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万鸿生今天讲述的,是关于求切线、求极大值和极小值以及定积分方法。他还初步提出了:两个未知量决定的—个方程式,对应着一条轨迹,可以描绘出一条直线或曲线。

    虽然苏长青已经把大部分的知识还给了老师,但是也听明白了,万鸿生只差一步就能踏入微积分学的大门了,而他后面提出的这个结论,正是解析几何的基本原理。

    万鸿生讲述的内容过于艰深,台下大部分人都听的一头雾水,甚至几个教授数学的教授也听的似懂非懂。

    一个大家都听不懂的数学理论,自然就不能得到如前面那些人发表完后的热烈掌声了。

    几乎所有人都在交头接耳,互相询问着有没有人听懂,台上的人刚刚讲述了什么内容。

    看着下面诡异的反应,万鸿生捏着稿子的手,开始不停的冒出了汗水,他现在的紧张程度甚至超过了,之前听取会试金榜的时候。

    如果他今天发表的研究不能得到学校的认可,即便是王德进也无法再继续聘用他作为自己的助手了。

    万鸿生正感觉有些绝望的时候,突然一阵清脆的掌声从他左侧传了过来。他顿时转头望去,看清台下给自己鼓掌的人后,他的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陛下。”他下意识的喊了出来,不过由于过于紧张的缘故,他的声音并不大,还有些失真。台下的众人并没有听清他在说什么,不过其他方向上的人员同样往崇祯这边看了过来。

    坐在前排的不少老师都认出了,起身带头鼓掌的正是大明皇帝本人。他们顿时不再纠结于,到底万鸿生发表的理论是否正确,同样起身跟着鼓起了掌。

    有了这些老师的带头,很快礼堂内外的人群都鼓起了掌,雷鸣般的掌声,顿时淹没了台上想要说些什么的万鸿生。

    当众人起身鼓掌之时,觉得已经听完了自己想要听的论文的朱由检,便悄悄转身离开了礼堂。

    当他走出了礼堂,踏入了向着后院的林荫小道之后,金尼阁等几位传教士也跟了出来。朱由检向王承恩吩咐了一声,便向着金尼阁几人微笑着打了声招呼。

    金尼阁赶紧快走了几步,跟在了崇祯身后半个身位,他躬下身子,微笑着说道:“陛下刚刚的举止要是传了出去,恐怕又要有人说我们这所大学太没有规矩了。”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大学里的规矩,就应该是学校里只有老师和学生之分,没有其他身份的存在。”

    “陛下说的真是极妙,不过即便是老师和学生,也还是有皇帝和臣民之间的区分。作为皇帝陛下的您,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应当是被人尊敬的。”金尼阁毫不犹豫的恭维着崇祯。

    “我可不这么认为,在这知识的殿堂之内,如果说真的有什么值得尊敬的对象,那么就应该是一名学者。比一名学者更值得尊敬的对象,那就是两名学者。

    好吧,金神父。如果你有什么话对我说,不妨直言好了,不必如此拐弯抹角的。”朱由检转过身来,微笑着同金尼阁说了一句。

    金尼阁颇不自然的笑了笑说道:“是这样的陛下,邓玉涵神父跟随医学院的一只医疗队前往了大同,据说那里将会发生一场同鞑靼人的战争。

    据邓玉涵神父寄回来的书信说,草原上的鞑靼人正在发生一场内乱,大批的鞑靼人被赶出了自己的家园。

    虽然陛下仁慈的接纳了他们进入关内,给予了这些可怜的鞑靼人以庇护。但是除了物质上的帮助之外,他们更需要天主仁慈的抚慰。

    所以,我恳请陛下能够同意,允许我们耶稣会派出一只队伍,前往大同协助邓神父,帮助那些迷失了方向的主的羔羊。”

