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变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宇十六

    征讨莎宿失利,戎弥国的声望下跌,原本戎弥国在五雄中处于魁首位置,现在休梨和勒离各怀心思,属国阳奉阴违,戎弥国的处境变得微妙起来。虎敢知道,要挽回声望,唯有一战,彰显戎弥强大的战力,才能威慑盟国,镇住属国,这一战的对象自然是郑国。

    虎敢让亲信在朝会上透露出东征的意思,结果遭到以大相为首的文臣一致反对。大相丘林打痛心疾首地道,新近接连遭受两次大败,物资储备消耗一空,如果要再发动东征,一旦失利,恐怕动摇国本,得不偿失,率领一大批文臣冒死进谏,劝阻虎敢收回东征之意。

    丘林打等人的担心不无道理,斯多绿洲的丢失和北侵莎宿的失败在国内引发震动,军心民心不定,两次战争失利丢失了大量的储备物资,戎弥又给了尉车和居须一些财物安抚他们,身为大相自然感觉财力捉襟见肘。




第五百三十九章暗箭难防
    五辆马车排在化州的府衙前,引得路过的行人指指点点。

    刘旗牌看到红色的官服从府门中出来,知道这位年轻人就是化州刺史江安义,跳下马,抱拳禀手道:“末将安西都护府旗牌官,奉杨帅之命护送五辆马车转交江大人,请大人接收。”

    说完,生怕江安义发问,刘旗牌跳上马,带着手下从原路返回并州。看到来人这副做派,江安义心生不祥的预感,让人把马车从角门拉进府衙,派人前去通知马别驾。

    功夫不大,方仕书匆匆赶到,看到停在戒石坊下的五辆大车还有清儿几名女子,奇怪地问道:“江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方公,杨大帅把杨怀武带去的东西全部送回来了,送东西之人放下东西二话不话掉头就走了,也没有一个字的书信。”江安义心情沉重地道。

    方仕书也愣了,他没有想到杨祥亮的反应会如此激烈。江安义命人把清儿等女子叫进大堂,问道:“你们随杨少帅前往并州,见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

    清儿等女也是一头雾水,随着杨少帅前往并州还好,一路吃住舒适,可是到了地头,连杯水都没喝上,又被塞回马车中送了回来。回来这一路算是吃尽了苦头,一个个蓬头垢面,花容憔悴。见刺史发问,便把在帅府中见到杨大帅发作杨怀武,吩咐将东西送还的经过说了一遍。

    江安义让人把清儿等人先安排住进驿馆。方仕书叹道:“杨祥亮这是在甩脸子,他责打儿子送回东西,就是要把杨怀武在会野府的事情撕掳开。安义,这个杨祥亮已经不是当年我认识的‘杨铁胆’了,你要加点小心。”

    “方公放心,兵来将挡就是。”江安义满不在乎地道。他想尽量避免与杨祥亮发生冲突,但并不代表他怕事,这些年风风雨雨锻练人,江安义已能笑看风雨了。

    三天后,安西都护府的一纸公文送到化州府衙,声明委托威远镖局负责安西都护府的物资运送事宜。江安义暗道,安西都护府的反击来了,安西都护府十六万大军,运送物资还需一个镖局帮忙,真是可笑,杨大帅这分明是在替儿子揩屁股。

    吴英杰临回德州前在栖仙楼中请他吃饭,对威远镖局的事很是担心,江安义安慰他只管放心做生意,只要遵纪守法,没人敢拿振威镖局如何。江安义向吴英杰提到,化州需要大量的劳工,让振威镖局帮着顺道护送,将来化州发展起来,会有许多人来化州玩耍观光,镖局不妨着手车马行的生意,运人运货虽是薄利,但胜在量多。

    江安义特意介绍了百工科改良的大车,车厢加长,底部六轮,一次可以运送二十人,中间还能放货物,要用双马之力才能驱动。这样的车要在平整的官道上行驶,化州境内的道路多数平整加宽,适合这种马车行动。吴英杰心知这是江刺史在替镖局另找一条路子,眼下镖局的生意清淡了不少,让徐安虎不妨先按江刺史所说安

    排人手试试。

    期待中的碰撞没有到来,会野府表面上恢复了平静,街道上多了不少青衫的文士,摇着折扇旁若无人。各种诗会、酒会多了起来,会野府四周的山水总能看到香车宝马、长衫飘带,金教授以府学的名义组织两次集会,济民书院自然不甘其后,这一段时间文风荡荡,很出了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很有几个才俊让士林睹目。

