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能为主公避免一点点的损失,哪怕只是几百人的伤亡,或者一天两天的口粮,也一样是进步。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有人谏言进议的时候,庞统总能站出来有不同的意见,或者说总要战斗一番。

    虽然他自己也喜欢这样做一个战斗狂人,怼天怼地怼所有,但却也有其本职身份使然的缘故……

    而诸葛亮亦是当世顶尖的智者,甚至现在的排名比庞统还要高出一分,那他又怎么可能忽略此方面呢。

    刘禅所言让出长沙桂阳二郡,在诸葛亮看来确实可行,也没什么毛病,毕竟他的的确确是有些疏忽了孙权这个最大的意外因素。

    但谁让诸葛亮跟孙权之间并不熟悉呢,当初过江商谈两家联盟的时候,哪怕是舌战群儒诸葛亮针对的更多也只是那些江东文武而已,反对是对孙权这个江东之主关注较少。

    这么说却也不是很恰当,只能说接触的少罢了,毕竟就算诸葛亮代表的是刘备,可他也不可能天天跟孙权待在一起进而了解他的心性吧……

    疏忽归疏忽,可长沙桂阳二郡的问题呈现之后,诸葛亮却也一样有了自己的看法。

    刘禅之言让出二郡,意思很明显,就是这次直接将两郡之地全都转让出去,一次性的喂饱孙权,也能让其日后少开尊口。

    但在诸葛亮看来,一次性的大手笔虽好,但却一样有一定的隐患,毕竟当人吃饱了之后,很容易就将胃口给撑大啊……

    刘禅本来还抹着鼻子有些羞涩,毕竟能得卧龙诸葛丞相的赞叹,对于刘禅来说还是很不一般的。

    可正当刘禅还有些沉浸的时候,诸葛亮却又开口说道:“然少主之言虽好,但在亮看来却还能有几分精进之处……”

    “哦?军师大可之言明说,想必禅儿也会对师长指教记挂于心的……”

    刘备笑着应道,心里并没有对诸葛亮有什么恶意,毕竟刘禅刚才的发言已经算是很亮眼的表现,刘备现在够满足的了。

    再者说,刘禅毕竟是一家之谈,虽然无错但略作修改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果能更好的的让策略实施展开,进而对大局有帮助,那刘备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他又不是那种独裁的暴君,也不是完完全全的护犊子,刘禅说什么就是什么,自然更像听一听诸葛亮所谓的精进修改到底是什么意思……

    “长沙比之桂阳更甚,雪中送炭亦好过锦上添花,一时礼轻一时礼重自有不同!

    少主此时将两郡之地都作为南郡之替代,交换与孙权治下,先不说两郡内我方各署官员心中如何作想,就是孙权恐怕也会将我方的大方理解为软弱吧!”

    听到这里,刘禅猛地一愣,他只想着尽可能满足孙权的胃口,却忘了其他的关键,这确实是不应该啊。

    然而诸葛亮话还没说完,刘禅也不得不放下心中思绪继续聚精会神的听着。

    “故而两郡可以给,但却不能一次性全都给出去,主公大可明言告知使者,两郡之地均做赠还,但却也要明言,先还哪个后还哪个,条件为何却是要一一列清楚的!”

    “那依军师之见,这长沙桂阳二郡,究竟何为先何在后,又当以什么条件为主呢?”

    刘备这番问话出来,基本上已经认定了这个现实,只不过各种偏差还得听听诸葛亮是个什么看法。

    “依亮之见,当小利在前以缓孙权之心,而后重利在后以稳孙权之意,此为上谋!”

    诸葛亮话说的很明白了,两郡顺序必是桂阳在前长沙在后了,只不过他这话说完,庞统在一旁却撇了撇嘴心下有些不爽。

    毕竟虽然是采纳了少主的意见,但到最后两郡给出的顺序也算是他跟诸葛亮之间的胜负关系了。

    没想到这一言便把桂阳放在了前面,算来庞统已是落了下风,又一次比较当中败给了一生之敌,哪怕只是很不足为道的一次失败……

    可怜的庞统啊,当初被水镜先生司马徽赠予道号的时候,就觉得这凤雏没有卧龙威风,一直以来都想着怎样跟诸葛亮一决胜负分个高下。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听说诸葛亮心向刘备之后便投身江东了。

    只不过在周瑜手底下庞统根本没什么发挥空间,或者说江东那时候根本就是一言堂,轮不到他这个周瑜帐下的幕僚插嘴。

    后来就算是应老对手邀请到主公刘备麾下,庞统也没想过跟诸葛亮放弃争锋的意思。

    只是几次三番下来,好像每一次庞统都差了那么一丢丢,诸葛亮每次都不咸不淡轻飘飘的占据了一点点的上风,搞得庞统心里头那叫一个不爽啊。

    可不爽归不爽,现实归现实,凤雏想要将卧龙比下去,恐怕还有的等喽…………




第一百九十八章 舍得,舍不得
    两郡换一郡,看起来是刘备这边吃了很大的亏,但也不也是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吗。