    对于金尼阁的请求,朱由检顿时感觉有些为难,他沉默了片刻才说道:“耶稣会的神父们近一年来为大明作出的贡献,朕都记得。

    不过让耶稣会派人前往大同对那些蒙古人传教,这个事让朕颇为为难。那些蒙古部族一向信奉喇嘛教,如果你们贸然对他们进行传教活动,激起了这些蒙古人对大明的反感,你觉得朕今后应当如何对待你们呢”

    金尼阁很镇静的对着崇祯回道:“陛下对于那些喇嘛们的庇护真是让人惊讶,但是在我看来,那些喇嘛们享受着陛下给予的优厚给养,却并没有向陛下付出足够的回报。甚至于他们都没有向陛下您,贡献出他们的忠诚。”

    朱由检眨了眨眼睛,“仅仅是这样的话,也不足以让我答应你的请求。也许那些喇嘛们的确没有向我奉上他们的忠诚,但是最低限度,他们并没有煽动信徒反对大明不是吗”

    &nb




第224章 一场招标会
    “葛岭兄请。”汪春云微微躬身,满面春风的对着身后的胡广元邀请道。刚刚从马车上下来,还有些不辨东西的胡广元,注意力完全被面前这所高大华丽豪宅前挂着的木牌所吸引了。

    听到汪春云的声音后,他终于回过了神来,转头微笑着同汪春云谦让了几句,两人才一前一后的走进了这所大宅。在他们身后,一半被阴影笼罩的木牌上,写着大明股票交易所几个金漆大字。

    两人刚刚绕过水磨青砖砌筑的照壁,站在庭院一角的几位小厮,立刻就有一人迎了上了,汪春云同他交谈了几句,这位小厮就殷勤的带着两人往宅院的一角走去了。

    胡广元打量了几眼,这些站立在庭院内伺候的小厮。他们的年龄大都在十八、九岁,虽然穿着统一的服饰,但却不是平常所见的仆役服装。

    这些年轻人相貌都很端正,身上也收拾的非常整洁,但是眉目间却没有柔媚和谄媚的气息。胡广元并不是没有去过象姑院,那些院子内的年轻人也许面貌更为姣好,衣服更为华丽,但却完全没有这些年轻人身上所具有的…唔,朝气蓬勃的精神。

    在胡广元的左顾右盼之间,他们循着曲折的长廊,走过了两处小花园,最终来到了一所厢房的面前。

    引路的小厮对着两人行礼之后,便快速的转身离去了,甚至都没有向他们讨要赏钱。

    当胡广元跟着汪春云走进了厢房之后,发觉里面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会场。

    正东面的上首是一排长桌,同长桌相对的,是一排排的木长椅。当他们走进来时,房间内已经坐了2、30人了。

    听到有人进来的声音,其中不少人都转头看向了门口,当看到进来的是汪春云,不少人纷纷起身向他打了招呼,有几位还殷勤的走了过来。

    胡广元注意到,房间内就坐的除了商人之外,还有不少衣着华丽的勋贵。这些勋贵中的一部分人对汪春云的到来不屑一顾,但也有那么几位居然也向着他点了点头。

    胡广元这时才想起,现在他那位世家伯父头上还有个鹤城男的封号。看起来,汪家似乎已经开始慢慢融入进京城勋贵中去了么。

    他们二十七家商号不过观望了几个月,曾经只是在徽商中较有声望的汪家,现在已经俨然成为徽商在北方的领袖了,这真是一个让人痛心疾首的错误。

    就在一年前,汪春云还是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弟。他作为世良堂的继承人,亲身拜访汪家时,汪逢元即便是再忙也要亲自出面招呼自己。

    然而现在,他代表徽州二十七家有字号的商号前来商议事情,这位性格圆滑的世伯,居然就这么把他丢给了汪春云招待,摆明了就是暗示他,现在的自己已经不够资格同他平等的对话了么。

