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而购买了朝廷为筹集建设资金所发行公债的百姓们,他们就更不愿意新政废除了,没有了新政对财政上的变革,公债的偿还就没有保证。

    所以,两位先生的担忧,在朕看来并不是问题。现在的摊子铺的越大,新政推出的政策越多,反对新政的力量就越是畏缩。

    试问今日之大明,除了朕以外,谁还能维持住现下的局面难道那些东林党人上台之后,能够用仁义两字一笔勾销,朝廷对银行和百姓数千万元的欠债

    如果他们真能做得到,朕恐怕早就不在这个位置上了。为了让朝廷能够按时还款,不让他们手中的公债股份一文不值,他们也不得不支持朕,也不得不继续向朝廷借款。

    所以两位先生不必担心摊子铺的太多,朝廷负债太多,从而让新政遇到挫折。相反,朝廷负债越多,天下百姓对于国事的关心就会越高,新政推行的阻碍才会越小。”

    对于崇祯这套负债治国的歪理,徐光启和王徵不由面面相窥。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评论皇帝的这番话语,这些言论显然不太符合,先贤所推崇的仁义治国之政。

    徐光启随即想起,他最近刚刚看过的一本译书,西方权谋之士所著的《君主论》,里面的言论倒是同皇帝现在所言颇为相近。

    他脑子里只是稍稍转过了这个念头,便默默的在心中埋葬了这个想法。

    这本《君主论》中所阐述的道理虽然不无可观之处,但是却大违儒家先圣所提倡的治国方针,近乎于法家、杨朱之学。

    现在大明士林已经对西学在京城的传播大有意见了,一旦传出皇帝被西方学者所著的《君主论》所影响。恐怕西学蛊惑君王,祸乱朝政的名头就更跑不掉了。

    在经过了,一年多大规模翻译西学书籍的过程中,徐光启从一位欣赏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单纯仰慕者,认为可以借它山之石以攻玉,借西学来改造大明儒学中不适宜当代的一部分。

    很快转变成了一名主张对西学要批判着吸收的学者,在看过了这些翻译过来的西方书籍之后。徐光启等人也终于认识到,欧洲并不如他们设想中的那么美好。

    虽然罗马共和国的历史非常的吸引人,文艺复兴运动也让人心生向往,但是两者之间间隔的上千年文化黑暗期,却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而最令人诧异的是,看似朴素、温和而关爱世人的天主教会,在欧洲的名声似乎并不怎么样。虽然天主教曾经统治着整个欧洲的精神世界,但是今日的欧洲天主教却分成了新教同天主教两个出自同一源头的宗教。

    让徐光启等人不解




第493章 士绅召开的隐秘会议
    王府井内125号,原本是大长公主未出嫁前的宅邸。经过改建之后,已经成为了京城中最为出名的议事会场。

    在这里,除了召开过全国商人代表大会之外,也常常被顺天府和京城市政厅借去,用作召开大会的场地。

    但是从3月下旬开始,这里便被各省士绅代表所霸占了。在被京城百姓教训之后,这些士绅们现在在大会上开口说话之前,都会斟词酌句,三思而后言。

    虽然士绅代表们这种谨言慎行,使得他们被大明时报批判的次数大为下降,也让京城百姓少了许多乐趣。但是大会的公开讨论,显然也就很少有所进展。

    不过随着时间的拖延下去,士绅代表们也终于开窍了,各省代表中最有声望的几位,在晚上开起了小会,把第二天大会上要讨论的事务先进行沟通,这样第二天大会上士绅代表们的发言和投票就只剩下了一个形式。

