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汉武挥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武挥鞭




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
    东冶城位于闽越东南,乃是闽越国的国都所在。

    城内除闽越王宫外,占地最大的宅邸即为繇陵将军邹馀善的府邸,他乃是闽越王邹郢的胞弟。

    大汉使臣张骞三个月前便从东瓯国启程,南下闽越国。

    他暗中抵达东冶城后,并未显露身份,更未曾求见闽越王邹郢,只是暗中接洽了邹馀善,多次劝说他向汉廷投诚。

    邹馀善是个精明人,自然晓得这是汉廷想要离间他和闽越王邹郢。毕竟邹郢不但收留了吴太子刘驹,更是将其奉为上宾,如此包庇反贼无疑触碰了汉廷的逆鳞。

    “若非先王猝然崩殂,这王位便该是将军的,而非那不识时务的邹郢。”

    张骞初次见到邹馀善,便是这般坦率直言,毫不掩饰他的来意。

    邹馀善深以为然,但却也晓得汉廷亦没安好心,故而只是付之一笑,让府内亲信好生安顿张骞及其手下侍卫,便暂且没再多作理会。

    然而自从得知汉军攻陷匈奴右部王庭,并斩杀匈奴右贤王后,邹馀善愈发坐立难安。

    偏生便在昨日,汉使张骞突然提出要辞行,仿似两个多月来的苦口婆心却毫无进展的劝说,已然耗尽了他的耐心,无论邹馀善如何挽留,他依旧执意要走。

    邹馀善没办法,只得恳请张骞再留一日,今日给他答复。

    将军府的密室内,两人连虚应客套的心思都没有,更遑论品茶叙谈的水磨工夫,言语极为简单直接。

    邹馀善试探道:“朝廷非要杀我王兄不可”

    “包庇逆贼是不赦之罪,即便邹郢是闽越王,亦非死不可!”

    张骞岂会不晓得他的心思,他非但不是为邹郢忧心怜悯,反是想确认朝廷是要他这王兄的命。

    “昔年吴王刘濞兵败后投靠东瓯国,东瓯的夷鸟将军欧贞鸣将其斩杀,朝廷将他封为平都王,封原东瓯王欧贞鸣为彭泽王,使两人共掌东瓯!”

    邹馀善微是颌首,复又意有所指道:“若我将刘驹斩杀呢”

    张骞神色淡然的看着他,缓声道:“朝廷如今已不想再让东瓯有两个王,自也不想让闽越有两个王。”

    邹馀善皱眉道:“使臣这是甚么意思”

    张骞笑道:“不是本使的意思,而是朝廷的意思,便是让平都王欧贞鸣做东瓯王,你邹馀善做闽越王。”

    邹馀善惊讶道:“莫非欧贞鸣也……”

    “不错,欧贞鸣比你识时务,本使说动他只花了月余,而你……”

    张骞没再往下说,而是话锋一转,轻笑道:“匈奴右部王庭被飞将军攻陷的消息你应已知晓,如今飞将军又转任辽东太守,三万细柳精骑亦已前往辽东边塞,以你的才智,应不难猜到,待得朝廷把朝鲜收拾服帖了,之后会轮到谁。”

    邹馀善见得张骞一改过往的温文儒雅,字字句句皆尖刻得紧,显是底气十足,他的眼角不由微微抽搐。

    “你若是再犹豫,就恕本使无暇奉陪了,我还需回京复命,待得欧贞鸣做了东瓯王,或许你我不久便有再见之日。”

    张骞见他沉默不语,便是作势欲走。

    “使臣留步!”

    邹馀善忙是出言挽留,他自能领会张骞的话外之意,甚么“再见之日”,分明就是要联合东瓯国攻打闽越国。

    邹馀善道:“我尚有一事要问,请使臣务必如实相告。”

    张骞道:“请说!”

