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汉武挥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武挥鞭




第二百四十七章 贵妇入伙
    金秋十月,粟禾熟透,关中大地再次迎来大丰收。

    农人在田野中忙碌的收割,长安城流传的大消息更是为这热闹的金秋添加了几分喧嚣。

    堂邑翁主和九位诸侯王妃筹划着要置办产业,形制皆依照那皇室实业,可由旁的贵妇出资添份子,也就是那甚么股份,每岁年末亦发放红利。

    等到消息的长安贵妇们都疯了!

    她们多是出身世家大族,嫁妆甚是丰厚,非但包括珠玉赀财,还有不少田亩宅邸及铺面。故而豪门千金出嫁时,往往会从娘家带些信得过的家老,嫁人后便将嫁妆含有的产业交由他们打理,所获收益入私库,是为体己钱。

    数年来,皇室实业已用每岁的巨额红利向大汉权贵们证明了诸位皇子的信誉和揽财手腕,先前未曾出资入股的权贵们悔得肠子都青了。

    如今诸位皇子的婆娘们要置办产业,还拉上未来的太子妃,虽说是王妃们的私产,但皇子们总不会眼睁睁看着不管不顾的。

    背靠大树好乘凉,那还能赔得了么

    长安贵妇们皆是有钱有闲的主,几乎日日在天上人间谈笑玩乐,这消息不到半日便似飓风过境般,横扫北阙甲第,待得百官从官署回府时已是人尽皆知。

    大汉群臣虽有官身,不便明着操持商贾贱业,但谁会嫌钱多,谁家没置办产业

    闻得自家婆娘探听来的消息,知晓堂邑翁主亦添了份子,朝臣们皆是想到那财神下凡般的太子殿下,那还有甚可犹豫的,忙是吩咐自家婆娘抓紧打探清楚怎么个章程,切不能凭白错失这等大机缘。

    翌日,长安城有头有脸的贵妇齐聚天上人间,所有持有贵宾卡的几乎没有落下的,不少贵妇还带着亲眷。若非天上人间有规矩,每张贵宾卡只能限带两人,怕是会被彻底挤满。

    阿娇鲜少见过这等场面,倒是没了往日纵马射猎的豪气,躲在三楼不敢冒头。

    馆陶公主和九位王妃却是见惯大场面的,平日与贵妇们少不得来往交际,放眼望去多是熟人,沾亲带故的亦是不少。

    馆陶公主乃是太后的嫡女,皇帝的阿姊,大汉的长公主,自然镇得住场面,将贵妇们拢到一楼的厅堂,细细交代了那联合制衣的形制和入股章程。

    临末还特意加了句,若是朝臣们太过反对放宽庶民服饰的限制,这买卖定是不成的,只能作罢。

    能坐稳世家宗妇之位的女人自不是蠢的,皆听出了馆陶公主的言外之意,哪位大臣在朝堂上出言反对,就是断了王妃们的财路,亦是断了长安贵妇们的财路。

    是夜,北阙甲第不少府邸的正室内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贵妇们执意要让自家夫君不得反对放宽庶民服饰的限制,否则不能入股那甚么联合制衣暂且不提,若是遭了旁的贵妇记恨,那她们还在长安城呆得下去么