    当士绅代表们学会了这种小会沟通的方式之后,大会的议事进程便迅速加快了。当然他们相互利益交换的结果,便是多出了500万元的额外投资。

    对于这笔款项会不会得到朝廷和皇帝的认可,大家都心里没底。毕竟自古以来,还没有臣下议完事,做出结论之后,再让皇帝和朝廷接受的。

    最重要的是,额外增加的500万元,相当于过去太仓一年的进项。这么一笔巨款,他们这些士绅上下嘴皮子一碰,就定了下来。虽然在决定利益分配的时候,大家谈的都很开心。

    但是下了定案之后,众人反倒有些惶惶不安了起来。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份定案送到皇帝面前的时候,皇帝和朝廷愿不愿意做这个冤大头,认了这笔额外的支出。

    不过进入了5月之后,参与士绅大会的代表们,惊讶的发现,不但皇帝对于定案作出了批示,内阁也对定案实施的计划进行讨论,制定了一个7年拨款,分期实施的方案。

    虽然首期计划只有微不足道的30万元,第二期的拨款还不知道在哪,但是一干士绅代表们已经心满意足了。这还是第一次,他们发表的言论和决定,居然影响了朝政的走向。

    这些以往只能在家中乡下发发牢骚的乡间士绅,几乎在一夜之间重新树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到了此时,他们才真正意识到,士绅大会不是乡间好友的聚会,可以任意的发牢骚而不用承担后果。

    在这个大会上,他们今天所主张的某个意见,也许明天就会成为朝廷推行的政策。这种责任感,让士绅代表们顿时变的慎重了起来。他们在大会上发表言论时,不仅仅只是谨言慎行,还苦心积虑的想要说些,能够让朝廷和天下百姓动容的主张。

    士绅们开始转变了心思,把自己当做了被朝廷邀请上京,为国谋划的地方贤士。心思变了,看待事物的观点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各位士绅代表从本乡本土利益出发的观点,很快便让位给了替朝廷谋划施政的观点。

    抱着这样的观点去讨论朝廷颁发的政策,自然便会同朝廷的立场颇为接近,特别是当崇祯命人把刑部尚书袁可立编撰的《民事通则》递交给士绅大会进行讨论后,这些士绅代表们就更是自觉,他们身上不仅有着一种使命感,还有一种崇高的责任感。

    也许这些士绅代表不知道,马斯洛提出的五个需求层次的理论。但是作为一名士绅代表,他们在士绅大会上,显然已经让他们满足了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后三个高层次的需求。

    这些士绅代表们,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也许可以说一不二,但是随便一个地方官员都能让他们俯首帖耳,不敢稍稍出声。

    而在士绅大会上,他们不仅可以平等的同与会的其他代表进行交流,还能以大会决议的形式,让朝廷正视他们的意见。就这一点上而言,他们已经完成了一次自我价值的实现。

    5月2日晚上,会同馆内一间小院内门户紧闭,近30位士绅代表聚集在一室,商议明日大会对《民事通则》总论进行讨论的基本观点。

    聚会的这间房并不大,为了能够容纳与会的各位士绅代表中的领袖,除了正中的一张方桌外,房间内其他家具都被移了出去。围绕着方桌的,只有一排排的长凳而已。

    这些士绅代表们之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地址开会,而不是在外头酒楼内包上一大间,主要原因还在于保密。另外,这些士绅代表们还是以中小地主居多,他们也不愿意为这次上京开会耗费太多。

    即便是有几个家境较为殷实的士绅,也不愿意在这种场合出风头,毕竟私下集会好像并不符合士绅大会召开的主旨。他们可不愿意因为一时的舒适,而被朝廷给盯上。

    方桌上点着2支京中现下最为流行的鲸油蜡烛,把不大的房间照的如同白昼一般。刚见到这种鲸油蜡烛时,可是让不少外地士绅都啧啧称奇。

    事实上像他们现在聚会的这个房间,只要一只鲸油蜡烛就能满足照明了。点上两只,不过是为了让这些代表们可以看清楚,说话之人发表言论时的神情,或是让发言人了解,他的主张有没有得到在座人员的支持而已。

