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汉武挥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武挥鞭

    虽说桑氏乃商贾世家,且世代居于洛阳,非是长安本地的“地头蛇”,奈何桑弘羊深蒙皇帝信重,太上皇更已下旨为他赐婚,过得春祭便得尚公主,成为大汉驸马了。

    那是泰安公主,太上皇的幺女,皇帝的同胞幺妹,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泰安公主啊!

    闻此“噩耗”,多少世家子弟捶胸顿足,仰天哀嚎。

    且不说尚公主乃是通天坦途,单说泰安公主自身的容貌气质,绝不在长姊阳信公主之下,更是比脾气火爆的二姊南宫公主要好太多了。

    阳信公主似雍容富贵的牡丹,南宫公主似妖冶带刺的玫瑰,泰安公主就似娇柔却坚贞的茉莉。

    若教全大汉的世家子弟从中选出最合宜的妻子,绝大多数都会挑泰安公主的。

    好白菜让猪拱了呀!

    无奈木已成舟,世家子弟们只能




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门虎子
    汉七十六年,正月。 m.x

    前往建安郡协从东海水师清剿东蛮夷的宣曲骑营返抵关中,因着班师途中在中原遇着场大风雪,耽搁了些时日,没能依着原定时程赶在年节前抵京。

    宣曲校尉卫青只得向太尉府乃至皇帝陛下上表请罪,并奏请入函谷关后先在弘农郡停驻些时日。

    此举实属无奈,只因汉廷每岁正朔要行大朝会,各郡县长官仆射乃至诸多外邦使臣都会进京朝贺,帝都周边的戒备端是内紧外松,负责值守巡视的禁卫皆是绷紧神经,唯恐出了甚么岔子。

    京畿各处驻军除却休假探家的将士,余者皆不得随意出营,各处要道更是不允许大队兵马通行。

    宣曲骑营有两万精锐铁骑,外加数千诸曹辅兵,若无皇帝陛下圣谕,此时只怕连函谷关都入不得,更遑论返回长安西面的宣曲水畔入营归建。

    皇帝刘彻闻讯,倒也没真因此对宣曲将士治罪,虽说军令如山,但中原腹地突降大雪,也确非人力所能抗衡。

    河南,河内及颖川三郡都在猝不及防下遭了雪灾,好在地方官府救灾得力,没出现太大的人命伤亡,被积雪封塞的各处要道也已调派本地府兵迅速疏通,使得大批救灾物资能源源不断的运抵灾区。

    说来也怪,大汉全境的年均气温不断攀升,关中今岁更是过了个暖冬,偏是中原腹地骤然刮大风下大雪,却又来得快去得快,想来是气候变迁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现象,没甚么长期性和普遍性,也不会形成甚么重大灾害,否则后世史籍不会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的。

    总之此事也怪不得宣曲将士,中原腹地大雪封路,战马又没长翅膀,两万余骑兵还能硬生生飞回关中不成

    皇帝刘彻特意颁了道手谕,着宣曲骑营无须在弘农多作停驻,直接从蓝田绕过塬南邑的南面,再转往位于宣曲水东岸的宣曲大营。

    之所以没让宣曲将士从长安周边穿行,倒不是防备他们,近十万禁卫还怕区区两万余骑么

    主要是长安周边的常住军民已近愈两百万,值此喜庆年节,熬冬多日的百姓纷纷出门走家串户,拜访亲朋好友,各处道路本就稍显壅塞,再加上大农府要往中原受灾郡县紧急调运衣裳被褥乃至火油等大宗救灾物资,实在不宜再让大队兵马通行了。

    正是经由此番灾情,让皇帝刘彻更为深刻的意识到,关中和中原的发展失衡愈发严重了,关键是四大商团的根基皆在京畿,吸纳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关中郡县的工商业发展尤为迅猛,这就是后世所谓的产业群聚效应。

    饶是刘彻不断督促四大商团的主事者要扩大产业布局,往各郡县大举铺陈,却仍难以彻底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四大商团皆是皇亲国戚手头的产业,他们说甚么都不会松开大汉天家这条大粗腿,绝不会将发展重心偏离这处能“先得月”的近水楼台。

    少府的产业倒是遍布全国各地,奈何人力财力总归有限,若说独木难支有些过,不过说力有未逮倒是实在。

    还得在中原扶持些本地大商团才行,没有标杆型大商家领头,光凭中小商户小打小闹,着实难以满足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本需求。

