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变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宇十六

    江安义大喜,笑道“便是人参当萝卜吃也要咬牙服用。”

    洪信大师起身到书桌上抄写药方,江安义站在身后观看,“人参三钱,黄芪五钱,鹿茸一钱,巴戟天五钱,补骨脂、菟丝子各三钱,冬虫夏草四根,石斛胡乱拼凑,看官一笑,水三升煎服成一碗。”

    将方子递给江安义,洪信大师道“你先服一个月,然后到我这来把把脉,老衲再替你增减分量。”

    江安义笑道“多谢大师。这方子可真不便宜,一剂药估计就要十多两银子,平常人还真吃不起。”

    “此乃治标之法,服药之后让你夫人助你行气,药效发散得快些,效果会更好。”洪信大师叮嘱道。

    想起在姜州时欣菲替自己疗伤真气受损,既然回了京不妨让石头也帮忙,再不行就掏钱请龙卫的供奉,总之对江安义来说用钱能做得到的事不算大事。

    小心地将药方折好揣入怀中,江安义随口问道“既有治标之法,不知可有治本之法。”

    洪信大师默然无语,江安义原本是信口追问,但见洪信大师这副模样,莫非真有什么办法江安义赶紧追问道“大师,若有治本之法还望告知,就算花再多的钱江某也愿意。”

    “安义,你着相了,世间事并非都可以用钱来解决。”洪信大师眼中露出寒意,金刚怒目,当头棒喝。江安义一惊,惭然合十道

    “大师教训得是,江某惭愧,利欲熏心,忘乎所以。”

    洪信大师叹道“官场修行越发要把持住本心,当年灵秀大师有谒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江安义猛然忆起,初见广明大师时大师也曾念过此谒,还念了首“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心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劝自己要清心静气,莫染尘埃。广明大师已逝,自己却是满身尘埃。

    双掌合十,江安义默念心经,既思念广明大师也拂扫身上的尘埃。良久,洪信大师道“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安义你身具慧根,切不可迷失本心。”

    “你问治本之法,确实有,是百年前我寺高僧慧通大师研讨度云大师的这册抄本后留下的推测,并未载于书中,我也是听广明师叔在一次闲谈中提及。”

    江安义的心又提了起来,在能恢复自己真气正常的办法面前什么平常心也保持不住了。

    洪信大师道“安义可知三丹田和三关”

    这些年江安义跟着欣菲学习内家常识,当然知道三丹田是指生宫精舍,小腹、绛宫神舍,心、泥丸气舍、脑,三关则指脑后御风玉枕关,身中夹脊辘轳关,水火之际尾闾关。至明真人曾传给江安义一道真诀意守少腹育元丹,丹炉火炽闯三关,炼精化气上昆仑,绛宫温养神虚幻。

    见江安义点头,洪信大师继续道“要想迅速恢复真气,需大能者往你体内灌注真气,贯通任督二脉,一气冲三关,联通三丹田,直达混元至境,踏入炼虚合道之境。”

    江安义脸上现出苦笑,难怪洪信大师说用钱买不到,能替自己贯通任督二脉直达炼虚合道的高手这世间不知有没有,即使有恐怕也一心追求踏破虚空合道飞升,哪会损耗真气替自己疗伤,这个办法有同于无。

    从藏经阁出来,会齐家人。欣菲关切地问“江郎,洪信大师可有办法”

    江安义无精打采地道“大师写了个药方,让我服药运气,回去试过后再说。”

    洪信大师的药方果然有用,服药后欣菲帮着江安义运气调息,感觉气流更为充盈了些。江安义闭目内视,真气如雾丝丝缕缕从经脉发散,下丹田的积蓄几无变化。叹了口气,做词臣也好,至少天子喜欢,至于那个治本的办法,还是不要梦想的好。

    过了几日,洛怀王派人请他过府叙话。有过同往姜州的经历,江安义和洛怀王变得熟识起来,不过江安义还从未去过洛怀王府。

    庄松伟在府门前迎候,边领着江安义往里走边道“王爷请安义来是因为昨日楚安王向万岁呈奏了一封请罢职田疏,此疏乃是清田司令史潘和义所献,万岁对王爷提及,王爷想问问安义潘和义是怎么回事为何通过楚安王献策”

