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第十个名字
108 杨家将
上元节,也称天宫节,按照中国传统的农历,是每年当中第一次月圆之夜。
在古人眼中月亮是个很神奇的玩意,所以有关月亮的重大变化必须得祭祀一番,祈求上天多多赐福。所以这一天远比元日春节重要的多,上到帝王下到平民,谁敢对神不敬呢。
后世的人们已经知道了月亮的老底,不就是颗冰冷的星球嘛,还是地球的小弟,自然也就提不起太多敬畏。于是吃就成了节日的主旋律,祭祀的情节淡了。
但这时候的人们还不清楚真相,所以吃并不是主要的,元宵节的称呼也没有。
既然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那地上的凡人自然得和神同步,纵然不能让地面也像月亮那般亮,多少也得意思意思。具体的做法就是观灯赏灯挂灯,用各种灯向上苍表达表达美好的愿望。
从正月十四开始,东京汴梁的观灯活动就展开了,各家各户都会在门口和院子中悬挂灯笼,多的多挂少的少挂,富裕的就挂花灯穷人们好歹也挂个红灯笼。
这些灯都要彻夜点亮,从正月十四开始连续五天,每天晚上城市里都是灯火辉煌,直到正月十八为止。
驸马府怎么算也属于富人家,所以从正月十二开始公主就接管了府中的大权,通过三个贴身丫鬟和一位奶妈指挥着府里上上下下,誓要成为光德坊灯魁!
对于公主的这个爱好洪涛不置可否,反正自己是不插手这些事儿的,自然也不会去帮忙。
原本他还想做个牛逼拉风点的大灯笼把灯魁拿到手哄公主高兴,为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特意打听了一下主要的对手都是谁家,可听完了答案之后就一点都提不起兴趣了。
光德坊里算得上正式住户的有不到三十,其中称得上大门大户的只有两家。一家是驸马府一家是北面的杨业府,也就是小说里杨家将杨门女将的家。
可惜的是杨门没有女将,佘太君姓折,杨业死后不久也死了。要说他家哪个女人最有名,应该是杨延昭的妻子,也就是杨六郎的媳妇。她是后周皇帝柴荣的闺女,柴郡主。
宋太祖赵匡胤从性情上讲应该算比较有人情味儿,注意啊,是比较,只要涉足政治的人就不能以常人论。更何况他是皇帝,手下一大堆文臣武将需要安抚,人情味多了肯定是个死。
为什么说他还算有人情味呢,因为他对旧主的恩情念念不忘,虽然篡了后周的政权,但没有给人家扣上一个无道昏君之类的帽子赶尽杀绝,更没玩了命的抹黑。
而是明明白白的承认了自己就是篡权者,原因就是上一任干的太次,那就下台让我来干!
谁不信谁就可以去问上任老领导,他死了没关系还有后人呢。后人也不会不敢说,因为赵匡胤下了旨意: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老赵的子孙们也算孝顺,终两宋三百多年没一个后代为了权利自相残杀丧心病狂,更没一个皇帝违背了他们老祖宗定下的规矩。
所以说吧,柴家后代在两宋那就是超然的存在,只要不谋逆干啥都成,谁敢说半个不字,找人揍一顿也是白打。不管是皇帝还是御史,没人乐意去找柴家人麻烦。
据高翠峰私下里和洪涛讲,这一片地方之所以没有官员大户乐意来住,就是因为当年那位柴郡主太厉害,谁和他们家当邻居谁倒霉,所以这片好地方才能落到了蜀国长公主手里。
