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第十个名字
洪涛给王大选择的路依旧是从军,她的性格干这个活儿最合适,同时也是保命的依仗。新党旧党后宫党恨自己并不是因为私人恩怨,只是自己碍了他们的事儿。
拿掉自己的权利,说不定大家又成谈天论地的朋友了,所以他们不会对自己的部下赶尽杀绝,也没这个必要。
自己这些养子养女工匠都是赚钱的宝贝,抢都来不及怎么会杀呢。除非你不乐意帮他们挣钱,那杀了也就杀了。
也不光是王大的出路,还是王三王九王十二的出路。只要她们发自内心的有意愿去追求荣华富贵,愿意脱离驸马府改换门庭,就会有无数朝廷大佬伸出手拉一把。
如何发自内心如何表现出趋炎附势的态度,就得由孩子们去自己发挥了。这个技术她们都会,挖坑害人撒谎骗人都是儿童团的基本功,但能不能成功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思想。
只要能说服王大,那王三王九王十二就没问题,从小她们也都是跟在大姐屁股后面亦步亦趋的性格。
孩儿愿为爹爹计,哪怕被世人唾弃也绝无怨言,弟弟妹妹们想来也不会违背爹爹的命令!说已经说得这么明白了,王大低头沉思的时间不超过二十秒就做出了符合洪涛心愿的选择。
嘿嘿嘿你就别做梦了,还被世人唾弃,没这种机会。届时他们会把爹爹说成世间最坏的人渣,还能拿出无数证据。你不叫背信弃义也不是不忠不孝,应该叫弃暗投明大义灭亲,不光没人骂还会受到赞扬。只是这件事儿其他姐妹兄弟还不能明说,她们可能会骂恨你们几个。没辙,忍着点吧,本官挨的骂更多,谁让你是我闺女呢。
王大的预判不太严谨,洪涛必须帮她纠正过来。当投降派和汉奸也不是随随便便找个人就成的,这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不光王大要认清形势把握分寸,还得把这些话转告给王三王九和王十二。
大人,时辰差不多了父女俩能痛痛快快聊天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不,没有宸娘和绿荷紫菊捣乱,王十二这个不长眼的又凑了上来。
黎明前的黑暗,凌晨三四点钟是人一天里睡眠最沉的时候,也是天色最黑的时候。洪涛向来是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不把有利条件全用上就浑身不得劲儿。
进攻固安城的战役也将在这个时候发起,三万新军从西北两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偷袭什么的就别琢磨了,新城大火中途大战,要是固安守军还没得到消息,辽国的边防线就真成筛子了。
固安守将没有贸然出兵,夜战在这个年代是非常冒险的选择,士兵们没有经过相关训练,从上到下都是碰运气,不到迫不得已谁也不愿意用。
他的应对非常谨慎,派出多股骑兵小队成扇面搜索,哪一队没回来敌人就在哪边,然后再派人去探,同时向析津府和附近驻军示警求援。
607 巧过无定河
这种方式很稳妥,只要固安城不失,做为守将就没责任。要是能把敌人拖在城下固守待援,以辽国骑兵的速度,天亮之后就会围过来,内外开花围歼来犯之敌又是大功一件。
不管怎么说吧,固守待援是旱涝保丰收的两全之计,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下也毫无问题。可在战场上有时候就不能求稳,将军之所以能统领一方靠的就是你比别人判断力强,总能选择对的方式。
目前的契丹将领远远不是建国初期的悍将了,舒适的生活条件和对权利的渴望消磨掉了他们对战斗的渴望,思想上更趋于不犯错。
刚开始洪涛不敢相信固安守军把无定河大桥放弃了,生怕是个陷阱,还按照原来的计划准备强攻固安,拿下城池之后也就控制了桥梁。
但王七带着特种兵和新军去了一会儿就派人回来报信,大桥易手了。他不光占据了南岸桥头,还推进到了北岸,正在挖掘壕沟布置防御阵地。
那还打个屁啊,强攻固安只有一个目的:让部队能顺利度过无定河。现在大桥都被王七占领了,固安守军也没有出来迎战的迹象,别等了,溜吧!
