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宇十六
站住脚,冲众人拱了拱手,潘和义迈步踏上台阶。九阶台阶让潘和义有种青云直上的飘荡感,周围投来的羡慕目光让他舒畅不已,忍不住要得意地笑出声来。放缓脚步,潘和义稳了稳心神,将喜意压回心中,一脸庄重地站在府门前。
丁楚告诉他,那个曾经为难他的阍者被贬去了方州的封地,眼前这个阍者看到他,紧走两步上前躬身施礼,笑道“潘大人,您里面请,丁大人交待小的,您要是来了先到他的官廨坐坐,有几个朋友引见。”
身为豪门的阍者哪个不是心明眼亮,更何况潘和义这段时日经常出入王府,与府中丁大人称兄道弟,在阍者的眼中,潘和义身上的旧青衫分明也比他人的绸衫华 贵几分。
潘和义自矜地点点头,和颜悦色地道“有劳程阍使了,今日来客众多,劳你记挂在心。”
不等程阍者回话,潘和义迈步入府。楚安王府内宾客如云,长廊上不时碰到游玩观景的朋友,潘和义满面春风地与人打招呼,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要想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朋友越多越好。
丁楚的官廨内传出欢声笑语,看到潘和义进来,丁楚笑着起身介绍道“诸位,这位就是我说的潘和义潘署令,那篇请罢职田疏便是出自他之手。”
潘和义拱手向几人行礼,那几人并未起身,只是冲着潘和义微笑点头。丁楚指着左边三旬文士道“这位是工部员外郎包立铭从典客署令迁升,此君可是建武元年的状元郎,潘贤弟明年想参加科举,不妨多向他请益。”
潘和义连忙施礼道“末学早就听闻过包状元的大名,若能得包大人片言指点实是潘某的福分。”
包立铭淡淡地笑道“好说,好说。”
“这位的诗词潘贤弟一定听过,闻歌始觉有人来,京中诗词大家方知义,暂在上林署屈就署令,王爷最喜他的诗词,今日中秋盛会,方榜眼又要有大作问世了。”
潘和义笑道“小弟对方兄仰慕已久,方兄的诗词小弟可是首首能背,今日有缘识荆,实乃幸事。”
方知义打量了一眼潘知义,不咸不淡地道“诗词小道,怎及得上潘生一篇请罢职田疏上达天听,又得王爷嘉许,今日文会潘生的风光将远胜方某。”
潘和义从话中听出酸意,立时明白方知义的心态,他是探花郎出身,又苦熬
了数年,才做到上林署令,而自己不过是举人,凭借一篇奏疏便与他同阶,将来极可能还要超越过他,怎么不让方知义心中不是滋味。
假做不知其意,潘和义笑吟吟地听丁楚介绍那个中年文士,“纪公纪瑞山,方州名士,现在方州王府中任学官长。”
纪瑞山起身笑道“后生可畏。那篇请罢职田疏老夫拜读过,诚为治理职田的良策,潘生见识过人,国之栋梁也。”
潘和义挂着谦和的笑容,坐在下首听丁楚几人高谈阔论,偶尔插上两句,绝不喧宾夺主。当年门外徘徊,如今成为座上客,潘和义的心情激荡,眼前这些人都是京中名士,状元郎、探花郎,对一个举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角色,自己能坐在下首同他们一起谈笑,身份已经悄然转变。
潘和义拿起茶盅呷了一口,轻轻地吐出一口茶香,眼下相伴的府友、员外郎、署令和学官长,再过几年和自己在一起喝茶的说不定就变成了侍郎、少监,再以后就是尚书、公卿。莫欺少年穷,潘和义眼前现出江安义的样子,他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而且做的比他还要好。
门外侍从来请丁楚等人前去赴会,丁楚带着众人来到春云殿,今日来的文人雅士多达三百,只有春云殿外的广场能安置下这么多桌椅。丁楚到来时春云殿外已经坐满了人,看到丁楚不少人站起身来打招呼,丁楚笑着回应,向众人介绍身旁的潘和义,一时间潘和义成为众人瞩目。
有丁楚带着,潘安义坐在了最前面。丁楚侧过头来低低地声音叮嘱潘和义,道“前两天我跟你说过,今日王爷有意在众人面前捧你,你可有准备。”
潘和义感激地道“丁兄放心,定不会让丁兄失望。”
