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有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第十个名字

    你不让干他们就偷偷干,总不能整天十二个时辰都派专人盯着吧,管不了索性就不管了,只要不影响生产爱干嘛干嘛,信仰自由嘛。

    王大人这兵当的倒是洒脱,就连我等也得起早跑步。监司大人有言,锻炼身体保卫自己;锻炼肌肉防止挨揍!若不是老汉无人愿收,定要去阵前会一会西夏蕃人,难道他们还能长出两个脑袋不成。老汉的精钢锻锤重一千二百斤,一锤一个全将他们砸成肉泥!

    武六是第一上岸的,王冠和高翠峰的对话他基本都听见了,由于里面含有对驸马的不敬之语,老头非常不爱听。

    若是放在以前,即便王冠辱骂当今圣上他也没脾气,因为匠人怎么可能斗得过禁军指挥使呢,想都不敢想。

    可现在他不仅敢想,还敢说了。在渭桥镇上,工匠的地位可以说高的都快没边了,即便犯了错误,那也得由监司判官工匠代表共同商议才可定罪,任何人包括驸马本人都无权私自判定,更不许擅自处罚。

    另外驸马还发明了一个玩意叫食堂,其实就是几个互不相连的棚子,砖墙草顶,连门窗都没有,除了遮挡太阳和雨雪之外屁用没有。

    但所有在这里干活的工匠包括小工和杂役,都把能进入最东边的棚子里吃饭当做毕生奋斗目标。因为这些棚子是分等级的,从西至东依次升高。

    最东边的食堂只有独领一项工序的大匠首领才可进入,驸马还给这些人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工程师。

    有了这个称号不仅仅能凸显身份高贵,还有诸多实惠。工程师吃的饭和下一等的技术员技工小工杂役都有所不同,顿顿有鱼有肉有凉有热有荤有素,下工之后还可以小酌几杯驸马亲酿的二锅头酒。

    此酒别说喝,只要打开瓶塞就能逆风香半里。劳累一天之后喝上两小杯,晕晕乎乎如踩着棉花般回屋一觉到天明,浑身上下煞是舒坦。

    光有吃喝也能忍,最让大家不能忍的就是工钱。从杂役开始算,每一级都有上中下三等,一级和一级之间已经不是高多少的事儿了,得问高几倍!

    界定谁能拿多少工钱的标准不是驸马和某些人的命令,而是一种叫做工序卡的玩意。在那上面详细记载着每道工序是谁干的什么时辰干的具体干了什么。

    等所有工序都完成之后,会有低级或者中级工程师查验产品评价品级。品级高在哪里为什么会高一目了然。

    谁能连续一百天保持工序卡全部为优,那就谁的意见也不用问,拿着工序卡去莲夫人那里报备,立刻就升一等。

    其实渭桥镇给的工钱真不高,除了饭菜管饱平白无故被训斥克扣打骂的情况很少之外,干到小工一级每日才能拿四十文钱。

    但来应工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大家图的不是混口饭吃,而是准备多学点手艺快点涨等级然后挣大钱勤劳致富。

    有没有懒鬼无赖打算顺水摸鱼呢?必须有,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从来没缺过这种人。

    但在渭桥镇想混日子基本没可能,连续五次工序卡被画上差就得降级。注意啊,不是降等,而是降级。好不容易费了一年力气升上去三等,只需五次就会被打回原形。

    如再不知悔改,那就是除名了。只要被一个工坊除名,整个渭桥镇都不会再录用,甚至去矿场当杂役,很多矿户都不乐意收。

    人家说了,渭桥镇用的都是好工,在渭桥镇那么规矩的地方都待不住肯定不是啥好人,能不用就不用,免得给自己招惹是非。

    州县官府对此事颇有微词,但也无法出面阻拦。渭桥镇既没有花大价钱抢夺劳动力,也没故意破坏地方上的农业生产,他们雇佣的都是流民,也就是没有土地可以耕种的人,对于有产有田的农户一概不予录用。

    这玩意合理合法,还替朝廷解决了一些不稳定因素,怎么阻止?上报朝廷弹劾?皇帝如果看到这种奏章,会不会带着禁军直接冲过来把写奏章的官员给砍了?如果替朝廷分忧都会遭到弹劾,那还要他这个皇帝毛用,这已经不是弹劾驸马,而是打算推翻皇帝。

