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挥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武挥鞭
若是米特里达梯王有意与大汉兴战,巴勒弗家族非但不会追随,甚至极可能反戈相向。
莫扯甚么家国社稷和民族大义,万千巴勒弗族人的身家性命,是绝不可能为国牺牲的。
触怒王族,也无非是破罐子破摔,反正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然若触怒汉廷,非但要亡国,更极有可能“灭种”。
撒普尔自身虽不畏惧死亡,却不愿让万千族人为国“殉葬”!
自私么?
或许对整个安息帝国,对整个帕提亚民族,是如此的。
然对巴勒弗族人而言,家主是实打实的大公无私,为了家族不计个人毁誉,就是明着跪舔汉廷,就是“里通外敌”了,你待如何?
况且,汉廷也非外族想跪舔就能跪舔的,没点实际用处,还真未必就有跪舔的资格。
说难听点,吃屎都赶不上热的。
譬如现今的中亚诸国,明着都是大汉藩属,然除却大夏和巴克特里亚王国,旁的国度包括国力不算弱的大宛,境内连派驻的汉使都没有,遇着甚么事,都得遣重臣跑到大夏或巴克特里亚的大汉使馆,排队求见汉使。
然而,汉廷在阿帕麦亚城就设了使馆,还派驻了特使,这已然很重视巴勒弗家族了,况且还以宗室子与巴勒弗贵女联姻,摆明没想着真让巴勒弗家族“吃屎”,够给面子了。
巴勒弗家族若再不识趣,那岂不是往死里作么?
撒普尔乃至绝大多数家族掌权者皆是识时务的,也晓得自身的价值所在,晓得汉廷不乐见安息王权独大,却也不乐见巴勒弗家族篡权夺位。
毕竟巴勒弗家族若是夺了王权,真正一统安息,汉廷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总而言之,汉廷是需要一根搅屎棍,搅得安息国内愈不安生愈好。
在汉廷无暇或无心覆灭安息前,维持现状乃至使其内部愈发撕裂,却又不至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无疑最符合汉廷的利益。
换了汉人的说法,安息是不能大一统的,世世代代都不能大一统的!
巴勒弗家族若是不肯做这跟搅屎棍,汉廷有的是手段对付他们,旁的不说,光是安息王族对巴勒弗家族的猜忌,就经不起汉廷的刻意离间。
若遭到王族和汉廷的“联手”打压,只怕安息各地的大贵族们也会纷纷抛弃巴勒弗家族,重新选出个威望足够的大家族,继续领着他们与王族抗衡。
现实就是这般残酷,何去何从,巴勒弗家族的掌权者们无疑已是统一了想法,做出了最符合家族利益的抉择。
遵循汉廷的意志,在安息国内“搅屎”之余,也不免提早安排退路,在大汉境内尤是京畿三辅置办族业。
无有汉籍,是不能在汉境内购宅置地的。
然而,路是人走出来的,法子是人想出来的。
巴勒弗贵女与大汉宗室子联姻的背后,还隐着某些事,明面上瞧不出来,实则对巴勒弗家族很重要,也是各房掌权者极力为自家嫡女争夺联姻“权力”的主因。
内里蹊跷,就在大汉册籍制度中,所谓的“依亲”条陈。
依亲,在归化入汉者颇为常见,凡外族归化者,公府核鉴其功,得批复相应“依亲归化”名额,允其部分亲眷随之入籍。
这绝非为巴勒弗家族特意破例,巴勒弗家族也没那么大的脸面。
譬如过往归化的乌桓将士,乃至东瓯、闽越、滇国和哀劳的王族,也都是通过“依亲”条款,核鉴过功绩,给了相应归化名额的。
功绩不够,那就只能舍弃部分血缘不是那么近的亲眷了。
当然,得以依亲归化者,必须是其三服内的血亲!
五位贵女,皆出身巴勒弗嫡系,其三服血亲囊括了嫡系各房的亲眷,归化名额多少,就看巴勒弗家族过往和今后的“功绩”。
家主一脉是不愁的,故撒普尔没为自家嫡女去抢“联姻名额”,就是要抱持公正和超然,让各房更为安心。
他早在家族内部摊开说了,参与联姻的虽只有势力最大的五房,但所谓的“依亲”,却不只限这五房之人,各脉能争到多少归化名额,能为将来铺下怎样的“退路”,就权看自身努力的。
他身为家主,必是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公开的。
撒普尔能出任家主,在族中的威信自是够的,族人对他也是信任的,确确实实是个处事公正的好家主,没人提出质疑。
各房掌权者推己及人,若易地而处,他们怕是做不到如撒普尔这般“大公无私”。
搅屎棍就搅屎棍吧,今后若是真的亡了国,迁居汉境虽再无法享有现今的权势,至少也能苗裔不绝,或许还能继续锦衣玉食的安享荣华。
现今这世道,巴勒弗的掌权者们也心累啊。
就如汉人喜好的那甚么麻将,上了赌桌,且做了庄家,连庄虽是赢得荷囊鼓鼓,然想要安下庄,却不容易,闹不好要被人翻了桌,要了命的。
若不懂未雨绸缪,早些安排好退路,那也不配在族中掌权了。
汉武挥鞭
(iishu)是,,,,!
