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所以纵使诸葛瑾眼下心中有些欣喜,但面上仍然保持着原样,只等所谓的条件说出口。
不过不论条件如何,其实诸葛瑾已经是心动了,而且他觉得这等优惠的条件自家主公孙权也定然回赞同,哪怕就是有些什么条件,那也没法跟两个郡府的地盘相提并论啊……
“孔明吾弟此言当真?怕不是两郡换一郡另有什么额外的条件吧,还是一并说出来让为兄听听的好,也没有必要在这上面遮遮掩掩的了……”
“兄说的没错,两郡换一郡这等对你家主公车骑将军而言是天大的好事,也是合乎实际可能实现的便宜,但天底下这等好事可是不多,条件也一样是有的,只不过绝非有兄长所想那般苛刻而已!”
那都是聪明人,话里话外自然没必要拐外抹角的,直接了当明言自然清楚,又是同胞兄弟在前,哪怕是公事为重也差不了这一份血缘情义……
“吾主理亏在先亦是仁德处事,故而南郡不归换便打算以长沙并桂阳二郡为赔礼代替,只不过兄长汝主孙权,恐怕也是有几分违礼之处吧,毕竟依着昔日约定之言,益州全境到现在可并没有在吾主的治下,汉中张鲁依旧对巴中虎视眈眈,相比兄长一路走来也是有所感触,巴郡之地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平静的啊……”
话不言尽,诸葛亮看似岔开了话头,提起了汉中的张鲁,但诸葛瑾心里却明白,两郡换一郡这等便宜事情果然不是那么容易就占下来的。
原本的约定上的益州全境这个条件尚未达成,孙权便派遣诸葛瑾来此,那过失一方自然是在江东无疑,诸葛亮借此为由,哪怕是诸葛瑾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吾弟还请明言示兄,一应条件几何大可说来,就算为兄我做不了主,但也可归返江东秉承吾主知晓,到时候两家自然就此事多番商议即可!”
诸葛瑾可没心思猜哑谜,而且看弟弟诸葛亮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两郡之地也不是那么轻易就到手的啊……
“兄长勿急,弟不过是说一些事实罢了,吾主允诺的部分自然不会改变,但却也希望兄之主公车骑将军也要依着约定行事才好!
因而依吾主之意,长沙桂阳二郡先舍其一,此已是看在我等两家联盟的面子上了,再有吾主违背约定的前提下,故而才会先送一郡之地!
然事情毕竟不仅仅错在吾主一人身上,故等待吾主真正拿下益州全境之时,便是双手奉上荆南四郡首席长沙郡之日!”
说是用二换一,但却以益州全境未下而给一个留一个,这在诸葛瑾倒也算是可以接受,毕竟实话实说,其主孙权今次在这件事上做的确实是有些不太地道,有违双方盟约的关系……
只不过先给桂阳后给长沙,这前后顺序诸葛瑾到是想要争取一下“孔明吾弟,这桂阳长沙皆属于荆南四郡,然长沙毗邻吾江东之地,比桂阳却是近了少许,莫不如弟呈秉刘使君,将这两郡的顺序更替一番可好?先长沙后桂阳,这样也更方便我两家的交接工作嘛……”
诸葛瑾这话说出口,脸却是不红不羞,好像半点都没有因为自己这般有些无礼的要求给感到愧疚一般。
不是诸葛瑾不要脸,而是这等在外交事宜上斤斤计较厚着脸皮的行为是所有人都习惯,也是所有使者都必须要擅长的事情。
能够为自家主公争取一分利益便是一分,极尽所能的占去利益,这才是为使者的必修之课。
当然了,极尽所能不代表无所不用其极,下作卑鄙的手段虽然也可以用,但起码要有一个底线在。
若因为些许蝇头小利便坏了大事,那使者不仅没有半分功劳,反而还会坑害了自家主公。
古往今来因为这等坑主的使者也是不少了,但其中绝对没有诸葛瑾就是了……
当初与孙权与刘备互通两家联盟初时的使者,是步骘家中亲眷从属步席,此人虽然也是一个合格的使者,但却也只是到此为止往上再无半分进步的可能。
但诸葛瑾却是不同,孙权自然是知道诸葛子瑜会尽心为自己谋划办事,所以才会在这等大事上派遣他来,可不单单只是因为他姓诸葛,跟诸葛孔明是兄弟这一层关系。
因而,在诸葛瑾这里,想要先得到长沙,再拿到桂阳,这是他为自家主公争取的一份利益,如若成则成矣,但若是不成,也绝对不会对两家联盟有什么影响,毕竟谁也不会因为这等小事就翻脸不认人的吧……
听到自家兄长这般说,诸葛亮心中颇有些无奈,未曾想原来敦厚的兄长,竟然也变得这般油滑,竟然还要在这等事情上占些便宜。
但早早就定好的事情又岂是诸葛瑾一言就能改变的,这可不仅仅只是关乎到一家,而是孙刘两家都有涉及的事情。
若真凭诸葛瑾就改变了原有的计划,那两家还谈什么联盟关系,刘备直接跪地臣服做孙权的附庸得了……
“兄长此言谬亦,桂阳长沙皆毗邻江东又何谈远近关系,吾主不另行多求,便白白让出一桂阳大郡,这已经是天大的让步了,兄长难道非要在这件事上锱铢必较苦苦紧逼吗!”
