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齐欢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云霓

    话是他说的,可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徐青安道:“那这案子怎么办”

    “不查了,”徐清欢说得很轻松,“那么多人都不查案,我们何必非要弄个清楚。”

    不查了。

    徐青安这下彻底愣在那里。

    “是啊,”徐清欢道,“我一个女子整日在外跑来跑去总是不好,哥哥也一样,父亲刚刚责罚过你,你都忘记了,不如这几天我们自己留在家中好好反省之下从前的过失。”

    妹妹这是开玩笑的吧,徐青安看向凤雏,凤雏却不理睬他。

    “哥哥,”徐清欢登车时转头询问,“要不要坐车,你身上有伤,骑马一路过来总是不舒坦,今天晚上还要去跪祠堂,总要留些体力才好。”

    “自然不用。”徐青安下意识地拒绝,在妹妹面前他怎么能变得如此虚弱不堪,那岂不是毁了他在妹妹心中的印象。

    直到马车慢慢走了,徐青安才真的相信,妹妹方才不是在开玩笑。

    徐青安利落地翻身上马,可是刚刚坐下来,就不禁一阵呲牙咧嘴,他忽然后悔,刚才不应该那么的刚烈,君子能屈能伸才是硬道理。

    孟凌云在一旁笑得像个猴子。

    徐青安看过来,孟凌云立即收起笑容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是吞了一口空气,无端地打起嗝来。

    “你说,这……真的不准备查案了”

    “嗝……我觉得……嗝……大小姐……说的对……世子爷……嗝……的身体需要好好休养,这不是……嗝……很好吗”

    真的好吗

    徐青安也弄不清楚了。

    “世子爷若是觉得不舒坦……嗝……可以去喝喝酒,约个宴席。”

    徐青安想了想那样的生活,忽然觉得索然无味起来,无非推推牌,听听曲儿,哪有抓几个可恶的凶徒来得刺激。

    如果妹妹以后真的什么都不管了,那他岂不是也要被搁置起来,就像大厨房里吊着的那块咸腊肉,满满的等待风干,慢慢的萎靡。

    徐青安想到这里,身下的马突然向前一跃,徐青安的屁股重重地摔在马鞍上。

    “哎呦。”徐青安忍不住叫了一声,他一定是流血了。

    ……

    马车回到安义侯府,银桂已经等在门口。

    “大小姐,”银桂上前道,“五老爷、太太和小姐来了,现在太夫人屋子里坐着。”

    徐清欢立即道:“你去禀告一声,我换了衣服就过去。”

    银桂点点头。

    &nbs




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杀
    徐清欢的话让屋子里的人都愣在那里。

    最惊讶的当然是安义侯。

    整桩案子,他还在其次,清欢查的最为仔细,其中花费了多少心力,他都看在眼里,可现在……清欢却说不查了。

    安义侯皱起眉头,难道张家向清欢动手了,想到这里他立即站起身:“怎么回事你遇见危险了”

    安义侯眼睛中隐约带了怒色,那是来自一个父亲对女儿的保护。

    “没有,”徐清欢立即道,“父亲安心,女儿没事,只不过女儿觉得我们这样做,没有必要而且不值得。”

    这下安义侯更加不明白了,那天晚上女儿还说要放手一搏。

    徐清欢看出了父亲的疑惑,放手一搏未必就是与张家明着争斗,就像张家一样,眼见事情败露,立即明目张胆地派人前来左右案情。

    如果他们也如法炮制来对抗张家,很快就会演变成两边势力之争,张家调用他们的人手,父亲想方设法煽动御史、清流,转眼之间就会从查案变成党争。

    而从古到今,党争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大周御座虽然宽敞却只能坐下一个人,百姓和臣子都要听皇帝驱使,结党营私就是想要架空皇帝,皇帝一个不高兴,顺手就会将张家和安义侯府一起铲除。

    更何况有人在背后利用安义侯府对付张家,她怎么能做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

    要说她反感张家,更加反感那在背后算计一切的人,这样的人无事法度,将人心玩弄于股掌之中,总能适时地找到时机下手,让人防不胜防。

    徐清欢继续道:“此案涉及私运,而且是硝石这样的东西,就因为与张家有关,许多人都退避三舍,事实上这些年张家不说一手遮天,也称得上是为所欲为,除了御史言官和少数清流会弹劾张家,大多官员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惧怕张家的势力,恐怕自己被卷入其中,毕竟独善其身更加重要,否则到来的可能就是大祸临头,全家跟着遭殃。

    大家都是大周的官员,既然别人能这样做,我们为何要苦苦支撑,张家已经要将我们逼到绝路,也让父亲见识到了他们的手段,父亲还要硬着头皮向前冲,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罢手,在张家面前示弱,加上从前父亲的军功,说不得能让一家老小得以活命,父亲也该为家里想一想了。”

