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将来即便是他退下了首辅的职位,那些北方出身的官员,也必定会念叨他的好处,不会容许南方官员污蔑他的身后名誉。

    黄立极撇了一眼同僚,发觉这些同僚们还没有领悟到皇帝的用意,倒是对两次小比增加的候选官员名额有些上心了。

    钱谦益听了这个消息,顿时颇有些兴奋,年初的恩科因为改了会试规则,导致许多南方士子在科举中失利,这使得他们私下一直抱怨不已。

    现在如果他把这个消息传出去,再给自己脸上贴点金,说不得可以拉拢不少江南士子的人心。

    崇祯的提议最终还是被内阁通过了,既然他们想要讨好天下的士子,自然就不再反对皇帝让人腾出职位的举动了。毕竟皇帝并没有让他们做恶人,亲自点名裁撤官员,只是让地方官员自己推荐下岗人选而已。

    讨论了一个上午之后,朱由检有些精疲力竭的说道:“我看会议就到这里吧,诸位阁臣若有事,不妨再递折子进宫好了。”

    他的话音还没落下,吴淳夫已经迫不及待的说道:“陛下,臣有一件事想要请陛下圣断。”

    朱由检整理了下袖子,才看着他缓缓问道:“吴尚书有什么事,请说。”

    吴淳夫清了清嗓子,从面前抽出了一份折子,然后起身交给了走过来的王承恩后说道:“臣请治理鲁南、苏北平原的水害,若是此处的沂沭泗水系能够得到根治,不再年年洪水泛滥,则此地可平添上千万亩良田。

    若是鲁南、苏北平原能够大治,则京畿所缺的粮食就不必再从南方转运,而运河水量不足导致运力下降的难题也就不解而解了…”

    吴淳夫心情颇有些激动的向皇帝解释着,他提出的是一个多么宏大的计划。

    &nbs




第229章 施鳯来的忧思
    施鳯来满面微笑着同钱谦益交谈着,从文华殿的院子内走了出来,两人的马车都已经等候在了院门口。

    看了停在门口的自家马车一眼,施鳯来对着身边的钱谦益告别了一声,便登上了马车。

    原本满面微笑的他,登上了马车之后就变得阴沉了起来。同吴淳夫一样,他在内阁之中也变得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了。

    从原本内阁中的次辅,变成了现在分管邮政驿传的大臣,施鳯来发觉自己的地位变化的不是一般的大。

    以往可没有内阁阁臣分管业务这种奇怪的规定,只要是当值的阁臣,朝廷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过问,只不过最终下决定的还是首辅而已。

    所以除了首辅之外,其他阁臣的地位、权力基本相差不大。但是现在,阁臣的地位和权力更多的是来自其分管的内容。

    在他的手下只有一个刚刚成立的通商邮政部,这个新成立的部门还不及其他六部之中一个清吏司的规模,而尚书田仰因为导致了太仆寺的解散,因此在部内并没有什么威望。

    而想要扩大通商邮政部的权力,除了人员编制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财权。虽然崇祯和黄立极都说通商邮政部很重要,但是自从通商邮政部成立之后,除了成立时拨给的15万两经费之后,就一直没有下文了。

    通商邮政部虽然可以管理海外贸易,但是对海外贸易进行征税的权力却一向归属于宫内。

    以施鳯来和田仰两人的见识,自然想不出除了征税之外,如何从管理海外贸易中获利。

    倒是各地水陆驿站改成邮政局的工作,看起来颇能撑起通商邮政部的场面。

    但是想要让各地驿站改成传递邮件包裹的邮政局,首先就要投入资金对马车和船只进行更新,把原先只是作为客栈和提供运输工具的驿站,转变为固定时间分拣、转运邮件包裹的邮政网点。

