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第70章 袁可立晋见
    徐应元拉下了脸说道:“张佥事在诏狱中呆了快10天了,都没想清楚自己罪在何处陛下命你去顺义是去做什么的”

    张道浚额头微微沁汗,双手撑着地面说道:“陛下命罪臣去往顺义督促耕者有其田之策的实施,并收集顺义士民对这一政策实施后的反应。罪臣所收集的消息都当即发往京城,并无隐瞒啊,还请公公为罪人分说一二。”

    徐应元摇了摇头说道:“到现在你还执迷不悟呢陛下让你去督促耕者有其田之策的实施,你督促了吗蹲在县城不出,这也叫督促

    陛下让你收集顺义士民的反应,你报上来的却全是士绅的反应,民在何处需知道你做的可是锦衣卫的官,不是士绅们的官。连这点都想不通,你还当什么官”

    张道浚终于感到自己有些汗流浃背了,他赶紧为自己辩解道:“罪人并没有惘顾圣意,罪人只是认为叶柒做事实在过激了些,把整个顺义士绅都得罪。

    士绅者秀民也,我大明自开国以来,都是皇权治县,士绅治乡。叶柒行事肆无忌惮,罪人是怕顺义士绅不堪受辱,闹出事端来,导致京畿震荡。罪人对于陛下一片赤诚,绝无半点他意啊。”

    徐应元放下了架着的二郎腿,双手扶着膝盖,身体前倾盯着张道浚的眼睛说道:“你怎么想重要吗重要的是陛下怎么想锦衣卫是什么是陛下的鹰犬。

    你什么时候见过,主人会养一只不听话的鹰犬了顺义士绅想要闹事,你就应该把他们掐死在露出苗头之前。否则陛下让你去顺义做什么当泥菩萨吗”

    看着张道浚脸上汗水直冒,身体也在微微发抖,徐应元才满意的坐直了身体继续说道:“叶柒就算是做事鲁莽,好歹也是想着替陛下办事。那么你在顺义,又替陛下办成了什么事…”

    徐应元的话字字诛心,张道浚自然能听得出,这话语背后蕴藏着皇帝对他的愤怒。

    正当他惊恐万状,不知应当如何解脱目前的困境的时候。徐应元觉得对他施加的压力已经差不多了,于是话头一转,语气变得温和的说道。

    “不过陛下念及故张尚书忠贞不屈,看在故张尚书的面上,先把你这次的惩罚暂且记在账上。若是下次依旧办事不利,到时再两罪并罚。”

    张道浚听到这里,心里才放松了一些。皇帝所言的故张尚书,不是他的祖父张五典,而是他的父亲张铨。到了现在还需要依靠父亲的名声挽救自己,这让张道浚感觉又羞又愧。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赶紧叩首谢恩,并向徐应元赌咒发誓,只要陛下有什么差遣,他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徐应元站了起来,掸了掸身上的尘土后,对着他不在意的说道:“你也不必着急,先回去好生修养几天,自然会有差事安排给你。”

    说完之后,徐应元便喊来了管理诏狱的锦衣校尉,命他打开了狱舍,释放了张道浚。

    武英殿外,新上任的刑部尚书袁可立,正等着候见皇帝。年已66岁的他依然筋骨健朗,他拒绝了武英殿属官请他进入东配殿等候的邀请,而是站在了东配殿的廊下打量着这处宫室。

    成祖好武,常常在此同武将们商讨战事,因此常抽空在武英殿内召见大臣商议国事。而后世子孙长于深宫内院,喜文厌武,就把议事场所移到了文华殿,武英殿也就渐渐荒废了。

    到了天启时,武英殿已经成为了千秋节时皇后接见命妇的场所。而平日里则成了安置侍诏画画的宫廷画室了。袁可立任官生涯中来过此地的次数不多,但是犹记得当时记忆中武英殿的清净和衰败。