    徐清欢说完这些看向徐太夫人:“父亲也有年迈的高堂需要侍奉,还有儿女需要施教,您将心思多放在家中一些,安义侯府才能稳固,不至于每天都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每个人都将日子过得胆战心惊。

    女儿也有错,一开始就不该插手此事,从今天开始女儿也禁足在房中,希望向张家示弱能够让我们逃过一劫。”

    徐清欢说完这些,屋子里一阵安宁。

    安义侯看看沉默的徐太夫人,又望向惊诧的五弟,然后是一脸平静的女儿,他虽然不再领兵,但在朝一日就是大周的臣子,见到这些事岂能装聋作哑,莫要说这天下不是张家的,就算坐在龙椅上的是张玉琮,他也会向君主谏言。

    安义侯想到这里心中一动。

    清欢这样做恰恰就是这个意思,这天下还不是张家的,但是张家却放纵惯了没有这样的自觉。

    如果没有人再阻拦张家,让张家在朝中为所欲为,下一个被逼迫的就将是皇上,他们不能将这桩案子变成党争。

    因为结党营私的从来都是张家,而他们只是为朝廷办事的官员,一个人如何能跟整个张氏,乃至张党相斗。

    “就这样吧,按照清欢说的做,”安义侯说到这里,不禁心中生出几分愧疚,“我这些年也的确对不起家里,让母亲担



第一百六十二章 面冷心热
    清欢对于李家父子的态度,一直让徐长廷觉得奇怪,李家父子看起来很是不错,李长琰做事认真谨慎,对待朋友却十分的爽朗、大方,他们认识时间虽然不长,却像是多年的至交一样。

    两个人相处时,李长琰从来没有让他为难过,即便清欢这样的态度,也并没有影响李长琰和他的交往,而且从那之后李长琰再也没有提起登门拜会兄长的事。

    李煦比他父亲更加通透,这才能顺利入仕刑部,至少到现在他想不到李家父子的问题在哪里。

    “清欢,”徐长廷道,“你与李家父子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徐清欢摇摇头,前世的经历她没办法告诉家人,如今她也没有确实的证据,让五叔相信李长琰是奸邪之徒,她只能一点点地说服五叔:“五叔应该已经知道我与李煦是如何认识的。”

    徐长廷点点头。

    徐清欢接着道:“凤翔的案子,李煦在其中出力不少,为的是救出苏怀大人,能看出他是个思量缜密的人,我们回京的路上我发现王允的端倪,想要揭穿王允当年犯下的罪行,那时候李煦想必也有所察觉,他却一直没有多言,只是选择一个更妥当的方法参与其中,不管谁赢谁输,他都为自己准备了退路。”

    徐长廷思量:“这也是人之常情,李煦身上没有官职,他能做的事不多,关于这件事的详情李煦已经与我们说过,他去查王允的案子,也的确给了刑部帮助,不能说没有半点的功劳。

    他一个学生,怎能与王允当面针锋相对,只好去做自己能做之事,恰恰也是一种赤诚。”

    徐清欢眼前浮现出李煦那长身玉立的模样,他目光温煦,嘴角扬起的微笑看起来总是很温暖,让人无法生出厌恶之心。

    李煦这样与五叔解释,是否猜到了她会在五叔面前提起这桩事。

    这些细节他也早就谋算好了。

    徐清欢道:“五叔说的也对,李煦将一切想得都很周到,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他每一步都算得精准,即便是入仕,应该也有所安排。”

    徐长廷不禁道:“怎么说”

    李煦每一步都有他的目的,在旁人没有察觉时已经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入仕、查案、回北疆,一步步按部就班的去做,等到朝廷有所察觉时,他已经站稳了脚跟。

    前世,她是与李煦成亲之后才发现他的野心,现在重新经历一遍,才知道原来他从这么早就开始了谋划。

    “李煦能成为苏怀大人的学生,想必学识不错,一般有真才实学的人,都希望在科场一展才华,推荐和蒙祖荫都是他们不屑一顾的捷径,李煦却通过苏怀大人的举荐进刑部,要知道苏怀是大周官员中的清流,清流之间彼此扶持才能在朝中立足,这样一来李煦不仅仅顺利入仕,而且还入了清流的圈子,有时候官职并不重要,是否有人守望相助才是最要紧的。”

