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欢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云霓
再准备几艘平底的快船配合装有火炮的福船随时候命,至于什么时候出击,想必军师能够判断。”
张真人点头:“我去常州之前公子已经让人送信给军师,军师定然已经安排了人手防范倭人,现在确定了对方就是白龙王,公子又这样嘱咐,难道白龙王真的是冲着泉州来的”
宋成暄微微敛目:“他不会大张旗鼓攻打泉州,他的目的并非泉州水师,虽说倭人在泉州吃了不少苦头,若是能打个胜仗必然振奋精神,可白龙王要的不是这个,”说到这里他眼睛迫人的光彩一闪而过,“而且,他也没有本事拿下泉州。”
张真人顺着这话想下去:“那白龙王准备要做什么呢”他没有公子思维敏捷,自然想不出太多的道理,但是方才他说出“白龙王”这个名字,公子脸上并不见意外的神情,可见公子心中早有思量。
宋成暄道:“海上那么多海盗,其中不乏实力雄厚者,他们多数人都是一心壮大自己的船队,他们要的是来往商队对他们的恐惧,于是他们多数以帮派为名,因为在大海中航行,不可能靠一人之力。
这个白龙王却不同,他不在乎船队如何,一直在为他本人造势,他的名号中带‘龙’,不管对大周还是倭人等国来说,‘龙’都有至高无上的意义,可见真正所求的并非是一个海盗,而是与他的称号能够相媲美的地位。”
张真人明白过来:“白龙王想要称王,他手下收揽了不少倭人武士,与倭人来往甚密,找到时机占据一部分倭人的土地,就可以顺理成章得到他想要的地位。”
宋成暄接着道:“虽说海盗凶残,又拥有自己的船队,不过再怎么样,他们做的事也见不得光,想要占据地盘容易,得到倭人贵族的认可却很难。
白龙王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并且为此筹谋,我猜测他以极高的价格向张家购买硝石等物,得到硝石的同时,也钓上了张家这条大鱼。
能与大周的皇亲国戚做生意,这样一个举动就让白龙王与其他海盗区别开来,白龙王要尽可能的利用这一点,显示出自己在政事上的才能。”
就像徐清欢说的那样,白龙王一直维持着与张家的关系,如今白龙王向张家下手,那是因为白龙王的身份和地位有了改变,也就是说白龙王达到了他的目的。
白龙王取得了权利,下一步就是让自己的地位稳固。
所以他抓了孙家的人,又动手打击孙家前来报复的船队,让孙家大爷灰溜溜的逃走,并且对张家加以威胁,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大周权贵玩弄于股掌之间,这样的举动一定赢得了许多倭人的追随。
事关权利争斗,每一个举动都有很重要的含义。
白龙王此举还有聚拢人心之意,
常年买入硝石,关键时刻向大周挑衅,借着打压孙家之力鼓动追随者的情绪,这根本就是在为出战做准备。
张家早就获悉这样的消息,他们却这样想方设法的遮掩,也许认为对方不过是个小小的海盗,这样与张家对立,是因为被张家压制太久,想要宣泄情绪,所以张家才会百般遮掩,以为不声不响就能将此揭过。
宋成喧的神情变得冷峻,张家真是自大太久了,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在大周他们能依靠外戚的身份如此,在大周以外的地方,他们又凭什么横行。
大周真的羸弱不堪,他们又凭什么安享富贵容华。
大周皇亲贵胄这般不堪,也怪不得一个小小的海盗敢向大周动手。
宋成喧道:“我猜他们会攻常州。”
 
第一百六十五章 她的心思
孟凌云也看到了宋成暄。
好久没见到这位宋大人,没想到这么巧会在大街碰到。
孟凌云停下脚步,不知该怎么办好,他上前低声提醒:“大小姐。”
宋成暄看到马车帘子微微掀开,从他这个角度,只看到了徐清欢转过来的侧脸,穿着粉色的褙子,梳着单螺髻,插着一个漂亮的牡丹梳篦,梳篦顶端缀着红色的流苏,显得她的脖颈更加的纤长,耳朵上坠了一颗小巧的宝石,在阳光下微微闪着亮光。
宋成暄忽然觉得马车中的女子十分的陌生,完全不是他曾见过的模样。在凤翔时她大约要来回走动,穿着随意而简单,进京的一路上不用说,自然以方便为主,进了京城,他们见面的时候,她也没有这般精心装扮过。
她端庄地坐在那里,眉眼舒展,透着几分沉稳和大方,让人看一眼就难以忽视,便是站在人群之中也是那么的显眼,虽然和平日里相比,脸上少了些清朗、明丽的笑容,却也是另一种模样。
她抬起头向他这边看过来,目光与他短暂的对视之后,就挪开了,仿佛并不太相熟似的。
紧接着下人也将帘子放下。
马车没有半点的停顿,就这样慢慢从他身边走过。