    胡广元心中着实有些羞怒,但是多年来主持家业养成的习惯,还是把自己的情绪完美的隐藏了起来,并没有让身边的人察觉到,他心里的不快。

    瞅着汪春云同围上来的一干人热情的打完了招呼,胡广元才窥到一个时机,好奇的向他询问道:“伯丘,你带我来这里做什么这同我们要入股银行有什么干系吗”

    汪春云拍了拍他的手臂,小声的对他说道:“马上就要开始了,等这场招标会结束后,我便会解开你的疑惑。”

    “招标会”带着对这个新名词的茫然,胡广元安静的等待了下去。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陆续的进来了十多人,他们各自找到位置坐了下来,还有余暇同相熟的人员客气的打起了招呼。

    在一声清脆的小钟被敲响之后,厢房的门被两名小厮关上了,房间里顿时变得幽暗了起来。而相邻房间的门适时被打开了,几名穿着低阶官服的人走了进来。

    一道阳光从打开的侧门照射了进来,正好照亮了前方的长桌区域,也重新给房间内带来了光明。

    这几位低阶官吏在长桌后方坐下后,房间内窃窃私语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

    坐在长桌正中的一名官吏笑着对众人说道:“大家应该都知道,来到这个地方是为了做什么吧那么我也就不用再重复一遍,本次招标会的内容了。

    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无意参加本次招标会的人员,就算想要改变主意,也不会再获得参与本次投标的机会了。

    接下来,我将会向各位读一遍,本次招标会的注意事项,请大家注意听了。如果有人无意中违反了这些规定,他的投标就不会被认可,且会罚没投标保证金。

    虽然我很愿意帮助各位,但这是陛下作出的规定,所以我也爱莫能助。”