    江安义没有去参加这些文人聚会,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安西都护府军营的修建上,物资的调运、人手的招集、银两的筹措,让他一天忙到晚。江安义知道知道杨怀武的事情没完,看杨大帅的态度指定要替儿子找回场子,最好的借口就是军营。

    瓜果开始飘香,蜜水果的制造开始了,整个化州变得忙碌充实起来。安西都护府军镇的营建需要大量的劳力,农工像潮水般地从附近几个州涌入,惹得不少化州人酸味大发,肥水流进了外人田,可惜分不出几个身子来,要不然四十文一天还包吃喝的工价绝不能放过。

    农人忙得脚不粘地,公子哥儿摇着扇子吟风品茶逍遥自在,两相对比下来让不少农人暗下决心,老子就算再苦再累也要让儿子孙子读书,将来也像这些公子哥儿般,不用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

    军镇修建进程三天一次报送到府衙,这日的呈报让江安义大吃一惊,军镇修建营寨的木头仅够支撑十天。兴建十六万将士的营寨,需要的物资无数,仅靠化州一地的资源肯定不够。拿木料来说,朝庭命并州、齐州、姜州、娄州、方州五个树木繁盛之地每年各出三千方木材,木材通过水运至武阳府,再由武阳府运至玛台县驻址。

    呈文中说五月黑水河、润水等河水暴涨,木材无法如期运至武阳府,安西都护府要军镇监作司想办法先行解决,绝不能耽误工期,否则军法从事。督办此事的程子禾在同时送来的私信中大骂杨祥亮以势压人,恳请江安义千万帮他渡过难关。



第五百四十章北漠征战(一)
    变臣正文第五百四十章北漠征战化州进贡的第一批蜜水果被送到了塞外军营--百胜关千里外,北伐郑军在此休整三天了。

    金銮帐,天子石方真端坐在椅中。随军出征已经两个月了,他目光变得深遂,脸庞如同被雕磨过,变得棱角分明起来,多了些许肃杀之气。刘维国随从帐外进来,手中端着天子喜欢的梨水果,轻轻地放在桌案上。

    “朕不是让你把蜜水果都分给将士们吗”石方真手里拿着太子的信看着,有些不快地道。

    刘维国心想,一共才二百罐蜜水果,十八万将士一人能分到几滴,嘴中笑应道:“奴才已经给各大营送去了些,留下了几罐给您润润喉,这北边的风大,您的嗓子总咳,要是被娘娘知道了一定要责备奴才没有照顾好您。”

    边说刘维国边有些哽咽起来,这两个月万岁受了多大的苦,都瘦得不成模样了。石方真不想听刘维国的碎碎念,端起碗将蜜糖水一饮而尽,碗里的几块梨肉也扒拉进嘴,吃得干净。

    真是香甜,石方真在心中感叹着。此次北伐他雄心勃勃,要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建立起与高祖比肩的功勋,一举解决掉北方千年来的忧患。大军向北进发时,石方真坚持不肯乘坐銮驾,跟着统兵的大帅申国公王克明一样骑马出征。可是三天下来,两条腿被马鞍磨得血肉模糊,根本迈不开步,不得不坐回銮驾中。看着骑在马背上,飒爽英姿的申国公,石方真恨不得能以身代之。

    接着是吃饭,石方真坚持要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同吃一锅饭,他以为自己多年居于深宫少有骑马,这一点比不过申国公,但宫中吃食简陋,申国公花天酒地,这一点肯定是比不过自己。等到一团糊糊般的东西端到他的面前,饭和菜混煮在一起,那气味差点没让他当场呕了出来,强忍着吃了两口,粗粝得割喉咙。斜着眼睛看了一眼陪吃的申国公等人,大伙全都大口吃得香甜,石方真终于清楚地认识到,他想要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怕又是美好的愿望。

    坚持了几天,在刘维国的苦劝下,天子摆了酒宴赏赐众将,那些剩下的食材让天子吃起了小灶,石方真认清了形势,自己是在富贵中长大的天子,吃苦耐劳这种事情真不能跟高祖比,好在这些都是小节,只要能平定北漠,朕的功业便不输于高祖,甚至不输于千百年来的任何一个帝王。

    郑军兵分三路深入北漠,左路是安北大都督苗铁山,右路是原安南大都督齐新文,两路各率五万人马,与中军八万兵马相隔十余里,齐头推进,每日三次互相联络,统一进程,互相呼应。北漠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原本就没有什么路,倒也方便大军行进。