可三万人和近千辆箱车靠一座桥过河最快也得一个时辰,这段时间不能让固安守军闲着,必须让他们忙起来才不会瞎想。
于是新军的攻势就展开了,西门是进攻重点,北门为策应。其实西边的攻城部队正借着夜色掩护一点点向大桥运动,只留下六个营和五座攻城弩,时不时的往城头上扔两颗霹雳弹。
铵油药确实比黑火药给力的多,尤其是对付古代的砖混结构建筑,不用挖洞深埋引爆,光靠震就已经把西门震裂了好几道大口子,城楼也摇摇欲坠了。
别停,集中轰击城楼!王大得到的命令是佯攻造声势,她很好的理解了主帅的意图,佯攻也是攻,必须造出声势。
新军士兵可以顶着箭雨嚎叫着冲到护城河边再退回来,但不能一点压力也不给,要是能把这座城楼炸塌,声势就差不多了,够城里的守军忙活好一阵的。
主将的意图士兵们也领会的不错,想炸塌城楼是吧,那就别往城上扔了。霹雳弹是圆的,爆炸时间很不好掌握,扔的准不见得炸,炸了不见得就在城楼上。
干脆往城门洞里扔吧,有限的空间可以增加破坏力,城门洞一塌城楼不也就跟着塌了。三颗霹雳弹城楼应声而倒,还是向内倒,砸死了多少守军不清楚,掀起的烟雾连护城河都看不见了。
收拾装备撤!王大看看沙漏觉得时间差不多,下达了撤退命令。二千多新军连攻城弩都没拆,往箱车上一放掉头就跑。
和西门相比,洪涛在北门的进攻可就热闹多了,一上来就顶着箭雨由工兵挖坑埋铵油药卷把护城河岸炸塌了,接着再铺设木板推着箱车强渡护城河,冒着滚木礌石把铵油药卷又塞进了城门洞。一声巨响之后,城门楼连带十多米城墙全塌了。
此时新军的重甲突击队上场了,浑身上下都罩着钢甲,手里还拿着半身盾和短剑,一排又一排,看起来很是吓人。可这个排场有点慢,光列队就列了三刻钟,再一步步挪到护城河边接受箭雨的洗礼。
弓箭对这些铁皮人没什么用,可是重甲步兵攀爬城墙废墟也挺吃力。折腾了好一阵,王大都过来了,这边的铁皮人还在护城河边列阵呢。
成了,让战士们回来吧,这破玩意没啥用。
铁皮人和半身盾都是洪涛突发奇想设计出来的新兵种,只装备了一个营,也没啥战术。本来是想配给赵佣撑门面的,结果六皇子上了海船,这些安排全成了多余。
过桥,不和他们玩了!别看铁皮人出阵费劲,撤退的时候跑的快极了。合算他们刚才都是装的,只为拖时间。
城上的守军突然发现敌人都撤了,忍了好久也不敢贸然出击,生怕中了埋伏,敌人的巨弩和能发出巨响的武器太厉害。直到桥北爆发出一声更大响动,守军将领才恍然大悟,赶紧安排骑军追击。
这时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北门和西门都被炸塌了,东门外向北是一片沼泽地,绕过去得十几里路,只能从南门出发。
此时固安守将算是全想明白了,怪不得敌人要从北门和西门发起进攻呢,还把两座城门都炸塌了,合算是早有预谋。
其实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洪涛真没这么安排,只是闲着没事儿搞搞破坏。新军还没过完,北侧的桥面就被工兵装好了铵油药卷。有多少追兵都不怕,来的越多越好,全得去无定河里洗冷水澡。
无定河就是后世的永定河,此时它是河北境内数一数二的大河,宽且深,水流湍急滚滚向东,顶的上两个白沟河。没有了这座桥梁,辽军得绕路一百多里才能从上下游的桥梁渡河北上。
不过洪涛没有破坏大桥的桥墩,只把桥面炸断十米左右。假如将来新军不得已还要从此南撤,依靠工程兵的架桥能力,一两个时辰就能把缺口补上,算是给自己留条退路吧。
这就是有精确地图的好处,可惜山川督察院成立年头不多,对析津府再往北的地形地貌无能为力。不过就算有地图洪涛也不想再往北了,拿回析津府就掌握了燕山天堑,遍布寨堡好好经营几年,很容易和辽国在对峙中占据优势,再向北拓展毫无意义。
那边的地形气候根本不适合农耕民族发展,耗费巨资抢回来再扔掉就为了说出去听着给力?那不是有病嘛。