    暗中搞鬼,不许本地人去渭桥镇上工出力?先不说这么做会不会又把亲从官禁军招来,流民和无产者们也不会答应啊。除非州府也能给大家发工钱,问题是州府拿不出这笔钱。

    洪涛这个办法好吧?确实好,就连看他很不顺眼的本地官员私下里也不得不佩服,这位驸马太尼玛能整了,全是阳谋,眼看着干着急谁也没辙。

    但这么好的办**是没普及开,除了渭桥镇之外没有一个地方打算采用。因为大家谁也不傻,掰着手指头算一算就会发现,这么做的人力成本好像要高不少,也没有什么利益可图。

    在这一点上他们没错,工序卡管理等级升降和工资拉开档次的制度确实会提高人力成本,非常不适合小作坊小规模的产业。

    洪涛弄了一套如此复杂的管理办法出来,根本也不是冲着降低人力成本去的。要想降低成本,他有更简单更方便的办法可以用,比较计件比如分组承包等等。

    之所以费心费力还不省钱的去推行这种管理办法,洪涛是冲着整个体系去的。他要用渭桥镇当母鸡,生生把古人的观念用荣誉和利益给扭过来。

    让他们愈发清楚的认识到知识就是钱质量就是钱,靠知识和质量不仅仅可以得到钱,还能获得周围人的尊重。




201 新年快乐
    等这群人逐渐习惯了此种逻辑之后,洪涛就会把他们调到更多的工坊去担任要职,让这些人成为流感病毒,把他们自身的习惯逻辑传染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能不能成功,洪涛也拿不准。

    但古人不是云过嘛,不以善小而不为。这么做并费不了自己太多精力,又有成功的可能性,干嘛不试试呢。

    且洪涛觉得工匠这个群体最适合用自己的思维去改造,因为他们原本的价值观就和自己接近,是古人里相对最认能力的一个群体。辈份资历派别之类的属性,在工匠群体里只能排在能力之后。

    他们还不像文人那般不好评价能力高低,谁有本事谁差一点都不用分辨,上手一试便知,实打实没那么多虚的。这就让自己这满脑子的新鲜技术对他们有了极大的吸引力,同时也有了用武之地。

    冬天很快就来了,元丰三年在凛冽北风的驱赶下逐渐走到了尽头。眼看元日将近,开封城内下了一场大雪,街道房屋殿堂庙宇树木河流一切的一切都归于洁白,就好像新年不仅仅是计时单位,还要从物理上重新抹杀天地间的一切。

    皇宫,崇政殿内,神宗皇帝正杵着额头坐在书案后发呆。有了乌金行特意铸造的石炭炉,即便外面风雪交加,可大殿里的温度一点都不低。

    自打入冬之后,这座一人高两人怀抱粗细的大铁炉子就成了皇帝的最爱,除了可以让人身体感到舒适外,还可以在上面烤一些酸馅。

    待到烤得面皮硬邦邦之后,吃起来会很脆很香,这也是自己那个不让人省心的妹夫传授的。不过妹夫也说了,石炭炉不管是烧蜂窝炭还是焦炭,一律不要放到寝宫内取暖,因为那会在睡梦中要了人的命,即便贵为天子照样躲不开。

    每当看到这个炉子感受到它的温热,皇帝就会想起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妹夫。说实话,如果自己不是皇帝,能有这么一个满脑子稀奇古怪想法还不怎么愿意琢磨人的妹夫真是件幸事。

    可皇帝的身份注定了这辈子身边都不会有至交好友,即便如妹夫一般与世无争的人,也不得不被迫加入到皇权的游戏之中来。每次想起这件事儿,就会让皇帝有一种深深的自责。

    但今天例外,皇帝脑子里想的并不是妹夫,也没有自责。他近来身体不太好,经常会感到腰酸腿疼。太医说是肾水有亏所致,并劝慰皇帝不要过于劳累,房事也需节制。

    神宗皇帝正式的后妃只有十四位,目前还剩十二位,婕妤钱氏和贤妃杨氏已不在人世,也没留下一儿半女。

    剩余这十二位后妃给神宗皇帝生了十个儿子,但活下来的只有四个。没错,百分之六十的死亡率,只有老大成王赵佾老二惠王赵仅老六赵煦老九赵佖还暂时健在。

    且赵煦和赵佖都未成年,能不能活过成年谁也不知道,毕竟另外六个皇子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得病夭折的。在这一点上老天爷还是挺公平的,尽管贵为皇子,在疾病面前也不会比乞丐多半条命。