    没有资本,就没有作坊,就无法招募百姓务工,就无法摆脱小农经济居于主导地位的经济框架,朝廷近年投入重金兴办教育,培养出来的合格劳动者就无法形成真正的人口红利。

    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环环相扣,必须想办法将之导入良性循环中,大汉才能真正迈向初步工业化。

    刘彻为此苦心筹谋之余,却也庆幸这场猝然来临的雪灾使他得以清醒意识到,大汉的工商业发展布局尚存在着极大短板,仍是不容丝毫懈怠啊。

    皇帝陛下颓自费心思量,闻得圣谕的宣曲将士却是欢欣鼓舞,虽是赶不上年节,然算着时日,大多将士在上元佳节应是能与家人团圆的。

    宣曲将官多为黄埔军学培养出的优秀学员,出身军武世家,长辈家眷大多都在京畿居住;旁的将士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良家子,然因宣曲骑营为汉军精锐,采征募制,军饷和待遇甚为优厚,从军年限亦较长,故可凭军籍向公府批允军眷随军,依照军职或战功高低,公府会贴补相应的迁居费用,若是军候以上的高阶将官甚至可举族迁居京畿之地。

    譬如宣曲校尉卫青,作为宣曲骑营的主掌仆射,非但在长安城内的北阙甲第拥有宅邸,其父族和母族三服内的亲眷亦得公府代为妥善安置。

    大汉铁血尚武,朝廷向来不吝于为军中将士提供最优渥的待遇,旁的不说,武将要赐爵封侯可比文官要容易得多。

    依照过往惯例,班师还朝的精锐校营会有较长的休整期,实则就是皇帝陛下赐下犒赏后,让荷囊满满的将士们离营探亲,与阔别已久的家人团圆。

    此番亦不例外,宣曲骑营在正月初五从弘农郡再度拔营启程,用了五日光景缓缓绕行千余里,返抵宣曲大营。

    全营将士归营整备三日,期间得了陛下论功行赏的旨意,该加官的加官,该进爵的进爵,该赏赐的赏赐。

    正月十三,除却留下戍守大营的三支部曲和部分辅兵,大多



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安坊市
    年节刚过,上元又近,长安坊市仍比寻常日子热闹数分,端是车马喧嚣,万头攒动。

    归家探亲的宣曲将士们多是从长安西北的雍门入城,再各自转往北阙甲第或是北阙闾里。

    裴澹虽是得为亲王正妃,然裴家本是庶民出身,祖上不是甚么高爵勋贵,更没甚么世家底蕴,裴父裴母不欲迁入权贵云集的北阙甲第居住,而是选择继续住在北阙闾里位置最好的东四巷。

    常山王刘舜虽觉着岳父岳母未免想多了,有他刘舜在背后撑着,哪家不长眼的世家权贵敢小觑他们,但二老既是再三推拒,裴澹亦是好言相劝,他也不便多做勉强。

    何况王富贵等永和商团的东家们在附近巷弄也置下不少宅邸,裴府的街坊邻里多是二老熟人,裴府的胞妹王婶更是住得近,如此平日也方便走动,挺好的。

    其实随着西邑和塬南邑陆续规划建设完成,公府已鲜少批允徙民迁居入城。

    尤是王侯京居令颁布后,各地王侯皆迁入长安,北阙甲第原有建地大为不足,好在长安西市六坊内的大工坊皆纷纷迁往城外两邑,仅留下些小型的手工业作坊,使朝廷得以缩减和创划坊市,匀出部分地块供北阙甲第扩建。

    长安城内因此愈发显得寸土寸金,皇帝陛下爱民如子,再三谕示内史府和中尉府,多多看着北阙闾里,绝不允许出现权贵欺压百姓,强买民居的恶行。

    饶是如此,自愿出卖自家屋舍宅院的庶民百姓却也为数不少,实在是权贵或富贾们出的价钱太具诱惑力,卖出北阙闾里的一进陋室,足以到周边城邑买座三进大院,甚至还能留下不少赀财做些小本买卖。