    但是今天他眼中的武英殿却已经大不相同了,院内的杂草被扫除一空,还种上了几处花木。

    主殿前方的东配殿,成了皇帝的秘书处及官员等候接见的候见室。而他对面的西配殿,则成了五军都督府总参谋部和兵部派遣官员的轮值处。

    武英殿前的院子内,总能看到捧着文件的官员们进进出出,一副忙碌的样子。显然这些挂着牌子的办事处,并不只是一个虚名而已。

    从眼前的这一切可以看得出来,外面流传关于崇祯皇帝,不慕圣学,不理国政,喜好奇技淫巧以为娱乐的传闻,并不是什么事实。

    袁可立有些好奇的就是,这些传闻理应传入了皇帝的耳中,但是这位少年皇帝却丝毫无动于衷,究竟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正思索的时候,乾清宫副管事吕琦从武英殿内走了出来,匆匆走到他面前,行礼后恭敬的说道:“袁少保,陛下请你进去叙话。”

    袁可立顿时回过了神,他点着头答应了声,便跟在吕琦身后向着殿内走去。

    吕琦进入殿门后,转而折向了东面,在内廊东面尽头停了下来。他对着紧闭的房门请示了一声,听到了崇祯的答复之后,才打开房门请袁可立入内。

    走进门内的袁可立顿时愣了下,这个房间并不算大,甚至可以说是极为局促,但是内里的装饰却丝毫不简约,风格也十分的新奇。



第71章 袁可立的条件
    朱由检沉默了一阵,才搪塞道:“事实上这里有两个问题,当初朕曾经对内阁和六部要求过,重新修订大明律法,以适应当前的大明现状,但是被各位大臣们否决了。

    还有,京城巡警局本身就是,以原先京城锦衣卫各卫所为基础整编的部门。朕怎么能把锦衣卫交给刑部管辖呢”

    袁可立注视着面前的少年皇帝,不慌不忙的说道:“如果老臣没有记错的话,成立巡警局的时候,这些锦衣卫都已经脱离了军籍了。

    老臣也不是想要修订大明律法,而是要整理锦衣卫制定的各项治安条例及劳教规定。”

    朱由检正思考着,袁可立则继续说道:“陛下这两天发给刑部一个文件,要求考虑设置一个商业仲裁部门,以调解商人之间的纠纷。

    陛下还要求,允许一部分商人直接担任,叫什么商业裁判官的官职。而断案所依据的法律,也将会是这些商人代表们商议出来的。

    但是陛下有没有想过,如果商人可以这么轻易的担任官职,那么士子们寒窗苦读还有什么意义这个消息传出去,会不会引起那些落榜士子的不满”

    对于袁可立的说法,朱由检也思考过,不过他并不觉得士子们会有这么严重的反应。

    朱由检不由替自己辩解道:“朕想要让商人们担任的官职,不过是负责调解商人之间发生的贸易纠纷问题。

    审理商人之间诉讼,一向被地方官员们所厌恶。他们既不懂商业,也难以理清繁杂的数字背后的真相。

    朕不过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以节约地方官员的精力和朝廷的金钱而已。”

    袁可立眨了眨眼睛,诚恳的看着朱由检说的:“陛下的心意也许是好的,但是大明的士子们能理解吗或者说,他们愿意去理解陛下的心意吗”

    朱由检愣在那里,顿时有些说不出话来。不管袁可立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他所说的话有一点是不错的。

    那些多年苦读却无法进入仕途的读书人,是不会想要听自己的解释的,而只会想要借这种事情闹上一闹。而如果有心人在其中推波助澜,那么这事最终会变成如何,还真是不好说。

    朱由检看着垂目静默的袁可立,思考了许久,终于还是端正了态度向他请教道:“朕在这件事上确实思虑不足,还请袁尚书指点迷津。”

    袁可立抬头注视着眼前的少年说道:“这些事由陛下下令,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如果由老臣主动提出来,那么陛下就能处于可进可退的地位了。”

