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但先汗归天之后,八旗领旗之人各有私心,导致我国上下人心不一,国内才会出现阿敏、莽古尔泰这样的叛逆,我们同明国作战时才会屡屡失利,更有了今日义州之败。

    所谓亡羊补牢,尚未晚也。臣以为今后国家大政方针,自当应该由汗王一言而决,八旗上下不可再有自己的小算盘,则我国方可上下一心共抗强敌…”

    岳托数次以诧异的目光打量了身边侃侃而谈的济尔哈朗,好像才认识这位镶蓝旗旗主贝勒一般。虽然岳托很想反驳济尔哈朗,但是看着黄台吉赞许的目光,他终于还是把那些话语咽回了肚子里。

    听完了岳托和济尔哈朗的意见之后,黄台吉这才开口对着两人说道:“你们的话有些有理,有些却说的太过了些。

    攘外必先安内,固然不错。但是各旗将士的心声,我还是要听的,不能不管不顾的下了决断,就让你们去执行,那就不是什么上下一心,而是要上下离心了。

    不过这一次和明国的战争,我大概是要独断专行一次了。这一仗不能继续下去了,也打不下去了。马上春播在即,多尔衮押送回来的朝鲜人又有五、六十万之多。如果不能尽快安排他们下去开荒种地,那么今年秋收之后,我们拿什么来养活这许多人

    此外,和明国继续打下去,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发动国内的所有人马,我们最多也就是夺回义州,难道还能打下锦州这座坚城吗打不下锦州,我们出征的粮秣就找不到地方补充,这就是一场赔本的买卖。

    明国地大物博,哪怕今年锦州周边的土地误过了春播,他们也能从关内运来粮食,养活锦州的军民。但是我们呢误过了春播不仅没有人会给我们运粮食,就连朝鲜人都养不起了。若是将他们活活饿死,今后周边各国谁还敢投靠我国

    明国皇帝在希福面前羞辱了我,不是因为现在明国占据了上风,而是知道我国无能为力啊。恐怕这位皇帝正是抱着激怒我,让我把后金的力量消耗在广宁、义州一线,从而进一步削弱我国的打算。

    身为华夏之君,却喜欢玩弄这种雕虫小技,我看此人的格局也不过如此了。且忍耐他几年,让我国专心生产,待到府库充盈时,我再同明国小儿算这笔账…”

    黄台吉的话语究竟是不是出自真心,岳托和济尔哈朗都有些不确定。但是两人倒是知道一件事,那便是黄台吉终于还是向明国的皇帝低头了。哪怕黄台吉说的理由都正确,两人心中也还是浮现了几分沮丧。从现在开始,时时担心敌人进攻的,恐怕不再是明国一方了。

    四月上旬,希福终于收到了来自沈阳的命令,他拆开信封看到内容时,也是震惊




第460章 朝鲜的未来
    4月20日,马士英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起复任命,不过在钱谦益面前他并没有表现的过于兴奋。而钱谦益也对马士英的任命有些吃惊,因为马士英并非以他推荐的知府起复,而是被皇帝亲自任命为了苏州、常州、嘉兴、湖州、杭州,广德州,五府一州的巡按御史起复。

    巡按御史的品阶虽然不及知府,但是权力却极大,也极容易作出政绩来。一般来说,能够担任巡按御史的,都是年纪较轻,且被认为前途远大之辈。虽然此前因为吏制败坏,这一职位也成为了权贵安插党羽监视地方官员的肥缺。

    不过随着皇帝登基推动改革以来,对于各地巡按的任命也越来越慎重,这一职位的任免几乎都抓在了皇帝手中。也由此令官员们更为看好巡按一职,认为非皇帝青睐的官员是难以出任这一职位的。

    马士英居然意外的获得了这个任命,还是巡按江南最为富庶的精华地区,这不由让钱谦益很是好奇,马士英同皇帝见面的时候到底谈了什么。只不过,不管他如何旁敲侧击,马士英都是言顾左右的将话题扯开了去。

    钱谦益对此也无可奈何,对方若是不愿意透露,他也不敢强行让对方说出来。若是传扬了出去,他这首辅的位子恐怕都坐不住了。不过他倒是从马士英的态度中看了出来,仅仅是皇帝的一次召见,这位他想要援以为助的好朋友,恐怕今后只能是好朋友而不能再成为他的亲信党羽了。

    不过在钱谦益为马士英饯别时,这位即将出京就任的六府巡按终于向他说了一句:“…江南不久恐有狂风暴雨,钱阁老当提点族人谨守门户,免得族人外出受伤啊。”