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
【】(iishu),
依旺大殿内,正举行着盛大的宴会。
不似帕提亚人传统的席地而坐,亦不似汉人的分案而食,却是备诸多长桌,摆了各式吃食,供人自行取用。
此等宴会形制,无疑是传自大汉。
除夕夜,乃是汉人极为重视的,讲究的是阖家团圆,图得是个欢喜热闹,多半是不会摆出“自助餐”的架势吃年夜饭。
然今夜列席的巴勒弗男眷很多,加之又邀了不少汉人,包括两位宗室子、诸位使臣和将官,若如寻常般设宴,想各自谈话极不方便。
包括埃霍斯在内,不少巴勒弗嫡系子弟都曾在汉都长安“留学深造”,觉着此类宴会形制不错,娜索娅和撒瑞拉更屡屡见识过宗妇聚会乃至宫宴,故家族长辈们便是让他们安排此次宴会。
不得不承认,巴勒弗家族之所以有今日的盛景,跟掌权者们开明豁达的心态是分不开的。
譬如家主撒普尔,虽仍是壮盛之年,却肯放权给两个儿子,只要为家族好,个人得失又算得了甚么?
教宗都让给长子塔泽斯做,够不够豁达?
唯有撒普尔这类人,才配得上族人的敬重,所谓服众,不是靠天花乱坠的胡诌,而是要看你如何做,且是经年累月的不违初衷。
巴勒弗家族如此,大汉的诸多世家大族,尤是那些传承千百年的名门望族,更是如此。
后世之人多是将之污名化为门阀,搞得好像肩负华夏正统传承的大族就是齐鲁孔氏,这就是儒家春秋笔法的造孽!
国家,国家,说是有国才有家,然无家又何来国?
家族没有传承,就如水无源,树无根。
家族,是国家的脊梁,不是说家族非要多强大,但若子孙真是忘了自家祖宗,真特么的悲哀!
一群数典忘祖之人,勉强组成的国家,又谈甚么凝聚力?
要真想复兴华夏,就要重塑家庭观念和家族观念,过甚么狗屁圣诞节,清明多放几天假,大力鼓励老百姓回乡祭祖才是正事。
当然,有的人就算有钱有闲,也是出去旅游也不去扫墓的,但这类人终归上不得台面的暴发户罢了,放眼后世华夏,真正有权有势的,不也往往很重视宗族观念,至少会追溯族谱,重修祖坟。
穷的时候或许忙着谋生,顾不着祭祀祖宗,但若有钱有闲了,还自顾自的享乐,多半是富不过三代的,靠这类人也撑不起华夏的脊梁。
不是倡导家族政治,而是讲这个道理。
人可以穷,但不能忘本;家族可以弱,但传承不能丢!
(ps:可能笔者出身小城镇,观念比较保守,但确实觉得大城市里人情淡漠,真真觉得甚么自由主义很可笑,且不负责任,可能又不免得罪部分读者,但写出真实想法是我一贯秉持的理念,是不会为订阅费折腰的。)
我等屁民,固然可以对权势阶层羡慕嫉妒恨,但若光懂得羡慕嫉妒恨,做个愤世嫉俗键盘侠,更是永无出头之日,想靠强者施舍的怜悯,那甚至连自家子孙都也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了。
弱者的怒吼或哀嚎,皆是毫无意义的。
诸君当努力,茁壮自身,遗泽子孙,与吾共勉吧。
言归正传,话说从头。
巴勒弗家族虽是外族,但作为强大且深具凝聚力的家族,还是能得到汉人基本尊重的,盖因汉人本就极为重视宗族观念,饶是宗族内部常为继承权争得头破血流,每每对外却必得同心齐力,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所有世家子弟都熟记于心。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不外如是。
两位大汉宗室子到得阿帕麦亚城已两月有余,亲眼见得巴勒弗家族的种种情形,对这“岳家”也不免多了几分赞叹乃至认同。
安息内部分裂不假,然巴勒弗家族内部,却无比的团结。
家主撒普尔做出抉择,族就毫不迟疑,哪怕触怒王族的事都敢干,甚至摆出不惜玉石俱焚的架势。
这话毫不夸张。
米特里达梯王之前下了王令,要封撒普尔做甚么祆教大祭司,请他常住泰西封神庙,甚至遣王储弗拉特斯亲自来“请”。
撒普尔本是迟疑难决,甚至做好了接受的打算,然在家族密会时,各房掌权者却反倒不同意!