赶过来的永夜正好看到这一幕,他已经隐约感觉到了这几日安义侯府和公子之间的变化,严格的来说,应该是徐大小姐和公子之间疏远了许多,两个人不但各自做事,而且也不再互通消息,好像从来就没有来往似的,今天见到果然如此,徐家下人见到公子还有些异样,徐大小姐神情疏离而冷淡,要知道从前徐大小姐与公子一起论案时,带着人登过他们的门,公子为了案情也曾去过安义侯府,白云观大雨中还一起捉拿凶徒,现在……
永夜晃了晃脑袋觉得自己想的太多,抬起头看到公子提着缰绳,神情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也是,公子和安义侯府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现在这样也很好。
“公子。”永夜上前唤了一声,准备询问公子是不是现在回府,却看到了角落里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那些人紧紧地盯着徐大小姐的马车,应该是张家的人。
就在永夜微微失神之间,宋成暄已经催马前行,永夜立即跟了上去。
……
徐清欢的马车在翰林院学士马家门口停下。
徐太夫人做寿时,马家女眷前来拜见,如今马老夫人六十六岁生辰,徐清欢自然也要前来尽心。
马家府门前,已经有几辆车停在那里,徐家只能靠在一旁等待。
半晌这些马车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徐家的管事妈妈只好去催促马家人来处置。
等了一炷香的功夫,马车却还没有挪开。
管事妈妈上前禀告:“大小姐,奴婢去催了几次,马家那边只是说宾客太多,一时怠慢,还请大小姐赎罪,马上就会处置好,可现在……都过了那么久,要不然我们回去吧。”
到了现在谁都能看出马家怠慢之心。
徐清欢道:“祖母生病的时候,马老夫人曾来陪伴,还拿了一张祖传的药方让郎中斟酌着给祖母服用,祖母今天身上不舒坦,才让我前来,我说什么都要向马老夫人拜寿。”
好不容易马车才挪开,徐清欢到了马家垂花门前下车,刚走进院子,就听到有人道:“呦,看看这是谁啊,安义侯府的徐大小姐。”
然后十几双眼睛都落在徐清欢身上。
徐清欢抬起头,一身银红色褙子的张静姝如众星捧月般地站在人群之中。
徐清欢上前几步,许多女眷立即向后退去,仿佛要与她保持距离。
“徐大小姐,”张静姝身边的女子许二小姐开口道,“你可算来了,我们方才还提起你……我听人说你帮官府抓住了不少的凶徒,你一个女子为何如此胆大。”
“你是听许大人说的吗”徐清欢这样一问,许二小姐面上一僵,“自然不是……我……”
徐清欢道:“许昌荣大人在刑部问案,可曾将案情讲给你听”
许二小姐立即道:“自然没有,我父亲向来秉公执法。”
徐清欢面色平静:“那就难怪了,既然不是出自许大人之口,可见你是道听途说,这样听来的话,八成都是假的。”
徐清欢说完看向马家下人:“带我去给老夫人贺寿。”
眼见徐清欢就要离开,张静姝冷哼一声:“自己做了些什么难道不清楚怎么那日你就正好去了道观。”
徐清欢转过头:“张大小姐想说什么”
张静姝道:“我就问你,怎么每次有人被害你都刚好在那里。”
徐清欢笑道:“张大小姐想说我是幕后真凶吗”
第一百六十六章 真正的敌人
一阵风吹来,道观里的灯烛微微地颤动,何苗氏伸出手想要拢住那火苗,却不想被那火灼了手指。
她手指粗粝原本不可能感觉到疼痛,可现在她却一下子缩起了手。
何苗氏怔怔地望着那烛火出神。
这么多年以来,这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难道就又要被张家轻易地躲避过去了,这样好的机会还会不会有第二次。
应该说她还能不能等到第二次。
何苗氏抬起头看向门口,她还记得看着江知忆走进这道观时,心中是如何的雀跃,王允大人没有骗她,只要她全心全意地信任王允大人,按照他们事先约定好的去做,就能得到她想要的结果。
江知忆来了,紧接着是孙二老爷,然后那天早晨她第一次见到了徐大小姐。
王允大人特意让人来嘱咐过,遇见徐大小姐尽可能的避开,在徐大小姐面前不要表露太多情绪,更不要说太多话,她也知王允大人为何这样说,王允大人之所以陷入大牢就是因为这个徐氏,所以即便她心中再好奇,她也只是暗中窥伺一切,并没有走出来。
她偷看到徐清欢与江知忆说话,后来她给江知忆送饭食,才知道徐氏劝说江知忆留下来,江知忆若是从道观逃走就等于是畏罪潜逃。
那时她心中不由地感叹,徐氏真的很厉害,这样一打眼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之处,不过这也正是她想要的,如果徐氏蠢笨,如何能替她报仇,如何能成为她手中的利刃。