    兵进千里,遭遇的战斗却屈指可数,北漠部落多数在大军到来前就闻风而逃,有些不及逃走的小部落被大军兜住,看到漫山遍野的大军,也不用交战,这些千余人的小部落直接投降。

    石方真兴致勃勃地接见那些投降的部落首领

    ,摆出天朝君王的威仪,那些小部落首领看到全副的銮仗,以为到了天国之中,既惊又喜。石方真很喜欢这些人眼花缭乱、手足无措的样子,这让他的虚荣心得到大大地满足。

    等那些部落首领在太监的吆喝下乱糟糟地叩头后,石方真过完天朝皇帝瘾,顺手分封官位、土地,送出财物,让那些投降的小部落彻底蒙圈。分明是打败了生死操于人手,怎么转眼又给了这么多好东西,光滑的丝绸、白亮如玉的瓷器、上好的茶叶,以前在郑国的商人那里见到过,可是这东西贵比黄金,不是小部落置办得起的,只能过过眼瘾。如今一头羊的代价都不用付,就白得了这么多好东西,怎不让部落首领感恩戴德,一个个发誓效忠。

    这些部落的首领不傻,草原上有句俗话,有水草的地方就有牛羊,郑人给的好处够多,尊郑人皇帝为天大汗能得到钱粮壮大部落,不用担心被大部落吞并,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只要钱粮给得足,这些投靠的小部落自愿成为郑军的耳目,引领着郑军向王庭迈进。

    随着郑军深入草原,郑国大军与北漠的大部落终于有了几次像样的交战,草原部落来去如风,郑军坚如磐石,两军对阵有如浪卷礁石,不是浪花被礁石击碎,就是礁石被浪花淹没。此次北伐郑国准备良久,专门训练过如何对付草原轻骑,在强弩利箭的笼罩下,那些北漠部落难以取胜,往往奔逃离开。

    郑军马匹不多,十八万军马仅有四万骑军,这是因为郑国自产的马匹躯干瘦小只能拉运物资,军马要从北漠或西域买进,郑国控制着铁器、粮食卖给北方,同样西域和北漠对流向郑国的马匹控制得也很严,这四万骑军还是安北都护府和十六卫拼凑出来的。

    骑军不足,便不敢长途追击,那些溃败的北漠部落得以逃脱,而借着马匹配的优势,北漠人不断



第五百四十章北漠征战(二)
    酉正,王克明起身前往金銮帐,天子每天晚上都会赐宴,与他、苗铁山、齐新文边吃边商谈军务。王克明赶到的时候,苗铁山和齐新文已经早到了一步,正在和天子说话,这两人都是天子的心腹,和天子说话没有普通臣子那种拘束,大帐内有说有笑。

    “克明来了,摆膳吧,边吃边聊。”石方真吩咐道。行军在外,吃食不可能讲究,简单的一荤一素一汤,还有一碟沾酱,新烙的薄饼就大葱,没有酒,就在比起普通将士不知道好出多少。

    吃饭也不讲究什么“食不语”,苗铁山是方州人,煎饼卷大葱沾酱吃得那叫一个香甜。等两张饼下肚,苗铁山抹抹嘴道:“万岁,出来两个月才走出来一千来里地,照这个速度咱们可打不到漠人的王庭,北漠这鬼地方冷得快,九月就可能会下雪,中秋节前一定要回军,要不然将士们可受不住冻。”

    出师不利回军是忌讳,苗铁山毫不在意地说出来,因为他知道眼前的天子希望武将们表现出忠勇和憨直。对于天子的御驾亲征,在座的三人是同一个心思,脱了裤子放屁还挂烂了裤裆,说不出的腻味、烦心。

    齐新文丢了安南大都督的差使,好在他是太子府的老人,石方真小小地责备了几句便让他到镇北大营带兵,相比苗铁山的直言不讳,齐新文多了几分小心。见天子看向自己,齐新文丢开手中饼道:“万岁,我没来过北漠,不过听申国公和老苗都说这个地方冷得邪乎,这次出征咱们带的辎重可没有冬衣,不能不加小心。不过现在才是六月下旬,离中秋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再往前走走,要不然别说万岁您,十八万将士都有所不甘。”

    不甘心,这句话说到了石方真的心槛上,准备了二十余年,国库为之一空,耗费了无数粮草和物资,就这样收伏了几个小部落回去,怎么向文武大臣和天下百姓交待。

    看了看低着头喝汤的王克明,石方真沉声道:“申国公,你是三军统帅,你是什么看法”

    王克明心知肚明,自己虽然是三军统帅,跟这位天子还是表兄弟,但在天子的心目中还比不过苗铁山和齐新文。斟酌了一下,王克明开口道:“臣赞同苗大将军的说法,我军行进过慢,恐怕在天气变冷之前无法到达北漠王庭。”

    不等王克明说完,石方真冷声道:“你是三军统帅,如何行军打仗是你的职责,大军行进速度过慢,你难辞其咎。”