别人拿柴家没辙,但皇帝的亲妹妹自然不用怕。柴家也不会瞎了眼来欺负皇妹,那样做很容易被扣上谋逆的大帽子。
不要以为这里住户少荒凉,其实这片地方风景非常好,还在金水河上游,除了禁军营地之外也少有作坊,基本没污染,可以算是开封城内的一处桃花源。
可惜杨家也陷入了普遍怪圈,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杨六郎时代还是深受皇帝器重的大将,到了他儿子杨文广当家时,充其量也就算一位镇守边关的将领了,再到杨文广的儿子杨怀玉当家,杨家就已经淡出了众人视线。
这位杨怀玉只是禁军中诸班直的一个小官,品阶还没洪涛的都虞候高呢。和这么一个正在走下坡路的邻居攀比,洪涛觉得赢了也没啥可高兴的。
再说了,有公主从皇帝那儿弄来的琉璃灯坐镇,一般的家庭还真没什么赢的希望。那就让公主自己折腾去吧,没有自己帮忙赢了更有成就感。
家里四处都在打扫装饰,就连西跨院里的小童们也被公主给征用了,每人提着一个小篮子,装上炊饼和酸馅在府门口摆起了善食摊。
就是给穷人发放食物,在这一点上洪涛觉得古人还是比较自觉的,不管平时口碑如何,凡是富贵人家逢年过节都会表示表示,不用任何人逼着,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洪涛既不想打扫卫生也不想站在寒风里假装大善人,他抱着宸娘骑上马又去金明池的乌金行工地了。
从初十开始工人们就放假了,放到正月十八。不是洪涛不舍得给加班费,而是工人们坚决不愿意在上元节期间也上班,这样会被人笑话。
再穷再缺钱,每年也得有几个节日是必须过的,上元节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他们坚信,如果得罪了神灵,那以后不管多努力干活日子也好不起来。至于说得罪了驸马嘛驸马算个屁,宰相家也不敢强迫别人不过节啊。
乌金行的作坊已经建的差不多了,两座水轮矗立在入水口岸边,彭大说过完节水碓和石磨就会运来,把这些安装完毕之后乌金行就可以正式开工生产。
圆形炼焦窑的建造进度比较慢,刚刚挖好地基,目前看就是个直径6米多深不到2米的圆形大坑,对外的说法是储藏石炭的仓库。
驸马真是好兴致,难道是特意来陪兄弟过节的,为何没有美酒相伴?但有一群人必须加班,那就是水虎翼的禁军。
每年正月十九金明池要举办龙舟大赛,皇帝会带着后宫佳丽和文武百官到此与万民同乐,届时金明池对外开放一天,还会有其它禁军的龙舟队伍来此比赛。
谁赢了谁就能拿到皇帝给的大红包,输了嘛,这个班就算白加了,还得被上司责怪。
宋人好赌,啥都赌,龙舟赛这么适合赌一把的活动他们自然不会放过,每支龙舟队都有人押注。
害得上司输了钱还丢了面子,后果可想而知。王冠本来正在码头上观看士卒在龙舟上训练,远远看到洪涛马上就凑了过来。
109 船桨和桨架
府中噪杂,来此散散心,观水今年可有把握获胜?洪涛还真没什么目的性,他只是懒的干活,又不想看着所有人都忙碌而自己无所事事。
一言难尽不瞒王兄,小弟在任两年有余,龙舟夺冠从未赢过,惭愧惭愧一听到龙舟比赛的话题,王冠满脸都是无奈。
为何会如此不堪?众兵将训练很是刻苦,又都通晓水性,难不成还有更善龙舟之人?