    像这样的小型集会已经举行了快半个月了,因此在座的代表们,互相之间也开始慢慢熟悉了起来,他们在发表自己言论时,已经大致能够找到会支持自己的同好者了。

    &



第494章 因势利导
    当崇祯把自己修改过的《民事通则》交给士绅大会讨论时,袁可立还不知道这件事。

    不过1日之后,当大明时报把通过的《民事通则》总论全文刊登出来之后,不仅袁可立知道了,就连京城百官也听说了这件事。

    虽然袁可立知道,崇祯修改过的《民事通则》内容是什么,他也对皇帝承诺过,会认可这些修改。但事实上,他自己心中并没有把握,被皇帝修改后的《民事通则》能不能在朝堂上获得百官的认可。

    毕竟太祖曾经有言再先,擅改律法者,是乱法之奸臣。是以后世各代,虽然认为《大明律》的内容已经不敷使用,无法解决当世之问题,也只是以律法为基础,设立了律例这个擦边球。

    所谓因律生例,因例生例,实际上便是判例法,对于大明律覆盖不到的问题,采用了同类型案子的判罚为依据。当然,这种判罚的主旨,还是要符合大明律或是儒学的精神。

    袁可立编撰这本《民事通则》,主要还是想要把大明200余年积累下来的民事案例做一个整理,去除掉不具备代表性的案子,同大明律、儒学精神不相符合的判例,还有众多重复的案例。

    他希望,最终能给各地官员建立一套可以操作的判例,从而杜绝地方胥吏利用大明繁复纷杂的案例,操纵司法糊弄地方官员,从而激发日益高涨的民怨。

    应该来说,这种想法是好的。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维护了司法的唯一性和崇高性。

    但是袁可立编撰这本《民事通则》的时候,主题和目的还是相当明确的,便是维护上下尊卑的封建伦理秩序和地方上的社会稳定。

    因此,这本《民事通则》不是削弱了地方士绅的权力,反而是加强了士绅对于地方法权的干涉。毕竟,儒家诸贤追求的最好社会形态,便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和谐社会。

    换句话说,便是一切民事纠纷最好能够在地方士绅的主持下,内部调解解决,不要闹上公堂去。实质上,就是把大明县城以外的区域,交给了地方士绅去管理,以减少办公成本。

    在崇祯看来,袁可立编撰的这本《民事通则》,在江南这些社会矛盾还算缓和的地区,大约能够解决不少问题。但是在陕西、河南等社会矛盾已经激化的地区,不过是一纸空文罢了。

    当一个人无论怎么努力也活不下去的时候,什么法律都起不了震慑作用。因此,他对《民事通则》做了一些修改,并加上了:论人的基本权利的总论。

    什么是人的基本权利呢崇祯觉得,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便是生存下去的权利;其次是保卫自己不受侵害的权利,再次是自由思考的权利,及合法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等。

    在总论的结尾,崇祯以这样一句话做了总结,“任何一位大明人,都应当履行其对国家应当承担的义务,如纳税、服兵役等。同时他也同样享有被国家保护,享受以上基本权利之权力。

    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是民众之间发生的纠纷,一律不得以尊卑身份区别对待,也不得以八议减轻或是免于处罚。利用公职身份、宗室身份、勋贵身份、官员家属身份、主家身份,对他人做出的侵害行动,同样不得引用减轻刑罚的八议。”

    看过了这篇总论之后,袁可立就对自己这部《民事通则》能不能通过百官和宗室的认可,大为怀疑了起来。

    毕竟,按照这篇总论。大明现在特权阶层所享有的特权,都被不同程度的削减了。

    袁可立虽然认为,皇帝所说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的确让普通人心生振奋。同以往戏文中说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戏文毕竟只是戏文,只要上下尊卑的礼仪体制还在,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是一句戏言。

    现在崇祯想要在他的《民事通则》上做手脚,以他的名义来发布这篇总论,试图打破上下尊卑的礼制,建立一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这也未免太过于高看他袁可立在官员之中的号召力了。

