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宇十六
石方真慌慌张张带着两位丞相、六部尚书以及九卿卿正赶往宣政殿,听到鼓声的各衙门官员也惊惶地赶来,大伙乱轰轰地站在朝堂上议论着。天子临朝,众人在殿中御史的指挥下排列好,跪倒山呼万岁。
“何事敲登闻鼓”石方真惊恐地问道。
此时甘庆丰已经被带到了殿外,听到天子发问,殿中御史示意他上前答话。甘庆丰在金殿外巡逻、侍立过无数个日夜,却从未进过金殿,走进大殿中似乎有一股沉重的压力压得他直不起腰来,跪在地上向前爬行来到阶下,颤声奏道:“启禀万岁,朱雀门外有数百名士子叩阍,说是会试不公,请万岁您作主。”
一旁有御史将叶孜
第五百八十三章金殿问案
叶孜越说越兴奋,马遂真和何英杰面如土色、魂惊胆颤,身为本次的会试的正副主考,无论他们是否夹带舞弊,首先这失察之罪是免不了的。马遂真满嘴苦涩,他知道陈成济年迈将致仕,天子有意让人接任右相,此次会试任他为主考官便是有意为他提升名望,现在别说右相,能不被罢黜就算幸运。
说起来马遂真真是一肚子委屈,他本意是要秉公取材,天子重用他升官在即,何必多生是非。可是世家权贵接二连三前来打招呼,恳求他在选用之时照看一二,想到世家王公在朝堂上的势力,将来自己任右相时少不了这些人帮附,于是马遂真便默许了同考官选送的试卷,与人方便与己方便。马遂真心中满是悔恨,唯一能庆幸的是他并没有夹带任何一名考生,但愿天子能念在往日的功劳上从轻处理自己,至于右相,怕只是美梦一场。
何英杰早已筛做一团,他和马遂真各自审阅十位同考官选送的试卷,所辖的七位同考官暗中与他通过气,许以三千两一位的好处费。散闺回家之后,何英杰美滋滋地算了一下自己能分到的好处费,四十六人计十三万八千两争。有了这些钱,可以在老家买下数百顷良田,可以纳几房小妾,可以在京城边购套庄园,可以买进喜欢的名人字画……
这四十六人还只是明面上的人数,何英杰愤愤地想着,恐怕还有数十人没有跟他打招呼,自己至少吃了五六万两的亏。只是何英杰忘记了,银子可以买到想要的一切,也可以把他送进监牢,抖做一团的何英杰现在唯恐银子太多,人头要落地了。
等叶孜说完,石方真冷冷地道:“马遂真、何英杰,你们有何话说”
听到天子召唤,马遂真和何英杰领着二十位同考官上前见驾,呼拉拉在阶前跪倒一片。不用看,马遂真也知道天子此刻怒不可遏,自己的生死就在一线间。
身为中书令,马遂真与天子经常打交道,对石方真的脾性十分了解,脑海中迅速地拟定言辞,重重地叩首道:“臣死罪,有负万岁重托。臣怀有私心,不愿得罪同僚,对部分试卷把关不严,以致酿成事端,令万岁蒙羞,臣万死有余。臣自请明正典刑,以儆效尤。唯请万岁念在臣并未夹带营私的份上,让我儿将臣的尸体带回老家安葬,臣纵在九泉之下也感念万岁圣恩。”
说罢,马遂真重重叩头,泣不成声。坐在御阶之上石方真能清楚地听见金砖发出的“梆梆”声,片刻马遂真的额头便血糊糊一片。
石方真心里好受了些,如果他任命的正副主考都如叶孜所说辜负圣恩、徇私舞弊的话,那岂不是满朝奸佞,识人不明的耳光便重重地扇到了脸上,让他颜面无存,只能用血来清洗了。马遂真自承把关不严,却申明并未夹带徇私让石方真略保颜面,火气也降了些,没有理马遂真,转而问何英杰道:“何英杰,你有何话说”
何英杰是集贤殿大学士,曾在国子监任过司业,做得都是清贵官,与天子打交道的机会却少得可怜。历科任命副主考都会选士林中深具名望之人,何英杰正符合要求。清贵了一辈子得到机会免不了要伸伸手,也是何英杰倒霉,以前那些人都没事,为什么偏偏自己被抓了。
何英杰低着头自怨自艾,慨叹命运不济,猛听天子问他,先是张口结舌了半天,然后道:“臣……臣冤枉,臣并未……舞弊,这些人诬告臣,请万岁作主。”
周处存跪在他身后不远,暗想这位何学士现在还妄想死撑过关,恐怕离死字真不远了。
