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nbs




第24章 无力的朝鲜国王
    万鸿生犹豫了一下,不过想到报纸上悬赏的一万两银子,他顿时又有些火热了起来。

    前些日子他的盘缠被盗,窘迫之余看到了这张报纸,想着能不能靠这个突发奇想为自己弄点盘缠,好让他支撑到考试。

    但是没想到,皇帝居然认可了他的想法。但是他也知道,一旦听从了皇帝的建议。他就必须要把这个器具做出了,这有可能会妨碍到他的科举。

    但是作为一名已经两次落榜的江西举子,他对于这次自己能否上榜,实在毫无信心。

    万鸿生想了一会,就决定还是听从皇帝的建议,说不定研究了什么出来,可以让皇帝心情愉快之下,给自己赏赐一个官职什么的。这样就算是这次科举没中,他也不必再去苦读三年了。

    看着万鸿生应声答应了下来,朱由检便对着站在身后的王承恩说道:“与他300两银子的研究经费,给他进出科学院及文思院的腰牌,让他研制这个,就叫陀螺仪吧…”

    33岁的李倧看上去比他实际的年龄苍老的多,看完了李元翼等三位大臣带回来的密约内容,本就有些青白的不健康的脸色,又苍白了几分。

    去年朝鲜被后金军入侵,连都城汉阳府都被这些野蛮的胡虏给占据了,逃到江华岛上的他差点被后金俘虏,做了朝鲜的亡国之君。

    在最危急的那几天,他脑中常常浮现出中原历史上那些被灭国皇族的悲惨下场,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令他彻夜难眠。

    好不容易同后金签订了盟约,把朝鲜从亡国的边缘解救出来。结果朝中的那些两班大臣们,在抵抗后金的战争中不能出一谋,却对于同他们眼中鄙贱的胡虏签订兄弟之盟,开始群起汹涌的进行批评了,认为这是有辱国体。

    主张议和,挽救了朝鲜王国和他生命的大臣崔鸣吉,被迫称病离开了朝堂,而朝野的舆论终于开始慢慢平息了下来。

    李倧本以为,自己最艰难的时刻终于过去了,只要接下来励精图治一番,就能等天朝击败后金,好好为自己出一口气。

    但是,天朝派出了使臣,不是来安慰自己的,反倒是来问罪的,这让他又是愤怒又是惊恐。

    李倧按捺住要爆发出来的脾气,神情冷峻的对着下方的三位大臣说道:“寡人需要思考一会,领相和两位爱卿先退下吧,明天寡人再告诉领相,寡人的决定。”

    李元翼没有多说什么,就行礼告退离开了。李元翼、崔鸣吉、金尚宪刚走出不远,崔鸣吉便对着李元翼拱手说道:“领相,吾想起还要去往集贤馆一趟,就先行告退了。”

    李元翼只是点了点头,就同金尚宪一起离去了。随后一名内侍小跑到了崔鸣吉跟前说道:“大王请府院君回去说话。”

    当内侍再次把崔鸣吉引入迎春阁后,李倧终于忍不住情绪,愤怒的说道:“难道大明天子不知,光海君同后金暗中苟且,只有我李倧,才是真正忠诚于大明的。

    他怎么可以如此对寡人,扶持光海君对他有什么好处,当今天子果然不及先帝远矣。”

    “殿下慎言。”看到李倧有些口不择言,崔鸣吉赶紧出声提醒道。

    “难道在寡人的宫殿内,寡人还不能随意说话了”李倧看着自己的亲信,不满的抱怨道。

    听着李倧虽然依旧抱怨,但是却降低了声音,崔鸣吉松了口气。这说明大王虽然生气,但是还没有失去理智。

    “臣不过是担心,殿下随口说的话流传出去后,会被朝中的大臣们误解,这对于殿下的声望不利。”

    原本在阁内气愤的来回走步的李倧,颓然的坐回了宝座上说道:“先是被胡虏占据了汉阳,后来又被逼着同他们签订了兄弟之盟,如今的寡人还会有什么声望吗府院君,你到是说说,现下寡人应该怎么办”

