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不管是法国人的轻蔑,还是英国人的自嘲,都无不说明了伦敦对于欧洲来说,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座真正的城市了。

    这座位于泰晤士河畔的城市,现在不仅是英国的首都,还是英国的经济核心,更是英国最大的贸易港口。仅仅花费了三百年的时间,伦敦就从14世纪的4万人口,发展到了今日的35万人口左右,在欧洲仅次于巴黎的人口。

    在泰晤士河上,令到访的中国人感到最为震惊的是,伦敦城的城墙居然还是一千多年前罗马人的产物。这座长达七、八英里,高约六、七米的宏伟城墙,实在很难让人相信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罗马人为伦敦城留下的规划,依旧影响着伦敦城的发展,直到他们到来的时候,伦敦城的普通区域还没有突破这道罗马人留下的城墙。而罗马时期留下的六道城门,爱德门、主教门、新兴门、卢德门、爱慈门、科瑞波门,在修修补补之后依旧还在使用着。

    不过当年为了躲避城内的黑死病,王室和贵族在城市西南弗利特河畔修建的威斯敏斯特王宫区,现在已经发展为了城外一个独立的法灵顿城区了。相比起城内伦敦城内的拥挤和恶臭,贵族和富商们显然更喜欢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法灵顿区。

    而在泰晤士河南面,围绕着跨越泰晤士河的大桥,从各地迁移来的人口聚集在此,渐渐形成了五块居住区。虽然这里没有城墙的保护,但是对于一个击败了无敌舰队的国家来说,住在此地的居民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安全。

    作为不列颠岛的交通和经济中心,伦敦城所能够的大量工作岗位,让这些从各地迁移而来的人口获得了养家糊口的能力,因此当中国使团的船只从泰晤士河上经过时,泰晤士北面高大的城墙和南岸星罗棋布的房屋街道,倒是有了几分国内江南地方的模样。

    在英舰的引导下,中国使团的船只停靠在了伦敦的码头。已经从先期赶回国内的商船中得知,代表中国皇帝来访的使团中,居然有一位安汶惨案中的幸存者,这令伦敦的市民们生起了极大的兴趣。

    当艾达等人从船上踏足于伦敦码头时,他们赫然发现,似乎整座伦敦城的市民都出现在了码头和码头周围的街道上,来观看那位传奇的中国伯爵夫人。从一名颠沛流离的孤儿,到被中国皇帝所青睐,接着以中国皇帝册封的伯爵夫人返回故土,这简直就是传说中灰姑娘的现实版本。

    对于正在迅速走向重商主义的英国社会来说,这种传奇性的故事实在是太合中下阶层市民的胃口了。一名不文的穷汉,前往海外冒险,最终从土著人那里获得了大量的财富,然后衣锦还乡。正是野心勃勃想要在海洋上赢得自己利益的,英国上下最为真实的写照。

    英国下议院派出了以议员奥利弗克伦威尔为代表的几名议员,同国王查理一世派出的首席顾问伦敦主教劳德等人,一起前来码头迎接了中国使团。

    和地位显赫的伦敦主教劳德相比,沉默寡言的议员奥利弗克伦威尔更让艾达记忆深刻,虽然没有和他说上几句话,但是这位身材高大的议员有着一种让人难以忽视的特质。

    登上了早就安排好的马车后,艾达便和使团成员就在伦敦市民的围观中前往了威斯敏斯特宫。

    查理一世在威斯敏斯特宫内隆重的接待了这批中国使团,威斯敏斯特宫始建于约六百年前,刚开始修建时曾经作为要塞来设计,因此与其说是一个宫殿,倒不如说更像是一座宏伟的城堡。

    艾达代表使团向坐在了天鹅绒宝座上的查理一世献上了国和礼单,这也许是威斯敏斯特宫建立以来的第一次,一名女子以外国使节的身份正式晋见了英国国王。在这个时代的欧洲,对于女性的歧视依然是社会的主流。

    男人们认为,女子都是愚蠢的,除了处理家务事之外,不应当与其讨论任何关于政治和科学的事务。当然,法国人也许是一个例外,他们对于比男子聪明的女子,不是让她们变成国王的情妇,就是送她们去绞刑架,以此来掩盖自己的无能。

