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孙权小声的嘀咕了一句,下首的诸葛瑾听清了前半句,但后面这几个字都没听见了,略带疑惑的出声:“主公可是还有什么疑问,臣自是知无不言……”

    “哦!没什么事了,此番为使入蜀之行,子瑜实在是劳苦功高啊,还是早些下去歇息去吧!至于刘玄德一方的条件,吾自是同意,桂阳郡交接一事则另有人去解决,子瑜便不要为此费心了!”

    “多谢主公厚爱,臣这边告退……”

    诸葛瑾巴不得没自己什么事呢,躬身一礼匆匆退开返回自己府上去了……

    “子布啊,你说那刘备到底是在打什么主意,竟然如此大方的用两郡之地换一个南郡,而且先送桂阳如此诚意满满,哪怕是吾都心动不已啊……”

    作为江东老臣,当初孙策时就署理内政的张昭,自然也是孙权寻策问计的对象。

    然此事干系不小,张昭思虑片刻才开口回道:“刘玄德此人起于微末审时度势明晰大局,应是知晓主公与其联盟关系之重,故而不敢在此事上得罪我方,所以送两郡之地放低姿态,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嗯……也是如此,我等两家联盟一同抵抗曹操,此为大计,刘备能够如此深明大义也会应当的啊……”

    孙权笑了笑,好像对诸葛瑾此番入蜀为使一事感到十分的满意,毕竟这个结果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想…………




第二百零七章 错有错着
    一开始孙权知道刘备拿下成都时,其实并没有打算直接派使者去要回南郡,毕竟他也很清楚之前签订的条约上最基本的条件尚未成立,便是益州全境不在刘备治下,汉中仍然于张鲁的控制当中。

    只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孙权改变了主意,而且还那般火急火燎的派遣诸葛瑾入蜀,还是的从合肥这块破地方说起……

    孙权自从赤壁之战后,便一直想要趁势北进攻取中原等富庶之地。

    不说一股脑的将曹操给打残了,但最起码也要撕下一块肉吧,这样不仅有利于江东的长远发展,更能钳制曹操的壮大。

    可让孙权没想到的是,自己原本信心满满的率领十万大军北进合肥,结果却是磕头碰壁,连番进攻数月,连合肥城墙都没说打下来。

    到最后还被人给骗了,一个小小的书信就将孙权糊弄回江东去,这第一次合肥之战便因此告吹,孙权也打心底记住了这个地方,无时无刻不想要攻陷此城。

    可机会从来都不会一直出现,如果抓不住的话,那自然不能怨天尤人,只能怪自己手慢……

    孙权的这边进攻失利,前线又传来大都督周瑜病危的噩耗,孙权一时间就没了心思继续北进。

    直到后来听了鲁肃的进言,将南郡借给盟友刘备来分摊曹操的压力,自己这边则一心将重点放在合肥跟广陵等地,以图北进占取豫州徐州等地……

    然而也不知是孙权倒霉啊,还是曹操跟他较上了劲,竟然南下发兵濡须口。

    虽然结果是两军对峙无有胜负,可事情别没有完结,而且还是一发不可收拾……

    曹操就盯上了濡须口,孙权也盯上了合肥城,两个人互相较劲谁也奈何不了对方,反倒是原本被给予厚望,打算让其分担压力的刘备方面一点动静都没有。

    襄阳的曹军龟缩不出,两家小规模的摩擦根本不算什么事,顶多就是练练兵而已。

    而刘备也趁此机会进入蜀中开始了谋蜀大计,一心一意的壮大自己,好像完全不再将中原的曹操视作此生最大的敌人了。

    孙权那时心里就憋着一股火,完全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地方惹到了曹操。

    凭什么你曹操就一直来打我,而不去南郡去打江陵,去找刘备的麻烦?

    可曹操怎么可能跟你孙权解释这件事,反正老老实实的挨打就完事了,其他的甭想!

    结果到最后,孙权是越来越气越来越怒,一面看着刘备在蜀中风风火火,一面自己这边进攻合肥不利,还要时时刻刻在濡须口小心戒备着,以免曹操攻入江南来。

    甚至孙权还被曹操那厮冠以儿孙之称,什么狗屁的‘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不就是明摆着不把他孙权当对手,完全是儿子一辈不值一提的人吗……

    这下好了,心里的火气越积越多,但却一直都没有一个彻底爆发的点出来。

    等到益州内线获悉刘备夺取成都的消息送到孙权这里后,再加上合肥新任守将张辽在一番言论,是彻底让那根导火索被点燃了……

    ‘孙权小儿手握大军却也奈何不得吾张文远镇守的合肥城!’