楚安王驾到,碧漪园中秋文会按着安排好的剧本往下演,潘和义在众人面前唱了一出好戏,所做的“冷露无声湿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在席间传唱,夺了方知义的风采。桂花香中美酒醇,潘和义醺然醉倒。
麟德殿夜宴在“明月几时有”的歌舞声中拉开帷幕,君臣们举杯共演太平盛世,太子敬过天子酒后,又敬了孔相和马相一杯,然后举杯敬过赴宴的文武大臣,告退回了东宫。
江安义坐在左侧的中间,盘算着挨过二刻钟后回家与妻儿团聚,至于东宫相请,自己已不是东宫属官,名不正则言不顺,就不是惹厌了。
石方真兴致很高,笑道“值此良宵怎么无诗,诸卿谁做出好诗,朕重重有赏。江安义,今日不准你出手。”
众臣兴奋起来,能坐在这里的谁不是饱学之士,吟诗作赋那是拿手好戏,江安义是词仙,他若出手众人甘拜下风,但万岁说了不准江安义作诗,这个风头说不定落到自家。
正当众人搔首捊须苦思之时,殿外急奔进一名太监,高声叫道“镇北大营急报,北漠大举南侵。”
“哐当”一声,石方真手中的金杯落地。
第七百三十七章多事之秋
东宫文华殿,太子居中高坐,文武官员排坐两旁,中间的位置让于舞女们,丝竹声中舞女们如同蝴蝶般翩然飘飞,欢声笑语中杯觥交错,喜气洋洋。
今夜的主客是文华大典的编撰,总编撰齐国威坐在太子的左首第一位,这一年多来过得舒心无比,看似无权无势,但有书香相伴,无案牍劳神,齐国威的方脸变成了圆脸,坐在桌案旁肚子将袍服高高地鼓起。
右侧首位坐着国丈熊执仁,相比齐国威满面红光一脸春风,熊执仁神情郁郁,有些强颜欢笑。太子妃生下皇孙后受到冷落,昭训怜夕分外得宠,今年三月怜夕有了身孕,太子大喜,把她从昭训正七品升为承徽正六品,七月又擢为良媛正四品,若是她诞下皇孙,估计成为良媛正四品不难,甚至良娣正三品也有可能,此女实为女儿的大敌。
想起这个怜夕还是儿子熊以安介绍给太子的,熊执仁恨不得再痛抽他几鞭,哪有这样坑妹子的哥哥。不过儿子提到这个怜夕出身青楼,倒是可以用来篇文章,要是太子敢亏待女儿,自己撕破脸面也要到万岁面前讨个公道。
熊执仁端起酒杯闷闷地饮了一口,自去年天子染恙以来,有意让太子操持政务,官员们多有投靠,纷纷送礼讨好,其中不乏各地的美女。太子来者不拒,端本宫莺莺燕燕充斥其中,太子沉迷美色,越发冷落太子妃。熊执仁叹了口气,要不是因为女儿,自己才懒得替这个奢侈好色的太子操心,比起楚安王来太子明显不如。
程明道坐在熊执仁的下下首,他上首的那张位置是特意留给江安义的。他留意着两旁空着的位置陆续被从麟德殿赶来的官员坐满,可是江安义到还没有出现,程明道心中窃喜,这是自外于太子,自己不替他上点眼药都对不住他。
“殿下,值此良宵岂能无诗词,臣请钧旨,让座中宾客赋诗以助雅兴。”程明道不怀好意地起身道。
果然一提到作诗词,包括石重伟在内,众人的眼光集刷刷望向程明道旁边的空位。石重伟方才专心看歌舞,没有留意江安义来没有来,看到空位后一愣,问道“江师没来吗现在什么时辰了”
何子英连忙道“殿下,戊正刚过不久,估计江大人正在赶来的途中。”
熊执仁从满腹心事中惊觉过来,冷冷地扫了一眼程明道,此人就任东宫少詹事以来,逢迎太子享乐,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多次有意针对江安义,其意十分明显,不想让江安义回来。此人虽然有才,但却用在歪道之上,太子身边有他,实是个祸害。
清了清嗓音,熊执仁道“殿下,麟德殿中怕也在赋诗助兴,江安义人称词仙,怕是万岁留他在场,稍晚些江大人就会赶来的。”
石重伟想起前天宫中首领太监高直向自己抱怨,良媛怜夕让他到江安义的香水铺中“
买”两瓶新出的茉莉香水,可是香水铺的掌柜却说江安义的平妻李彤交待没有现银便不给货。石重伟知道东宫三寺的官员以及宫中太监常打着东宫的名义向江家要这要那,江家财大气粗,香水生意、酒水生意以及化州的各项生意收益在百万以上,东宫向他要点东西是给他面子,别人送上门来自己还不收呢。