    江安义心中一紧,自己不愿看到的情形还是发生了。




第七百三十五章年青俊才
    庄松伟引着江安义来到西侧的花园,洛怀王府的规模比不上楚安王府,可是这花园的面积还是比江府还要大几分。园中有小山,山顶有亭,洛怀王一袭圆领白袍,黑发戴着金冠,一脸肃容等在亭中。

    等江安义行礼毕,石重仁道“今日父皇在御书房见我,说清田司令史潘和义托王兄上了道请罢职田疏,让我这个清田司督办看看是否可行。小王才识浅薄哪说得出好歹,所以携了抄本来找江大人,你这清田司使,恐怕还没看过属下的奏疏吧。”

    江安义拿过奏疏,飞快地翻看了一遍,满篇的悲情、豪情,爱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而治理之策正是自己有意透露的罢职田田租折算铜钱、禄米。

    将奏疏交还给洛怀王,江安义平静地问道“万岁怎么说”

    石重仁注意看着江安义的脸色,见他波澜不惊,道“莫非真如潘和义所说,他先向你禀报过,而你不准他上疏。”

    江安义脸上闪过愠色,这个潘和义为了上进不择手段,剽窃自己的想法不说还顺手坑自己不把。

    庄松伟在一旁道“安义岂是那样的人,李东鸿和李来高皆是安义所举荐,倒是那个潘和义满口仁义道德,我看多伪。纵真如他所说安义不准上疏,安义也一定有其中的道理。”

    知己难得,江安义感激地看了庄松伟一眼,笑道“清者自清,庄兄知我。罢职田田租折算铜钱给付官吏我曾在酒后提及,当时还有李来高和刘逸兴在场,罢职田关系重大,眼下北征在即,宜静不宜动,我说此事要等北定之后再徐徐图之。”

    石重仁笑道“酒后失言,江大人将一场功劳拱手让人。小王记得你对潘和义器重有加,好像还有意将你夫人的师妹许配给他。啧啧,这小子太沉不住气了,要不然江大人可要替别人做了嫁衣还得赔上个新娘子。”

    江安义微笑道“福祸相依,何须在意。”

    “江大人不在意,我王兄可把他当成宝。”石重仁在椅中探出身,伸手摘了一朵碗莲花,在手中把玩着,嘴角微翘露出笑意道“我的王兄真是勤勉,大理寺和兵部的政务不够忙,又担上龙卫和暗卫的担子,知道我这个弟弟疏懒,准备把清田司的出领了去,可惜我向父皇辞呈,还被骂了一通。”

    庄松伟劝道“王爷,万岁看重于你,切不可玩物丧志,失了圣心。”

    江安义心想这位庄兄实诚,生在皇家有几个省油的灯,洛怀王分明是在以退为进,要不然急巴巴地将自己叫来做什么。

    “父皇说徐徐图之是老成谋国之言”,石重仁道“父皇让我告诉江大人一切照旧,不过潘和义所献的奏疏诚为良策,便在清田司下划出个职田署,让潘和义做从七品下的署令,专司清理职田事宜。”

    八月初,吏部公文下,随同江安义前往姜州清

    理官田的官吏皆迁升一级,而潘和义却擢升了四阶,一跃成为从七品下的职田署令,专司清理职田事宜。紧接着各种流言传出,有说潘和义写了篇奏疏得到天子赞赏,有说潘和义投了楚安王的缘法,也有说是江安义向天子大力推荐。

    大通坊潘家热闹起来,每天前来拜访的车马不断,潘和义换上簇新的浅绿色官袍一丝不苟地迎来送来,京中很快有赞语流出,夸他才学过人有名臣之风。等到请罢职田疏的内容流出来后,京中风议顿时分为两块,誉之者以为其忠君爱国,勇不惜身堪称士林楷模;毁之者骂他估名钓誉,为邀直名不顾他人死活。

    潘和义镇定自若,笑骂由之,每天按时来清田司当差,只是散衙之后每每有人相邀,京中清流无不以结识他为荣。江安义并没有为难他,腾出几间官廨作为清田署,还给他安排了六名书令史,各地报来职田的情况都直接交给他办理。

    那日喝酒刘逸兴和李来高都在场,自然知道潘和义这篇请罢职田疏的原由,刘逸兴表面无异,与潘和义谈笑如旧,而李来高则冷眼相对,潘和义数次上门都被他赶了出去。

    李来高和思晨的亲事已经定了下来,准备年底成婚。欣菲抽空将潘和义的事告诉了思晴,思晴伤心地哭了一场,后来还私下找过潘和义,潘和义以母命难违为由与思晴断了关系,反倒让她看开了。