    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就流传到江东这边来的,但张辽这个酒后之言却是是有这么回事,只不过是其初到合肥,同李典,乐进等人摆酒设宴上激励士气的狂言而已,但就是一字不落的落到了孙权的耳朵里。

    那这下可好了,孙权当时就气炸,差点就又纠集十万大军北进合肥,去跟张辽较量较量一番了。

    可怒火归怒火,理智还是让孙权冷静了下来,毕竟濡须口之战刚打完没多久,军中粮秣并不是很充沛,眼下冒然起刀兵之事孰为不智。

    那一时之间奈何不得张辽,孙权自然是得转移目标了,不然这被燃起的心头怒火得不到发泄可不是什么好事。

    故而,便有了后来诸葛瑾仓促入蜀之行,也便有了现在刘备承诺让出桂阳,待汉中夺下之后让出长沙的一幕……

    所以怎么说孙权都是赚大了啊,毕竟他当时向诸葛瑾提出管刘备索要全部荆州,那也不过是气话巨多,本身就没抱着多大的期望。

    孙权更多是想给刘备添堵,顺便要回来南郡之地……

    可不曾想会有一郡换两郡的收获,简直是让孙权始料不及乃至喜出望外啊。

    事实也却如刘禅所预料那般,孙权心理贪,而且还贪得无厌,两郡之地整整好好让其得到一时的满足,平息了孙权心中的怒火,否则只给一个桂阳,保不齐还得闹出来多少幺蛾子呢……

    只不过说是给一郡之地,但其中交接问题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毕竟不管怎么说那也是大汉数十郡当中之一,哪怕是荆南四郡里比较破落的一处,却也得一步一步来。

    首先,孙权得派人去跟此时荆州管事的人关羽接触,然后再派遣官吏往桂阳去进行正式的交接。

    等到户籍,经济,农业等等册目都清点完毕之后,军队再这么一驻扎做震慑,桂阳才算是正式归入了孙权的治下。

    这一系列的过程需要持续多长时间还真不好说,因为这不仅仅取决于孙权一方而已,交接事宜自然少不了刘备那边的协助啊……

    当然了,这点时间孙权还是可以等的,反正心头怒气也被抚平了,盟友如此识相孙权再找茬那未免也太过分了些,倒不如等到来年将目光重新放在合肥城上的好。

    孙权可是记住了张辽张文远的话,这等言语上的仇怨,虽然看起来不值一提,但却始终是卡在心里的一根刺,如果能拔掉的话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再有,到底派何人去桂阳驻扎,又派谁去跟荆州关羽接触,这一点还得孙权好好琢磨一下才行。

    毕竟事关两家的联盟关系,驻扎的将领自然是要慎之又慎,吕蒙首先就被排除在外了。

    孙权可是知道自己手下这位横野中郎将对刘备那边有多深的怨恨,自然不可能放心其去桂阳镇守的。

    否则真要是派吕蒙去了,孙权都得觉得用不了多久,两家的联盟关系就得被打破,甚至吕蒙都要直接兵进零陵捅荆州关羽的屁股。

    不用怀疑这种事情会不会发生,也完全不用怀疑将来发生之后的真实性。

    单单只说现在,吕蒙镇守在陆口时就时常磨刀霍霍以对南郡和长沙,真要是把他弄到零陵去,捅破了大天也不是没可能啊……

    毕竟当初周瑜病危时,刘备遣张机过江来诊断,结果却是无药可治的这件事,一直都被吕蒙给记着。

    甚至在吕蒙的心里,始终都觉得自家大都督病逝,少不了刘备方面的责任,而且还要担很大的一部分…………



第二百零八章 吴下阿蒙
    作为周瑜帐下的第一小迷弟,吕蒙对自家大都督的敬仰那真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根本不知尽头在何方。

    只要是周瑜大都督做的事,吕蒙一概认为是正确的,只要是周瑜大都督厌恶的人,吕蒙也一概认为那些人必会成为心腹大患。

    甚至可以说吕蒙比周瑜的夫人小乔都要了解自家大都督,而且算算时间,周瑜时常夜宿军中,再加镇守在外多年,吕蒙可是要比小乔陪在周瑜大都督身边的时间多出太多了……

    不过吕蒙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跟随在自家大都督的身边,毕竟当初其只不过是一贫贱家子,而周瑜则是庐江周氏之人,算起来也是三公世家出身,比之袁绍也不过是差了一分而已。

    这两个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若是寻常时候,自然是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接触的机会。

    但正值乱世当中,有勇有谋敢于冒死者出头自然很快,吕蒙便是其中之一。

    当然了,这里面自然也少不了他姐夫邓方的缘故,若是没有这么一层关系在,他就算表现再怎么出彩,少了在人前露面的机会,也终究不会被人发现,到最后说不定就是明珠蒙尘的结局……