    太子刘彻知晓打铁要趁热,隔日的早朝便开了朝议,与群臣讨论可否准允庶民着染色衣物。

    并非每个朝臣的惧内,还是有不少秉公职守的官员出言反对,毕竟这是违反祖制的。

    刘彻暗暗腹诽,甚么狗屁祖制,本就是秦汉才定的规矩,华夏的老祖宗们可没那么多讲究。

    秦汉时的染色技艺远不如后世发达,采用的染料为矿物和植物。

    矿物染料较为稀少,染红的天然赤铁矿和朱砂,染白的绢云母,染黄的石黄,染绿的石绿。

    植物染料倒是容易寻到,栀子和荩草染黄,茜草染红,藐芷染紫,蓝草染蓝,栎树叶和柿子混入铁盐或青矾可染黑色。

    黑色在先秦时本为庶民服饰的主色调,后因秦朝尚黑,帝王袍服及旄旌节旗皆上黑,故而庶民不得再着黑衣。

    大汉立朝后,高祖刘邦自号赤帝子,尚黑中带赤微泛紫的玄色。

    如此一来,红色,紫色,黑色,百姓皆不得着,除了黄色也没甚么好选的,毕竟蓝绿染料较为昂贵,青色染料更需调和。

    麻衣本就泛黄,高祖刘邦又是地痞出身,浑不讲理,索性直接下诏,百姓们只能穿本色麻衣,甚么色彩都别染了。

    “大汉初立之时,百姓困顿贫穷,高祖向来与民生息,崇尚节俭,为免奢侈之风盛行,方才定下这等规矩。”

    刘彻毕竟身为太子,得先往自家老祖宗脸上贴金,方才道:“如今大汉在父皇治下日益昌盛,百姓家有余钱,却无处花销,长此以往,反会懈怠劳作,且会引得物价飞涨,田宅土地尤甚。”

    刘彻说的是事实,若是大汉朝臣们知晓粗浅的金融经济学,定是会认同的。

    曹栾身为大农令,虽没后世的知识,却是实践出真知,晓得太子并非杞人忧天,忙是出列应和道:“殿下所虑非虚,近年朝廷虽靠常平仓稳定了各郡县的粮价,但宅邸和田地的价钱已飙涨数倍,尤是长安北阙民居,寻常的两进宅院已涨至数万钱,价愈千石粟谷。”

    御史大夫刘舍不禁皱眉,沉思良久,方才松口道:“即便如此,也不能让百姓肆意给衣裳着色。”

    刘彻见他不再执意反对,心下暗喜。

    御史府除却监察吏治,还负有弹劾王侯乃至皇帝的职责,是握有重权的言官。只要御史大夫刘舍松口,御史府的属官们也不会再出言反对的。

    至于旁的朝臣,也就不必太在意了。

    “呵呵,御史大夫无需担忧,孤王身为大汉太子,自是要维护朝廷威严,不会让庶民着忌讳之色,只需准其着青绿之衣即可,如何”

    刘彻本就没打算彻底放宽庶民服饰染色的限制,无非是打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主意。据史籍记载,汉朝后来是会准允百姓着青绿之衣的,刘彻无非将这项改革提前了施行罢了。

    所谓青绿之衣,包括蓝色和绿色,且蓝草发酵后可制得蓝草经水浸渍,再经空气氧化可制得靛蓝,再经过发酵法,混



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
    汉武挥鞭

    小雪节气,雨下而为寒气薄,故凝而为雪,小而未盛。

    汉六十一年,小雪的隔天便是下元节,百姓们往往在这日斋天,以感谢上天赐予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凑巧在这日的入夜时分,京畿三辅皆下起初雪,百姓们直呼上苍开眼,有道是瑞雪兆丰年,庄稼尽数收割,粟谷晾晒储存,初雪便即来临,关中各地来年必然又是大丰收。

    关中百姓喜迎初雪,辽东郡的百姓却是望着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犯愁。

    辽东郡的初雪在九月便已来临,之后又6续下了几场雨雪,待到十余中旬,这雪是停都不住停了,且愈下愈大。

    或许是靠海的缘故,辽东郡不似燕北各郡的干冷,而是带着浓重潮气的湿冷,让随李广前来辽东郡的三万细柳将士难受得紧。

    太子刘彻早料到细柳将士在辽东难以熬冬,遣人送了大批羊毛衣物及毛毯,且每人分数套,足以换洗。取暖用的火油更是源源不断的运来,甚至派匠师前来指导将士们盘火炕。

    将士们自是感恩戴德,新任辽东太守李广却是无奈得紧,他早向太子殿下上奏,言明辽东苦寒,细柳将士可先留在朔方或燕地越冬,待开春再进驻辽东。

    毕竟三万细柳皆是精骑,即便刻意保持马力,数日亦可疾驰千里,而朝鲜新王即位,虽陈兵列境,但辽东郡的数万边军也非吃素的。若朝鲜人真是癫狂到兴兵进犯,即便辽东难以尽数把守长达数百里关墙,但撑到细柳营驰援却是有把握的。