    在查理一世吩咐自己的侍从官接走了国和礼单之后,艾达再次向他屈身行礼后说道“大明皇帝陛下为了表示他对于英国国民的善意,还嘱托我们带来了一份给予英国国民的礼物,我希望国王陛下能够容许,让我们向英国的国民传授预防天花的种痘之术。”

    艾达的话语顿时让大厅内观礼的贵族和议员们轰动了起来,天花和鼠疫是伦敦城两大杀手之一。和几十年爆发一次的鼠疫相比,年年都有发生的天花是贵族想要躲避也无法躲避的恶魔,特别是天花对于儿童的威胁更是严重。

    查理一世是一个坚信王权至上的国王,他也是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执政者,听了艾达的陈述之后,他也是极为惊讶的追问道“天花也是可以治疗的么”

    艾达摇着头说道“种痘术并不是治疗天花,而是预防天花的办法。陛下可以让人调查一下,饲养牛的农夫是否得天花的机会更少一些呢…”

    听了艾达的诉说,大厅内的议论声顿时小下去了,如果英国人的信仰不是倾向于新教,艾达又不是代表




第243章 天上人间?
    就在艾达思念着北京的生活时,崇祯正忙着和礼部、总理衙门一起商议,如何接待这次跟随船队上京朝贡的南洋各小邦的使者。

    北大年女王的投降和北大年城的火灾,终于让支持北大年独立的天方教商人和本地土邦感到了畏惧。为了防止大明帮助暹罗王就此南下,统一整个半岛,这些土邦的苏丹,特别是柔佛和彭亨的苏丹,立刻派出了身边的亲信向占领了北大年的明国舰队表示臣服。

    在明国舰队的帮助下,北大年女王放弃了独立的主张,并承认了暹罗王的宗主权力。不过见到了明国舰队的武力之后,暹罗王同样也有些不安,派出了自己的亲信前来北京,希望能够再次确定大明和暹罗之间的宗藩关系,防止明人的舰队对暹罗有什么其他想法。

    至于渤泥等南洋土邦,在明军舰队出现在南洋并动用了武力之后,便按照传统向大明派出使者朝贡,表示他们对大明的臣服,并期待得到大明武力的保护。

    以上这些土邦的要求倒也寻常,礼部只要查一查过去的档案,便可以按照过往的规定进行回复了。现在让礼部和总理衙门争执不下的,还是关于柬埔寨王位归属的问题。

    上一任柬埔寨王吉哲塔二世为了废除同暹罗王国的宗藩关系,选择了迁都于乌东和越南南方的阮氏结盟,并娶了阮氏的一位公主。但越南阮氏并没有给予柬埔寨多少帮助,倒是成了另一位觊觎柬埔寨土地和人民的敌人。

    1628年吉哲塔二世死去之后,柬埔寨国内为了争夺王位的内讧和政变迭起,其中暹罗和阮氏也是出了不少力的。吉哲塔二世的儿子波尼笃和乌迭亲王最终达成协议,从而登上了王位,而乌迭亲王也获得了摄政的权力。

    不过乌迭亲王并不满足和波尼笃分享权力,于是在去年以其和自己的妻子有染为由杀死了他,并试图立波尼笃之弟波尼奴为王。乌迭亲王的所作所为自然引起了王室其他人的不满,不过乌迭亲王的权势太大,大家也只能默认而已。

    但是随着大明出兵攻下了占婆和会安,迫使阮氏吐出了西贡地区,乌迭亲王的外援被断,亲暹罗的国内势力顿时大涨。于是便有人跟船而来,希望大明能够册封吉哲塔二世之子为王,而波尼奴、乌迭亲王也同样派出了使者。

    对于柬埔寨这些势力的请求,礼部的温体仁认为应当支持册封吉哲塔二世之子,这符合正统。但冯铨却认为,吉哲塔二世之子的势力太过弱小,且亲近暹罗,册封他未必对大明有利。波尼奴、乌迭亲王在国内有足够的支持者,只是现在无法获得阮氏的支持而已,如果大明支持他们,恐怕可以获得更大的回报。

    听着双方吵了许久,朱由检终于制止了双方说道:“吉哲塔二世之子也好,波尼奴、乌迭亲王也好,他们现在摆出对于大明恭顺的态度,无非就是因为有求于大明而已。

    一旦我们做出了选择,支持了他们的其中的一方,一旦等他们消灭了对手,还会像今天这么老实的顺从于我国么

    柬埔寨虽然弱小,但是拥有洞里萨湖和湄公河中下游,四周又多高山。因此此地的水稻和贵重木头是极为出名的,据说该国的水稻产量仅次于暹罗,这还是在他们将大多数土地抛荒,没有采用我国的先进生产方式下获得的。