    “臣以为,殿下的敌人不是明国,也不能是明国。威胁殿下的同样不是光海君。”崔鸣吉小心的劝说道。

    “怎么说”垂头丧气的李倧支起了身体,打起了精神向崔鸣吉问道。

    “光海君子嗣断绝,双目已盲。明国就算是想要扶持他,也不过是借助光海君的名义,从殿下的几位叔伯中挑选一位继承人罢了。

    虽说当初光海君是因为杀弟废母之罪被仁穆大妃所废,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光海君有不遵上国之心,想要同蛮夷暗通往来,被两班士大夫们所唾弃了,才终于激起了民愤。

    殿下当初是因为主张维护大明同朝鲜的宗藩关系,所以才能得到士大夫们的支持。现在那些不轨之徒想要加害于殿下,必定要得到明国的认可,方才能蒙蔽民众起事。

    因此臣以为,殿下应当担忧的,不是江华岛上的光海君,而是汉阳城内那些想要接近天使,获取明国认可的王室成员。”崔鸣吉仔细的为自己的主君分析着。

    李倧听后,开始仔细的回想了起来。他顿时发觉,自己的几个叔父最近对自己的态度,的确冷淡了许多。

    李倧感觉自己的后背有些发冷,他沉默了许久之后,方才说道:“那么府院君的意思是,寡人应当接受这个密约吗…”

    元宵节过了数日之后,李元翼、崔鸣吉再次来到了江华岛,关于王化贞的要求,李倧基本全盘接受了。甚



第25章 陈元赞的建议
    在大御所的宴席上,许心素小心观察着,坐在上首同卢九德亲切交谈的大御所德川秀忠,还有坐在大御所身边沉默着喝酒的三代将军德川家光。

    当他们从天津出发时,许心素认为这趟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毕竟之前幕府将军对待中国商人相当友好。

    二代将军德川秀忠曾经下令,一切外国船只均不得在大名领地通商,只能在长崎和平户从事贸易活动,但是中国船只不受此规定之限制。

    而且幕府一直在寻求同大明实现关系正常化,改变从丰臣秀吉征朝之后,两国之间的敌对状态。

    卢九德、许心素等人抵达江户,向港口的幕府官员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后,立刻受到了慎重的对待。

    幕府老中酒井忠胜亲自出面接待了他们,但是当得知他们是同荷兰人一起到来,并希望能调解日本幕府同荷兰人彼得.纳茨之间的矛盾后,原本还充满热情的酒井忠胜,顿时对两人冷淡了下来。

    随后,卢九德、许心素等一干明国使者,就被幕府丢在了宾馆之内。幕府将军既不同他们见面,也不限制他们在江户的自由行动。

    大明使团对于日本幕府的这种做法正摸不着头脑时,幕府派出了一名中级官吏私下向卢九德、许心素传达了幕府将军的意思。

    对于明国使者带来的条件,幕府基本上都能接受,但是唯有一点不可接受,那就是大明不能插手日本同荷兰人之间的矛盾,也不能干涉日本天主教传教的问题。

    虽然卢九德、许心素再三解释,他们并不想干涉日本同荷兰人之间的问题,他们只是希望能够化解彼得.纳茨同日本商人滨田弥兵卫之间的矛盾。

    但是显然和两人交流的这位幕府官吏,并不是一位灵活的政客,而是一位刻板的执行幕府命令的顽固武士,卢九德、许心素的解释并没有说服他。

    眼看着简单的任务,就要被搞砸了,许心素心中的怒火顿时升腾了起来。

    作为一名大明人,他在潜意识中就认为日本不过是一群不服王化的蛮夷而已。作为天朝上国的大明愿意和日本建立平等的关系,日本人就应该诚惶诚恐的赶紧接受了大明的善意才对。

    现在这种撮尔小邦居然敢对代表着大明的使者如此怠慢,这简直就是**裸的羞辱。正当许心素心里大骂着,“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的时候,侨居日本的一名华人登门拜访了明国的使团。

