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崇祯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早在满洲亲贵之中传说的沸沸扬扬的正蓝旗复旗终于变成了现实,黄台吉带着满蒙贵族前往了沈阳城外的西教场,先是举办了正蓝旗复旗仪式,接着又抽调满、蒙、汉八旗的部分军队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演武,以安定国内的人心。

    在这场演武中,最令人瞩目的还是一队正黄旗同汉军旗混编的火器部队,这只约为三百人的队伍采用了全火器编制,身上也只穿了较为轻便的皮甲。但是他们队列极为严整,百人行动犹如一人,前进、后退乃至射击,都由专人发号施令,和过去的八旗军队编练作战截然不同。

    而在这样的教场演武中,整齐的队列操练显然也更为突出一些,更容易让观礼台上的满蒙贵族们关注到他们的表现。当然除了那些见识太少的蒙古贵族之外,不少满洲贵族还是非常清楚这只军队是如何出现的。而那些经历过营口作战的满洲将领们则更为明白,这只军队模仿的正是在营口同他们对战的那只明国近卫军。

    虽然老一辈的满洲贵族都知道,大清的军制、官制乃至满文字,不是抄袭的汉人,就是抄袭的蒙人,满人自己流传下来的传统,大约也就是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萨满祭祀习俗了。

    不过好歹满洲前辈抄袭时还讲究个改头换面,再加上当时满人还处于一种蒙昧时期,并没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因此对于这种抄袭并不以为羞耻。

    可是在努尔哈赤统一辽东女真各部,击败了东亚最强大的霸主明国,从而定基立国之后。统一的女真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凭借着后金一次又一次的击败周边邻国的军事胜利,这个新兴的民族开始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地位置于其他各民族之上。

    这种空前的自豪感虽然




第三卷 帝国之路第815章 黄台吉的焦虑
c_t;

    《挽明》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815章 黄台吉的焦虑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nbs



第816章 破局之策一
    虽然刚刚斗到了豪格代善这个政治联盟,成为了大清现在炙手可热的实力贝勒,不过多尔衮在黄台吉面前还是保持着过去一向恭顺的姿态,听到了汗王的召唤就迅速策马追了上来,但依旧谨慎的落后了黄台吉一个马身。

    黄台吉转头看了看自己这个年轻的弟弟,虽然这个弟弟身材瘦削一点都不类似满人虎背熊腰的体魄,但是他的容貌在几个兄弟中却同天命汗最为相像,因此很得一班元老重臣的支持。而这个看似文弱的弟弟,在政事上也有着独到的见解,算是满人中少有的文治之士。

    事实上,如果不是两白旗对于多尔衮兄弟过于归心,加上阿济格同多铎两兄弟又有着一定的武勇,他倒是很想把这个弟弟留给自己的儿子使用,这样在儿子亲征掌握政权之前,大清的政局就能依靠多尔衮保持稳定了。

    “可惜了。”黄台吉在心中暗暗叹息了一声,面上却挂着微笑向多尔衮打着招呼道:“十四弟你且上前来,这么和你说话,可就太过不便了。”

    “是,汗王。”多尔衮曲了曲身子答应了一声,又驱马上前了几步,但始终让自己落后于黄台吉半个身子,这才侧着身子向黄台吉拱手问道:“汗王召臣弟过来,可是有什么吩咐吗”

    黄台吉撇了一眼多尔衮的位置后,方才语气温和的说道:“十四弟平日里劳烦于吏部的公务,还能不忘训练自己的骑术,的确是没有忘记了我满洲立国的根本啊,足以成为诸贝勒和八旗将领的表率了。”

    “汗王过誉了,臣弟不过是遵从于父汗的教导,每日一早都要骑上一会马,以锻炼自己的身体罢了。臣弟自小身子弱于常人,若是平日不强健身体,恐日后寿命不永…”多尔衮委婉的解释了下自己的苦衷,以表明自己的锻炼并不是有着什么大志向,只是想要多活几天而已。

    黄台吉微微一笑,随即把话题扯开了去,“其实我找你上前来说话,是有些事想要听一听你的意见。如今国内的各项事务总算是回到了正轨,眼下我们就该把目光放到国外去了。

    过去这一年多里,我国为了解决自己内部的一些问题,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了国内,同周边各国采取了妥协退让的姿态。现在看来,周边各国这一年多里并没有体谅我大清的善意,倒是趁机做了许多针对我国的恶事。