假如神宗皇帝还能信任自己,带着新军掉回头先把西夏干掉才是正事儿。别看它只剩下一小半国土,可留着终归是个变数。
只剩下宋辽两国一南一北和平相处挺好,按照北宋的经济发展规模,拖得时间越长对辽国越不利。根本不用大动干戈,只需资助渤海人阻卜人让辽国内乱,就可以趁他病要他命。
阿速死力,让你的族人分成几批去前面报信,就说新城的幽州汉兵造反,烧了草料和无定河大桥,攻击固安未果撤向永清,已经被你的渤海兵拦截打败。大部分幽州汉兵战死,少部分正逃往白沟河。
现在洪涛没功夫想太远,析津府就在七十里外,不出意外的话天亮时正好赶到。按照山川督察院的情报,无定河北岸驻军不多,耕种的农户不少,析津府附近只有两万多皮室军和幽州汉兵。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如何能避免意外呢?那就是给敌人添乱,让他们被各种各样互相矛盾的情报把脑子弄成一锅粥,越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疑神疑鬼,新军的麻烦就越少。
渤海兵打仗就算了,但当个报假信的最合适不过。这些来自深山老林的靺鞨人以待人诚恳著称,没那多心眼儿,谁会想到他们突然碰上一位真神呢。要不说老实人学坏最可怕,能把人骗得一愣一愣的。
卯时之后天空稍微放晴了一点,月亮依旧看不清,羞答答的藏在云层后面。不过有总比没有强,借着微弱的月光,驿道两侧全是收割过的农田,一眼望不到边。走上两刻钟就和没动地方一般,景色依旧如初。
此地比大名府不差,稍加经营就是鱼米之乡!越往前就越接近自己的家乡,哪怕洪涛明白这时候的析津府和后世的北京没多大关系,就连位置都不太一样,但仍忍不住有些感慨。
608 另有重任
假如有可能他愿意把后半生贡献于此,山川草原平原河流海港一样不缺,四季分明盛产煤铁人口充足。
十年之后不敢说比两浙路富足,但也绝不会比其它府路差。要是再算上与北朝的边境贸易,成为大宋首富之地也没啥问题。
这里的汉人怕是比不上大名府苗魁刚到湟州时也不看好当地蕃人,结果被打脸。现在他依旧恶习不改,又对北地汉人有了看法。
不管汉人还是蕃人,又或党项人乃至契丹人,无非就是想活命活得更好,哪儿有那么多好和坏,庸人自扰。
古人对民族的认知洪涛真是无法苟同,大家刚出生的时候都是人,把契丹婴儿放到泉州抚养,长大之后估计连驴都不会骑。同理,将宋人婴儿扔到北地,长大之后照样是合格的牧民。
人的差异除了肤色发色之外全都是后天环境造成的。有人说黑人笨拉丁人坏,世界上再好的东西到了他们手里也得变成废物。比如拉丁美洲各国的选举制度,又比如南非政权回归黑人掌控之后的糟糕表现。
没错,拉丁美洲的制度虽然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但完全变了味儿。南非也从潜力很大的后起之秀变成了治安和经济大倒退的国度。
但这不是人种的问题,而是教育问题。发达国家的国民教育水平能甩南非黑人和拉丁国民几十条街,有些事情非常考验全民素质,差太多玩不了。
大人说的是攻打析津府小人想打头阵,还请大人成全!一听话茬儿苗魁就知道又得挨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脱身已经成了新军将领们的必修课,赶紧说正事儿,越老实听着越倒霉。
又来了,出征之前我们是怎么说的?此战的关键不是攻城,一个破城几个药卷就炸塌了有什么可抢的?成全个屁,苗魁还有其它安排,洪涛就烦打仗时挑三拣四的将领,立马瞪起了眼。
大人还请明示,到底做什么能比攻打析津府更重要苗魁怕是怕但更怕捞不到军功,攻打北朝城池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都到析津府城下了,如果错过这个机会要终身后悔。