    转眼又快到中秋,趁着江安义休沐,欣菲等人带着儿女拉着江安义上街买过节的东西,一家人逛完东市逛西市,马腿都跑细了三圈。等回到家时,江安义发现宅门前又围了一堆人,有前车之鉴,江安义让马车停在街口,自己上前查看。

    前次是武林人堵门,这次却是读书人,老远就看到李来高在愤然怒骂。“假仁假义的伪君子,李某不想再看到你,江兄也不想见你,你快些走吧。”

    “潘某自问有愧于江大人却无愧于国于民,中秋将至,潘某特意买了几封月饼向江大人赔罪。李兄,你我曾为好友,你让我进去向江大人解释几句,江大人若知我苦心自然不会怪我,若是江大人怪我,要打要罚潘某都甘心领受。”

    潘和义的声音,恳切无比,听在江安义的耳中有如苍蝇“嗡嗡”,让人作呕。自己与他同在清田司衙门当差,不见潘和义上门前来解说一句,今日会集这么些人,上门演一出负荆请罪的戏,要来个和气收场,得个好名声。可恨,江安义怒火中烧,此子行径比起当初风雷门上门逼迫更为可恨。

    “潘生委屈求全,实在让人感动。”

    “贤弟仁义尽致,江大人若是闭门不纳,实在有损其词仙之名。”

    还有人对着李来高破口大骂道“李来高,你是在嫉妒和义之才,生恐他抢了你的前程,你是个心胸狭隘的小人,为何不让和义见江大人。”

    有人高声叫

    嚷起来“江大人,还请出来相见,潘生前来求见。”

    李来高冷笑道“物与类聚人与群分,李某是小人,与诸位君子处不来,各位请回吧,江大人不在家中。”

    潘和义止住身边鼓躁的人群,冲着李来高深深一礼,叹道“李兄对我成见已深,等日后有机会小弟再与李兄分说。这盒月饼,劳烦李兄代为转送给江兄,潘某家贫,买不起贵重礼品,不过礼轻情意重,江大人定然会理解潘某的苦心。”

    “哈哈哈哈”,李来高怒极反笑,指着潘和义道“姓潘的,好口舌,李某当初瞎了眼还误以为你是实诚君子,今日之事怕是你思谋已久吧,李某索性遂了你的心意,成全你的声名。”

    说着,李来高上前一步,伸手将潘和义手中的月饼拍落于地,冷冷地骂了声“快滚,不要逼我道出实情。”潘和义眼泛泪花,弯腰拾起地上的月饼,不理身边众人的愤然怒骂,自顾转身离开。那些随同他前来的士子们愤愤不平地簇拥着他,离开了江府。很快,江安义嫉贤妒能、打压后辈的声名就传了开去,潘和义被拿来与江安义比较,潘高江低的说法甚嚣尘上。

    东宫,少詹事程明道幸灾乐祸地向太子提及京中风议,道“江大人这次失策了,潘和义这样的贤才他应该早向殿下引荐,结果潘和义在他的打压下投靠了楚安王,唉,真是可惜。”

    石重伟心不在焉地道“天下贤才多得是,一个潘和义不算什么,只是有了潘和义老二就能插手清田司的事,也不知父皇怎么想的,老二的权势越来越大,在朝堂上不时制肘孤王,莫非父皇”

    石重伟打了个寒颤,不敢往下想。程明道忙道“殿下不可自疑,万岁对殿下信任有加,之所以重用楚安王是为了磨砺殿下,今年中秋节赏,给殿下的赏赐倍于楚安王、洛怀王,说明在万岁的心中殿下与两位王爷不同。”

    “不错”,石重伟高兴起来,笑道“每年中秋东宫都要宴请属臣,宫里从江家拿了不少酒水,今年中秋宴要把江师也请来。可惜怜夕有了身孕,要不然让她舞上一曲,定然艳惊四座。”

    程明道心有不甘地道“江大人如今是清田司使,恐怕要参加万岁的赐宴,怕是来不了东宫夜宴。”