    这位侨居日本的华人陈元赞,祖籍河南,生于杭州。因为科举不利而弃文学武,随后又跟随他人来日本经商,因为生病而无法回国,最终流落在了日本。

    此时日本的乱世刚结束没多久,武士修行武艺的风气还没有衰落下去。但是德川幕府的成立,开始逐步建立起日本社会的秩序,对于武士无故杀人的惩罚开始严厉了起来。

    在这种状况下,日本武士的武艺修行,不再以杀人为目标,而开始注重于修身,和保持武士的荣誉为目标。

    陈元赞结合其在少林寺习武的经历,及明国衙役捕拿人犯的手法,创建了“起倒流柔术”,在江户城国正寺以行医授拳为生。

    除此之外,陈元赞还是一个推崇实学,主张文学革新的公安派启蒙文学的文人。

    从长崎、名古屋再到江户,陈元赞纵横交往于日本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结交之人,上至藩主,文士,下至僧侣,佣工,浪人,可以说交游广阔,在江户也算是一个知名人士了。

    当他听说明国派遣使者前来日本后,就主动上门拜见,希望能为母国尽点绵薄之力。

    有这样一个熟悉江户城的明人出现,许心素当然不会放过,他立刻恭敬的向陈元赞请教,幕府将军德川家光这个态度究竟是什么意思。

    陈元赞低着头思考了一阵之后,便抬头对着许心素询问道:“不知许大人对于荷兰人彼得.纳茨究竟是何态度大人是不论什么情况下都要保住他,还是可以为了大明同日本的关系正常化可以抛弃他”

    许心素沉吟了一会,就老实说道:“彼得.纳茨我是一定要保住的,大明同日本的关系正常化,也是我此行必定要完成的任务。”

    陈元赞注视着许心素说道:“这样的话,大人就必须要绕过三代将军家光殿下,而直接去说动大御所秀忠殿下了。”

    许心素不由诧异的重复了一句,“大御所”

    陈元赞立刻解释道:“就是家光殿下的父亲,退位的二代将军德川秀忠殿下。”

    对于日本政治不怎么了解的许心素,不由茫然的说道:“退位了的大御所,难道还能劝说现任的将军改变主意吗”

    陈元赞继续说明道:“日本同我大明的风俗不一,彼国虽有天皇,但是执掌朝政的却是幕府将军制度。

    而日本上至将军、公卿,下至平民百姓,无不虔诚向佛。是以,当他们有了一定岁数之后,大多会选择出家为僧,以修来世。

    但是彼等出家,并非如我大明一般,舍弃一切从此不问世事。而是依然踏足尘世,对家业拥有控制权。

    万历三十一年,家康公开创江户幕府,但是两年之后,家康公就把将军之位让给了秀忠殿下,自任大御所,当了足足11年的太上皇,期间幕府的幕政依然还是家康公一言而决。

    而现在秀忠殿下不过是效仿家康公



第26章 德川秀忠的回礼
    谈判中,明国提出的条件,基本上都同商业贸易有关,而幕府提出的,更多的是抬高日本政治地位上的要求。简单的说来,大御所希望自己同明国皇帝是一个平等的存在。

    但是卢九德随即提出大明皇帝同日本天皇才是地位对等,位于天皇之下的幕府将军是无法同大明皇帝相对等的,除非幕府将军废除现任天皇,自称天皇才行。

    卢九德对于天皇同幕府将军之间关系的了解,让井上正找不出理由来反驳,德川秀忠也不可能为了一点虚名,去动摇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根基。

    双方陷入僵局之时,卢九德提出了一个建议,在双方的国书上,把大明皇帝的称号改成大明天下兵马都元帅,这个洪武皇帝登基之前的军职。如此一来,双方在地位上就对等了。

    德川秀忠很快同意了这个变通的方式,当然井上正随即在谈判中暗示,在两国国书上,要出现大御所的名字,且要在现任幕府将军之前,卢九德对此毫无异议。

    明国的使团、彼得.纳茨还有大御所德川秀忠,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就有了这一场庆祝的宴会。唯有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感觉自己被明国打了一记耳光,落落寡欢的坐在一边。

