胜之势围逼成都而来,所为自是下城夺地,败刘璋而拿益州!”

    “然主公迟迟不曾所有攻城之举,却是有两个忧虑在前,故而一直犹豫再三不能下定决断,恢之言可为主公心事否!”

    李恢说罢看着刘备,但刘备却没有开口应他,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他言语中的事实。

    刘备到了成都,按理说应当是立即进攻避免节外生枝,因为只有将成都拿下将刘璋击溃,才算是能够有机会掌握益州,否则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撑死也便是于刘璋划界而治一人占着一边罢了。

    但这所虑两点,刘备除了亲近之人以外,却是对谁都不曾提起过,李恢竟开口言道,若是真被他算到了,那此人到是有些本事的啊。

    刘备觉得倒不妨趁此机会看看李恢的能力,若是可堪一用再加上今日之功劳,将来成为他治下一肱股之臣也未尝不可的。

    但若是不行,那只能记下今日之功劳,将来封赏之后随便打发一下就可以了。

    这种将来可都是自己宝贝儿子的储备人才,万万是不能糊弄着来,不能因为一时是功便定下一辈子的位置,必须要慎之又慎。

    刘备可不想因为自己在世留下的遗祸,而影响到将来儿子刘禅的大业……

    然而刘禅要是知道自己老爹的这个想法,肯定会明明白白的告诉他想太多,李恢此人有胆子说出口,那就是有绝对的自信。

    虽然原本的历史上这家伙并没有带人来投效一说,反而只是只身一人如老爹大营效忠。

    可哪怕历史的车轮再一次发生偏移,刘禅也不觉得能偏移到在一个时间段出现两个李恢的程度……

    要知道这位仁兄,在原本历史上,老爹还被雒城难住的时候,就已经先知先觉十分的看好刘备,本来是准备去府城接受新的任命,却直接转道投奔他认为的明主去了。

    而且还肩负结连马超的重任,直接让锦马超也归顺于老爹麾下,间接为夺取益州做出了贡献。

    后来更是做到蜀汉庲降都督的位子,接替邓方之职,保持着南中的平定,哪怕数郡接连作乱,李恢也能做到稳中求胜迅速的止息兵戈,为南中的安定立下了偌大的功劳。

    这等人才还需要什么考较啊,直接拿出来用都是足够的,只不过刘禅不知道老爹的心思,还优哉游哉的坐在自己座位上准备看戏呢……

    “臣才思浅薄,自知不比卧龙凤雏之大名,甚至也没有子乔兄过目不忘的本事,但却自问于眼前局势还是看的清楚,更明白主公所虑之一二!”

    “方臣所言,主公隐忧两点,这其一,便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两股援军问题,亦是成都刘季玉所想翻盘之希望!一为犍为郡,二位越嶲郡,臣下已然帮主公解决了犍为郡的援军,主公心中是否还为越嶲郡那一支而担忧!”
1...5960616263...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