    据说柬埔寨的稻谷有水稻、旱稻和浮稻三种,一年能够二到三熟,柬埔寨距离我国,可比暹罗近的多了。若是此地能够成为我大明的粮食产地,对于缓解我国目前的粮食缺口还是极有好处的。

    所以朕决定,为了避免柬埔寨人民陷入内战,吉哲塔二世之子、波尼奴、乌迭亲王都要坐下来协商,让他们各自拥有一地的控制权,但却不能互相攻击,有谁敢擅自挑起内战的,大明将会出兵进行镇压。

    礼部和总理衙门商议一下,在柬埔寨建立一个经济发展计划署,一是划分三方的控制区域,负责协调三方之间的矛盾;二是研究柬埔寨的农业规划并进行水利设施修建;三对国内移民进行安排管理…”

    在崇文门前齐祖光下了马,然后随着人流慢慢进入了内城。自从撤除了这里的税关之后,外来的车队人流通过的速度就加快了起来。不过经崇文门而出入的轨道马车占去了大半的通道,使得进出此门的车队人流就显得格外细长了起来。

    从天津上岸后,齐祖光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思念之苦,请假离开了上京的队伍。但是等到他跑去了姑娘的家乡,方才得知那位姑娘已经在半年前成亲,现在跟着夫君南下了。

    齐祖光怅然若失,又回去了卧牛岗,结果此前兴旺不已的山寨此刻也残破不堪了。周边的村寨告诉他,本地巡抚上任之后就开始大力清剿山贼路匪,卧牛岗上的山寨因为不肯投降官府,一年前就被官军和团练击破,山寨中的老弱青壮据说发往海外孤岛去了。

    思念的姑娘嫁了人,把自己抚养长大的响马们也被官军抓了去,齐祖光一时之间觉得自己孤零零一人,天下之大再无可以记挂的对象了。就在他颇有出尘之念时,对齐祖光感到可疑的村民叫来了当地的团练,颇有将他法办的意思。

    齐祖光不得已掏出了自己的身份腰牌和官服,才震慑住了这群乡下团练。觉察到这些团练中某些人看他单身一人的不怀好意,齐祖光便当机立断的上马向着京城跑来了。

    进入内城之后,齐祖光询问着路人来到了台基厂附近的内教场胡同,四海营虽然名义上属于四海贸易公司下的台湾拓殖公司,但四海营的人马却不折不扣的还是属于御马监的编制。

    因此御马监在台基厂圈下的大片土地,就成为了四海营在京城的驻扎军营



第244章 绿珠楼
    进入了绿珠楼后,齐祖光只是一个劲的喝酒,吴化奎等三人则不停的和三位勋贵子弟套着近乎。

    其他两人倒也罢了,不过是勋家的富贵闲人,倒是这李国瑞他们倒是真想交好一番。四海营的将士在去年的这两场远征中,终于明白了如何在海外获取财富。

    同样他们也清楚的知道,如果没有海军的配合,光凭他们自己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因为在海外,船只就像是草原上的马匹,牧民无法缺少马匹,四海营同样也无法缺少船只,否则他们便只能是困守在海岛上的囚徒一般。

    几杯酒落肚,再回忆下海外作战时的趣事,李国瑞很快便让吴化奎几人放松了下来。如此平易近人,且不时爆出粗话的李国瑞,让宋裕荣两人看的目瞪口呆,这还是几年前那个眼高于顶的小侯爷么

    李国瑞却毫不在意两名旧友的眼光,在海军军官学校学习的这两年,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光凭他自己可做不成什么事情。

    而在海外出征的这一年,他更是明白了一件事,在战场上子弹可不会辨识身份,不管是侯爷还是军汉,只要挡在了子弹的前面都是会受伤的。

    作为一名海军军官,以亚洲的海战规模,他受伤的几率其实不大。但是如果想要上岸攻击北大年这样的城市,那么受伤的机会就会成倍的增加了。

    而财富大都蕴藏在北大年这样的城市之中,不攻占城市的话,他们可什么都得不到。在这样的状况下,这些被李国瑞视为炮灰的四海营将士,自然也就成了他极力拉拢的对象。

    看到酒席上的气氛热烈起来之后,李国瑞这才放下酒杯转入正题说道:“这次邀请几位前来饮宴,一来是谢过当日在北大年各位的援手相助;二来便是想要同几位商议两件事情。”