    钱谦益返回府内的时候,总算是把这句话琢磨出了几分意思,他旋即想起这些日子来皇帝对于江南地区的官员调动,不由不谨慎的写了一封家书给老家,让家人和族人都安分守己一些。

    也就在马士英离开京城的时候,朱由检终于在西苑精舍召见了两位朝鲜使节。不管是沈器远还是金尚宪,终究还是朝鲜国内亲近大明的一派官员。因此听冯铨说,大明愿意帮助朝鲜重建的提议,两人基本没有什么多想就接受了。

    但是对于大明将派出官员坐镇朝鲜,督促朝鲜内政改革一事,两人则还有些迟疑不决。虽说金尚宪也倾向于朝鲜应当进行改革,也认为朝鲜大明本是一体,但是对于大明越过朝鲜王直接想要干涉朝鲜内政,他们却又显得为难了起来。

    朱由检并不打算让冯铨慢慢去说服两人,便在西苑精舍亲自召见两人。在精舍的会客厅内,金尚宪终于看到了穿着奇装异服出现的年轻的皇帝,虽然皇帝穿的这身衣服不合礼制,但是却掩盖不了崇祯身上的勃勃朝气。金尚宪即感到吃惊,却又很快接受了崇祯的这副形象。在他看来,如果不是这样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皇帝,也无法在登基之后遏制了后金迅猛发展的势头。

    而在一旁的沈器远眼中,这才是他希望在朝鲜王李倧身上看到的气质。当初李倧联络众人反对光海君的时候,曾经有过那么一阵朝气,这也是他愿意支持李倧反叛光海君的原因。只是等李倧登基之后,便只剩下了沉沉的暮气,看起来同历代朝鲜王并无什么区别,再没有了变革朝鲜的意愿。这让沈器远大失所望,也是他同李倧渐行渐远的原因。

    朱由检令两人免礼起身之后,也不下令赐座,就让吕琦带着两位太监捧出了三盘物件。他指着吕琦手中的事物对着两人问道:“你们可知这些是什么物件吗”

    金尚宪、沈器远看了一眼吕琦捧着盘内物件,赶紧再次跪下向崇祯请罪道:“下邦丢失上国所赐物件,这都是臣等没有辅佐好君主的罪过,请陛下责罚…”

    朱由检挥手打断了两人的请罪说道:“大明和朝鲜的宗藩体系形成,一是来自于我太祖高皇帝的册封;二是朝鲜历代国王愿意谨守华夷之分,为我大明坐镇边陲之地;三是朝鲜百姓的支持。

    李倧愿意向蛮夷三叩九拜,丢他自己的脸,朕懒得理会。但是他向蛮夷屈服,放弃了华夷之分,这就关朕的事了。且李倧身为朝鲜王,不能守卫自家的国土也就罢了,居然还屈从于蛮夷,发布文告不准百姓抵抗蛮夷的入侵,纵容蛮夷荼毒朝鲜百姓,他还有资格坐在朝鲜王的宝座上嘛”

    金尚宪额头顿时不断的流下了汗水,他再次五体投地的向崇祯叩头请罪,为自家君主分辨。声明蛮夷入侵期间的一些文告,并非是李倧首肯,而是一些投降蛮夷的官员假王命发表的伪命云云。

    朱由检看了一眼一旁默不作声的沈器远,方才悠悠说道:“那你们来说说,朕从后金那里取回的这些册封文书和赏赐物件,究竟应该怎么处置为好”

    金尚宪和沈器远赶紧回道:“还请陛下再次赐下,令我朝鲜上下感召陛下之圣德,父母之邦之恩情。”

    “朕再次赐给朝鲜,现在的朝鲜就守得住它们吗还是说,下次朕还要从后金那里再索要一次,整天给你们擦屁股都被胡虏蹂躏成这样了,朝鲜上下还要对我大明的帮助挑三拣四,难不成李倧真以为,除了他就没人可以坐朝鲜王的位子



第461章 *问题及标准化生产
    北京以西,石景山脚下,靠近永定河左岸有一大片被围墙包围起来的大院子,院子周边还有一只部队昼夜守备着。这里便是军器监重地,大明最为重要的五处制作工厂之一。随着大明军队的武器向着火器化的方向发展,制作也就成为了军器监最为重要的生产任务之一。

    原先在北京城内的工坊,也就被迁移到了这片空旷的河边盐碱地上。一来这里生产更为安全,不会因为爆炸事故惊扰平民;二来有永定河的水力相助,许多原材料的碾压粉碎工作,可以尽可能的节约人力,加快制作过程。