    仅仅是宴会上短短的聊天时间内,在皇宫内惯于揣摩人心卢九德,已经熟悉了德川秀忠的性格,并且获得了这位苦闷的大御所的好感。

    听着卢九德描述了北京风物之后,德川秀忠露出了心向往之的神情,他不由突发奇想的说道:“不如此次出使明国,就由我来作为日本的使者吧。”

    “主公。”

    “父亲。”

    德川秀忠边上的臣下和三代将军德川家光,顿时出声阻止了他。

    德川秀忠立刻坐直了身体,沉下脸对着臣下和儿子说道:“我不过是同明国的使者说笑,你们何必如此紧张…”

    看到宴会上原本轻松的气氛突然紧张了起来,卢九德不由出声打岔道:“其实本使还带了些礼物要送给大御所和将军殿下,不知道大御所是否愿意一见”

    德川秀忠的脸色顿时和缓了下来,微笑着说道:“想来贵使带来的明国名物,一定能让敝国之人大开眼界。”

    卢九德微笑不语,很快一群仆役就带着色彩斑斓的锦缎百匹,十套上等瓷器,还有一套景泰蓝餐具捧了进来。

    花纹图案繁复,精美华贵的景泰蓝餐具,顿时吸引住了厅内所有人的注意力,就连许心素都目不转睛的注视着。

    景泰蓝工艺成熟于景泰、成化年间,一向都是明国皇帝御用之物,一向很少流出宫外,特别是像这种整套的景泰蓝餐具就更少见了。

    卢九德对着大御所介绍道:“宫内景泰蓝器物一向以景泰、成化年间为佳品,但是景泰蓝餐具却不多,吾皇亲自挑选了这套餐具作为礼物,以表示大明对于日本的友谊。”

    大御所先是喜不自禁,但又有些遗憾的说道:“可惜只得一套,如此宝物让我如何能够独享呢”

    卢九德顿时笑着说道:“其实大御所想要也简单,景泰蓝需要上好的铜料作为制作材料,但是我大明现在缺乏铜料。原本吾皇想要从日本进口铜料恢复景泰蓝的制造,命我前来日本时采购一些回去。

    可是没想到,贵国商人说幕府下了禁铜令,禁止日本的铜料对外贩卖。若是大御所能够行个方便,吾皇必定愿意替大御所再制作一套同样的景泰蓝餐具,作为谢礼。”

    德川秀忠有些犹豫,幕府下达禁铜令的目的,是为了铸造宽永铜钱积攒原料。这是为了统一国内的钱法,废止明国的铜钱及市面上流通的私铸钱。

    严格来说,主要还是进一步打击各藩的财政,作废各藩手中的铜钱,加强幕府对于国内经济上的控制,这是关系到幕府长治久安的国策。

    从一国一城令,到允许中国船只到日本各地进行自由贸易,再加上铸造宽永新钱,这是德川秀忠一连串的削弱外藩大名的计划。

    当然对于那些只会夸耀武勇的武士们来说,是无法欣赏得了德川秀忠这种杰出的政治经济手段的。他们只会畏惧于织田魔王,丰臣猴子,和号称神龟的权现殿,在战场上的丰功伟绩。

    而这也是德川秀忠最为郁闷的地方,他在悄无声息中巩固了幕府权威,让日本各地桀骜不训的大名们,失去了反抗幕府的力量,但是却没有一个明白人为自己喝彩,实在是寂寞啊。

    如果不是明国皇帝送上门来的和平条约,也许他的一生连个亮点都找不出来,这未免也太悲哀了。

    德川秀忠心里挣扎着,是否要给这位让他很有好感的明国皇帝一个回报时,卢九德突然再度说道:“其实景泰蓝的花样也是可以定制的,比如大御所可以绘画出想要的图样,那么大御所就能得到一份独一无二,完全属于您的景泰蓝餐具。”
1...101102103104105...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