    再说城中百姓除却开铺经商者,余者多是靠进入作坊务工营生,现如今城内的大作坊纷纷外迁,最近的西邑离北阙闾里都十余里地,还得经渡船或渡桥往来,绕行的距离就还得更远些,虽说载人车驾已然普及,来回往返不过区区两枚大钱,但仍是大为耗时,每日上工着实累人得紧。

    正因如此,长安城现下实则已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贫民区”,北阙闾里虽可谓之“平民区”,但北阙闾里住着的大多都不“贫”,世家大族的分支和姻亲远亲之类占去半数,小官小吏和豪商巨贾亦占去小半,余下的寻常百姓家亦是家赀丰厚的,譬如四大商团的掌事和匠师之流。

    亦因如此,长安城内常住居民的消费力极高,西市虽是缩减占地,东市三坊却仍得以“逆势”扩建,诸多客栈皆住满各地客商乃至外邦胡商。

    坊间街道拓展重建,非但道路宽阔,铺面齐整洁净,便连皇帝刘彻心心念念多年的地下排水系统都得以预先铺建完善,使得近年来长安城内鲜少再出现雨季内涝,盛夏雨后的巷弄坊间亦不再散发阵阵难闻的尿骚味。

    长安坊市紧挨着雍门,宣曲将士们既是从雍门入城,再转往北阙甲第或北阙闾里去,无疑是要经过坊市的。

    出征年余,立下军功得以加官进爵,包裹荷囊亦是装满赏赐,将士们自不会过坊市不入,颓自两手空空的回家去见长辈妻儿。

    好在军中将士休假探家有相应规矩,不会放任乌泱泱的大队人马同时出营,而是逐日逐批离营,且除却屯长位阶以上的将官,旁的将士离营不得携带战马,而是为他们备妥了载入车驾。

    若离家较远或较为急切者,可请上官批允,执手令从沿途各处驿站以低廉的价格“租用”马匹或车驾,相应租金会由驿吏每月汇总呈报大农府财部,从该校营的军费中抵扣。

    裴虎已得晋军候,自是能乘骑心爱的战马归家,是最早到返抵长安城的,也得以在大队人马入城前,抢先一步入得东市为家人买些礼品。

    从军之人多是性情豪爽,荷囊满满时更是花钱不手软的,若待得大队人马陆续入城,长安东市内的不少好货怕是要被抢购一空的。

    裴虎自幼随父母迁居长安城,至今已有十余载,亲眼见证了长安城日新月异的改变,自也是对长安坊市熟门熟路,绝不似刚进城的外地人般,被这繁华喧嚣的盛景迷了眼,路都寻不着。

    军人行事最是干脆利落,脑中想好要买的物件,便直奔目的地,压根不会浪费时辰四处乱晃悠的挑挑拣拣。

    裴虎最先寻了间布庄,挑出数匹上好的锦缎,朝廷近年逐步放宽百姓服饰的禁令,不再限制百姓只能穿本色麻衣,非但能着染色服饰,甚至连裁衣所用的布料种类亦大为放宽。

    当然,似裴虎买的这些上好锦缎,寻常百姓多是买不起的,即便买的起,穿着出门务工干活也着实太不合宜了。

    裴澹得为亲王正妃后,裴父真成了太上皇的亲家,身上没个爵位也不合适,故得赐了个“不更”,为第四等爵,始得免充轮流服役之兵卒,第三等爵“簪袅”还不能享此优待,仅略优于无爵之人。

    不更离高爵还差得远,



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
    (特别申明:本章是为后续情节铺垫,顺带讲述些商业发展现况,与大情节无碍,大家可选看,厚道的作者君向来不骗订阅。)

    在长安坊市内,要寻做工精湛,样式新颖独特的珠宝首饰,无疑要到“凤翔珠宝”的旗舰店。

    旗舰店的概念,本是源出四大商团的独特经营模式,意为某商家或某品牌在某地的繁华地段、规模最大、同类产品最全、装修最豪华的铺面。

    四大商团旗下产业众多,囊括衣食住行的诸多行当,铺面更是遍布大汉各郡县,百货,服饰乃至客栈等行当在各郡郡治及繁华大城都设有旗舰店。

    如此既能获得较大的宣传示范效应,亦便于派驻该地的总掌事统掌诸多分店的货品调配和分销,这些总掌事就相当与后世企业的区域经理人。

    大汉疆域广袤,交通又远不如后世发达,总部位于长安的四大商团不可能巨细靡遗的掌握到各地分铺的经营,各郡定是要分派总掌事的,有的大郡还不止派驻一个。

    在经济繁荣的京畿郡县,更因生意火爆,便连大多数县邑都驻有各类行当的总掌事,自也会设有该行当的旗舰店。

    大汉商贾最是精明,见得四大商团这经营法门着实高效可行,便是纷纷效仿偷师,甚至将之发扬光大,各行各业的诸多旗舰店非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郡县,更有不少极具当地特色。