    “若邹郢见朝廷发兵来攻,杀了刘驹向朝廷乞降,朝廷会如何处置”

    邹馀善沉声问道,未再将邹郢唤作王兄,显是心中已有了计较。

    “你会等到那一日么”

    张骞不答反问,谑笑道:“若真有那日,朝廷便会将闽越国夷为平地,非但他要死,你也要死,整个闽越邹氏王族都得死,否则朝廷的大军岂不是白派了”

    “……”

    邹馀善沉默片刻,沉声道:“使臣真能替朝廷做主”

    噗嗤

    张骞不禁失笑,摇头道:“将军说笑了,我人微言轻,如何能替朝廷做主,乃是得了我大汉皇帝的密旨,方才敢许诺让你做这闽越王。”

    说罢,他尽敛笑意,神情肃穆的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双手呈给邹馀善。

    邹馀善乃闽越王族子弟,自幼学汉话,习汉文,自然能看得懂帛书上的文字和玺印。

    大汉皇帝的圣旨,大汉皇帝的用玺。

    邹馀善再无怀疑,汉人无人敢伪造大汉皇帝的玺印,那是夷灭九族的大罪,无论出于何种缘由,皆无例外。

    张骞复又道:“若将军应下此事,这份圣旨可留下,夺位之后取出,更为名正言顺,应可令闽越诸臣信服,至于闽越王的金印,还需将军自行去取。”

    “好!”

    邹馀善重重点头,闽越王的金印在邹郢手中,杀了他,自然就能取到了。

    “将军深明大义,实乃闽越百姓的大幸啊!”

    张骞抚掌大笑,终是落下心中大石,自去年夏秋之际离京,他先至南阳,复入东瓯,最后来到这闽越,在外年余,四处奔波,着实有些疲惫。

    他稍稍振作精神,与邹馀善细细详谈,使其能和欧贞鸣暗中配合,以便完成弑兄篡位的大业。

    接下来的半个月内,东瓯和闽越两国接壤之处,纷纷爆发了小规



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
    立冬之日,天子需出郊迎冬,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君臣百姓皆需进酒肴,贺谒师长耆老。

    汉帝刘启依旧躲在甘泉宫,想来不到春暖花开是绝不返回长安的,馆陶公主刘嫖倒是在甘泉宫呆不住了,抱着襁褓中的陈蟜早早回到长安皇亲苑的长公主府,日日到天上人间和贵妇们寻欢作乐。

