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刘璋的两郡援兵的确差不多是人尽皆知的程度,所以刘备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直接点了点头承认道:“不错,德昂为备免去了犍为郡之忧,却仍有越嶲困扰于心。”

    “哈哈哈哈哈!主公无需忧虑,恢今次前来,可是要明言告诉主公,那刘季玉等




第一百二十章 思量(补欠章)
    李恢所言无错,虽然并未直述,但听得懂的人自然明白,在座除了张飞张三爷等武人外,其他哪个不是聪慧之辈,都是能听出李恢未尽之言所要表达的意思。

    不过这其中却还有一个滥竽充数的存在,刘禅可不知道李恢这说半截的话是个怎么回事。

    老爹到现在不攻城难道不是因为两郡援兵不明,所以才不敢贸贸然行动吗,怎么看起来好像还有其他的缘由似的。

    刘禅挠了挠自己的下巴,眼睛四处乱瞄,发现诸葛亮庞统等人都一副我已了然的样子,而他自己却还是很茫然。

    那这可不行,如果连这事都猜不到的话,刘禅还怎么保持自己天纵奇才神童的人设了。

    明显是大家都很清楚的问题,刘禅却揣测不到的话,那可就不美了,甚至可能影响他在老爹心中的地位,虽然这种情况微乎其微,但刘禅也不愿意去让那万分之一发生……

    也不知是从何时开始的,刘禅已经逐渐适应了自己的身份,一来是老爹刘备的继承人,未来蜀汉的少主。

    二来,便是被刘备宣扬甚广的天纵之才,好似生而知之一般的聪慧机敏之人。

    也许是有了神童的包袱就不想在丢掉吧,总之刘禅现在可是极力在维持着自己的形象,哪怕是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也要积极赶上这些当世妖孽们的脚步。

    别以为他有过几次亮眼的操作就真的可以和卧龙凤雏等比肩了,这等天真的想法刘禅可不会有。

    自我认知十分清楚,但却并不和他想要保持形象有什么冲突……

    你诸葛亮庞统等人天赋好,我自一千八百多年以后来的刘禅虽然没有那么妖孽,却也并非间隔甚远。

    只要刘禅自己有这份心,积极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哪怕是有天赋的限制,却也能靠着后世的眼界和经验弥补上,更不用说他还有自己那独一份的先知先觉呢。

    虽然现在历史的车轮总会时不时的脱出轨道跑偏,但刘禅相信它再怎么偏移,也不会偏差到太过离谱的程度,总不可能让这个时代真出现什么关公战秦琼,尉迟斗张飞的戏码吧。

    如果真有那样,可能就不是车轮轨迹发生了偏移,而是这辆历史的马车装上了量子推进装置,自己从东汉末年飞到了隋唐初期……

    幻想阶段差不多就可以了,刘禅拍了拍自己的脸蛋将思绪拉回来,再神游一会儿,恐怕就得立地升仙寿与天齐了。

    庆贺之宴还在继续,武将们难得敞开了喝的天翻地覆,文谋众人也是小酌几杯,毕竟正是高兴的时候,谁也不想扫了大家的兴致,尤其是主公刘备,那笑的连眼睛都快要看不见了,真不知道是怎么生出来少主刘禅那浓眉大眼的……

    刘禅还不知道有人夸自己呢,仍然在绞尽脑汁的琢磨着,连桌上的美食也顾不上了,这种时候还是面子人设最重要,吃的什么的暂且可以屈居第二位。

    当然了,这还是因为没有什么太好吃的东西在,这年头没有炒菜没有辣椒,那菜品对于刘禅而言就少了很多灵魂。

    他也不可能整日里就吃火锅撸串子吧,不说自己的小胃口能不能受得了,就是谁家也架不住那样的奢侈啊。

    顿顿有肉那是啥家庭,刘备现在正值开创基业的时候,勤俭节约是美德,铺张浪费可是要不得……

    而且总是用铜炉涮锅也并不好,这年头谁知道铜制品里面到底掺杂了多少别的金属元素,万一用多了到最后搞出什么金属中毒来,刘禅可不想因此让老爹他们因此少寿。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强攻不智
    “哈…啊……”

    刘禅揉了揉眼睛,打着哈欠从床上爬了起来。

    昨天晚上在老爹帅帐里待了好久,他们爷俩也是好久没说过这种悄悄话了,一不小心就忘了时间,搞得刘禅现在还有些睡意朦胧。

    不过今日可是有要是,赖床什么的是别想了,哪怕心里不情不愿,刘禅也得打起精神来,否则一会儿就赶不及了……

    昨夜半宿的讨论,刘禅从老爹刘备那里解除了不少心中的疑惑,也深刻明白自己以前的某些想法是过于天真了。

    后世一千八百多年的生活习性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自然不可能适应于这东汉末年。

    刘禅哪怕已经在此生活了近十年光景,却也仍然没有真正的习惯过来,以后还是要多加注意才是,否则生搬硬套自以为很完美的想法,结果却很容易脱离现实,闹出笑话来……

    自己的事情暂且放在一边,眼下最重要的自然是益州,成都当先。

    刘禅琢磨着,这益州攻略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刨除之前一年的准备工作,这近半年的时间里,虽说不能是顺风顺水,却也要比原本历史上的进度超出太多太多。