这个回答让洪涛有点意外,水虎翼本身就是正规水兵,要说打仗什么的他们很可能不灵,可划船比赛这种运动正是水虎翼的长项啊。他们平时也没别的事儿,除了摆弄那艘大楼船就是龙舟训练了。
王兄有所不知,每年夺冠的都是水虎捷。他们不知如何造的龙舟,在水面上快捷无比,其它船只望尘莫及说起原因王冠更是连连摇头,半点想赢的意思都没有,看来是被打服了。
龙舟是不一样的?洪涛从来也没看过古代的龙舟比赛,更没关注过比赛规则。
这时的龙舟比赛好像和后世的规则不太一样,船型没有限制,人数也没有限制,你要是觉得一个人划船也能赢,照样可以参加比赛。
所以参赛的队伍各有各的龙舟,开赛之前才会顺着汴水驶进金明池,平时是看不见的。那支叫做水虎捷的队伍也是禁军中的一支水军,只不过营地不在金明池,而是在城南的玉津园里。
他们的龙舟据说是由江南工匠制造,船型又细又长,重量轻吃水浅,虽然水手比水虎翼还少两个,但划起来速度反倒快了很多,已经连续获得了三次冠军。
水虎翼水虎捷是京城里仅有的两支水军,同样都没什么作战任务,全部工作就是巡河,外加逢年过节的时候弄个水上表演啥的,唯一能分出高下的也只有在这种时候。
可是水虎捷靠着这艘龙舟牢牢的把水虎翼给压住了,非常让王冠郁闷。虽然皇帝并没因此而责怪,可不用别人说,这也算本职工作干的不太好,获得的关注和升迁机会自然也会少。
我倒是有个办法没准能让王兄获胜,不知可想试试?洪涛也是闲的蛋疼,这个节过的没啥意思,一听王冠的叙述突然想起个好玩的事情来。
此话当真!王冠是水军出身,和洪涛接触的这些日子里也没少聊起大楼船的优缺点,是不是懂行一听便知。楼船他是没权利改造的,但龙舟可以。
真不真我也不敢打包票,但王兄已然没了夺冠希望,不如放手一搏。我这个办法也不麻烦,只需在龙舟上增加几根横杆,再把船桨换一换,愿不愿意赌上一把全凭王兄自己思量。如王兄愿意意思改造龙舟,我就代水虎翼的兄弟们押上十贯钱,赢了之后赌本归还,盈利全归兵将们,也算是给大家发节日赏钱了!
洪涛每次来金明池都能看见水虎翼的龙舟,十多米长一米多宽,十二位桨手每人单桨左右错落,船尾还有一位鼓手。他们不光要划船,还得按照鼓手的指令控制船只的方向,因为没有船舵。
这艘龙舟的改进余地还很大,主体就别动了,那样时间来不及,但加上一些附件肯定能大幅度提高速度。
比如说换成后世赛艇的单长桨,再增加一只船尾舵,由鼓手用脚操作。这样的话就增加了推力,还不用分心去控制船只行进方向,想来赢的机会会加大不少。
但由于没见过水虎捷的那只龙舟是啥摸样的,洪涛也不敢百分百确定自己的办法能奏效,只能是把赌注押上,也算给王冠一个交代吧。
就依晋卿所言!王冠稍微想了想就做出了决定。其实这个事儿对他来说没啥损失,改变说不定还有机会,不改变就啥机会都没有,肯定输!
说干就干,有了王冠的命令,几十名禁军士兵马上把另一艘龙舟抬上了船坞架子,造船厂里的工匠则开始按照洪涛的要求准备材料。
首先就是船桨,赛艇的船桨是由碳纤维和玻璃钢材料制造的,每根长18米到24米,长度可调,重量只有一公斤左右。
洪涛可选择的材料只有木头,造船厂里有现成的樟木,最细的也有大腿粗细。重是重了点,但强度应该足够。估计这时候的水手也没那么娇气,太轻的船桨他们恐怕还用不惯呢。
把整根樟木截成7宋尺长,然后用大锯从中破成两片,剩下的就得由匠人们手工削磨了。要把这半根木料削成一根整体的船桨,握柄得是椭圆,桨叶和握柄并不垂直,须有个十度左右的偏角。
这样才能在双臂向前伸直时让桨叶顺利插入水中,并在双臂回收的过程中逐渐出水,划水效率最高。
是效率最高不是功率最高,如果桨叶完全垂直于水力量是大了,可阻力也大,太耗费力气。
至于说这个十一度偏角的数据是怎么来的,洪涛真不知道,肯定是经过后世一大堆专家算出来的呗,还经过很多专业赛艇队验证了几十年,放心拿来用就是。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船桨的支架,这么长的船桨不可能仅靠双手控制,它必须有个支点做为圆心,而这个圆心就是支架的顶端。
后世的赛艇桨架和船身是一体的,造船时就留出了固定螺栓。现在的龙舟肯定没有,但好在它是木制的,临时往上固定也没什么难度。
工匠们在听明白驸马的意思看明白驸马的图纸之后,很快就找到了最坚固最简便的改装办法。
用一根胳膊粗细的木料横着固定在船的两舷上,按照单双数的顺序,依次把相错的一端锯掉,这样就变成错落有致的一边六根桨架了。
那船桨怎么固定在桨架上还可以自由活动呢?后世采用的方式比较高级,它有个擒纵装置,现在肯定造不出来。
但工匠们有办法,他们在船桨木柄上套了一个铁箍,铁箍下面有个半尺长的铁棍。桨架顶端也被铁箍箍紧,中间弄个比铁棍略粗的孔。
水手上船之后就把船桨木柄上的铁棍插进孔中,船桨也就能水平转动了。但不要上下过多移动,那样很容易把铁棍拔出来。一旦脱离了桨架的支撑,仅靠双手肯定控制不住如此长度的船桨。
如何能让船桨顺利划水还不至于脱离,这就得靠训练了,得让水手们熟悉这种新式的船桨,改变以前划桨的习惯。以洪涛训练水手的经验和这些水手的素质来判断,几天时间应该可以完成,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110 挖坑
官人为何不把桨架再长两尺,这样岂不更省气力?