    偏生太子殿下传来密信,执意要让细柳将士随他赴任,说甚么要提前适应环境,备不住往后要打多少年。

    区区朝鲜,要打多少年

    “若给老夫三万细柳并七万步卒,不到半年光景,便将朝鲜全境尽皆踏平了。”

    李广近年来连番大捷,不免有些傲然自得,如是想到。

    远在长安城的刘彻自是不知他的想法,即便知晓也不会太过在意。

    李广确是猛将不错,但是大局观差得很,不足担当大军统率,让他统率三万细柳打打局部战争就行了,更大的战役指望不上他的。

    朝鲜不是那么好灭的,隋唐两朝为征讨高句丽耗损的兵力数以十万计,最终还是没能彻底灭了它。

    汉初的朝鲜虽没有后来的高句丽强,但地形气候皆差不多,即便攻陷了朝鲜国都王险城,之后如何彻底剿灭朝鲜余孽和其余土著,如何长久占据那个半岛,都非简单之事。

    光凭李广那莽夫,解决不来的。

    放眼现今的大汉群臣,军事和政务皆俱才能之人唯有现任的云中太守郅都,且待开春后,看看匈奴的军臣单于有何举动,会不会兴兵南下,为右贤王和左谷蠹王复仇。

    若是匈奴单于庭认怂,那郅都就可从云中调任辽东,专心经略朝鲜。

    想要灭掉朝鲜,进而彻底占据朝鲜半岛,自然需要个稳定繁荣的辽东郡作为大后方。

    刘彻寻来江都王刘非,让他以皇室实业的名义出资,联合大河以北各郡县的世家大族,在开春后修筑从燕北的涿郡通往辽东郡的直道。

    这条直道是不宜铺设沥青的,辽东的天气太过酷寒,现下的沥青只是粗制品,远不及后世耐热耐寒的高品质沥青,每到冬季必然会出现大量冷缩开裂的现象。

    只能通过适当调配,降低黏浆土的刚性,提高韧性,在确保足够硬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建成相对柔性的砂石路,既避免大面积开裂,亦便于日后修补。

    刘非带着詹事府培养出数名泥瓦匠师刚离开,刘彻复又找来大农令曹栾,让他从齐地各郡县的常平仓调出大批粮草,由琅邪水师出动舟楫楼船,趁着真正的酷寒未至,辽东沿海尚未凝结冰凌,赶紧将粮草运去。

    刘彻沉吟片刻,吩咐道:“今年燕地和齐地各郡县百姓缴纳的粟谷皆不用运来京畿了,就地运去填补那些常平仓吧。”

    曹栾非但没有反对,反是颇为欣喜。

    近年来大汉各地风调雨顺,没甚么大的天灾,不少郡县又得以使用化肥,亩产大为提高。太仓的仓廪虽不断增建,却依旧不虞使用,曹栾是既高兴又犯愁。

    燕地郡县多为平原,齐地郡县又自古物产丰沛,历来皆是向朝廷纳粮的两大地域。

    今年两地不用往京畿运粮,倒是替曹栾省了不少心,即便那些常平仓未必能尽数装下,但想要增建仓廪储存却是比长安的太仓要容易得多,耗费也少得多。

    长安城现下的物价是迎风便涨,用工又极度短缺,服徭役的百姓替朝廷服徭役虽不需工钱,但吃住的花销总是要国库支付的。汉帝刘启要留得爱民如子的好名声,国库近年又岁入大涨,自是不许官员在自个眼皮子底下苛待役夫,好吃好住是必然的。