当然他不知道所谓的两瓶实际是五十瓶,给宫中或许真是两至五瓶,其他的便被经办之人倒卖渔利,每年光从江家香水铺中获利的银子就有几万两,被三寺的官员和后宫的太监分润。熊执仁曾隐约向他提过此事,可是程明道以为东宫侍从为太子操劳,给些好处可以让他们感激太子的宽仁,更加用心办差。石重伟深以为然。
轻哼一声,石重伟脸拉了下来,道“江师既然在父皇那边有事,咱们不用等他,难道没有了江安义中秋便无诗词了吗”江安义不知道,今年中秋天下最具权柄的两人都不想让他做诗了。
程明道心中欢喜,太子对江安义的态度已变,江安义再回东宫的机率大减,自己适时加把火,江安义便要靠边站了。将来太子即位自己从龙有功,地位就会江安义之上了。
话音刚落,殿外有名太监飞奔入内,不顾礼仪大声禀报道“万岁有旨,宣太子殿下紫辰殿见驾。”
石重伟一惊,站起身来,喝令歌舞退下,问道“可知何事”
那太监从麟德殿过来,知道些缘由,只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怎敢乱说,含糊地道“奴才不知。只知万岁爷召太子、两位王爷,两位相爷、六部尚书以及太尉府将军、京中十六卫大将军到紫辰殿议事。”
看来麟德殿的夜宴也停了,应该是有大事发生,要不然绝不会这个时候传旨到紫辰殿议事。此次召见的还有太尉府和京中十六卫,应该哪里发生了战事。石重伟不敢耽误,急急动身前往紫辰殿。
紫辰殿中烛火通明,文东武西已经站满了人。石重伟向宝座上的天子行礼,石方真点点头,示意刘维国将那封急报让太子过目。急报是镇北大帅、申国公王克明所奏,“八月十二日,北漠三十万轻骑进犯镇北城,城中将士守城不出,漠兵以部分兵力牵制城中守兵,其他轻骑四散掳掠,击溃十余个倚附朝庭的部落。漠兵凶残,烧杀抢掠,部落中高过车轮男性皆亡于刀下,部落牛羊粮草被夺,待臣率大营铁骑出击,漠兵逃向北方,追之不及。臣屯兵三十马驻守在镇北城,是战是守,请万岁示下。”
手中薄薄急报有如千斤重,石重伟知道父皇准备在明年三月向北漠进军,漠人明显不想坐以待毙,选择八月先行出手,打乱了父皇的布署。八月的北漠天气开始转凉,漠人习惯了寒冷的气候能够来去自由,而对郑军来说这样的天气不说出外打仗,不被冻伤都是幸事。
见人差不多到齐,石方真沉声道
“诸位臣工,镇北大营的急报大家都知道了,大伙说说该如何应对。”
麟德殿惊变,夜宴不欢而散。天子带着重臣们前去紫辰殿议事,江安义还不够资格,随着众人出宫返家。儿女们看到他回来都十分高兴,叽叽喳喳地围在他身边说话。
欣菲关切地问道“江郎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可曾到东宫见过太子”
彤儿笑问道“江郎,今年中秋做了什么诗词,快念出来听听。”
冬儿替江安义拿来家常衣服,细心地帮他换下官袍,笑道“月色正好,江郎和我们一起饮酒赏月。”
江韵婧举着块月饼送到江安义嘴巴,娇声道“爹,这是郭大伯从化州寄来的月饼,可好吃了,你尝尝。”江安义咬了一口,是果仁馅的,里面夹杂着干葡萄,甜香可口。
几个儿女不甘落后,纷纷举着月饼送到江安义的嘴边,七嘴八舌地道“爹爹,我的月饼是五仁的,可香了”、“爹,这块是火腿的,你看,好大一块肉”、“我这块是豆沙的,爹爹你咬一口”。
江安义谁也不冷落,每个人手中的月饼都咬了一口,吃一口赞一口“真香”、“真好吃”,欣菲三女笑吟吟地看着,一家人在月下幸福甜蜜。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娘的身边有妍儿和思雨、晨昊、韵雪在,应该不会感到寂寞。倒是郭兄随自己进化州,自己现在进了京,他却留在了那里,自己曾去信邀他来京中发展,他来的信说喜欢上了化州风物,准备终老于化州。化州的发展进入平稳阶段,方刺史萧规曹随,化州的税赋稳定在四百五十万两左右,说起来自家一半的根基在化州,有郭兄在那盯着可以放心。
虽然化州有方刺史等人照看着,但人走茶凉,各种针对郭胖子的小动作不断,郭兄在信中从来不提,倒是李家写给彤儿的信中经常报怨官场上的人索要好处,稍不如意便暗中使坏,让江安义跟方刺史打声招呼。