    譬如以锦缎丝绣闻名于世的广陵郡,其郡治广陵县便建起不少大布庄和大绣坊的旗舰店,主要目的非是要赚本地老百姓的钱,而是要吸引外地客商,向他们展示自家作坊产出的好货,以此招徕大笔生意,且不断累积口碑,使得自家名头比诸多同行更为响亮扎实。

    经过多年的发展演进,大汉商贾和百姓们都渐渐拥有了所谓的品牌概念,懂得要购买到品质上乘,样式新颖的好货,还得到大城坊市的各类旗舰店去瞧瞧,或许寻常百姓未必舍得花钱购买,但可参考下相关货品的品质和价钱,日后再到小店铺购买时,该如何与店主杀价,心里就有底了。

    长安作为大汉帝都,是四大商团总部所在,京畿更是大宗外邦货物最主要的集散地,云集各地客商,加之长安城内聚居着诸多世家权贵和豪商巨贾,消费力极为惊人,故长安坊市内开满了各行各业的所谓旗舰店,货品琳琅满目,端是种类繁多,样式齐全。

    毫不夸张的说,在长安坊市内买不着的货品,在各郡县坊市应也是难以寻到的,或许皇宫里才会有吧。

    只要定钱下得足,哪怕是难以保存的新鲜水果,商家也会遣快马万里加急运来,为保新鲜,必是连枝带叶的,甚至整棵果树给你挖来都行啊。

    裴虎在长安住了十余载,对长安坊市自不陌生,虽是过往不常逛坊市,离京年余,长安坊市又开了不少新铺面,但微微扫几眼铺面的招牌和门面,也能晓得每个铺面经营的是甚么行当。

    凤翔珠宝!

    这名头太霸气太响亮,便连裴虎这粗豪汉子都多有听闻,毕竟敢挂个“凤”字,背后的大东家虽不是大汉皇后,却是诸位公主和亲王妃。

    论起服饰穿戴,整个大汉再没比这群天家女和天家媳妇更有发言权了,换后世的话说,她们就是大汉贵妇贵女的时尚风向标,各类时兴的穿搭配饰多是学着她们捣鼓的。

    若觉公主和亲王妃们穿搭不好,那就是你没眼界,难以品味到个中妙处。

    就算她们以木簪盘髻,那也是低调奢华,谁晓得那枚木簪有甚么来历,指不定是已故的太皇太后昔年赐下的“道家灵宝”。

    正如后世国外某品牌卖的那款如同编织袋般的高价挎包,我华夏小资女们竟也疯狂抢购,可把背着相同样式编织袋到市场买菜的大妈们都整懵了,一觉醒来,编织袋竟是涨价几千倍,这是甚么世道

    公主和亲王妃们置办这珠宝产业,原只是一时兴起,没打算折腾太大排面,故也没像联合制衣般向世家宗妇们搞甚么融资,仅是这群姑嫂妯娌随意凑了凑份子,便着各府的得力家老商量着招揽匠师,开设铺面。

    开张之初,这群懈怠的东家们仅是借着这店铺发卖些自个瞧不上眼的首饰,她们穿戴过的自然不会卖,否则让外男得了去,那还了得么

    主要是少府每岁会为刘氏宗妇和宗室女们打造相应数量的首饰,以太后和皇后的名义赐下,除却部分形制高的所谓“凤饰”,还有不少寻常饰物,她们自是不会佩戴这些样式相同的“大路货”,赏赐给下人却有些肉痛,留在库房里又太过浪费,倒不如拿出发卖,多换回些体己钱。

    少府所出,件件精品!

    天家女和天家媳妇们瞧不上眼,但在寻常贵妇贵女眼里,这些可都是些好物件,不是每位世家宗妇都能攀上公主或亲王妃,想要获赠此类上等珠宝饰物,着实不容易的。
1...144145146147148...2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