    只是按照刘禅的意思,是直接将两郡送过去,一次性的将孙权喂饱,这样也不会给他后来的口实。

    但有一点问题却是,刘禅知道原本历史上孙权干了哪些个腌臜事,可不代表老爹和诸葛庞统他们也知道啊。

    所以刘禅才会尽可能的说一些令人信服的缘由,这样也好让众人对他送出两郡的做法没有那么排斥……

    只不过刘禅却未曾想过,他知道的事情旁人并不清楚,又怎么可能完全站在他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呢。

    还是情报不同导致自身视野所在的高度亦是不同,若早早知道孙权会有背刺的那一天,都不用刘禅站出来废话,卧龙凤雏恐怕就得先一步双剑合璧算计他孙权了……

    现在虽然诸葛庞统,包括刘禅的老爹刘备,都对他提出送出长沙桂阳的建议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甚至还比较赞成。

    可就说眼前的局势,诸葛亮自认为为了稳定两家联盟关系多送一个桂阳不算什么大事,但却并不想着一次性将两郡都给出去。

    甚至按照诸葛亮的盘算,此次先给桂阳定下长沙之条件,如果现实准许的话,没准长沙都不用给了呢……

    对此刘禅能说些什么,他的建议能够被接受都已经让他很知足了,再奢求太多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要知道按照原本历史走向,这一次孙权派诸葛瑾来要荆州,可以说是一点收获都没有,而且还被老爹和二叔加起来耍的团团转,诸葛瑾辗转荆州益州数月之久却无一丝一毫的收获,白白让孙权等了大半年呢。

    甚至那时老爹还提出夺取凉州之后才会归还荆州,刘禅也不知道其中内情,毕竟两个已经发生错轨的历史自然不可能再重合到一起。

    只是依刘禅猜测来看,恐怕孙权一样是提出让老爹给他整个荆州,这才会让两家的关系出现不可弥补的裂缝,进而导致老爹一时火大悍然毁约。

    为此孙权也是展开了自己的第一次背刺行动,直接拿下了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乃至于除了零陵太守郝普有所抵抗之外,长沙桂阳二郡根本是顺风而降啊。

    要说桂阳没有真正的太守也就罢了,毕竟四叔得时时刻刻在老爹身边,哪有功夫去郡府当政。

    可长沙却是实实在在有着太守的,那个被诸葛亮称为荆楚一带奇才的廖立仁兄,可是正儿八经的长沙太守。

    结果却根本没做丝毫的抵抗,在吕蒙进犯之际直接把自己的职责丢在了一旁,转而一股脑跑到蜀中去了……

    这还不算什么,最让刘禅觉得过分的是,老爹还没有因此怪罪廖立,反倒重新让他做了巴郡太守,不仅没有降职,甚至还算是平级调动。

    那廖立到底是有多大的才干,能得老爹这般赏识和看重,乃至于礼待有加。

    这一点刘禅是怎么也想不通的,毕竟他连廖立那人都没见过一见面,只是听过其大名而已……

    但就算廖立此人真有什么本事,那在刘禅看来也是h徒有虚名之辈,根本不足以得老爹那般看重赏识。

    要知道能得主公看重为一郡太守,这是何其荣幸之事,也是主公对其无比信任的表现。

    但廖立了,不仅没有履行自己身上的职责,反而还抛弃了他治下的百姓,仓皇的逃窜到蜀中去,简直是妄为长沙太守!

    这等不为主尽忠,不守信义之辈,刘禅生平最是瞧不起这类人的。

    所以送出长沙会让廖立失去官职的这件事,在刘禅这里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啊……

    用人不当暂且不提,谋划汉中才是紧要。

    说句实在的,要不是汉中之地迫在眉睫,荆州不能出乱子给益州添麻烦,刘备还真没想过这样大方啊。

    哪怕是自己这宝贝儿子举例分析,可刘备却依旧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亏欠孙权的地方,甚至若桂阳郡真给了出去,恐怕还是那孙权小儿欠着他吧……

    要知道当初周瑜攻南郡时,若不是刘备遣关羽张飞出战协助,就凭周瑜自己,那还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日才能够逼得曹仁彻底放弃南郡,转而退守襄阳呢。

    归根结底,这南郡不说是一半,哪也得有三分之一是刘备应得的!