    但终究还是有人慧眼识英才,在姐夫邓方去世之后,吕蒙由张昭举荐接替姐夫的职位,为孙策帐下一别部司马,也正是开始了他在军中的道路。

    从山越,到黄祖,再到曹操,吕蒙可以说一直是江东孙家帐下最忠心不二的门下走狗,也是最值得信任相当可靠的副将。

    而吕蒙正是成为军中副将之时,也是其和周瑜大都督之间产生渊源纠葛的开始。

    直到周瑜病故身死的这段时间,便是吕蒙逐渐演变为周瑜最坚实迷弟的过程……

    正因为自己的偶像死了,而且临死之前还一个劲对自家主公孙权说刘备如卧榻边猛虎,早除早心安的缘故,让吕蒙直接对刘备一方产生了巨大的敌意。

    再加上当初张机过江后的无有作为,导致那时气急冲脑甚至有些不太清醒的吕蒙间接将自家都督身死的责任扣到了刘备的头上,这个大锅直到现在刘备可都是清楚呢……

    接二连三种种事情促使了现在吕蒙对刘备一方的态度,十分当中五分仇视四分警惕,还有一分则是保持到最后的理性。

    厌恶归厌恶,仇视归仇视,吕蒙很清楚他决定不了主公孙权的想法,也没有办法改变现任大都督鲁肃鲁子敬的战略,故而他也只能勉强靠着这最后一分来让自己不对荆州下手。

    要不是这么多年他头上有孙权和鲁肃约束着,可能吕蒙早就率兵从陆口出发直逼长沙了……

    但终归他的手脚还是被束缚住的,这也是为什么原本不喜读书的吕蒙后来开始一个劲的钻研兵法战略,乃至达到让鲁肃都刮目相看的地步。

    其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扩充自己的知识,增进自己的才能,好将来有一天能够做到江东大都督的位子,和偶像周瑜周公瑾一样,做什么事情都少有约束。

    到那时他岂不是想打刘备就打刘备,想北上攻曹就攻曹吗,哪里还用的着想现在这样,时时刻刻得被鲁肃耳提面命着,好像他一时不被看着就得做出什么昏头的大事来似的。

    然而吕蒙却没有想过,他做大都督和鲁肃周瑜能是一个性质吗。

    周瑜是什么身份,那是主公孙权兄长的结义金兰至交,算起来孙权还得交周瑜一声兄呢。

    所以周瑜在江东的权力是相当的自由,不说随随便便调动兵力吧,但有的时候也可以做到无视主公孙权的地步,这便是身份辈分高人一等的好处……

    而鲁肃虽然没有这样的身份,但是其懂得审时度势,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也自然知道自家主公孙权的底线在哪里,什么可以碰什么却一辈子都碰不得。

    所以鲁肃哪怕在军中的威望不及周瑜,但是他在做江东大都督的这几年,却也是信手拈来没有什么岔子……

    此二人各有各的特殊之处,而吕蒙虽然熟读兵法晓通战略,可说到底还是一个只顾着打仗的武人罢了,根本不懂政治内的弯弯绕绕。

    所以他这一心本着江东大都督的位子努力,表面上看起来到是很不错,显得他很有朝气也很有上进心。

    可说到底孙权能够忍受第一任大都督周瑜,能够扶持第二任大都督鲁肃,但却还能不能接纳第三位大都督,那可就有些说不太准了……

    只不过现在讨论这些却是有些为时尚早,鲁肃这位现任的大都督虽然身子骨差,而且最近这阶段总是病恹恹的状态,但终归不还是没死吗。

    人家只要健在一天,吕蒙就不会有机会上位的,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再者说了,吕蒙虽然想要有自己掌握权力,享受权力自由的那一天,可是这也不代表他就对自己的顶头上司鲁肃有什么不满的地方。

    虽然不能和周瑜大都督那般称之为吕蒙的偶像,但鲁肃却也是吕蒙的好友。

    尤其是自从鲁肃接任大都督之后,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突飞猛进,还不是因为吕蒙这几年学习进步,表现出来的才学让鲁肃感到震惊,而且比之以往的吕蒙又太大的改变吗……

    只不过好友归好友,吕蒙还是对这一次鲁肃不让他去荆州完成主公所托而有些气恼。

    按照吕蒙的意思,趁着这一次刘备小儿让出桂阳郡的机会,吕蒙带着手下往荆州南郡去趁机观察。

    虽然说到不了零陵武陵,但长沙南郡两地却还是有机会能够摸清楚的。

    尤其是长沙郡,吕蒙都打算死活不走水路直接从陆路横穿整个长沙,一路上自己观察磨磨蹭蹭然后再往江陵去呢。

    可说到底,鲁肃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吕蒙的性子,哪怕他这几年充实自己有了不小的改变,但一个人最基本的最内在的性格却是很难发生变化。

    观察情报为将来做准备到还好说,毕竟长沙说到底也迟早是江东的,这事事关机密,鲁肃可还没跟吕蒙提起过。

    但要是在观察敌情的时候,被人撩拨起了火气,最后闹得两家面上都不愉快,那才是鲁肃最担心的事情…………



第二百零九章 两家交接(上)
    所以吕蒙就算再怎么咬牙切齿的等着鲁肃,这差事也轮不到他的头上。

    江东能臣何止百人,从其中找出来一个合适的使者去跟荆州关羽关云长沟通还是没什么问题。

    当然了,却也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人都行,毕竟出使的对象是当世名将传扬天下的关云长,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之流。

    除非是孙权不想要桂阳了,亦或者他打算就这样跟刘备翻脸,否则他是绝对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撩拨关羽的……

    所以说虽然能臣不少,但也要找出一个最合适的才行,不说能够让关羽笑脸相迎,但最起码也不能被人无视吧。
1...9091929394...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