    “赶紧进入正题吧,结束了投标之后,我还赶着去参加宴请呢。”一名勋贵模样的人,不耐烦的打断了那位官员的话语。

    长桌后方的官员并不气恼,他拿起了桌上的文件,翻开后声音洪亮的念道:“本次投标方式为暗标,每个拥有投标邀请函的对象,可在邀请函上的表格内填入股票单价同购买的数量。

    本次股票招标的标的,是台湾垦殖公司扩充的30万元股本,这些股本筹集的资金,将会用在台湾垦殖开发及台湾北部地区的矿产开发上。

    每一张股票的面额为100元,每一百张股票为一份,诸位购买的股票数目,必须是100的整数倍,否则你的投标将会被视为无效。

    在收到各位的投标书后,我们会当场开启标书,去除其中无效的标书后,按照投标价格从高到底排列,依次确定中标的股票数目。

    30份股票按照由高到低的价格售完为止,如果出价高于100元每股的标书没有购完30份股票,



第225章 几位徽商的难题
    胡广元走下马车时,脸色铁青。这位在外人眼中素来知礼,被誉为徽商中一流人物的儒商,离开时都居然忘记了同汪春云告别了。

    坐在马车内,透过车窗看着差点摔倒的胡广元,汪春云只是抽动了下嘴角。

    虽说徽商之间义气深重,出门在外若是遇到了落难的同乡,都会伸手相助。

    但是中央银行现在已经成了他们汪家安身立命的本业,基本是再讲同乡之谊,他们也不可能让胡广元挟持巨额资本入股,把他们辛苦创下的基业拱手相让的。

    再说了,现在缺钱的是大明朝廷,不是中央银行。只要给他们一点发展的时间,控制着大明税收、海外贸易及水利建设的中央银行,很快就会成为一个控制着整个大明经济的怪物。

    一千六百万两白银很多吗如果父亲策划的金银比价调整方案实施成功,这全大明的白银起码也要贬值一半。大明中央银行,才确确实实的对得起大明中央四个字。

    想要用这么点钱来换取别人手中下金蛋的鹅,那就别怪他过于苛刻了。汪春云摇了摇头,顺手拉上了车帘,敲了敲车厢壁,示意马车夫可以回去了。

    也无怪乎胡广元感到愤怒了,他提出要获得51%的股权,汪春云却死活咬定只能给25%的股权,丝毫没有妥协的余地。

    这已经不是在谈生意了,而是磨着刀准备宰杀肥猪呢。所谓的通家之好,所谓的同乡情谊,显然已经被汪氏抛诸脑后了。胡广元发觉,想要入股中央银行的通路似乎已经断绝了。

    他刚刚走入京城的徽商会馆,坐在堂前喝茶叙话的几名商人中,便有眼尖的看到了他。

    这些原本就心不在焉在聊天的商人们,顿时起身向他迎了过来,想要向他询问事情的进展。

    对于这些各家商号派出的代表,虽然胡广元感觉自己今天已经精疲力竭了,但还是强自打起了精神,一五一十的向他们交代了,今天自己同汪春云相见的经过。

    30出头的蔡茂生听后顿时气恼的说道:“这姓汪的上了京城几天,连乡里都不认了吗25%的股权,他也说的出口。亏的我家老爷子还说他是个念情分的,这念的是什么情分。”

    他身边的几名商人同样感到了义愤填膺,不过他们虽然抱怨连连,却始终保留着最后一分理智,并没有提出就此中断谈判返回江南去。

    这些人所代表的商号,事实上便是典当铺。同汪逢元联合的那些典当铺不同,他们这些商号是徽商开设的典当行中,实力最为雄厚的。

    所谓的典当行,在这个时代就相当于一个收取高额利息的银行。然而想要获得高额的回报,光靠高利息是不够的,还要保证能够收回本金才行。

    所以一个资本不丰厚的典当行,肯定是赚不到大钱的。但是资本雄厚的典当行,想要把资金贷给信用良好的客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典当行收不回资金的风险就越少,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开设典当行的风险就越大,甚至有亏本的风险。

    胡广元他们这二十七家典当行,正是位于大明经济最为发达的,扬州、苏州、松江、金陵、湖州、嘉兴、杭州等地。

    这些地区商业发达,商人的资本也同样雄厚,而他们资金周转的时期又不长,非常适合于这些典当行出借贷款,是典当业最为优质的客户。

    这二十七家典当行,几乎每一家都有几个信用良好的优质客户,能够为自家典当行提供稳定的收益。正因为如此,当汪逢元年初联络他们时,他们对于入股这个所谓的银行并不感冒。

    一来是担心朝廷借银行的名义骗取他们的股本,二来是觉得汪逢元是想借成立银行的名义,把自家商号插进他们的地盘。

    因此,位于这些大明最为富饶地区的典当行,都没有响应汪逢元的提议,反而私下结盟,准备共同抵制这个什么银行进入自家的地盘。

    胡广元他们的想法并不能算错,这个时代商人乃是末业,而盐商和经营典当行的商人,更是商人中地位最低的一种。

    虽然他们拥有的巨大的财富,但是在政治地位上却还不如一名自耕农。是以,江南的商人一旦发了财,就多数会培养族人读书,或是资助一些有才华的寒门子弟,努力让自己的家族脱离单纯的商业家族。

    不过也正因为商人的地位如此低下,所以朝廷对于商业一向很少进行干涉,而是试图让商人们自己管理自己。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即便是经济发达如江南地区,商人内部也还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小社会。每一种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会,每一个地区的商人都有自己的同乡会。

    这样的好处是,一旦官府想要让商人们出钱做一些公益事业,或是提高税收什么的,自然会有行会中的头面人物出头,为大家争取一些利益。

    而出门在外的商人们,来到一个陌生地区经商时,也能得到同乡的照应,免得被当地的商人所欺负。

    但是坏处就是,行会和同乡会牢牢的控制住了中小商人,一旦商业的份额被确定了下来,基本上其他人就会被排斥进入这一行业。

    也就是说,商业竞争不仅仅是产品价格和质量的竞争,更多的是一种宗法制度下的利益分配。
1...167168169170171...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