船场的木作大匠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他已经干不动太多活了,但作为老师傅眼光还是很毒的,一下就找到了这种船桨的关键所在,支点!
如果按照洪涛的设计,支点距离桨柄比较近,大约是三分之一的位置,划起来会比较费力,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费力杠杆。
省力是省力,可要桨手胳膊够长才成周老大,改日把你的周家班借给官人我用用如何?
对于这个问题洪涛就没有商量的必要了,费力杠杆有费力杠杆的好处。按照杠杆平衡原理,费力肯定省距离,在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大。比如说筷子,再比如说船桨。弄成省力杠杆,那人就得在船上跑着划了。
大官人折煞小老儿了,若有用的上的地方尽管吩咐,何谈借字,也莫要谈钱,只求大官人能把技艺授得一二,就够我周家享用不尽。
周老头年纪够大,阅历就多,也不像彭大他们那样在宫中被吓破了胆子,这一点他和朱八斤是一类人。
哦?你也知道大官人我肚子里有货了?被别人当做大能人的感觉是很不错的,洪涛享受了好几辈子愣是没享受够,比给多少钱都过瘾。
那是自然,大官人做的水轮小人见到了,手艺啥的就不说了,彭大没辱没了祖宗的名号。可关键还是在大官人的绝学,那些带着齿的轮子精妙无比。还有都虞候大人屋中的火炕,不瞒大官人,小人也私下让徒弟做了一个,时热时不热,还有烟雾呛人,屋内无法住。
都说人老奸马老滑,这个周老头奸猾不奸猾洪涛还没看出来,但他的脸皮可是够厚。偷学别人手艺的事儿从他嘴里说出来半点羞愧都没有,这是打算明目张胆的抢了。
你周家是造船的,学那些一点用没有。官人我倒是会造船,改日画出图来一起参研参研。但眼下先以你家王大人的事情为主,水虎翼这些兄弟能不能扬眉吐气就全看你家的手艺啦!
造船的事情洪涛暂时还没太多考虑,主要是对内河船只没啥研究。如果周老头乐意和自己一起琢磨琢磨,那是求之不得的事儿。
没错!都尉大人说的极是,我水虎翼能不能在官家面前重振雄风就看这次的龙舟赛了。你且回去速速开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都尉大人的乌金行在此,你周家班好生帮衬,断少不了好处。
王冠没兴趣听什么船不船的,他也不是工匠,对手艺没任何需求,如何在比赛中获胜才是切实需要。原本已经没了这份心思,可让洪涛这么一扇呼,又有点热乎了起来。
活儿由工匠们干,洪涛自然不会站在寒风里监工,他乐意王冠还不乐意呢。干脆,去大奥的楼船上喝酒聊天吧。
这艘楼船前些日刚刚装饰完毕,就等着上元节出去露个脸呢,到时候皇帝会亲登此船在湖面观赛。在皇帝的座驾里饮酒作乐,这份殊荣别人肯定没有,但王冠可以有,这就叫县官不如现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