    听到李国瑞提起北大年,吴化奎立刻哈哈笑了两声,便转移了话题说道:“小侯爷有什么吩咐,请尽管说来,只要能够办得到的,我们自然不会袖手。”

    看见吴化奎等人如此忌讳谈起北大年,李国瑞心里倒是有些不以为然,既然回来之后皇帝没有追究北大年大火的事情,他可不觉得有什么可担惊受怕的。

    不过他面上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顺着吴化奎的话头说道:“吴参将果然够朋友,那我就开诚布公了。

    我这两位朋友家里在后勤部颇有些关系,现在总参谋部正在大力推动火器标准化,采用燧发枪和火绳枪替换了原本军中的各式火器。

    这燧发枪和火绳枪日常损耗最大的,一是铅弹;二便是包裹铅弹用于密封的小块鹿皮。我这两位朋友想在这上面赚点零花钱,因此就想弄些鹿皮回来。

    四海营驻扎的台湾岛是近年来鹿皮出产最多的地方,比辽东过来的皮子还多。因此想请各位给搭个线。”

    吴化奎三人还在犹豫之中,齐祖光已经冷冷的说道:“鹿皮贸易乃是内务府专营的项目,和内务府抢生意,小侯爷觉得我们是活够了么”

    和这些不上台面的军汉坐在一起,宋裕荣就一直感觉有些难堪,特别是齐祖光进门之后就大模大样的坐在一旁喝酒,实在是没把他们放在眼中。

    听到了齐祖光的嘲讽之后,宋裕荣按捺不住性子,拍着桌子站起来说道:“你要是不乐意,就滚出去。不要蹬鼻子上脸,真拿自己当个人物了,爷们…”

    “坐下。”被喝断话语的宋裕荣,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了李国瑞,他不明白这位旧友为什么如此不给自己面子。

    一时觉得下不来台的他,虽然不敢对着李国瑞发火,但也干脆的转身离去,拒绝在此继续呆下去了。相陪而来的另一位勋贵子弟,看了看形势之后,便和李国瑞赔笑了两句,也急忙跟了出去。

    正准备打上一架,出出心头闷气的齐祖光,看到这出人意料的场面,也楞在原地有些发呆。看到宋裕荣怒气冲冲的离去,吴化奎等三人就站了起来,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李国瑞却坐在那里纹丝不动,张开双手招呼的四人重新入席,并说道:“都坐下,不过是几个闲杂人等。我好心带着他们过来,想让他们一年赚个一两千元的零花钱,却还要摆什么臭架子,活该他们就在京城游手好闲。大家继续喝,他们走了我们倒是更好谈事情了。”

    看着李国瑞这番做派,就连齐祖光也有些讪讪的坐了回去,吴化奎这才小心的说道:“其实鹿皮生意也不是不能做,内务府要的都是整张完好的鹿皮,主要是用于制作日本人喜欢的皮衣、皮袜。

    但是狩猎么,哪能每次都能完好无损的获取鹿皮。内务府对于那些破损的鹿皮压价极低,但是用在包裹子弹上却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倒是可以从这一块着手,只是小侯爷的两位朋友就这么气冲冲的走了,这生意还要继续往下谈么”

    李国瑞满不在乎的说道:“没事,过上几天,等他们手头紧了,自然就会回来向我赔礼道歉。就算没有了他们,后勤部那边我也不是没有认识的人的。

    他们走了,我们倒是更好谈话了。咱们都是从越南打到北大年的军中同袍,我也就不说什么废话了。

    我打听到一点



第245章 粮食困境
    主敬殿内朱由检正在和户部郭允厚、笪继良、霍维华三人商讨政务,在经过了近一年的筹备之后,粮食局总算是初步进入了正规。

    不过在这一年的筹建当中,笪继良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于是向皇帝汇报道:“…从以上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如果粮价过高,北方的百姓就无法购买;但如果粮价过低,那么南方的农夫就不愿意种植粮食。

    所以今日之问题,不在于南方产粮之多少,而在于北方百姓究竟能不能得到粮食。就臣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如果想要南粮北运,就必须对粮食的价格进行补贴,否则就无法让普通百姓购买到南方运来的粮食。
1...401402403404405...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