    就说应当是挡住老爹一年之久的雒城,结果却也在两月时间内告破,本来应该战死的庞统,也依旧能在酒桌上把诸葛亮放到。

    还有本来是应该投降的严颜,战死的张任现在全都被关在绵竹地牢当中,等待益州彻底平定之后才会另行处置他们。

    甚至于早早就应该死在白水关的杨怀,现在不也或者吗,刘禅现在每天都能看见那家伙在城楼上面巡视,一身盔甲是那么的显眼,真是不知道咱黄老爷子的箭术有多厉害啊……

    轨迹发生了众多的偏移,虽然这里面有刘禅这只小蝴蝶扇翅膀的原因,可归根结底,还是马车自己想要往偏了跑,颇有些想要放飞自我的意思,也不晓得这是好是坏,对将来的大体局势有多少影。

    这要是万一搞出点什么大的动向,甚至直接来一个九十度的直角漂移,刘禅那点先知先觉基本上也就可以搞废了。

    所以啊,靠着外力终究还是不行,最后还得是自身实力过硬,方才能不惧任何的意外因素。

    就冲着穿越而来,老天赏给他的过目不忘本事,刘禅就不可能随意浪费这份天赋,早早做好准本,也免得将来事出突然措手不及……

    没一会儿功夫,刘禅就来到了帅帐当中,毕竟他的单独小营帐就在刘备帅帐的旁边,出门左拐没两步就到了。

    可千算万算,刘禅一进帐内,发现自己还是成了最后一名到场的。

    整个营中,凡是有资格被刘备叫来议事的,一个都不少全都在场,且个个盯着刘禅瞧,搞得刘禅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谁让他迟到了呢……

    不过面皮这种东西,有的时候薄,有的时候自然能厚的起来。

    随时改变薄厚度,这种能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掌握的,刘禅还是从老爹刘备那边偷师过来的……

    装模作样的干咳一声,刘禅背着双手昂首挺胸在众人之间缓缓步行而过,一点都没有在乎旁人的眼光,直至走到自己的位置上稳稳当当的坐下,帐内众人才反应过来纷纷收回目光。

    文人一方还好,诸葛亮庞统等人哪个不曾见识到刘禅的厚脸皮,自然很清楚自家这个少主有多难缠,不就是迟到吗,这点小事根本就难不倒人家。

    反倒是武人那边,很多脸上还带着些许的诧异,好像在纳闷少主为什么在迟到了也能如此镇定自若,莫不是因为少主的特权

    &n



第一百二十二章 遣使
    强攻不可取,当以劝降为先。

    刘备今日表面上说是商议对待成都的战略,但实际上却是早早想好了办法,只不过这事情总归是要拿出来大家商量一下的,这样才不会显得他这个主公过于独断专行嘛……

    武将一方,对于成都那当然是希望开打了,其中尤以张飞张三爷,跟魏延两人叫唤的最欢。

    一个是好战,一个是贪功,这种时候两个人算是一拍即合,纷纷站出来表示要为先锋登城,替主公拿下成都。

    “大哥!弟原为先登,替大哥登城夺门拿下成都!将刘璋那老儿给擒下送到大哥的面前!”

    “主公!末将亦可为先登,助三将军一臂之力!”

    “主公!末将……”

    “主公!……”

    有张飞起头,魏延接茬,剩下的那些武将们自然纷纷应声,生怕是把他们落下了一般。

    不过魏延这家伙却是机灵的很,知道自己之前冒失受伤被主公责罚,这次不再第一个挑头而是紧紧跟在张飞的屁股后面。

    这头上有一个三将军大佬顶着,天塌下来也不可能再直接砸到自己身上了吧。

    魏延想的那叫一个好啊,反正都是作为先登,只要登上了城楼谁能立下真正的大功,那还不是要各凭本事,三将军固然勇武,可他魏延也是不差的好嘛……

    然而他们想的挺好,却好事稍欠考虑,果然还是经验不足比不过人家黄老将军。

    一众武将纷纷请命的时候,唯有黄老将军一个人闭口不言,好像根本对这件事不感兴趣似的。

    实际上人家心里头门清的很,主公之前围城数日都未曾强攻,今日这突然议事又怎会旧事重提。

    若是早想强攻夺城,何须那么麻烦还要商量着来,没看到张飞魏延都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登城作战了吗,早些派出去不就了事。