    就是鉴于此种情况,神宗皇帝才不得不在朝堂劳累一天之后,晚上继续加班辛勤耕耘。皇子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是否稳定朝野能否平安皇权会不会旁落。

    假如皇帝在这方面不努力,那皇太后和大臣们就会轮番上阵,劝说皇帝不要拿祖宗基业天下百姓福祉当儿戏。

    任何一个正常男人,整天被人逼着干这事儿也会烦躁,况且这些日子神宗皇帝也确实累,光是裁减虚职和空额的事儿就有些焦头烂额,哪儿还有心思去造小人。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王诜派人给陛下送来了礼物,还恭祝陛下新年快乐就在此时,屏风后面传来了王安石的大嗓门。

    声到人到,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太监,吃力的抬着一口比棺材小不了太多的长条木箱,步伐已经有点踉跄。主要是王安石走的太快,他们有些跟不上节奏。

    大胆王诜,竟敢如此戏弄于朕,难道就不怕人头落地吗!哎呦,咣当这个皇帝当的真挺窝囊,是个官员就屁话一大堆,还不能随便和他们发火。

    听到王诜的名字之后,皇帝才像见了杀父仇人一般,又瞪眼又拍桌子,指着长条箱挑理,非说人家送的箱子像棺材,有欺君之罪。

    这一吼不要紧,把那两个抬箱子的太监吓了一跳。本来就快抬不动了,手一滑干脆就掉在了大殿门口,吓得两人小脸煞白。

    息怒息怒陛下息怒还不快快下去,难道等着陛下为尔等疗伤!

    王安石和神宗皇帝完全两种情绪,胡子上还沾有雪花,脚上的靴子也被融雪浸湿,却全然不顾。就连这两个小太监他也想救一救,不等皇帝呵斥就先自作主张给轰走了。

    他能送什么,还不是宝剑宝刀朕是让他去湟州阻止夏人筑城,不是让他改行当铁匠的

    和王安石神宗皇帝真不敢随便发火,还得拿妹夫撒气,指着地上的箱子就是一顿数落,好像王诜躺在里面听着似的。

    介甫介甫,慢点走,等等老夫陛下赎罪,王相真是老而弥坚,外面风雪未止,他却健步如飞,臣不及也还没等皇帝过完瘾,门外又有人大呼小叫,然后司马光就顶着一脑袋雪花冲了进来,还气喘吁吁的。

    君实莫要再喘了,速速与陛下告之,否则驸马之命休矣。虽然只是说笑,但王安石还是挺得意的。

    这半年多来他听了驸马的建议一直坚持打飞鹰,效果还挺明显。年轻几岁不可能,但身体有没有增强谁练谁心里明白。

    不光走急路不喘了,还比以前步伐大了不少。司马光就是佐证,他已经跟不上自己的脚步,即便小跑着依旧落后。

    这就是很好兆头啊,说明旧党势头已衰,自己只需再努努力坚持不懈,留名青史的新政说不定就成功了呢。

    心情一好人就大度,连向皇帝报喜的事儿都可以让。弄得司马光直瞪眼,心里好不气恼。既然不抢着报喜还走这么快,成心折磨人是不!

    两位莫要再与朕调笑,也不要再与王诜讲情,此番朕必要治他个不敬之罪!人这个玩意吧,总是越劝越来劲儿,眼看两位宰相好像都要为王诜说好话,这让皇帝心里更不爽。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王诜派人给陛下送来了礼物,还恭祝陛下新年快乐

    司马光没搭理正在撒邪气的皇帝,自顾自从怀里掏出一卷纸,说着和王安石一模一样的废话,亲手送到了皇帝的书案上。

    日产精钢千斤!百步内劲弩不得穿之轻便钢甲何为轻便钢甲?