    作为军器监总监,孙元化一向是每隔一周就要过来住上几日,检验成品的质量和加工工序有无出现误差,顺便再视察一下附近的炼铁厂和铸枪炮厂。虽然这些工作都是士大夫们最为厌烦的繁琐杂务,但是对于孙元化来说,和这些钢铁、打交道,可比和那些同僚勾心斗角舒心多了。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孙元化每次来到工厂都是眉头紧皱,对这间工厂的产量和质量都不甚满意。但是他却也没把工厂的管事和大工匠叫来训斥一番,因为他知道产量和质量的双下降,问题并不是出在他们身上。

    在皇帝的命令及工匠的研究下,大明的生产已经进入到了标准化的进程,即除了柳炭、硫磺和硝石三样材料外,不再添加什么增加威力的外加剂了。且这三种原材料的提纯和配合比,都有着极为明确的规定。这也使得大明的军用迅速摆脱了质量低劣的名声,成为了质量稳定且威力十足的声誉。

    不过中除了柳炭容易取得外,硫磺和硝石在北方都不太容易取得。其中硫磺现在完全来自海外,如来自日本、台湾及东南亚地区。而硝的来源有三,北方盐碱地的土硝熬制,西南大山里的洞硝,印度的硝石。

    三种硝中以印度硝石的质量最好,但是现在一年能运到国内的也不过近千吨。而光是一名新军士兵一年的训练用药也要50斤,20万新军一年的枪炮射击训练就要花去7500吨之多,如果再加上新军战备用药7500吨,那么每年供应新军的就高达15000吨。

    至于其他部队及民间猎手用药约万余吨,外销3、4000吨,也就是说军器监控制下的各厂,年生产任务就是近30000吨。就在六、七年前,大明的产量也不过才3、4000吨,且质量还参差不齐的很。

    30000吨也就相当于用去22000吨左右的硝,其中的大头还是来自于土硝。但是随着海河水系治理的逐步完成,河北原本遍地的盐碱荒地,现在正迅速的被改造为适宜于耕种的水田。这固然是提升了河北的粮食产量,但也令的昔日最大一处土硝产地正不断的缩减着产量,使得大明生产变得岌岌可危了起来。

    要知道,随着新军火器化配装的完成,也使得成为了大明军队最为重要的一项物资,没有了的火器就是一根烧火棍而已。另外,随着大明不断向外贩卖淘汰的火器,也使得成为了军器监最为赚钱的一项生意。

    军器监原本外销价格为230元每吨,还是第三等的军用,但是这些也比欧洲人及东南亚土人自制的强多了。因此现在每吨外销的已经涨到了460元一吨,就这还是一样供不应求。

    至于军器监供应给大明军方的价格,也从178元一吨上升到了200元一吨,光是每年生产的,其利润就足以养活军器监一大半的人了。如果能够解决硝石的生产问题,那么生产的瓶颈也就能够突破了。

    孙元化思考再三之后,终于回到厂的值房内坐下来给皇帝写起了奏折,他在奏折中详细描述了对于大明的重要性之后,向皇帝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建立强制性的土硝收集机构,强制征购各盐碱地区民众熬制的土硝,以确保军器监的用度;二是希望能够设立一项奖项,号召皇家科学院及民间才智之士研究,如何更有效的制作出硝石,或是弄清楚硝石形成的化学原理。

    就在孙元化伏在案上奋笔疾书的时候,距离他数里远的军器监枪炮制造局内,也正进行着一场紧张的测试。军器监副总监毕懋康看着面前方桌上的上百个火枪部件,颇为担心的对着一旁的薄珏问道:“子珏,这次真的成了吗”

    穿着一件短衫,神采飞扬的薄珏毫不客气的回道:“若是再不成,我今日就把这些部件都吃了下去。”

    毕懋康赶紧打着圆场说道:“不成就不成,大不了我们重新来过。这玩意可吃不得,还是我一会请你吃合菜好了。”

    薄珏也不理会他,只是深呼吸了一口气,便随意的挑拣起了桌上的零件装配了起来。老家在苏州府长州的薄珏,因为对天文、数学和机械制造上的造诣被当地县官推荐给了朝廷,随即被应召到了皇家科学院学习。

    放弃了科举,一心只想研究学问的薄珏,顿时在皇家科学院和军器监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这数年来,他和毕懋康两人只研究了两件事,如何制作出一把好枪,和怎么实现枪械的标准化生产。

    &n



第462章 后黎犯边
    崇祯七年的初夏,对于越南后黎朝来说正处于一个内外交困的时节。上一年再次南征广南失败的清都王郑梉赫然发觉,北方边境和海边突然出现了大批的盗匪,这些盗匪四处劫掠人口摧毁村寨,正快速的摧毁着后黎朝的根基。