果然,石方真冷笑道:“何英杰,不要急着辩解,朕将今科录取的三百八十八人的试卷都取了来,等下会一一派人验看,是不是冤枉你到时便知。”
何英杰瘫在地上,晕了过去。石方真厌恶地看了他一眼,目光落在人群中的韦?成身上,怒喝道:“韦?成,你夹带了几人”
韦?成大声应道:“启奏万岁,臣未曾夹带一人,举荐的试卷背后有臣的署名,万岁如果查出臣有徇私之事,臣自当以死谢罪。”
女婿斩钉截铁地应答让石方真舒畅了些,依旧绷着脸道:“但愿你言语属实,要不然查出来朕绝不轻饶。尔等同考官还有谁自问清白的,不妨站起来给朕瞧瞧。”
韦?成率先站起,国子监国子博士庞斌、侍御史张洪欣、光禄寺少卿贾楠等十二人相继站起身来。这十二人多数都或多或少地夹带了私货,不过相比其他人,他们推荐的试卷经得住查验,有的是事先收到行卷,被行卷之人的文才折服,怀着为国举才的目的推荐的。石方真心中好受了些,此刻敢站起身来的人大概是真的未曾徇私,看来多数人还是清廉的。
周处存知道其中的玄妙,几次想站起身来,想到自己夹带的唐语轩、崔正权委实瞒不过去,只得垂头丧气地依旧跪在地上,其他跪着的人大都和他一样,夹带的人实在是太差无法过关。
“哪个是化州马远翔”石方真问道。
马远翔听见天子喊他的名字,也不知是福是祸,赶紧叩头道:“小民马远翔见过万岁。”
&nb
第五百八十四章开科再试
登闻鼓响,闻讯赶来的文武大臣将大殿挤得满满当当,天子下旨重审会试试卷,三百八十八份试卷刨去武将,每人两套都不够分。当庭审阅谁敢徇私,很快七十二套有问题的试卷被挑了出来,礼部官员统计好名字及推荐的同考官后呈于天子石重伟。
同考官二十人,自问没问题的有十三人,满朝文武都看在眼中,挑作弊的试卷当然找仍跪在地上的七人,如果将站着的十三人拉下马,那便是生死大仇了,众目睽睽之下谁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虽然数量不少,但不足二成,石方真还勉强能接受,脸上依旧怒容满面,心情却平和了许多。一旁侍立的刘维国见天子下意识地摩挲龙椅上的扶枕,知道这场天大的官司八成要以雷声大雨点小收场。
在名册上找到唐语轩和张可杰的名字,石方真看了一下涉嫌徇私的官员,一共六人。刚才跪在地上的同考官就有七人,加上何英杰搜落卷取中了两人,分明还有人未被查出,当着朕的面文武官员居然敢公然官官相护应付自己。
石方真看了一下金殿上的众人,一个个变得面目可憎起来,如此看来除了这七十二人还指不定有多少徇私之人隐在其中。怒气冲冲地将手中的名册一丢,石方真起身出了大殿。
金殿上众人傻了眼,乱糟糟不知所措,陈成济身为左相是朝堂上最大的官员,资历也够,转身轻喝道:“乱糟糟成何体统,殿中御史何在,将胡乱走动讲话之人记下。”
立时如冰入沸水安静下来,陈成济看着重新归队的众人道:“静心稍等片刻,万岁定然有旨意颁下。”
说话间刘维国甩着拂尘出现,高声宣道:“万岁有旨,将马遂真、何英杰、周处存等七名同考官以及告状的十名举子暂押大理寺监牢,着左右相、六部尚书、九卿卿正紫辰殿议事,其余文武百官散朝,驱散朱雀门外试子,让他们等待朝庭旨意。”
紫辰殿,石方真看着鱼贯而入的重臣,不知道这些人当中有多少与此次科举弊案有牵连,刚才金殿上分明有七人徇私,查验考卷却只见五人,这分明是满朝文武合起伙来欺君。
等行礼毕,石方真怒道:“科举舞弊,举子敲登闻鼓鸣冤,天下震动,朕威严扫地,君辱臣死,尔等该如何自处更可恨的是金殿验卷,居然还漏掉一人,那卢家谷都自认有罪,你们还在替他遮掩什么,莫非卢家势大,你们合起伙来欺君吗
语重如山,压得众人站立不住,纷纷跪倒请罪。
“尔等有何罪,罪在朕恭,朕不该错信尔等,所以满朝文武联合起来糊弄朕,真当朕老糊涂了吗”石方真杀气腾腾地吼道。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一个应答不对,便是无数人头落地。孔省叩首道:“万岁慎言,臣等虽然不肖,却不敢有欺君罔上之心,请万岁暂息雷霆之怒,臣有下情回禀。”