    石重伟眉头一皱,道“派人送张贴子去,来不来就看江师自己了。”程明道暗暗心喜,但愿江安义不来东宫赴宴,在太子心中埋下阴影。

    潘和义成为京中红人,前来潘家说亲的媒人将潘家的大厅坐得满满当当,潘母从早到晚地见媒人,却只听不说,她在等待中秋的一场文会到来。

    京城中秋有两场夜宴,天子主持的皇宫夜宴和东宫举办的属臣夜宴,文武百官不是去皇宫就是去东宫,楚安王石重杰却会在每年中秋午时碧漪园设宴举办文会,饮桂花酒谈天下事。



第七百三十六章中秋惊变
    中秋节,按照惯例天子会在麟德殿设宴,朝堂五品以上的官员皆可参加。太子入驻东宫后,东宫自行开宴,太子敬酒三杯后返回东宫,宴请的是东宫属臣。不过近两年多了些与太子相近的官员,天子特准二刻钟后文武百官可以自行去留,有不少人在麟德殿喝完又赶到东宫赴宴。

    京中官员数以千计,能参加麟德殿夜宴和东宫夜宴的毕竟是少数,更不用说那些没有官身的文人雅士,这就让三年前开始举办的楚安王府碧漪园中秋文会变得引人瞩目,不少人以能参会而自豪。

    楚安王府碧漪园经常举办各种文会、雅聚,经常有绘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流出,不少人因此而声名鹊起,成为京中名士。更有幸运儿被楚安王赏识,举荐入朝为官,平步青云,赵岙、温玄岭等人就是众人嘴中津津乐道的幸运儿。

    碧漪园中秋文会设在午时,巳初时分潘和义便换上件旧青衫,坐着牛车前往楚安王府。从大通坊到王府路程不短,潘和义这些天收到的礼钱足够他换乘更高档的马车,可是潘和义知道自己要苦心维持贫贱不能移的形象,或许与哪家豪门结亲后可以稍做改变。

    车内,潘和义闭目养神,脑海中思虑着这段时日发生的事情。最担心的是江安义与自己翻脸,到天子处说明罢田租改成银钱禄米支付之策是他剽窃,潘和义自忖即使有楚安王相帮,自己恐怕也要落个声败名裂的下场。

    惶惶不安地过了大半个月,每天都担心江安义来找自己算账,可是安然无事,衙门内到江安义官廨中禀事,江安义神色如常,潘和义渐渐放下心来,看来江安义是不打算与自己计较了。

    细细思忖过,潘和义得出个结论清理职田干系重大,江安义也不想承担得罪天下官员的风险,自己出头替他担下责任是各取所需,这样说起来自己还帮了江安义一把。

    这样安慰着自己,潘和义决定试探一番,在八月初十买了月饼到江府登门道歉。江安义武功高强,那么多刺客都死在他手中,万一他发起怒来,自己岂不性命难何。

    心中忐忑,潘和义邀了些新近结识的好友一同前往,结果被李来高堵在门外,李来高翻脸是意料中事,万幸他没有说出奏疏之事。此行虽然受辱但却替自己赢得忍辱负重的好名声,潘和义露出得意的笑容,挨顿骂算什么,经过此事他总算安下心来。

    喧闹声传入车中,潘和义没有撩起窗帘观看,算算时间应该到了长乐坊,今日盛会前来王府找寻机会的人不少,能入王府的不到三成,剩下的许多文人墨客呼朋唤友在王府外徘徊,寻找进入王府的机会。

    潘和义心中暗叹,在太府寺书令史时他也曾到过楚安王府门外找寻机会,和众多士子眼巴巴地看着那些登上台阶进入府中的幸运儿,期盼能遇到相熟的朋友,顺手将自己也带入府中。时过境迁,如今自己可以挺直胸膛大摇大摆地走进王府了,看来自己献疏之举做对了。

    牛车停住,车把式在外面喊道“爷,前面堵得厉害,小的只能送您到这了。”

    潘和义下了车,看到前面车马慢如蚁行,自己乘坐的牛车塞在一众豪车中分外显眼。付了钱,潘和义安步当车往前行,一路之上认识之人上前见礼,言语巴结奉承,都知道潘和义如今是楚安王府的红人,希望能得他相助入府。

    潘和义淡淡地笑着,平谈不失和气地寒喧着,离王府一箭之地居然走了半柱香功夫,来到府门前身旁已经聚集了十余人。

1...233234235236237...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