    来自海上的袭击,后黎朝还能在沿岸设置烽火台报警,从而给驻军指明海盗袭击的方向,从而大幅度的降低被海盗袭击的损失。但是以越南漫长的海岸线,失去了对海洋的控制权力,就意味着军队的疲于奔命。

    那些明显是广南军队装扮的海盗,可以坐在船上轻松的转移数十里甚至是上百里的距离,但是岸上的后黎军队可就要奔跑不息了。双方没有接战之前,后黎军队已经输了一半。更麻烦的是,作为一个沿海国家,后黎朝的渔业拥有不亚于农业的重要性。广南军队抓捕出海渔民的无耻行为,使得后黎朝的渔业陷入了崩溃的境地。

    而在北面边境出现的盗匪,虽然规模不仅沿海的海匪,但是危害性却一样不小。北面边境的盗匪显然是同国内的一些反郑势力有所勾结,所以他们能够带着大批人口在北方边境来去自如。北方忠诚于郑氏的村寨,不是被这些盗匪一个个血洗,就是不得不逃亡到升龙府一带,这极大的影响了后黎北方的稳定。

    不过郑梉从这些遇袭情报的背后,也嗅到了一丝不详的味道。那就是如果不是明国在背后支持,不管是北方的莫氏还是南方的广南,都不可能有这样的力量发动这等规模的袭击。

    南方的广南在海上虽然拥有优势,但还没有这个能力封锁整个后黎朝的海岸线,这必然是那些被明国招安的海盗在作祟。而莫氏所占据的高平地区,地形大多为高山,仅有一部份土地是可供人居住的。因其交通不便,且无发展潜力,郑氏方才丢给了莫氏苟延残喘。但是高平同广西相邻,也只有在大明的支持下,莫氏才有余力跑到山下来劫掠后黎的村寨。

    由此摆在郑梉面前的便只有两条路,一是派人北上,向大明屈服,请求大明为自己主持公道;二是发兵攻打较弱的莫氏,并借机攻入广西,迫使大明放弃对莫氏和广南的支持。

    郑梉最终还是选择了以战迫和的决定,作为一名通过武力夺回郑家家主位置的后黎权臣,他始终更为相信手中的武力,而不是明国皇帝的仁厚之心。

    六月中旬,两广总督熊文灿接到了安南国主莫敬宽的求援信。在熊文灿还在同属官们商议如何应对莫敬宽的求援时,郑梉派出的2万大军已经攻破了高平,然后尾随莫敬宽攻入了广西地方。

    郑梉还派出了使者抵达了广州,向熊文灿声明,他此次入兵广西,实是为了捉拿莫敬宽父子,只要大明将莫敬宽父子交给他,那么他就会下令军队收兵。

    熊文灿再次召集属官商议郑梉的要求,广西巡抚郑茂华便迫不及待的向熊文灿劝说道:“安南莫氏早已经向后黎称臣,此次郑氏讨伐莫氏也是事出有因。我们何必插手其中,惹来后黎的怨愤。下官以为,只要郑氏应允保证不加害莫敬宽父子,那么干脆就将人交给郑氏,让其赶紧退兵,免得我广西百姓受害…”

    广东巡抚张镜心立刻拍案而起,愤怒的打断了郑茂华的话语说道:“后黎郑氏在国内挟持君主行操莽之事也就算了,现在还意图用刀兵来胁迫大明,这是为人臣子该干的事吗若是地方上的土司也学着郑氏起兵胁迫朝廷,郑大人是不是也要顺着他们的意思,任由他们在地方上胡作非为这样下去,朝廷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听到张镜心的指责,郑茂华也是羞怒了起来,他豪不相让的反驳道:“这莫氏虏人为奴,难道我们也要护着他而且他岂止在后黎劫掠人口,前两年莫氏部下还屡屡犯我广西边境,我们总不能养虎为患吧更何况,广西官兵疏于训练,几名将领也是垂垂老矣,让他们守守城池倒也罢了,想让他们去同后黎兵马交战,那岂不是送羊入虎口”

    张镜心却不以为然的说道:“广西官兵不行,那就召左、右江的狼兵,我广东也可派遣人马助战,后黎终究不过是区区弹丸之地,倾举国之力,也不可能有十万大军。但是光广西周边诸省,短时间内也能纠集起十万之师了,怎么会驱逐不了后黎军

    俗话说的好: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只有把后黎郑氏打疼了,两广今后才不用担心后黎再度入侵。更何况,现在云南矿产出省通道,正是借助广西通往海边。总督大人为何不向昆明修书一封,令云南出兵后黎,断了进入广西后黎军的后路,那么后黎军必然军心涣散而退却。”
1...542543544545546...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