    在田仰对京畿附近几县的驿站路线进行了改革之后,他便发现邮政事业还是大有可为的。

    特别是南北商旅和出外游学的士子,对于邮递信件和金钱有着旺盛的需求。

    邮递信件和包裹还好说,只要增加人手和车船就够了,但是想要在大明各省之间邮寄金钱,没有一个网络遍布全国的银行的支持,是不可能完成的。

    起先,田仰倒是准备同大明中央银行合作,想要借助中央银行在各地的网点,来完成民间寄送银两的业务。

    不过户部和工部已经把中央银行当做了自己的私库,他们并不愿意让其他部门插足中央银行,从而挤占他们可以动用的银行资金。

    而对汪逢元来说,邮政部门试图异地收兑金钱的举措,很明显今后会同银行形成竞争关系。

    他生怕邮政部借着这个机会熟悉了银行业务之后,干脆自己开设一家银行,那么到时朝廷对于中央银行的态度,就未必有现在这么支持了。考虑到这点之后,田仰的请求就被他婉言谢绝了。

    原本今天施鳯来想要就这个问题向崇祯请求,希望皇帝能够下令让中央银行配合邮政部,但是吴淳夫的大项目一出口,便吸引住了崇祯的注意力。

    当他提出邮政部的计划之后,皇帝还没有说话,就被郭允厚和吴淳夫拦住了,崇祯自然不得不要求他对邮政部的计划重新进行研讨,待时机成熟后再上交内阁讨论。

    他当然不知道,皇帝之所以不同意,的确是因为通商邮政部拟定的这个计划太过于一厢情愿了。按照这个计划,基本上什么活计和风险都被中央银行负担了,而邮政部只是坐享其成而已,这显然不符合崇祯的想法。

    施鳯来阴沉着脸想要思索些什么,但是马车的铁制车轮在皇城石板路上的颠簸,很快让他感觉浑身上下颇为酸痛,让他无法集中精神思考。

    “哎,这同意内阁阁臣的马车可以在皇城内行驶,固然是陛下的善政。但是这颠簸程度,四轮马车也就比之前的旧式马车稍稍好上一些。

    相比起乘坐马车,施鳯来更喜欢平稳的八抬大轿,不过陛下不肯给予阁臣在皇城内使用轿子的权力。有马车可以代步,大家也不愿意每日步行3、4里路入阁当值啊。”施鳯来心中感慨了一声。

    施鳯来返回府内洗漱了一番,刚刚换上了轻松的便服,便听到管家前来报告,说是田仰带着一名商人前来求见。

    “胡闹,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他还有心情做这些事。你去告诉他,说今天老夫身体不适,不见外客。”施鳯来颇为恼火的对着管家施仁说道。

    田仰带着商人来见自己,显然是得了好处,才居中牵线引见。像这种政治掮客的行为,施鳯来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只不过今天的时机不对而已。在他自己的麻烦没有解决之前,他可没兴趣听取一名商人的烦恼。

    听了施鳯来的话语,管家并没有立刻出去,施鳯来有些不满的瞪了一眼,这位从小同自己一起长大的世仆,也是他最为信任的人。

    “难道还有什么问题吗”施鳯来终于还是按捺住了性子,询问了管家一句。

    施仁赶紧把手中的礼单递了上去,口中说道:“老爷还是自己看看吧。”

    施鳯来颇为疑惑的接过了礼单翻看了起来,上面除了一些贵重的南货之外,礼单中还夹着一张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汇票,看着票面上凭票即兑五千元几个字,施鳯来也颇为吃惊。



第230章 鲸海
    打发走了内阁其他同僚之后,黄立极却留了下来,他通过内臣向已经进入了后殿的崇祯请求私下接见。

    朱由检看着被王承恩领过来的黄立极,颇为好奇的问道:“黄先生有什么事不可在外间诉说,反倒要同朕私下商议,很麻烦么”