江郭余李几家的生意是个巨大的金矿,怎么可能断绝别人的觊觎,江安义走之前拉拢安西都护府,又将利益分润给化州当地的豪强,嘱咐郭兄每年从几家的分红中拿出数万两银子支助书院、抚幼养慈院,筹建义仓、收养孤儿、修桥补路做善事,就是想在民间百姓嘴中留下口碑,与官合利,与民同忧方为长久之计。
朝庭与北漠即将交战,据说西域诸国在蠢蠢欲动,想要趁机掠夺化州财富。朝庭对北用兵,从安西都护府抽走了五六万精兵,安西都护府实力大减,如果西域联军再次入侵,是否能御敌于关外
江安义端起酒,将满腹的愁怅抛开,举杯敬三个妻子祝道“且喜人间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词仙出手必是精品,欣菲三人喜上眉梢,举酒相和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七百三十八章漠北月色
一样月色两样情。八月中秋的漠北草原,月色清冷,万籁俱寂。明月朗照,微风吹拂,长长的牧草在轻轻起伏,月下的草原空旷迷人。几顶牛皮帐蓬中间燃着篝火,穿着漠人牧民服饰的康千峰和几名师兄弟团坐在篝火旁,篝火上烤着羊,肉香四溢,油脂滴落在篝火上冒起滋滋的火焰,一只牛皮酒袋在众人手中传递着,袋中是烈酒烧刀子,众人借助烈酒抵御着寒冷。
孙桐拿了块月饼寄给康千峰,道“师兄,今天是中秋节,吃块月饼应应时气吧。”
月饼是他们白天从过往的商队手中买的,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草原,而往来的商队却更为繁忙。漠人加紧了对商队的盘查,却并没有禁止商队的往来,郑国对北漠实施粮食、铁器、酒水、茶叶等物资的禁运,而对绸缎、瓷器、珠饰、香料的往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是鼓励商贩从北漠运回良马。
另一条西域对北漠的商路越发繁忙,延延不断的商队翻越贺牢山把北漠人急需的粮食、箭只、盔甲以及军械、日用品运来,再把成车的黄金、玉石拉回去,这些具有官方色彩的西域商人赚得盆满钵满。为了应对即将到来征战,缇珠居次把王庭的库存搬运一空,就连王帐内的装饰也换成了物资。
康千峰从腰间解下把西域特色的小银刀,将月饼分成四块,取了一块在手中,对孙桐道“拿给丰师叔,剩下的月饼也都切了,分给师兄弟们尝尝,出门在外不容易。”
真不容易,十两银子才买到四块月饼,这是商队夹带的私货,如果被军队搜出是要没收罚银的,若没有背景,安上个通敌的罪名,人杀死货物充公。
月饼是枣泥馅的,酥软甘甜,康千峰嘴中却满是苦涩,来到镇北大营已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与众多的江湖人在军情司统领、暗卫副督统黄喜帐下听用。
因为与楚安王的关系,黄统在吃住方面对风雷门十分照顾,十二个人分到了四座营帐,而且位置居中。康千峰率领师兄弟们数次出入大漠查探军情,有一次甚至偷入到漠人王庭。积功升迁到军情司副典史从七品下,随行的几名师兄弟也成了卫士、力士,给他送月饼的孙桐是正九品的卫士,而陈步亭已是八品的司吏。
将月饼吞下,康千峰接过陈步亭递过来的酒袋,仰头喝了一大口,火辣辣的感觉顺喉而下,身子顿时暖和了许多。他以前喜欢琼州液的绵柔醇厚,来到北漠之后却逐渐喜欢上了味道浓烈的烧刀子,饮酒如出刀,痛快淋漓。
篝火跳跃如血,一同前来军情司效力的江湖人已有三四百人倒在了草原之上,鲜血浇灌着野草茂盛,随他一同出关的师兄弟出有四个人永远地留在了草原上。尚扬风死在萨都教高手的掌下、李轻平被射死、邓国荣为掩护自己被人一刀砍死,徐峰在逃离漠人王庭时被堵住,估计性命难保。康千峰吁出一口酒气,风太冷,吹得心都硬了。
康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