    王克明有苦说不出,心想要不是您老在军中,大军早就突至二千里了,说不定先锋都抵达北漠王庭边缘准备开战了。石方真继续道:“朕知道你有所顾忌,朕早就说过,只要留下二万人马护卫,你只管调兵遣将,放手去做。”

    这话说的苗铁山都听不进去,留下二万人马护驾,要是让北漠人知道抄了老底,把天子捉了去,那才叫赔了夫人又折兵,功高莫过护驾,哪怕寸功没有,也不能让天子担风险。

    苗铁山和王克明曾并肩作战,战场上建立起的生死交情,见申国公尴尬,

    笑着替他解围道:“万岁,末将可要替申国公报屈,您的安危可是重于一切,北漠逃不掉,今年平定不了来年再来,可您要是有一丁点儿闪失,臣等可就百死莫赎。申国公这样用兵已经是将万岁您置于险地,北漠与中原争雄千余年,臣还从未听说过哪位天子亲征千里之外。要是换了臣作统帅,顶多让您深入北漠六百里,入敌境六百里,降伏数十部落,这战绩已是前无古皇了,万岁您得留点功劳给后世子孙啊。”

    “哈哈哈,你这个苗黑子,不会掉文就不要犯酸,什么前无古皇,把朕笑死了。”笑声中,王克明感激地看了一眼苗铁山,感谢兄弟解围啊。

    帐外的侍卫进来禀报:“暗卫镇抚黄喜求见。”

    “让他进来。”

    帐帘撩起,一袭青衫走了进来。数月功夫,黄喜瘦得如同竹竿,脸色青白,两只眼睛却闪着针尖般地光芒。王克明、苗铁山和齐新文都冲黄喜点头示意,这位黄公公手下的暗卫,深入北漠打探情报,进军以来,已有百余名暗卫死在草原之上。

    这位黄喜公公,跟随大军行进,每天休息不到三个时辰,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分析收集到的谍报上。去伪存真,谍报化为大军进击、前进、防御、突袭的依据,此次北伐,漠人的偷袭从未见效,大军的死伤率极低,这与暗卫人员的抛头颅洒热血分不开,作为暗卫的统领,黄喜赢得王克明等将领的尊敬。天子数次赏赐,特许他不用穿太监服饰,可着儒衫在御前行走。

    “奴才见过万岁,见过诸位将军。”黄喜来到天子面前跪前,恭敬地磕头行礼。宫中公公算得上是天子奴仆,黄喜建立功勋让天子很有面子,石方真和颜悦色地道:“黄喜,还没吃饭吧,来人,赐膳,有事等吃过饭再说。”

    刘维国羡慕地看着这位晚辈,连忙吩咐小太监再准备张桌子,小一辈的公公中能得天子赏识的黄喜算是第一人,黄喜才三十出头,可以预见二十年后后宫之中他将位高权重,超过自己和冯忠等人。

    黄喜谢过,默默地吃饭,等天子等人



第五百四十章北漠征战(三)
    烛火已残,刘维国带着黄喜更换蜡烛,这些小事原本可以让小太监去做,但此时此刻,天子和重臣们在商议军国大事,能站在这里就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北伐的目标是漠人的王庭,但随着时间流逝,目标变得越来越遥远,再要往前要担心气候的变化、战线过长补给、撤退时容易陷入包围等诸多问题,帐中四人已经讨论了近一个时辰,基本确定了袭击乌额纳河边漠人部落的决议。

    其实黄喜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身为暗卫镇抚,他不光打探着漠人的消息,大军内部的监控也没有放松。从种种迹象表明,北伐大军其实处于两难境地,欲进则前途凶险,欲退则劳师无功,最重要的一点,黄喜查觉出天子有了回归的意思。

    这种情绪石方真自己或许都没有意识到,但黄喜身为太监,又是暗卫督抚,能够了解到天子起居饮食等情况,从天子生活中的细微表现他敏锐地查觉到天子出征时的那股锐意已经消磨殆尽,或许一场大胜过后,大军就会体面地回归,乌额纳河边漠人部落正是送给郑军最好的回归礼物。

    石方真坐回椅子,略显疲惫地揉着眉心,道:“具体如何打仗朕便不插手了,要怎么做朕自会配合。”

    两天后,大军开拔,以三万轻骑为前锋,在齐新文的率领下,北上直指王庭。尾随其后的三路大军合成左右两股,左路苗铁山渐向左偏,在一日后离开中军二十余里,次日离开五十里,逐渐向乌额纳河方向挺进,中军却保持着向北的方向缓慢地前进。
1...171172173174175...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