    黄立极先是谢过了崇祯赐座,才小心的坐下说道:“老臣是希望陛下能够向孙恺阳下谕询问,他究竟要在大同关外同察哈尔人僵持多久

    虽然那些言官有许多无稽之谈,但是他们有一句话还是说的不错的,自古以来未尝有屯重兵于自家国境线上,而能获取胜利的。

    陛下把九边重兵交付给孙恺阳,又筹集了如此巨量之物资供给战时大本营,若是此战久拖不决,陛下之声誉恐怕就要毁在孙恺阳手中了。

    臣以为,不论如何,陛下都不可以无动于衷,起码也要下诏质询一番,也好对朝中群臣和天下百姓有个交代啊。”

    对于黄立极的话,崇祯沉默了许久。这位首辅的用意,还是在于维护他的声名,毕竟同察哈尔人进行一场战争的决定,乃是他的一力主张。

    这场战争如果获胜了,他在朝野中的话语权必然能够大涨,如果失败了,那些朝廷官员和天下百姓,说不得就要把他当成另一个眼高手低的英宗皇帝了。

    黄立极现在给他的建议,不过就是先行同前方的战时大本营进行切割。如此一来,前方胜利了,是因为他这个皇帝严厉督促的后果。失败了,也是前方将帅不听皇命,同他这个皇帝并无关联。

    这种做法固然可以让他逃避责任,但却把前方的将帅推入到了尴尬的境地,不管他们有没有取得胜利,功劳都已经被后方的皇帝和文官系统所夺取了。

    他们不听皇帝下达的命令,获胜了也不过是将功补过,但是失败的话,就要祸及家人了。

    遇到一个懦弱一些的主帅,抱着宁可不获胜,也不能让皇帝疑心自己的想法去指挥战争,那么往往该胜利的战争也会变成莫名其妙的失败。

    如果是王朝的中前期,家底雄厚的大明并不在意这种边境局部战争的失利,但是对于现在的大明而言,每一场失败,都会让这个王朝离毁灭的悬崖更近一步。

    朱由检片刻之中便想清楚了前因后果,他摇着头对着黄立极说道:“这场战争虽然是朕的主张,但是现在如何进行这场战争的权力,朕已经交给了孙先生。

    朕不会因为顾惜自己的声名,就把孙先生推入困境之中,让他做出错误的判断。

    朕虽然是大明天子,但是对于战争的了解,不及总参谋部众人的万一,如果这么一群比朕更为了解作战的人员都拿不出一个击败敌人的计划,那么朕指手画脚干涉前方战时大本营的指挥,能获取胜利的机会更是渺茫。

    更何况,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朕可以监察督促战时大本营的作战计划,但不可能取代战时大本营,对前方的将士胡乱发布命令。

    毕竟朕居于京城,对于前线的情况所知甚少,且大同离京城相距15日的路程,当朕的命令抵达前线时,前方的形势早就有所变化了。

    对于这场战争,朕已经尽到了该尽的职责,如果还是没有得到好的结果,那么该承担的责任,朕也绝不会逃避…”

    黄立极终究还是没能说服崇祯,当他走出文华殿后堂时,心里也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这位少年天子如此放手让战时大本营行事,究竟是因为不可理喻的固执,还是真的在心中胸有成竹。

    离开了文华殿后,朱由检便匆匆赶往了文华殿北面的一所小跨院,这里是光禄寺、农科院和皇家科学院联合成立的,一个食品研究所。

    主要是研究各种可食用动植物的加工、烹饪方式,还有食物的储存运输条件,甚至包括各种食物配比对于人体的影响。

    在崇祯所处的这个时代,大明百姓的平均口粮实际上并不算少,但是口粮的种类却实在是过于单一了。

    在主粮方面,明代同之前的王朝并没有什么区别,依然还是小米、大米同小麦,由于磨面技术的落后,把小麦磨成面粉的比例依然低的吓人。

    上等的白面依旧是权贵、缙绅、豪商才能享用的奢侈品,中小地主们,只吃的起筛过一道的面粉。而底层的农民,大多数时间吃的还是粗糙的麦饭。

    至于菜蔬方面,北方人比南方人的选择更少,除了夏天的三、四个月期间,大部分时间他们的菜肴就是各种豆子,新鲜的或是酱腌过的。

    在万历朝,即便是最底层的百姓一年也能吃上几次肉食,但是到了今天,就算是一些自耕农也很少尝到肉食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口上升和土地产出下降,导致农户没有多余的食物喂养家禽;另一方面则是随着赋税的增加,那些家中有大牲口的人家,会首先成为税吏敲诈的对象。