    不过,出于对皇室的忠诚,袁可立对于崇祯修改自己《民事通则》一事保持了沉默。不管这么说,这篇总论虽然损害了整个大明特权阶层的利益,但是就其出发点来看,皇帝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还是在于保护大明普通百姓的利益。

    袁可立是四朝老臣,在朝中资格之老,只有寥寥几人可以比拟。他又同东林党人交好,门下几位学生,如倪元璐、黄道周等人,都是东林党人新近出现的中坚力量。

    他自认,就算是做了些离经叛道的事情,最多也就是败坏一些名声。但是如果让天下人知道,这是皇帝亲手写的总论,恐怕朝野的舆论就不是那么温和了。

    不过当袁可立做好了,在朝堂上被群臣责难的准备时,崇祯却在士绅大会上首先抛出了对于《民事通则》的讨论。

    在牛金星等人的鼓吹下,又有袁可立本人的名望,加上这群士绅代表也正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感,处于一种群体性的自我感动阶段。

    因此,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很快就被这篇总论打动了内心,大部分代表在第一时间,就认可了总论中所确立的思想。除了一小部分士绅还是心存疑惑,但是在群情汹涌的时候,他们也不敢站出来唱反调。

    当然,某些士绅代表看



第495章 一日悠闲
    国是会议结束之后,群臣刚刚走出文华殿,不少人已经反应了过来,今天会议上这场争论真是好没来由。

    事实上,今天朝会上如果不是反驳者首先提出对《民事通则》的批评言论,那么当袁可立或是刑部官员正式提出推行《民事通则》时,朝中官员其实是可以直接否决掉这份《民事通则》的。

    但是现在,他们却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争论,被皇帝直接夺走了讨论《民事通则》的权力。皇帝、袁可立后发制人,这一局赢得好生漂亮。

    不少官员在醒悟过来的同时,立刻认定了,今天这事应当是袁可立在背后策划的,否则正值冲龄的皇帝,焉能布下如此之局。

    莫名就站到了风口浪尖上的袁可立,着实被一些清流口诛笔伐了一些日子。

    虽然崇祯下令任何人不得干涉士绅会议讨论《民事通则》的条文,但是朝堂上的各位官员,显然没有那么听话。虽然他们没有公开对士绅代表们施加压力,但是却以招待乡里的名义,纷纷邀请本省的士绅代表饮宴,以做暗示。

    对于这些官员的私下行为,崇祯自然很快就收到了风声。这些士绅代表们在大会中虽然显得颇为独立自主,但是被同乡的达官贵人私下拉去饮宴之后,顿时被打回了原形。

    在这些同乡贵宦面前,这些乡间士绅便只剩下了唯唯诺诺而已。如此一来,关于《民事通则》的讨论,大会上又陷入到了僵持之中。

    五月初十,风和日丽,正是难得的一个好天气。崇祯难得没有呆在上书房处理政务,而是同丰城侯推荐的一位围棋国手,在湖心亭就着西海的景色手谈了几句。

    丰城侯所推荐的这位围棋国手,是江西婺源人江用卿。琴棋书画乃是君子四艺,但是围棋却同其他三艺不同,不仅仅在于它能培养君子的涵养和才能,还具有一定的竞技性。

    而明代市井赌博之风盛行,这围棋便因为其竞技性和娱乐性,成为了士人之间用作赌局的工具。也因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以赌棋为生的棋手阶层。

    这江用卿便是这些棋手中的一员,说起来,江用卿的生平也颇具传奇经历。

    他并不是士人出身,因此也没有得到过什么名师指点。他只是一介农夫出身,因为小时经常去观看闲人对弈,就这么渐渐的明白了棋理。

    少年时的江用卿同家乡棋手下棋多次获胜,渐渐开始出名,最终成为了一代围棋国手。

    有明一代,以万历时国手最为倍出,而围棋国手大多出于京师、新安、永嘉三地。
1...255256257258259...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