    窦太后对小孙女泰安公主甚是疼爱,又想着即便回到长安,刘嫖和陈蟜母子也不能长宿宫中,难以日日逗弄小外孙,索性也留在甘泉宫。

    人老了,也就图个儿孙承欢膝下,得以含饴弄孙,没甚么旁的念想。

    太子刘彻为筹备冬祭忙得团团转,尤是赏赐群臣的冬衣,还有给太子太傅,太子少傅乃至诸多宗室耆老的谒礼,皆得由他定夺。

    不过此番忙碌并非全无益处,刘彻看着那些色泽各异的冬衣,不禁福由心至,生出个想法。

    西方工业化的起源,应追溯到纺织业的兴起。

    刘彻近年虽借着国舅田胜旗下的纺织作坊推出了羊毛织品,但对大汉纺织业的影响不大。只因大汉对平民服饰有严格限制,不得穿染色的衣物,只得着本色麻衣。

    社会的进步最直观的体现,便是百姓的衣食住行,若服饰被严苛限制,社会总体经济便有重大缺口,无疑是会极大的迟滞经济发展。

    但若放宽对平民服饰的限制,无疑是要违背祖制的,冒然朝议,怕是会遭到朝臣们的激烈反对。

    刘彻想了许久,决定还是走妇女路线更靠谱,毕竟汉朝实乃女权主义高涨的独特年代,包括历代太后在内的长安贵妇们还真能顶起半边天。

    立冬这日,举行完冬祭,拜谒过师长耆老,刘彻召九位皇兄及其正妃入宫,在太子府举办家宴。

    因着皆是年轻人,年岁最大的鲁王刘余也才二十来岁,刘彻没有大办宴席,索性在后苑的梅园暖阁摆了席案,大家动手包饺子。

    饺子是好吃食,近年已在关中各地盛行起来,诸位皇子和王妃们自不陌生,只是从未亲手制作,虽是大感新奇,却不知从何下手。

    男子自然要担起力气活,在刘彻的指导下吭哧吭哧的和面擀面,便连向来略微有些洁癖的江都王刘非都未能幸免。

    阿娇亦被召了入宫,她先前也和刘彻包过饺子,今日倒是过了把为师授业的瘾,手把手的教着王妃们包馅。

    皇子和王妃们隔着偌大的席案各自忙活,倒是齐齐整整。

    刘彻见众人都忙活得热火朝天,故作好奇的望向王妃们问道:“立冬该贺谒师长,诸位皇嫂可有向家中长辈孝敬了谒礼”

    王妃们皆是臻首轻点,俱为世家大族的嫡女,向来礼数周全,大汉又以孝道治天下,自不会在这等重要的节庆怠忽家中长辈。

    刘彻笑着打趣道:“近年诸位皇兄挣得钵满盆满,眼见年首将至,又有大笔红利入账,应不会吝啬赀财,浅备薄礼,让皇嫂们在娘家失了颜面吧”

    王妃们俱是笑而不答,神情举止皆如同个模子印出来般,不得不让刘彻感叹世家大族正统精英教育的可怕。

    诸位皇子倒是随性,除了刘非依旧面色沉静的和面团较劲,其余八人皆不时和刘彻笑谈几句。

    过得片刻,刘彻又出言问道:“诸位皇嫂皆执掌王府中馈,是否也需每月从府库中提得固定月例,方能置办胭脂水粉,打赏下人”

    王妃们不由愣怔,不解太子为何问起这等妇人之事。

    刘彻见她们不答,笑着解释道:“孤王常闻得阿娇抱怨,说是每月的月例颇是不足花销,还得姑母时常贴补,便想着皇嫂们可不似姑母那般脾性,会随意挪用公中赀财,平日怕也会觉钱紧”

    王妃们皆是赧然,垂首不语。

    “不怕殿下笑话,我等身为当家主母,向是以身作则,与寻常妾室般领那公库月例,虽是比那些妾室多些,但花销也大得多,交际送迎哪样不需开销”

    倒是长沙王妃陈婕耿直爽利,坦诚道:“尤是近年王府岁入大涨,旁人皆觉我等豪富,贺礼或赏赐若是薄了,在旁人眼中便是吝啬,非但不落好,反是教人在背后戳了脊梁骨。”

    诸位皇子皆是哄然大笑,长沙王刘非则是面红耳赤,心道自家婆娘真真口无遮拦,这等破事也拿到明面上说。

    刘彻讶异道:“哦那诸位皇嫂怎的度日,莫不是还要动用嫁妆和体己钱贴补花销吧”

    王妃们的脑袋垂得更低,便连陈婕都不再答话,摇头苦笑不已,显是确有其事,正是后世所谓的打肿脸充胖子。

    诸位皇子见状,再是笑不出来,面色皆是讪讪,还染上些许愧疚。

    出于对正妻的尊重,世家大族的男子向来鲜少过问中馈之事,皇族子弟更是如此。即便是汉帝刘启,也甚少干涉皇后王娡执掌宫闱。

    汉代的大族宗妇们对内务拥有绝对的掌控力,尤是对侍婢仆役拥有生杀大权,将之提拔重用或是私刑杖毙,皆可自行决断。

    故而皇子们真是不晓得自家婆娘会窘迫到动用嫁妆贴补花销,这若传出去,要被人笑话死的。

    “若真是如此,倒是委屈诸位皇嫂了。”