    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百姓的生活水准反而大不如前了。但是缺乏了副食品的补充,这些底层百姓不仅健康受到了威胁,他们的人均主粮消耗却稳步上升了。

    朱由检设立这个食品研究所的目的,就是想要了解如何降低人



第231章 对于肥料的渴望
    “琉球应当是冲绳岛附近的那片海域吧。”听着小吏的介绍,朱由检也不由恍惚了起来。在后世,去冲绳岛观鲸,倾听座头鲸的鲸鸣,曾经是他最大的一个梦想。

    作为海洋中最为出色的歌唱家,他可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下令捕杀这些美丽的生灵。

    在王承恩轻轻的提醒下,处于走神状态的朱由检终于恢复了过了,看着已经汇报完毕的小吏,他发觉自己居然有些心软的张不开口了。

    “这就是所谓的小布尔乔亚式样的矫情么”朱由检突然在心里自嘲了一句,他发觉自己对于座头鲸的同情心,甚至于已经超过了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灾民了。

    而这仅仅是因为,他曾经在电视上见过这些美丽生灵的模样,却从未目睹过那些灾民的样子,因此无法付出真正的情感。

    也许他的怜悯,并不是出于对灾民们的同情,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道德洁癖而已。

    朱由检的心思转了几转,终于抛开了这些无稽的想法,他对着小吏点了点头说道:“你们的想法很好,推广西红柿和土豆种植的事,朝廷自有安排。

    不过发展捕鲸业这件事,食品研究所可以继续跟进,最起码对于鲸制品的加工技术方面,你们可以多多想些办法。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回陛下,臣任正全,是光禄寺掌醢部主簿。”小吏顿时脸色涨的通红的回道。

    “恩,那这件事就由你继续跟进吧,有什么问题就打个报告上来。另外,农科院的都有谁在这里”回过神来的朱由检,迅速做出了判断。

    当农科院的魏光小跑了出来后,朱由检便开口问道:“渔业捕捞方面,你们觉得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吗还有上次朕让你们研究的,紫菜、海带人工培育有没有什么进展”

    曾经崇祯以为,可以通过人工培育紫菜、海带,吸纳近海渔民的多余劳动力,还能解决一大块粮食缺口,和一些内陆地区的碘缺乏病。

    不过当农科院的人找遍渤海湾同山东半岛,也没有找到皇帝所说的海带,倒是打听到了浙南和福建地区有紫菜的人工养殖。

    农科院一边派人去南方寻找会培育紫菜的渔民,一边再次向崇祯打听了海带是何物。朱由检这才发觉,他在宫内吃到的昆布,居然还是朝鲜王国的贡品。

    他这才了解到,海带居然不是中国的原产海生植物,倒是朝鲜、日本的特产,即便是朝鲜也只有东部元山地区才有。后世的平民美食,现在却变成了极少数人才尝的到的珍馐了。

    魏光赶紧低着头回道:“紫菜的人工培育方法倒是已经找到了,但是紫菜的种苗还没有找到人工培养的方法,只能依靠捞取天然种苗,因此产量有限。

    至于海带这一块,虽然我们已经两次从朝鲜索取了**,在大连、威海等地下种,但是这些海带还是很快死亡了。

    我们经过研究,觉得也许是我们挑选的养殖海域,同海带原先的生活环境相差太大的缘故。因此打算下次自己乘船前往日本调查海带的生活环境,并进行取种。
1...169170171172173...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