石方真压了压怒火,余怒未息地道:“孔省,朕知道你伶牙俐齿,如果你想用言辞掩饰,别怪朕想拿你问罪。”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为强出头,孔省硬起头皮道:“自万岁即位以来,励精图治,扭正前朝奢靡之风,政治为之一新,天下开泰,百姓安乐,众称盛世。”
刘维国暗赞,孔大人着实了得,几句话便说得万岁转怒为喜,脸上有了笑模样。
“大魏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取科举取士以来,寒门子弟得到机会位列朝堂,但世家望族势力交织错杂、盘据朝野,寒门子弟又被家境所迫难以安心读书,真正能高中者寥寥无几。我大郑自高祖以来,建立锁院、搜检、糊名等新制防止舞弊,陛下更是下旨誊录考卷,大大地减少了徇私舞弊的可能。”
石方真心中舒坦,嘴中却冷哼道:“那为何还有这么多人胆敢徇私夹带,莫非嫌朕的刀不快吗你们不要跪着了,都站起来回话吧。”
众人站起身,松了口气,暗自佩服孔右相辩才无碍,让大伙渡过难关。
孔省越发胸有成竹,从容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科举舞弊的弊端一时难以削除,究其原因无非是权势在背后做怪。万岁颁行‘合税为一’清仗田亩,约束世家权力,其实已在釜里抽薪,只是积弊难以短时消除,方才仍有徇私之事发生。方才金殿重审,挑出七十二套考卷有舞弊之嫌,臣以为有几种可能。”
“一是考官受贿,徇私舞弊,这类官员需要重惩,彰明法纪,安抚举子之心;二是碍于情面,随波逐流,默许权贵徇私,此类官员亦要依法惩处,以儆效尤;三是虽有徇私却立心为公,此类官员多为事先看过行卷,对参试之人有所了解,读到其文时有熟悉感,纵有小误亦本着为国取才之念将其取中,此类不妨薄惩便是;四是同考官对某些文章个人有所偏好,或者才具不足,致使在旁人有失公允,这类人不宜担任考官,以免贻误考生。臣以为,此次科举弊案显露出的弊端不少,万岁不妨区别对待,分别处置,借机整顿科举,令天下信伏。”
第五百八十五章千年老二
四月十五开科再试的消息传来,举城欢庆,至于那十个被关押在大理寺的带头鸣冤人,少有人提起。人心大抵如此,心善的念声好,嘀咕两句好人没有好报,多数人想着这十个人不能考,自己及第的机会岂不是多了几分。
消息传到江府,江安义既喜又烦。喜的是能成为会试副主考,自己的声望会大大提高,对将来的仕途也是好事;烦的是会试刚揭出弊案,自己此时一头扎进去与深陷泥潭相仿,本想着早早离开是非之地,哪知反倒越限越深。
范志昌有些郁闷,凭着真本事夺得第二名,如今又要重试,一鼓作气再而竭,不免有些气馁,好在恩师作为副主考,是个好消息(大郑没有别头试的规矩)。
范师本笑安慰道:“大概是老天见昌儿未得第一,有意成全,昌儿不可辜负上天给的机会。”范师本真是如是想,他对范志昌期望极大,会元和第二虽然只差一位,但名气却相差万里。做父亲的当然希望儿子好上加好,至于别人担心的能否取中则不是他要担心的了。
江安义接旨后收拾一下即刻进了贡院,在贡院中意外地见到了赵叔纶,与这位曾经的上官相见,两人都分感亲切。从赵叔纶嘴中得知富罗县如今是丽州有名的富县,黄羊书院人材辈出,两次乡试均有五六人中举,上科会试有两人及第,已经成为远近数州学士们向往的圣地;黄羊寺香火鼎盛,是东南最有名的禅寺,连带着黄羊观的香火也兴旺起来,只是观主至明真人时常云游四方不在观中。
“洪信大师已经离开黄羊寺,回德州安龙寺清修了一阵之后听说最近返回了明普寺,不知安义是否见过”赵叔纶问道。他知道江安义与洪信大师的渊源极深,先是安龙寺,后有黄羊寺,都是江安义为洪信大师弘扬佛法所筹建,他不知道江安义身上还有佛门护法的木牌,要不然更要刮目相看。