    如此一来,长安太仓增建一座仓廪的开销,足以在齐地郡县的常平仓增加三座仓廪,乃至更多。

    不久辽东太守李广便接到汉帝刘启的圣旨,通告辽东下辖各县官员,今年冬天需时时注意辖地雪况,若有遭遇雪灾的村落,务必及时救援,并即刻上报郡府。

    若有大范围的雪灾,辽东郡府可自行决断是否令受灾县治开启官仓,向灾民放粮,并提供木材和油料供其燃火取暖。

    尤是数万辽东边军,今年冬季大举增粮饷和冬衣,供给大量火油和肉食。

    朝廷此等诏令一经张榜布,辽东军民俱是高呼天子圣德。

    他们哪里知晓,汉帝刘启此时正躲在甘泉宫内,盘坐火炕上惬意的熬冬,这圣旨可是忧国忧民的太子刘彻在未央宣室命人誊写,再从掌印太监孙全处取来玉玺,盖上了印篆。

    刘彻甚是纳闷,按史籍记载,皇帝老爹还能活个四五年,且这辈子调理得不错,活过五十岁应是不难。

    怎的此时就开始做甩手皇帝了,若真能这般看淡权势,那上半辈子费尽心思夺得大位,即位后又竭力增强皇权是作甚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为人媒妁
    梁国比关中要暖和些,初雪来得较晚,但因辖地内河川纵横,湖泊众多,故而寒风总带着几分潮湿之气,冬季也不好熬。

    百姓躲在屋里熬冬,诸多本地的世家大族却端是鸡飞狗跳。

    远在长安城的梁王刘武极为突兀的向皇帝上了道奏章,愿从梁地择百余豪门,迁往皇帝正在修建中的陵园旁,提前设置陵邑,以为日后守陵侍奉。

    高祖,惠帝和文帝都曾从中原各地迁移豪富之家,在其陵园旁修造陵邑安置,但从未似这般专挑某处下手,更从未有诸侯王主动请求迁移自个封国内的世家大族。

    足足百余豪门,这简直是要彻底刨了梁国的根基。

    别说梁国的诸多世家,便连长安城内的大汉朝臣们都被梁王刘武这等匪夷所思的作法整懵了,心道若非是梁王疯了,就是皇帝又在暗地里使了甚么手段,逼得梁王就范。

    梁王刘武却是不管旁人怎的揣测,铁了心要将那些豪门迁来长安守陵。

    “他们不是在梁地经营多年,根基深厚么,且将之尽数迁来长安,且看本王如何逐一将他们活殉了!”

    刘武拿到梁相陈弗的供出的名簿,得知其上的百余梁地豪门尽皆与平皋候府勾结多年,便即出言劝服想派中尉张汤去将之夷灭的太子刘彻,如是道。

    他盼了多年的嫡长孙,尚未足岁就躺入棺椁,深埋坟茔,光杀陈弗一家怎能解恨

    他要将这些梁地豪门都迁来,慢慢折磨,将他们的族人逐一虐杀,尽皆埋到殉葬坑里,就当他这臣弟给自个皇帝老哥提前送些陪葬之人。

    刘彻不便私自做主,忙是将刘武的奏章呈报给滞留甘泉宫的汉帝刘启。

    刘启没赐下圣旨,倒是给刘武回了封简单的家书。

    刘武在未央宫宣室内阅过家书,端是哭笑不得,复又将之递给刘彻,让他也看看。

    刘彻刚扫了几眼,险些笑喷了。

    皇帝老爹不愧是高祖刘邦的后代,这脸皮厚得没边了,信中除了开篇时安慰了刘武几句,便是直入主题,大意是既然殉葬之人都送了,那他们灭门后,留下的大批珠玉赀财就权当陪葬品,直接运帝陵里埋好,也算替国库省了笔大开销。

    “诶,皇兄他还真是……节俭!”

    刘武看着强自憋笑的侄儿刘彻,摇头苦笑道。

    刘彻点头如捣蒜:“嗯,嗯,父皇堪称贤君典范!”

    刘武剑眉微扬,谑笑道:“你果是深肖皇兄。”

    刘彻笑意更甚:“皇叔谬赞,孤王尚嫌稚嫩,还需加倍努力。”

    刘武连番白眼,复又道:“先说正事,本王识人不明,替买儿定下了陈氏这毒妇为妻。买儿的性子殿下也是知晓的,儒雅温润,有君子之风,屋里别说侍妾,通房丫鬟都没有,如今出了此事,颇是心灰意冷,愈发不近女色,殿下可有甚主好的人选,以为买儿继室”
1...3334353637...2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