    皇帝拿起纸卷慢慢展开,合算上面是个送礼的清单,标注着骒马多少匹马驹多少匹橐驼多少头,皆是用花膏与蕃人换取。

    同时也注明了骟马被留下交与亲从官禁军使用,还有一部分橐驼继续扩充商队。另有一匹移刺马和十多匹骒马已经运往湟州寻找合适的草场驯养,以期可以繁殖云云。

    这些事儿早就有密奏汇报过了,皇帝也不缺那些马和橐驼当新年礼物,即便是一匹移刺马也对大宋缺乏战马来源的事实于事无补。



202 乐极生悲
    但第二页上写的东西皇帝就不知道了,想来应该是近期做为没来得及单独呈报,而是做为新年贺礼跟着一起来的。

    每看到一行说明皇帝的声音就大一点,最终从书案后面站了起来,慵懒无聊烦躁的情绪一扫而光,抖落着手中的几张纸向王安石和司马光征询细节。

    日产千斤怕是略微夸张了一些,臣以为几百斤想是有的,看来驸马这喜欢说笑的性子依旧未改。轻便嘛,臣特意找三司使寻秤衡量,此甲重二十四斤又七两,确实比我朝铠甲轻了不少,想来是精钢所致。然此甲造型怪异,臣特命侍卫司禁军用劲弩在百步之外攒射,几十箭中的,唯两箭得以穿透,皆不能透内层皮甲,煞是惊人。不过王诜在信中明言,不能以难看而降罪,还望陛下应允。

    王安石自讨对王诜了解的比较透彻,接过了讲解的工作,比较仗义的替驸马撑了撑腰,实属难得。

    朕岂是迂腐之辈,就算嘶这这神宗皇帝让王安石说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干脆也别光听讲了,实物就在箱子里,还是亲眼看看吧。

    在木箱打开的一瞬间,皇帝就要反悔。这已经不是难看了,而是太难看,连人样都不能算,只能说是活鬼!

    箱子里并排躺着两具草人,扎草人的手艺一看就是彭大系的,不光有头发,还弄成了禁军喜欢的发式,栩栩如生。

    但此时皇帝已经没功夫去评判草人扎的好不好,目光全在草人穿戴的甲胄上。这种甲胄宋人从未见过,有点像汉唐时期的明光铠,但正面没有锁甲片,全部由大块的甲片组成。

    大的什么程度呢?整个胸甲就是一块,从脖子到肚脐以下,胸前一块背后一块,皆是向外突起说圆不圆说尖不尖的形状。

    甲片表面还不是平整的,有一条一条的突起条文。草人穿着它就像把身体钻进了一个不太规则的圆铁桶中,只是比铁桶多了些腰腹收放,略微贴合人形。

    此甲的肩部胳膊和小腿则是由传统甲片组成,依旧采用披膊护臂和胫甲的模式。只是膝盖以上多了两条与大腿贴合后面开缝裆部镂空的整体腿甲。

    一整套甲胄穿戴起来,看着不太臃肿挺灵活的样子,只是真没什么美感。以宋人的审美观而言,丑已经无法准确定义它的摸样,因为丑也是用来形容人的,而它根本就不是人形,更像是怪物。

    最丑的其实还不是甲胄本身,而是那个兜鍪。它简直就是个上下一边粗的铁桶,眼睛鼻孔和嘴巴处简单的开了条缝,配上由长条甲片组成的顿项,晚上戴着出门保证能吓跑一街筒子的人。

    其中一具甲胄上有不少箭痕,甚至还有两个不大的小洞,显然是被弓箭所伤。情形也和王安石描述的差不多,箭头不足以穿透伤到内脏。且按照此甲的弧度估算,甲片和肌体之间还有不小空隙,估计连皮肉也伤不了。

    咣咣咣此甲确能防劲弩攒射?裴英,唤人在前庭摆放,拿朕的弓箭来。光模样难看皇帝还能咬牙忍耐,因为驸马自打脑袋被踢伤之后,审美情趣确实大不如前,这一点从他在府中私自穿的衣服就能看出。

    可是皇帝伸手敲了敲甲片之后,就开始怀疑这两位宰相的人品了。甲片按上去是很硬,但厚度真有点太薄了。

    难不成是这两位肱骨之臣也被驸马收买了,三个人伙在一起欺上瞒下?想到此处,神宗皇帝的脸又拉了下来,低声向一边伸着脖子偷看的裴中贵下达了命令。

    怪哉再来!神宗皇帝用的是把一石两斗金漆弓,称不上强弓,却也不是随便找个士兵就能拉开并瞄准射击的软弓,禁军的职业弓手所用战弓也不过一石五斗左右。
1...8384858687...3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