    北面和东北面的野人部落仗着靠上了大明,不断的向那些依附我大清的部族发起进攻,使得使鹿部、使犬部叫苦不迭。这些部族的首领向沈阳求援,说如果大清不能庇护他们的话,他们就不得不向明国投降了。

    东方的朝鲜原本已经和我们缔结了兄弟之盟,但是因为明国的驻军和朝鲜的内政改革,现在这份盟约也已经是名存实亡。

    至于西面的漠南、漠北蒙古诸部,不仅多次袭击我国边境的蒙古部族,还强占了这些部族的传统草场。据说这些行动有大部分,是杜度、爱尔礼等叛国罪人策划主持的,实在是欺人太甚啊。

    至于南面的明国…现在不说也罢,他们都快把手伸到我的汗宫之内了。睿亲王,我找你过来,就是想要听听你的意见,对于明国张起的这张大网,我们究竟应该从何处开始破局为好”

    对于黄台吉抛出的这个大问题,多尔衮一时陷入了沉默之中,这大约是他有生以来遇到的第二大难题了。这第一难题自然是当初天命汗去世,母妃被逼殉葬的时候,他和弟弟应当如何选择才能保全自己性命的问题。

    不过眼下黄台吉这个问题看似不如从前那个问题那么凶险直接,可是熟悉黄台吉性格的多尔衮却知道,这个问题答的符合不符合黄台吉的标准,同样关系着他的性命前途。

    斗到了豪格这个准太子,迫使对方最大的支持者代善大贝勒陷入半隐退,看似朝中他已经一家独大,仅次于黄台吉的地位了。但是多尔衮知道,他的风险才刚刚开始。

    就后金立国以来,凡是成为第二号人物的个人或是团体,基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天命汗时期的广略贝勒,代善和大妃阿巴亥联盟,天命汗去世之前的大妃阿巴亥,黄台吉接任大汗之后的三大贝勒,这些人或集团没有不被汗王和朝臣们联合打击的。

    哪怕是同黄台吉关系亲密的岳托,和亲生儿子豪格,只要威胁到了黄台吉的地位,也是要被其毫不留情的打压的。像他多尔衮不就是为了平衡岳托、豪格两人势力过大,而被黄台吉特意扶持起来的么。

    也就是岳托死的太快,才能得一个善终。否则在黄台吉收拾了莽古济格格之后,依旧袒护其女的岳托,显然就是下一个被黄台吉打压的对象。而作为黄台吉的一枚棋子,他不



第817章 破局之策二
    对于多尔衮的回答,黄台吉基本还是满意的,这同他考虑的方向差不多,这样看来这些想法还是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的。

    不过黄台吉很快就追着问道:“你刚刚说的,对付北、东北、东三方外敌的策略虽然不错,可这些毕竟还是小患。我国想要打破这个包围圈,其实也就两条路可选。

    一是击破漠南、漠北诸部蒙古,迫使他们向我国臣服,则明国想用蒙古人阻挡我国西进的策略就会破产。而这些蒙古部族对我国的臣服,也就把整个明国西北边疆都暴露在了我们面前,这样我国想要进攻明国的方向也就多了一条选择。

    这第二么,就是直接击破明人的宁锦义防线,将明国在关外的十一城都纳入到我国的怀中,那么我国同明国之间也就只剩下了一座山海关相隔。如此一来,即便我国无法入住中原,也能同大明隔山海关对峙,图一个偏安之局了。对于这两个策略,你有什么想法”

    听到了黄台吉给出的这两个选择,多尔衮也是一楞,并没有马上做出选择。他坐在马背上沉思时,眼角不由便无意识的看向了路旁。虽然此时积雪已经差不多化尽,露出了被积雪压倒贴在地面的杂草。

    但这些杂草依旧是枯黄枯黄的,看不出什么生气。不过眼力不错的多尔衮还是撇到了,在这些表面枯黄野草的下方,还是有着若隐若现的绿意从草径的缝隙中透了出来。显然过不了多久,这条路两旁的荒地又会变得绿意盎然,以召告春天的到来了。

    眼下的明国又何尝不是如此,既然去年这样的大灾荒都没能压垮他们,那么一旦灾荒过去,明国就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了。大清连去年这样的机会,都无法确定有灭亡明国的可能,等到明国重新步入正轨之后,他们还能期待什么呢