信不信我撤了你的西路军统帅!在新军中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洪涛遭到手下人顶撞的时候非常少,不光瞪眼,又开始咧嘴了。
即便砍了末将,我也想死个明白,还请大人成全苗魁算是认准了这份功劳,死也不肯改口,下马往地上一跪。
嘿,和本官玩这套是吧,你起来我就讲与你听。当着一队队路过的新军士兵,苗魁不嫌丢人洪涛还觉得不好意思,就好像自己多霸道一般。听闻此言,苗魁立马又窜回马上,比下来的还快。
可还记得延安郡王?洪涛真没想忽悠苗魁,确实给他安排了非常重要的任务。
但这件事儿不能提前说,本想进了析津府再讲,提前个把时辰也无碍。这不是被逼的嘛,手下人赖皮赖脸这门技术越学越精通,不好带啦。
大人把殿下藏在了这里!如果没人提醒苗魁还真把赵佣忘了,自打九月份之后就一直在河间府安排军队驻地,根本没见过六皇子的面儿。
你还真有想象力,殿下目前在湟州号上,同行的还有十多艘海商船只。船上装的全是我军的作战物资,想守住析津府更多杀伤辽军,仅靠咱们携带的物资不够,必须得把船上的货物全拉回来。你就是去完成这个任务的最佳人选,物资本官要,殿下本官也要!
洪涛都服了,这些人真会琢磨,自己喜欢穿着和士兵同样的军服藏在军队里,就以为谁都会这么干。此战的关键是析津府,析津府的关键则是海河口和赵佣。
攻打析津府不难,这个时代没有一座城池能抗住铵油药的威力,也没有一座城市的守军能在巷战里顶住装备了滑轮弩和攻城弩的新军进攻。
但光打下来没用,等着慢吞吞前进的禁军增援更不靠谱。想守住并尽可能多的把辽队钉死在析津府周围得靠两样东西,一个是弹药,一个是六皇子赵佣。
三万新军带不了那么多弹药,而且箱车也不够。这九百辆箱车不仅有王冠运输队的,还从甘凉路调配了不少才勉强凑齐。
既然一次带不够就得想办法补给,拿什么补给呢?陆路可以,但洪涛不放心。不是不放心禁军的战斗力,而是怕朝廷里有人给自己使绊子。
除了自己之外,包括王韶在内都不会对枢密院的军令视而不见。假如真的有军令下达不让后续部队北上,补给晚来几天就能要了自己和三万新军的命。
洪涛向来主张要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不到实在没办法绝对不能假手于人。所以他设计了另一条补给线,海上。
现在苗魁终于明白开国侯为何要与辽人勾勾搭搭,还用生铁去换活羊了,这个大坑挖的真深。合算从一年多以前就开始算计,别说辽国人没看出来,自己都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辽国在海河口新建的码头就是新军的第二条补给线,海船会在指定时间内抵达,有百十名特种兵的协助,几百新军攻占一座荒芜的小码头并不难。
届时也不会有太多辽国兵马驻守,新军如此大规模北上攻打析津府,会把附近的辽军都吸引走,不是去析津府增援,就是被调去边境各个军寨防御宋军的后续部队。
而自己的任务就是带着西路军的一万轻骑和几百辆空箱车长途奔袭,用最快速度抵达海河口接应补给船。把弹药和六皇子接上,趁着辽军围城部队还没集结完毕,内外配合杀进析津府。
这个计划很有可行性,从析津府有驿道直抵海河口,带着空箱车的轻骑兵行进速度不会慢。小股辽军部队根本挡住不住,大股辽军恐怕也碰不上。
辽国的南京道东南区域和北宋河北路东北角的地形地貌差不多,水网遍布沼泽满地人口稀少,既没有经济价值也没有战略意义。所以两国也都没有建造大规模的城市和军寨,更没有布置重兵。
只要让这一万新军到了海河口那就不是轻骑兵了,有了充足的弹药装备,他们立刻就是全装满员的攻坚部队,碰见谁灭谁,可以顺着驿道杀回析津府,假如辽国在南京道真有那么多常备军队的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