“大不了彻底撕破脸!”
撒普尔的长兄阿萨克素来寡言鲜语,此番却是语落如钟,“无论你等如何打算,我必是不能见家主被米特里达梯那小子押为人质,若真要与王族闹翻,我这一脉凡能动弹的男儿,都率先上阵,死在家主前头!”
“兄长莫要小觑人,我巴勒弗男儿就没有贪生怕死的!”
“正是,家主虽愿为家族涉险,然现今各地贵族都眼睁睁瞧着,若见得我巴勒弗家族向王族低头服软……哼哼!”
更有族老冷笑不已,阴恻恻道:“米特里达梯心太大,先王没敢做的事,他倒是敢想,莫非忘了他的王位是如何来的?”
咳咳~~
撒普尔清咳两声,免得这位愈老愈爱走极端的长辈继续口无遮拦,过往有些旧事,是不宜宣之于众的。
巴勒弗家族看着地位超然,从不涉入王族的夺位之争,实则总有各种不足为外人道的法子,将自身属意的人选扶上王位。
只不过,现今的米特里达梯王很强势,不到迫不得已,撒普尔也不想冒险出手,毕竟失败的后果太严重,汉廷只怕也不会支持。
“塔泽斯不是做了教宗么,让他到泰西封神庙去坐镇,但凡有个损伤,就让无数王族子弟给他殉葬!”
阿萨克越俎代庖,替家族老弟拍了板。
他这话绝非随口说说的,巴勒弗家族的继承人若是死在泰西封,他们真就敢在巴勒弗家族的势力范围内,杀光所有的王族子弟。
就是这么莽,就是这么刚!
到时,事情无疑会演变成安息两大家族的私仇,依照帕提亚人的规矩,旁的家族皆是不能插手的,谁坏了规矩,所有大贵族都会聚众攻之。
安息王族之所以无比忌惮巴勒弗家族,也是怕他们如此掀桌,王族固然最强,但硬刚举族死战的巴勒弗家族,也绝对讨不了好。
甚至于,米特里达梯王也未必能得到整个王族的支持,指不定被迫推个王子出来,给塔泽斯抵命。
于是乎,塔泽斯随王储弗拉特斯去了泰西封,却没接甚么大祭司,就是以教宗自居,且是带去了大批白袍祭司,真就要在泰西封神庙建立教廷,并向各地派驻各级主教,广为布教。
宗教裁判所,却是设在圣城阿帕麦亚,由裁判长埃霍斯坐镇,手下大批黑袍裁判官,就是为清洗所谓的异端。
王室谋害教宗?
那就再请神谕,发动祆教圣战,之前在祭祀大典的诸般神迹,早已传遍各地,世间从来不乏狂热的宗教疯子。
圣城啊!
巴勒弗家族的祖地,成了祆教的圣城,祆教必将大兴,这皆是毋庸置疑的,安息王族再愤慨,也是为时已晚。
教宗“坐镇”泰西封神庙,已然是给王族台阶下了,不是么?
只不过,教宗塔泽斯在启程前,特意当着万千信众宣布,每岁皆会返归圣城朝拜,且主持祭祀大典。
这意味着,王族每年都得放他回来些时日,甚么幽禁挟持都是行不通,否则别说巴勒弗家族,就是祆教的信众们也会闹翻天的。
塔泽斯离去后,阿帕麦亚城端是马照跑,舞照跳。
反倒是前来朝圣的祆教信徒源源不绝,让巴勒弗族人血赚。
皇帝都有穷亲戚,枝繁叶茂的巴勒弗家族也不是每个族人都能锦衣玉食的,现今在阿帕麦亚城摆个小摊,光是给祆教信徒们卖些酒水吃食,都能挣到不少。
就现今这般情形,谁敢在阿帕麦亚城质疑神迹的真实性,怕都不用黑袍教士们出手,当地居民就能把这些“异端”活剐了。
有些玩意,自个心里信不信是一回事,如何说如何做,却又是另一回事。
所谓神明,本就是依人类的需求而出现的,与其说源自信仰,都不如说是种托付冀望的工具。
神像与寻常雕像区别,只是有无香火供奉罢了,究其本质,不是木头就是石头,若用金属铸造神像,那岂非更是“拜金”主义?
说实话,甚么祆教诸神,巴勒弗的嫡系子弟多半是不信的。
尤是知晓“神迹”底细的各房掌权者,非但自身不信,也不让自家子女去真正信奉。
要晓得,他们已知悉汉人的规矩,只敬祖,不信教,在大汉境内更不准传教,语怪力乱神者,非但治罪严办,犯行过重者更会枭首处斩,以儆效尤。
慈济观都只能广施善行,不得布教传道,更不得登坛作法,况乎外来宗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