    所以很明显,老爷子就是看出来主公刘备没有强攻夺城的意思,所以他也就老神在在的坐着,不掺和进去免得被人赶鸭子上架可就不好了……

    只是黄老爷子每次眼睛扫到刘禅的时候总会停顿一下,心里头莫名的有些伤感叹息。

    毕竟爱子早夭爱女无信,若是黄叙能够活到现在,怕是要比刘禅大个十岁出头,刚刚好是上阵杀敌的年纪啊。

    那在这件事上,黄忠可能就不会沉默不言了,哪怕他就是看出来刘备没强攻的心思,恐怕也得争取一下看有没有出战的机会,也好为子荫福积蕴。

    然而这种事情只会存在于幻想,老爷子也只能是伤神摇头独自叹息,毕竟人死不能复生的……

    三弟和魏延的反应在刘备的预料当中,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一边点头应付着,一点摆摆手示意众武将不要太激动,毕竟他今日的目的是要挑选一使者入城劝降,可不是要真刀真枪的在成都城墙上跟刘璋拼个你死我活。

    “诸位将军且莫激动,亮到是觉得此时再动干戈并不适合,当是应遣人入城为使,探一探那刘璋的口风,若是成都可以不战而定,岂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吗……”

    关键时候,还得是诸葛亮能够站出来,哪怕是事先商量好的,但是这时机把控之精准也不是开玩笑的。

    诸葛亮此话一出,那跟捅了马蜂窝似的,但这一窝马蜂里却只要一大一小两只。

    “哎哎哎!军师此言差矣,若是不先让刘璋那厮见识到我军的厉害,他又怎么可能会心悦诚服的投降,难道光凭着一张嘴就能让堂堂益州牧放弃抵抗吗”

    “是啊



第一百二十三章 宪和入城
    使者,奉命而行事之人,因其代主传达,故需胆识过人机敏巧辩,非此等不可为之。

    而刘备手底下第一等的使者,自然是非简雍简宪和莫属了……

    从少年时便是相视,后经历涿郡,徐州,荆州到现在的益州,简雍可以说是刘备身边地地道道的老人,老到不能再老的那一种。

    当然,以他为使者自然不可能只是看起资历老而用,自然是有能力者才会授以此重任。

    其本人便是善于辩论,议事,性情更是直接大方,胆魄亦是不用多说,随刘备征黄巾对曹操也没有说害怕的时候。

    以往为使四处奔走,袁绍,陶谦,曹操乃至刘表孙权等人,简雍都曾直面接触过。

    有这些出使的经历,简雍作为刘备手底下的第一使者自然是实至名归的,也就只有孙乾能与之相比,却也稍逊一筹……

    这一次如成都为使,任务自然是说服刘璋刘季玉,让其看清现实不要负隅顽抗,早早的开城纳降这样对大家都好。

    但要在成都还有两万守军,城墙坚固易守难攻的前提下说服刘璋,简雍的担子不可谓不重啊。

    就算刘璋天性懦弱,就算现在成都已经是一座孤城无有外援相助,但想要彻底压垮刘璋心头最后的那点侥幸,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办到的……

    所以在临行前,刘备特意拉着简雍的手嘱托道:“宪和!此番能否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益州,就全赖于你了!务必要让刘季玉心悦诚服的开城纳降!但也要记住,吾等虽然有纳降之意,也有厚待他刘璋之念,只是为这成都内百姓着想,并非是惧怕他刘季玉分毫!若是其态度恶劣形神张狂,大可不必多言,吾刘玄德手下兵多将广难道还奈何不了他了!”

    “主公放心!雍自当尽心竭力为主公谋周全!”

    正事当前,简雍也难得严肃起来,没有平时那吊儿郎当的样子了,毕竟事关重大,他身为使者万万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也许一言之间一字之差,就能决定了这成都的战和,益州的归属啊……

    君臣二人挥手告别,摆出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让刘禅觉得好生无语,这又不是什么生离死别的情况,为什么气氛闹得这样悲伤。

    刘禅可以肯定,简雍完完整整的进城去,也必然会完完整整的出来,这事都不用考虑,百分之一百会如此。

    因为城里面的那个是刘璋,又不是什么董卓之类的暴君,两家也没有什么屠族灭种的十世冤仇,顶多算是互相攻伐而已,哪有那么严重。

    虽然一个是父辈基业,一个是抢夺他人地盘,算起来是老爹刘备做的有些不地道,可终归没有到那种非要见生死的地步,再加上这年头不斩来使是习惯,肯定没问题的……

    可老爹非要把气氛搞得这样感伤,不知道的还以为简雍此去九死一生呢,真不知道原本简明扼要的嘱托环节,为什么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难道说是老爹天生的buff不成还是说自己的想法和大家都略有出入

    刘禅不知不觉间又走神了,连自己被刘备拉着回去都没反应过来。

    反倒是刘备已经习惯了自己儿子这般样子,一点都没有什么意外的情绪,毕竟这种情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早就习惯了好嘛……

    打着使者的旗号到城下,杨怀犹豫了一会儿,觉得还是赶紧禀报主公为好,这种事可不是他能擅自做主的。

    “刘备有使求见已经到城下了”
1...6061626364...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