    刘彻皱眉,故作沉吟片刻,复又道:“既是这般,皇嫂们不如自行置办些产业,让信得过的家老打理,获利无须入王府公库,算是体己钱,以此支应日常开销,如何”

    王妃们闻言,齐齐抬头望向刘彻,眼神皆是大亮。

    诸位皇子亦是同样神情,江都王刘非更是松开手中面团,望着刘彻急声问道:“殿下又想出甚挣钱的产业”

    刘彻笑着摆摆手:“五皇兄可莫要惦记,这产业是孤王想替阿娇和诸位皇嫂挣些体己钱,算不得暴利,无非求个细水长流罢了。”

    刘非不禁赧然,想到要和自家婆娘抢买卖,还真是拉不下脸。



第二百四十四章 绿林好汉
    河内郡太守裴绍近来愁得慌,太行山不知从何处冒出大股山贼来,自号绿林好汉,半月前悍然出山,趁夜劫掠了平皋县的诸多牧场。

    牧场多位于郊野,人烟稀少,山贼又来无影去无踪,除了牧场的守卫和仆役,几乎没甚么百姓瞧见那伙山贼。

    据少得可怜的目击者称,那伙山贼怎的也有千余人,皆是骑着高头大马,抢了牧场圈养的马匹牲畜便跑,倒是未曾刻意杀人放火,只有少数不长眼的上前拦截,才被山贼宰了。

    裴绍看着那些供词,险些昏厥过去,若目击之人所言皆是属实,那就是有好几伙山贼同时劫掠平皋县的牧场,否则岂能在一夜间生生将诸多的马匹牲畜尽皆带走

    每伙山贼千余人,那若全加起来,岂不是近万人

    且那些山贼都骑着马,这特么哪里还是山贼,分明就是马贼啊。在中原腹地出现近万马贼,还毫无忌惮的大肆劫掠,这岂非是要造反么

    裴绍哪里敢隐情不报,忙是千里加急奏报朝廷,同时不忘派遣都贼曹领着亲卫们去太行山南麓的诸县细细打探。

    他却不知晓,呈送朝廷的奏章刚入丞相府,尚未登入册籍,便被太子刘彻遣人取走了,包括丞相袁盎在内的大汉朝臣皆未看到那奏章。

    河内郡的都贼曹办事倒是利索,很快便查到些消息,那伙自号绿林好汉的山贼盘踞在太行山深处的某处山头,名为虎头山。

    山贼头目自称马大爷,座下还有二大爷,三大爷以及八位小爷。不过貌似二大爷不管事,此番劫掠平皋县牧场之事,是那位姓李的三大爷领着那群小爷做的。

    裴绍自是哭笑不得,想着既然已奏报朝廷,想来陛下不久便会下旨意出兵剿匪,忙是吩咐河内都尉操练郡兵,又让诸掾曹提前准备粮草,随时做好兵发太行山的准备。

    岂知过得数日,朝廷依旧未见回应,莫说圣旨,便连半卷公文都没有。

    裴绍固是心急如焚,平皋县的诸多世家豪强更再按捺不住,纷纷登门求见,几欲把太守府的门槛给踏破了。

    旁的权贵倒还好安抚,平皋候刘远却是难应付得紧,垂老待死之人,乘着车辇前来,在家老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登门拜访,裴绍不想见也得见啊。

    “若这老家伙死在太守府门前,本官这太守哪还做得下去”

    裴绍心有戚戚,如是想到。

    当着刘远的面,裴绍亲手又写了道奏章,与刘远带来的万民书,一并装到密匣里,涂上火漆,盖上太守印篆,遣人快马送往长安。

    刘远也没太为难他,虽说河内郡的都尉执掌郡治和各县的府兵,但若无皇帝旨意,妄自动兵便是夷族的大罪。即便裴绍下令,河内都尉也绝不会听他的。

    然而万万没想到,刘远到太守府递交万民书的事被传扬了出去,后果着实相当严重。
1...3132333435...2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