眼见胞弟诸葛亮的语气变重,诸葛瑾脸色讪讪的没有说话,毕竟他自己也知道刚才说的话有些过分了。
但毕竟是为使者,自当是为主谋利嘛,一时多言能成则成不成也无大碍……
“吾弟这说的哪里话,为兄何谈苦苦紧逼,吾等两家可是联盟的关系啊!那自然刘使君如此体谅深明大义,为兄自是将此事原原本本的呈秉于吾主知道,想必我家主公也定然会欣然答应的!”
“那愚弟便拭目以待了……”
话说到这种地步,其实就南郡一事两家基本上已经算是谈妥,但却还差了一分,便是诸葛瑾虽然欣然接受,但却还要回返江东,将此事上禀自家主公以定夺。
毕竟他只是一个使臣,肩上的担子虽重,但能够决定的事情却也有限度。
像这般涉及长沙桂阳两郡之地,和自家主公孙权原本计划有着较大偏差的事情,可就不是诸葛瑾一言就能决定的了…………
第二百零三章 兄弟离别
既然事情差不多已经谈妥当了,那就没必要再留下来浪费时间,诸葛瑾巴不得是立刻启程回返江东去,早一日见到自家主公,也能早一日将自己身上的担子卸下来。
虽然为主尽忠分忧是臣下的分内之事,但像这种出使的情况,诸葛瑾却是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
实在是这一次出使从入蜀到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基调都被对面给掌控了,诸葛瑾这边一败再败根本无力还手。
就算是最后刘备出现了让步,诸葛瑾也不觉得那是跟自己有多大的关系,反而只是因为刘备军有着他们独特的思量罢了。
虽然内情多少诸葛瑾不甚清楚,但或多或少他也能猜到一些,无非便是刘备对汉中的窥伺之心,乃至于对凉州的觊觎……
要知道当前江东大都督鲁子敬可是极力赞成两家的联盟关系,反而是副都督吕蒙一心想要攻下荆州。
这其中的原因几何诸葛瑾不曾知晓,但他却是站在大都督鲁肃的那边,这无关私人感情,只在于联盟形式为两家之必要,也是在北方曹操势力没有出现变故之前,两家最恰当的相处方式。
归根结底,同一个敌人,而且还是一个相当强大的敌人,如果孙刘两家还要窝里横互相争斗不休,那恐怕曹操只需要坐山观虎斗,便可以收渔翁之利,完全没有任何难度就能够统一天下了……
试问到现在这个地步,有谁心里没有争霸的念头,诸葛瑾很清楚自家主公的想法,几次北进攻伐不都是为了开疆扩土争取机会。
一来是达到削弱曹操的目的,二来自然也是有问鼎之心啊……
而北边的曹操更是不用多说,都已经坐到了魏公高权之位,天子下诏都需要经过曹操的同意,做不做那个九五之位其实对曹操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至于孙家的盟友,也便是自己胞弟的主公皇叔刘玄德,其实在诸葛瑾看来,这位刘使君在匡扶汉室的大旗之下,恐怕也少不了那份霸主之心的。
哪怕是原本无这等意思,但随着时间久了,地位高了,手中的力量逐渐扩大,乃至于到现在掌握荆,益二州的地步,怕也是顺理成章的而滋生而出吧……
兄长为使已达目的,做弟弟的于情于理都是要送一送,毕竟公事已毕,又分属不同势力,兄弟二人再见之时也不知何年何月了。
成都城外,当初诸葛亮迎接诸葛瑾的地方,现在也是兄弟二人分别的地方。
此番诸葛瑾一路匆匆入蜀而来,虽然没有完美的达成自家主公孙权交给他的任务,但却也一定的收获,最起码回去能够交差。
所以诸葛瑾走的时候也没说阴沉着一张脸,反倒还是很轻松的样子,毕竟他此番前来本身肩膀上的担子就重的不行,这回好不容易能够回去,心下多多少少也是蛮高兴的……
“孔明啊……你我兄弟二人此番一别,想要再次见面却也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
“是啊……身不由己徒呼奈何,兄长为江东奔走效力,弟投效吾主亦是心中所念,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前程,只希望我两家将来不要兵戎相见的好……”
“唉……这些不谈也罢,你我兄弟二人身上公事已毕,难道还不能畅谈些许私事了,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诸葛,你我终究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啊……”
“是……兄长教训的是……”
一个做兄长的言语中带着谢雪宽仁教导的语气,一个做弟弟的态度恭敬口口称事。
这种兄谦弟恭的场面,也就只有这等时候才有可能出现了吧,毕竟兄弟二人已经有了各自的选择,已经注定了立场不同……
离别最是伤感时,诸葛瑾看了眼自己的同胞弟弟,心中有些无奈但更多的却是叹息。
所谓互相各有立场,但其中就真的没有其他含义了吗……
想当初荀家都会有不同的选择,正如荀谌在袁家,荀彧叔侄在曹家一样,这是世家大族各有的投注,也是为了家族的将来着想。
一堆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这样就算是蓝破蛋打,也会有其他的兄弟同源留存下来,直到最后重新壮大家族繁衍生息。