    苏怀刚刚沉冤得雪,李煦选择这时候进入清流之列,最大限度的从这件事上获得了利益。

    前世,她知晓李煦是苏怀唯一一个举荐入仕之人,那时候苏怀辞官归家,大周的清流们都将李煦视为苏怀真正的衣钵传人,后来李煦在大周能一展宏图,也是受益于清流的支持。

    当然还有与安义侯府交好的那些御史。

    父亲多年与张家抗争,身边自然也聚拢了不少这样的官员,渐渐的这些人全都为李煦所用。

    徐长廷听到这些沉默着没有说话。

    徐清欢道:“我知道五叔从来没有害人之心,但却不能因为一点交情,就完全断了防人之意。”

    徐长廷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希望李煦只是会为自己打算,并不会不择手段的去算计旁人。

    &nb



第一百六十三章 想到一起
    徐清悦随口一句话却说中了徐清欢的心思。

    “我自然没有。”徐清欢自然不能说出实情。

    “真的吗”徐清悦发现了姐姐脸上一闪而逝的异样,故意笑闹。

    两个人这样一说笑,仿佛整个院子的气氛都轻松了许多。

    徐太夫人听到院子里的动静,脸上也不禁浮起慈祥的神情:“到底是小孩子,转身就高兴起来了。”

    管事妈妈道:“我扶着您也去院子里走一走吧!”

    “不去了,”徐太夫人摇摇手,“我还是去躺一躺,一会儿还要等他们兄弟两个的消息,唉,希望这次真的能够平安度过。”

    ……

    宋成暄从刑部衙门里出来,发现黄清和正站在外面不知道想些什么。

    宋成暄走了过去,两个人互相见了礼。

    “宋大人,”黄清和想了想才道,“方才有消息传出来,安义侯旧疾复发,请朝廷恩准回凤翔老家养病。”

    宋成暄微微抬起眉毛。

    黄清和道:“安义侯府撑不住了吧,”说到这里他抿了抿干燥的嘴唇,“也难怪会这样,张家盯住了安义侯。”只是他没想过安义侯会这样就认输了,心中有些失落,却也觉得在情理之中,总不能为了查案搭上整个徐氏的性命。

    没有人愿意与谋反案沾边。

    “这案子要怎么办,”黄清和回过神来,“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即便是私运,即便是硝石,依然……”

    黄清和说不下去,嗓子里如同被堵了块石头,半晌才艰难地吞咽一口道:“还有那么多人为此丧命。”

    两个人正说着话,许昌荣正好也与几个官员走了出来,许昌荣一脸的春风得意:“这些日子查案大家辛苦了,各自回去歇一歇,我看这桩案子很快就会了结,孙家、严家、谭家在生意上起了纠葛,才酿出这样的事端,谭光耀、谭光文要仔细审理,尤其是那个谭光耀,没有将此案审结之前,千万不能让他死了。

    这样的凶徒必须要被朝廷正法,否则我们要如何向百姓交代,百姓们都等着这一天呢。”

    许昌荣说得冠冕堂皇,刑部的其他官员躬身赔笑。

    许昌荣说完转头看到了宋成暄、黄清和,脸上立即变得更加严肃,只是一双眼睛中的笑意更深了些:“你们两个也辛苦了。”没想到安义侯会被吓得辞官,很多人只是表面上威风,真到了见真章的时,一个比一个窝囊。

    安义侯府这下可是脸面全失,方才在衙门里,听到这样的消息,都察院两个御史的脸色说不出的难看。

    许昌荣真是神清气爽,照张大人说的去做总没有错,他这一局又押对了人,等到案子结了,他可要好好去喝顿酒,张家这次算是因祸得福,虽然虚惊一场,换来的却是将眼中钉彻底地逐出京城。

    许昌荣和下属目光闪动,虽然没有说话,表露出来的神情却已经很露骨,几个人就差在众人面前放声大笑。

    嘲笑那安义侯和徐家。

    等到许昌荣带着官员离开,黄清和才又道:“看样子这两日就会有消息了,三法司也会将审好的结果呈给皇上。”

    这也就意味着,此案了结了。

    黄清和想到这里,立即向宋成暄行礼:“时间紧迫,我还要再去整理文书,就先跟宋大人别过了。”

    宋成暄点了点头。

    黄清和向衙门里走去,走了两步,似是想到了什么忽然转身:“上次宋大人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吗海盗和倭人大船上万一有那种佛郎机炮……”

    宋成暄淡淡地道:“海盗出其不意地来犯,必然会是一场苦战。”

    黄清




第一百六十四章 偶遇
    宋成暄沉静下来。

    张真人有些摸不透公子的意思:“我们要不要再仔细查查白龙王。”

    宋成暄道:“不用查了,让人送信回去,军师若是发现了倭人的大船来袭,立即开炮攻击,不要让他们有任何喘息的机会,倭人调转船头逃走时,也不要追击,要固守泉州沿海,告诉将士们,不能放一个倭寇登岸。
1...4950515253...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