    因此在一番左思右想之后,多尔衮终于开口继续回道:“汗王,请恕臣弟愚钝,难以为汗王解惑。如果汗王一定要臣弟选择的话,臣弟只能说这两项都不可选啊。”

    黄台吉也没有生气,只是转头看了多尔衮一眼,便目视着前方快要接近的城门,口中淡淡的问道:“十四弟所言的不可选是什么意思”

    多尔衮也不退让的回道:“明军驻重兵于义州、锦州,同我国隔大凌河医巫闾山一线对峙,济尔哈朗、阿达礼驻北镇监视义锦明军,过去一年内双方都有小部队的冲突,但也只是平分秋色。

    由此可知,驻扎在义州、锦州地区的明军,实是少有的,敢于同我大清兵野战的强兵。而自明军一年多前敢渡海强攻我营口港可知,明国经过了这十余年的整军备战,天命汗昔日在辽东明军身上打出来的威风,现在已经有些震慑不住明军了。

    我军主力不出也就罢了,一旦主力离开盛京深入草原,明军未必不会大胆直扑盛京。此局又不同于昔日的萨尔浒之战,当日明军分兵四路,各路之间为山林河流所阻难以通信,所以天命汗才能聚集倾国之兵各个击破。

    而义州、锦州和盛京之间,除了大凌河、医巫闾山、辽水之外,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形。若是明军聚集重兵竭力一击,那么哪怕我们击败了蒙古诸部,也失去了辽东根本之地。这样的胜利,对我大清来说毫无意义啊。

    若我们想要强攻义州、锦州,这两地又已经为明人经营的铁桶一般,就算倾全国之兵去围攻这两座城市,也是要大损元气的。我国人口本就不多,若是为了区区二城损失上万八旗将士,明人在关外这许多城市,我们如何打的下去

    所以臣弟以为,这两个选择都不利于我国,实在是不可选啊。”

    黄台吉再次看了他一眼,有些捉摸不定的向他问道:“那么照你这么说,我们应该什么都不做,然后等着明国一步一步把这个包围圈套在我们的脖子上了”

    多尔衮沉默了片刻,方才期期艾艾的说道:“自从我国同明国和平以来,明国商人现在在我国大肆购买产业,如果能够对他们再开放一些,也许就能让这些商人投资的更大一些。

    这样一来,一旦明国有什么动静,这些商人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也会主动给我们透露一些消息,或是在明国收买官员阻止明军出兵我国。此外,若是事态真的不可避免,我们也能直接没收这些明国商人的产业,以用来填补军费支出,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这次轮到黄台吉沉默了,直到队伍走到了城内街道的十字路口,黄台吉才出声对着多尔衮说道:“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对付明国这件事,的确应当慎重考虑,今时不同往日,我们对付明国的计划再次失败的话,不要说那些蒙古人,就是国内的满汉官民都要有所动摇了。我且回去再想想,你先回衙门办事去吧。”

    多尔衮这下终



第818章 眼光一
    “够了,你先住了。”黄台吉出声打断了鳌拜的话语,转而向着一旁的范文程望去,“宪斗,南边传回的消息,这一杆火枪究竟要多少银子”

    范文程趋前拱手行礼后说道:“回主子,根据我们搜集到的消息,南朝向猎户发卖一杆燧发火枪约为22元,向海外发卖,则从33元到120元一杆不等。所以奴才们估计,南朝军器监制造一杆燧发火枪,所需应当不会超过12两官银。”

    在军事上,黄台吉从来不惧怕花钱,此前为了打造红衣大炮,他甚至把国库里的一部分铜钱都拨给了佟养性作为铸炮原材料。可是他也不能容忍这些奴才们这么明目张胆的坑他的银子,明国大军之所以被天命汗打的溃不成军,可不就是明国的官员过于**,连军械、军饷都要贪污漂没么。

    这大清才立国多久,这些满人就被那些汉人奴才给带坏了,连他亲自关注的火枪队都有人敢上下其手,这真正是要砍下几个人头以儆效尤了。

    黄台吉想到此处,心中固然是勃然大怒,但是表面上倒是没有显露出来,只是不动声色的看着被他委以重任的图纳问道:“图纳,鳌拜说的是事实吗”