这是乱世之中世家大族的栖身之道,也是必要的选择之路……
因而,诸葛瑾选择了江东孙权,而胞弟诸葛亮则是看准了当初还是落魄样子的皇叔刘玄德。
其实按照诸葛瑾的想法,自己的弟弟怎么说也应当投效于前荆州牧刘景升治下。
一来是人情世故方面好处理,二来是亲戚关系好相处,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
可未曾想自己的弟弟一心看重刘玄德,哪怕是宁肯在南阳隆中躬耕隐居,也不愿意为他人效命……
说实在的,诸葛瑾其实也像这样凭着自己的内心而动,选择自己真正看重的主公,亦如中原的曹操。
但现实情况不准,曹操一方已经有了诸葛家之人投注在其身上,此时诸葛诞虽然尚未崛起,但却已是声名渐传,待必是声名鹊起必也是曹魏肱骨……
可为了家族着想,诸葛瑾必然要做出少许的牺牲,为次要的选择,投身于江东孙家之下,毕竟谁让他是诸葛家这代人当中能拿出手的三个之一呢。
但纵使孙家非初选,却也不代表诸葛瑾就是心生二意,一日为臣便一日为主尽忠效命,这是诸葛瑾做人的道理,不然今次为使之事,他也没必要这般尽心竭力了……
看着自己弟弟一副洒脱的样子,诸葛瑾心下感慨万千,但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道别而已。
由随行侍者扶上马车,诸葛瑾安定坐好闭目养神,此番归返江东之行亦是要尽快从速,所以颠簸一路已是必然。
不过好在诸葛瑾也是经过了一次的人了,之前虽然略有不适,但想来这次能强出一些……
松挺直立稳稳站定,诸葛亮眼神中略带些许与兄长的离别伤感,就这样看着自己的胞兄渐渐远去。
说一千道一万,兄弟二人还是终究不能在一起共事,这是遗憾但却也并非没有改变的机会。
诸葛亮想着主公的雄姿,想着少主的聪慧,再凭借这荆,益二州之地,一切尚未定数,又有谁能说的准将来呢…………
第二百零四章 百废待兴(上)
送走了诸葛瑾,代表着刘备一方和孙权一方之间的关系暂且又重新回归于平静的状态。
当然了,这也只是暂时的情况,毕竟诸葛瑾还要回去面呈其主孙权上禀此事,如果孙权那个家伙死活不肯答应,恐怕两家的联盟关系就会因此而发生改变了……
只是料想着,孙权就算再怎么贪心,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还闹什么幺蛾子吧
毕竟已经有一个先到手的桂阳郡,之后还有一个预定的长沙郡,两个加在一起去换一个南郡,这等划算的买卖孙权如果还不知足,那所谓的联盟不要也罢。
再者说,作为最支持孙刘两家联盟的江东大都督鲁肃,在这件事情上恐怕也会站在刘备这一边吧,毕竟只是按照既得利益来划分,孙权在此次双方的对话交流当中,可以说是占尽了便宜。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北方曹家势力犹在,且一天比一天发展壮大起来,这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
如果孙刘两家因为一地之争起了分歧,那恐怕到最后只会变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局……
故而不管怎么说,鲁肃为了大局,为了他自家主公着想,都得先以两家联盟为关键的。
这也是刘备这边能够让出两郡之地的原因所在,如果不是为了联盟,如果不是因为北方曹操势大需要帮手,凭借现在的两州之地,刘备和孙权真打起来谁胜谁负还真是尚未可知呢……
外使之事了当,但蜀中大事小事千千万,又岂是一时之间就能全部解决的。
这段时间因为孙权来使,其实已经耽误了不少的政事,法正那个蜀郡太守都有一段时间没有到任上去了,天知道他给自己累积了多少政务没有处理。
而诸葛亮虽然是军师将军,但确肩负着重新制定益州法律,尤其是在法正,李严等人各都有要任的情况下,原本被刘备任命的五人小组,现在有空闲时间的只剩下诸葛亮和伊籍刘巴三人了。
这其中诸葛亮不论是身份地位还是能力方面,自然是作为制定蜀中法律的头号人物,这一点其他四人自是没有反对的意见。
只不过新法又岂是那么轻易就能制定的,虽然不及变法那般严峻困难,但更正法规重订法纪,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尤其是之前益州还在刘焉父子治下的时候,这二位一个是野心勃勃但时运不济,一个却是能力有限收拾不了前人留下来的烂摊子,这也就导致益州境内的法律一直都处在一种十分松散的状态。
这等乱世的时候,汉家正法自然是没有什么太大的约束了,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自己的法规,益州自然也是如此。
而刘备作为新任的益州之主,自然是不希望自己的治下处在一片混乱的状态,更不想他手底下的百姓被无尽的欺凌,根本做不到民生安稳的情况。
要知道以前多是世家大族地方豪强欺凌弱小,强占土地隐匿人口的事情数都数不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