虽说徐氏还是个小姑娘,可她用起来却一点不觉得可惜,复仇本来就要不择手段,尤其徐氏还将王允大人告入了大牢,光凭这一点,徐氏就该死,只不过在徐氏死之前,先要物尽其用。
安义侯府和张家早就对立,其中到底有什么缘由她不知道,也不关心,她只要清楚,他们闹得越厉害,她就越要高兴。
果然案子慢慢有了进展,张家的行径终于暴露在众人面前。
私运硝石,这样的大罪,张家怎么能全身而退,她终于要尝到大仇得报的滋味儿。
可让他们没料到的是,安义侯府和徐氏突然之间不再查案了,仿佛已经向张家屈服,这桩案子也没有了那种焦灼的感觉,这些变化超出了他们预料。
她不可能不慌乱,她恨不能立即去找王允大人仔细问问,接下里他们应该怎么做。
安义侯府眼见就要靠不住了,难道就要眼睁睁地看着这样一个大好的机会从他们手中溜走
何苗氏愈发不能心安,即便抬头看着那一脸从容的元始天尊神像,整个人也如被火烹般难受。
何苗氏仿佛能闻到一股腐臭的味道,就在这被香烛熏染的道观中,竟然还有这样的气味儿。
就像是刚刚从土中挖出的尸身,散发着那种**的死气,她的亲人一夜之间全都变成这个模样。
偷偷将亲人的尸身重新收殓之后,她时常会梦见那些黑漆漆的骨头和那股令人作呕的味道。
她不是厌弃亲人的尸骨,她是愤恨将亲人变成这个模样的人。
那个人就是张玉琮。
何苗氏想到这里再也忍不住,立即起身四处寻找那恶臭的来源,终于就在那盛放灯油的坛子里,她看到了一只死老鼠。
何苗氏皱起眉头,那原本佝偻的身子突然挺直起来,她快步上前搬起坛子,将坛子连同那老鼠一并丢入河中。
看着那坛子在河面上消失不见,何苗氏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可她低头看到自己布满皱纹的手,又忍不住心潮起伏,她不能就这样等着张家再度脱身,如果真是这样,她苟活于世又有什么意义,她必须要亲自动手,只是她要仔细想一想,向谁下手会更好。
……
张玉琮心中有些隐隐地担忧,虽然现在看来,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不管是三法司还是皇上那里,都明显地偏着张家。
皇上也没有召他再去问话,张家所有的职司都照常,只有二哥来提醒他,这桩案子还是不能大意,尤其是最近他应该更加谨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下场
张玉琮越想越觉得蹊跷,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安义侯向来从明面上与他作对,所以每次他都能够防范,可若是有人暗中对付他……
虽说十几年前的事闹到圣前他也不怕,毕竟张家这样做都是为了扶持当今圣上。
可被人暗地里窥伺,随时随地都可能下杀手,只要想想就让人坐立难安,更重要的是,那天晚上他曾发誓,要将那些人都杀光,一个也不留,如果他们能听话,不至于死的那么惨,可他们非要临阵倒戈,妄想扭转局势,甚至找到了聂荣夫妻……
他亲手处置此事,却没想到因此丢了一截手指,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这些卑贱的人竟还有活口。
张玉琮眼睛中冒出精光:“我记得顺天府衙说过,当年在碧水河边烧死的那些尸骨也被重新安葬了。”
张忠立即道:“是,有人将女眷和孩子的尸身挑出来重新掩埋了,掩埋尸身的人就是那个自称聂荣养女的江知忆。”
“之前我以为只是巧合没有在意,”张玉琮冷冷地道,“可现在那些尸骨也没有了,这就是有人故意为之。”
那天道观里烧死的不是聂氏,而是那些人的女眷。
张忠惊讶:“难不成是他们来报复那我们岂不是更不用怕了,那些人本就是倭寇,谁还能替倭寇伸冤。”
那晚他带人抓住了倭寇的女眷,想要以此为要挟,让那些倭寇不要再与老爷作对,乖乖交出老爷与他们来往的书信,老爷会让他们死的痛快些,谁知倭寇却执迷不悟。
那倭寇的女眷也是一样,一个个凶悍的很,根本不像寻常的女子那般娇弱,老爷向前逼问,冷不防却被那小丫头咬住了手指,那丫头死死地咬着不放开,活活将老爷的指头咬掉吞了下去。
老爷何时吃过这样的苦头,怒火冲头拿起刀就将那丫头的脖子砍断了,然后吩咐他们寻找那截手指。
张忠皱起眉头,虽说他替老爷做过不少这样的事,那晚发生的一切,让他至今想起来还有些不舒服,因为接下来,他们几乎是在虐杀那些人。
那丫头嘴里没有老爷的手指,他们猜测手指已经被吞了下去,于是只能将尸体拖到一旁开膛破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