    就算夺取荆南四郡之事有些不太地道,毕竟赤壁之战的主力是孙权,到最后分蛋糕的时候自然也应该是孙权占大头。

    可谁让他孙权自己不要呢,赤壁之战结束后不仅没有看上荆南四郡的地方,甚至还有些膨胀了。

    直接集结兵力去跟合肥城死磕,竟然想着一举北进将扬州江北的地方抢回来,甚至还要在中原腹地处给曹操扎下一根钉子呢。

    连周瑜也没看上荆南四郡那在当时有些残破的地方,一门心思的盯着南郡和南阳两处,只想着夺取这荆州最富饶的地盘……

    只可惜啊,周公瑾英年早逝,孙十万有心无力,还白白损兵折将浪费有生力量。

    到最后他看不上的荆南四郡反而被刘备得到,自己作为赤壁之战出力最大的一方却是什么都没有捞着,仅剩下一点开战之前便已经被他夺取的江夏郡一部……

    自己无能却要吸盟友的血过日子,这样的事情换了谁恐怕都不能容忍吧。

    孙权既然有这样的想法,那也就不要怪刘备不顾年两家的联盟关系了。

    要知道涉及根本的事情那可是十分大条的,没有谁会贸贸然的站出来,哪怕是刘备自己都不行……

    所以说归根结底,这孙刘两家的所谓联盟,也不过因为外敌环伺强大难顶而形成的一时之盟罢了。

    如果没有曹操这个巨强大的宿命敌人在,恐怕两家这联盟关系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吧……

    当然了,刘备还是十分看重这样的联盟关系,毕竟事关匡扶汉室的大业,容不得他半分的马虎大意。

    只是关系归关系,算计归算计,一切的前提自然是不让两家的联盟彻底崩坏。

    若联盟仍在,乃至一直长久的存在下去,便是对北方曹贼最大的一道心理阻碍,哪怕只是貌合神离…………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头疼的诸葛子瑜
    成都作为益州的治所,一应设施自然是准备齐全,驿馆亦是整个益州内最大最豪华的那一座。

    而诸葛瑾算起来,还是自打刘备执掌益州以后,入住者成都城内驿馆的第一个外来使者呢……

    可作为这第一个的诸葛瑾本人,此时此刻却并没有半点高兴的样子,反而自从是住进了这驿馆之内,他便是愁眉苦脸的表情,好似心中有何等隐忧艰难之事一般。

    确实,如果心里头舒服痛快了,谁也不会没谁闲的天天皱着个眉头啊。

    当然了,那种面孔天生皱眉的人自然不在此列……

    可诸葛瑾显然不是那种人,他皱眉哭脸自是心里郁结,更是因为此番入蜀到成都后,他没有完成主公交给他的重托。

    别看只是一时之败,而且还是败给了有着凤雏之称的庞统庞士元,但诸葛瑾却很清楚,此番一败他已是失了先机,原本占着讨债人的那点优势也怕是荡然无存了。

    本来仗着条约上的关系,诸葛瑾此番入蜀应当是顺顺利利来要回南郡,就算刘备有心思不给,那诸葛瑾也不会再先天大意上有半分的损失,甚至到最后还是刘备自己失了名节。

    可问题在于,诸葛瑾虽然有其主孙权授命来此讨债,但作为要债人的孙权却先一步破坏了条约,从原本应当只要回一处南郡,狮子大开口的变成了刘备治下全部荆州疆土。

    试问如此条件,除非刘备是傻了,否则怎么可能答应的下来了……

    但为人臣者自是为主尽力而为,诸葛瑾就算心里头再苦不也得咬着牙硬撑,而且还在来的路上想了一万个办法,最终才找到一个勉强算是切实可行的借口来作为殿中的言论。

    可没想到胞弟诸葛亮承诺没有食言,但庞统庞士元跟法正法孝直也不是那么好相与啊……

    两个人轮番轰炸,直接将诸葛瑾搞得焦头烂额,纵使有几分还手之力,却也是无可奈何最终落入了算计当中,灰头土脸的落败而回。

    名义上是被安排在驿馆当中,但诸葛瑾心里头很清楚,失了先机的自己想要再从刘备手里讨要南郡,恐怕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因而,当初胞弟诸葛亮从他这边试探情报的时候,诸葛瑾也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的意思,反而十分大方的有什么说什么。

    当然了,事关自家主公孙权的机密要问,事关江东的**秘密等,这些诸葛瑾自然是一概不会多言。

    他能说的肯定都是在规定的划线之内,而其也没有逾越半分的想法,哪怕那时站在他对面的是同胞弟弟,其内心也不会因此而动摇。

    这时诸葛瑾为人臣者之道,公理永远凌驾于私情之上,哪怕将来会出现兄弟对立战场相见的时候,那也是各位其中心中不会有丝毫枉念……

    可他是大公无私一心为主了,但事情没办妥也是事实啊。

    出使不利,而后开口又成难事,诸葛瑾此时真的有些头疼,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了……

    要说死皮赖脸的一直去请见刘备刘使君也是可以,但到时候说些什么,拿什么来说这也是麻烦。

    就算靠着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大道理,那也架不住自家主公孙权毁约在先啊。

    这般两难乃至十分麻烦的事情,便是诸葛瑾接下来所要面临的问题,也是他这些天都在想着如何解决的问题……

    然而要是所有事情光凭着想象就能解决,那事件也就没有什么难事可言了。

    诸葛瑾闷坐在驿馆当中自然不是办法,哪怕刘备未曾召见,他也得想方设法去求见才是。

    不求完成主公那近乎于妄想的任务,但诸葛瑾却也打算让刘备完成最基本的履约,虽然这事就现在来说好像有那么些困难……
1...8687888990...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