    崇祯有些迟疑的说道:“那么如果这些士子把矛头对准了袁尚书,到时又会变成怎么样呢”

    袁可立笑了笑说道:“老臣半截身子都要入土了,些许流言又有何惧。”

    朱由检沉默了一阵,才试探的问道:“那么袁尚书这么做,又想得到什么呢”

    袁可立叹了口气说道:“臣归乡这几年,前年夏秋开封蝗灾、去年春开封附近又再次蝗灾。河南又有治黄之役,百姓负担不可谓不重。

    天灾加上**,河南各县年年都有百姓抛弃土地逃亡成为流民,往昔道路两边稻麦遍野的田地,现在也大多变成了荒芜的土地。

    小民如果纷纷流亡抛荒,地方大户虽然有土地但却无人耕种,必然大受损失,而国家的赋税也就难以征收。

    流民离开家乡之后无以过活,必然会加入到各地的盗贼团伙之内,这些盗贼得到人手后就会势力大涨。人手众多的盗贼团伙就会袭击较大的村寨,则地方的社会治安又会被动摇。

    老臣的家乡虽然还算安稳,但是如果各地灾民得不到救济,这种安稳又能维持多久呢”

    朱由检摸着下巴许久,才说道:“袁尚书是想让朕对河南灾民进行赈灾朕不是记得,去年先皇兄还在世的时候,已经对开封府进行赈灾了吗”

    袁可立看着皇帝平静的说道:“老臣希望陛下能够减免一部分河南税赋,如陕西例。”

    朱由检下意识的回道:“陕西例,袁尚书说的应该是辽饷吧。”

    袁可立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陛下。”

    朱由检想了许久之后,抛出了另一个话题:“不知道袁尚书对于刑部的职责怎么看”

    袁可立沉吟了片刻,便问道:“陛下想要说什么”

    朱由检毫不客气的说道:“刑部的权力过于模糊,同大理寺、都察院多有重合。在另一方面,刑部的权力又过于集中,调查、审讯、判决都集中在一身。

    朕以为,这三种权力应该分散。比如把刑部分成警察、检察、法院三个单独的部门。

    而刑部的权力也要延伸到地方上去,现在各县增加的法官一职,朕以为今后应当纳入到刑部的法院管理之下。

    而京城巡警局的模式也将会推广到各省,最终由刑部设置的警察部接受管理。”

    袁可立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说道:“那么陛下愿意把京城巡警局纳入到刑部的管辖之下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朕原则上同意,不过朕只要求一点,负责警察部门的官员必须是武官,且出身于锦衣卫。警察、检察、法



第72章 西南军校
    送走了袁可立之后,朱由检并没有像自己说的那样前去会同馆见商人代表们,而是走到了位于武英殿另一侧的会议室。

    孙承宗、鹿善继、尤世威等人已经坐在这里等待崇祯的到来了,今天是每3日一次的总参谋部例行会议。

    崇祯坐下后便开始听取这些参谋人员,对于陆海军学校、京营、新军和天津水师、天津造船厂等单位的情报汇报。

    听着这些汇报,他快速的做出了决定,“…同意总参谋部对于京营整编多余人员的意见,可以着手把这些人员运往台湾地区,作为开放台湾的武装力量。

    此外,朕建议把一些刑事犯人也补充进去,可以填补开发台湾的人力。另外配备一定的医生,研究人员迁移台湾后出现的普遍病症,好为今后向台湾迁移普通百姓做好准备。

    …训练一营人数已经达到了2100人,朕以为可以抽调出一些人员成立训练二营了,京畿附近的几个卫所现在都已经完成了改制,服役人员很快就会汇集上京,扩大新军的编制势在必行。

    总参谋部同大营后勤处做好联系,做好新兵入营在后勤上的安排。此外,马上就要进入春耕时节了,总参谋部可向京畿各卫所发文,暂停征兵工作,督促各卫所做好春耕工作,尽量减少土地抛荒现象…”