    内三院的三位大学士和黄台吉身边的侍卫们,自然是听出了黄台吉此时内心的恼火,也只有没在黄台吉身边待过的图纳,倒还是一副浑然不觉的样子,听了黄台吉的问话之后,苦笑着说道:“鳌拜章京说的不错,但奴才希望能为主子解释一二。”

    黄台吉的身子向后靠了靠,盯着他看了一会,方才稍稍缓和语气说道:“好,你解释给我听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图纳低头理了理心中的思路,这才张口说道:“刚刚范大学士说,明**器监制造一杆燧发火枪的成本是12两官银,奴才以为这是有些出入的。

    奴才当日从明国回转时,一杆燧发火枪的造价就已经差不多是这个价格了,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明国的制造成本应当降低到10两以下一杆,才合乎规律。”

    图纳的眼角余光注意到了范文程想要出声打断他的动作,于是便加快了语速道:“奴才这么判断也是有根据的,奴才在明国时虽然没能进入过军器监办差,但却同后勤科的一些学员关系不错。

    这些学员之中,就有从军器监简拔出来的立功人员。奴才同他们的日常闲聊中,倒是了解了一些军器监办事的规则。

    诚然,军器监制造军械器具,首先是以质量为第一目标,但是他们同样追求效率和成本控制…”

    这下黄台吉不得不打断了他问道:“这成本和质量我倒是能够理解,但是何谓效率”

    “效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图纳不得不中断了自己的思路,先替黄台吉解开了疑惑。

    黄台吉点了点头,对着他挥手道:“恩,你接着说。”

    图纳思考了一会,才继续说道:“管理质量这一方面,我国和明国可谓是大同小异,奴才也就不解释了。唯有效率和成本控制这两点,我国和明国之间的差距就太大了。

    我国在制造军械这一块,不管是锻打刀剑甲胄,还是铸造大炮,打造火枪,实际上都是一个模式,无非是以官员用心监督,然后挑选良工负责制造,再配以劳工或是兵丁协助。

    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仅费料费时,更麻烦的是每一个工匠生产出来的军械质量参差不齐。刀剑甲胄容易检验出合格和不合格,但是火枪大炮就很难以表面状况去衡量内里的质量了,到了战场之上再出现问题,那就是流毒匪浅。

    此外,火枪和大炮都是用点燃的推动弹丸杀伤敌人,要想达到最好的威力和最大的射程,弹丸和枪膛、炮膛之间的缝隙自然是越少越好。可是各个工匠制造的火枪、大炮规格不一,甚至于某个工匠自己制造的前后批次枪炮都有着误差,虽说这些误差并不影响士兵使用,但是对于后勤提供弹丸的工匠来说,却是一个极为费力的工作…

    综上所述,即便不涉及原材料这一块,我国炮所使用的人工费用都是明国的数十倍之多。而用于炮的精铁,我们也只能小批量的自行冶炼,或是从朝鲜商人那里收购,至于明国这边出售的铁锭,含有杂质过多,铁性发脆,使用这些铁锭打造火枪容易炸膛。

    而反观明国这边,光是北方就有数个上万吨的铁厂,他们自己用铁自然是廉价而优质的了。再加上明国制造物件,都讲究个大批量生产,主张尽量采用机器而不是人手进行加工,这样出产的军械器具,不仅质量稳定,成本也大大的降低了。

    所以鳌拜章京说的不错,眼下我国自行打造的燧发火枪造价高达5、60两官银,比明国的制造成本高了5、6倍。不过如果能够仿效明国自建铁厂,并改进制作工艺的话,这个制造费用还是有着极大的下降空间的。

    至于鳌拜章京说,使用火枪的将士不够勇敢,是畏惧肉搏战的懦夫。这些看法奴才也是认可的,可是请主子想一想,这天下间如鳌拜章京这样勇士又有多少就算是我满人之中,这些年来敢于临阵冲杀的勇士也远远少于过去了。

    说到底,面对面同敌人交战,把刀剑砍入敌人的身体,所需要的勇气可比拿着火枪在二、三十步外瞄准敌人射击的勇气要多的多。是,火枪也许是懦夫的武器,可是只要有四、五名懦夫拿着火枪在十步的距离瞄准你,哪怕是鳌拜章京这样的勇猛之士也是必死无疑的了。
1...606607608609610...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