江安义喜道:“洪信大师回京了吗”这段时间他奉天子旨意呆在家中哪里也没有去,自然不知道洪信大师归来的消息。每次归京江安义必去明普寺,过往种种让他深信自己与佛有缘,离京之前一定要去拜见广明大师和洪信大师,顺便请他们指点迷津。
四月十五开科重试,天子亲选试题,一诗一论,诗为《咏夏》,策为“育才造士,国之根本,该如何选拔、考查、任用人才”
一天考完,剩下的工作交给了同考官们。经过前次的教训,这次的同考官谁敢造次,一个个鼓足精神审卷,唯恐误取了庸才被认为徇私舞弊。重试的机会难得,举子们大多超常发挥,以致于考官们挑得眼花,举目皆是好文章,吹毛求疵优中选优,取中了三百七十七份,再与上次取中的人相综合,重试取士三百四十五名。
抄录姓名,范志昌赫然列在第一,而原本的会元杜秋良取在第八,两次综合范志昌取中会元。金殿之上天子问过范志昌的名字,宋思礼知道他是范夫子的孙子,江安义、张志成和邓浩南三人合教出来的弟子,看到范志昌高中会元后笑道:“安义,你三元及第,弟子又高中会元,真乃士林佳话。”
江安义却摇头道:“我身为副主考,弟子高中会元,即便没有私情也难挡天下人议论,依江某之见,不能将范志昌取在第一。”
赵叔纶叹道:“赵某赞同安义的说法,只是有些委屈范志昌了。”
宋思礼见两位副主考都同意将范志昌拿下,大笔一挥将原来的第二名丽州俞德坤幸运地成为会元,而范志昌再次成为第二。
呈报天子御览后,张贴皇榜,第一次取中的贡士中保留了近二百人,被刷下的多是作弊之人,而新增的一百五十七人自然欣喜若狂,对天子感恩戴德,至于叶孜、马远翔这些原本有希望取中的人在大理寺中正与何英杰、周处存等人接受盘查审讯。
三天后殿试,石方真亲自驾临含元殿,三百四十五名贡士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入殿,拜见天子后依次跪座,殿试时间从巳初始酉正结束,殿试要求严格,不准说话随意走动,但允许在礼官的引导下如厕、饮水和进食。含元殿外两侧,左侧摆放着五口茶缸,右侧则是五筐大饼,还有咸菜,供贡士们取用。
殿试只考一策论,是天子石方真亲自出的题,“国之四民,士农工商,孰为轻重,请论之”
(请稍候五分钟)
四月十五开科再试的消息传来,举城欢庆,至于那十个被关押在大理寺的带头鸣冤人,少有人提起。人心大抵如此,心善的念声好,嘀咕两句好人没有好报,多数人想着这十个人不能考,自己及第的机会岂不是多了几
第五百八十六章招揽人才
新科进士披红骑马游街,是永昌帝都三年一次的热闹场景,万人空巷看状元,鞭炮声和欢叫声响成一片。五月正是百花斗艳之时,五颜六色的花瓣从高楼仕女们手中洒向街道中间的新科进士,将道路染成斑斓的颜色,香味经久不散。
状元包立铭骑着高头大马,身披红绸花走在最前面,人生得意大登科,望着两旁窗户后含羞带怯、半隐半现的粉脸,包立铭心中懊恼,可惜自己早已成亲,要不然趋着高中之机迎娶权贵之女岂不是人间美事,说不定天子看重要招自己为驸马,那才人生真正大赢家。
真正有望成为驸马的范志昌在他的左侧,马身落后半截,得中榜眼既让他欣喜又有些遗憾,特别是有传言说他原本是状元,因为年纪的关系才被取为第二,即使父亲和江师再如何宽慰,范志昌总感觉心中郁郁,老二的滋味不好过。
三百多名新科进士们喜气洋洋,能从近万名举子中脱颖而出,迎接他们的是光明的前程,从此真正踏上青云之路。化州士子占了十九位,是历科中及第人数最多的,一时间化州风物再次成为京中热议。
引导官领着马队从晋安坊边走过,没有让喧闹进入坊内。晋安坊在永安城的东南角,明普寺占据半座晋安坊,是大郑皇家禅院。江安义在寺院前的广场下马,随着人流进入大雄宝殿,烧香礼佛,诚心布施。
叫住一个小沙弥,江安义报上姓名,求见洪信大师。小沙弥显然听过江安义的名字,合掌一礼道:“江施主请随贫僧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