    大多数琐碎的事务已经被总参谋部承担了,但是摆在崇祯面前,需要决定的各项事务依然是非常惊人的。

    当日过午时,王承恩忍不住来催促皇帝用餐时,崇祯才发觉一个早上的时间也只消灭了一半多的文件而已。他干脆的命令王承恩弄一些简单的食物过来,和大家一起用餐,以节约时间处理完剩下的事务。

    在同参谋们共进午餐时,朱由检随意的孙承宗说道:“孙先生,朕打算在成都建立一所西南陆军军官学校,你认为谁能担任这所学校的校长。”

    孙承宗放下了筷子,有些迟疑的回答道:“北京的陆军军官学校才创立没有多久,臣等现在也还没有看到这所学校会给大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现在这个时候又要在四川成立一所军校,是不是太过仓促了些

    且四川四面闭塞,联通川外各省的道路难行,朝廷对于四川的影响力一向有限。此地若是训练出一只强兵,恐怕也不是国家之福啊。一个奢安之乱,已经让西南诸省耗费精力,若是再出现一个不受控制的省份,恐怕南方诸省都要大受影响了。”

    朱由检犹豫了片刻之后,还是忽略了孙承宗的警告说道:“西南若是没有一只足以震慑地方的军队,那么奢安之乱绝不可能是土司叛乱的终结。

    且西南不仅仅有内部的各土司部族,还有境外的敌人。广西、云南所面对的安南,云南对面的缅甸,贵州、四川对面的西藏。

    如果我们汉人的力量在这些地区衰落下去了,那么未必不会有内外勾结,侵扰西南诸省的事情发生。

    与其等到亡羊补牢,不如先未雨绸缪。坐视这些域外民族做大,则西南诸省还会是我中华之土吗加强西南的诸省的汉人力量,即便其中真出了一些野心家,那里的土地终究还是汉土。

    再说了,陆军军官学校总不可能教出来的都是叛臣逆子吧朕以为孙先生是不是想的过于悲观了。”

    看着孙承宗沉默了下来,坐在他身边的鹿善继却明白,有些话孙督师不好对皇帝直说,因此就有所迟疑。

    鹿善继立刻出声为孙承宗解围,对着皇帝解释道:“陛下,西南诸省都是瘴疠之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人口组成也较为复杂,除了四川和云南的部分精华地区之外,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刀耕火种的阶段。

    如缅甸、安南、西藏之地,其地之民尚不及我东南数县的人口。即便是他们有什么异动,西南各地的莽莽丛林,也足以耗尽他们的兵力。

    而大明之根本,一在东南,一在中原。特别是长江以北地区,都是一马平川之地。自古以来,我中国有难,必来自于北方,一旦北骑破关而入,则长江以北根本难以阻碍敌骑南下。

    今日我大明虽然内外交困,但是事有轻重缓急之分,今日之重点还在于北方的塞防。而现今塞外西虏衰败,东虏兴起,因此北方塞防又应首重于东北。

    而辽东失陷之后,东虏南下唯一障碍,唯山海关而已。而山海关至神京不过9日行程,神京若是受到虏兵威胁,则天下必然震动。

    今日大明之局势,是山海关卫神京,神京卫中原,而中原卫东南。因此若要挽回时局,当先固根本,根本固则枝叶繁。

    以臣看来,北方的塞防才是大明的根本,而西南土司的叛乱不过是枝叶暂时受损。

    只要平息了辽东虏乱,让北方边境平静下来了,则西南土司叛乱不过是疥藓之患,举手而可平之。

    因此臣以为,今日大明应当把精力全部放在北方,西南之地只要派一大臣,统领西南诸卫军徐徐图之即可,不应再分薄刚有起色的北京陆军军官学校的师资力量…”

     




第73章 对于西南地区的布局
1...116117118119120...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