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逆流而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日日生
郑家太有钱了,郑芝龙拿出了家底,在两广招兵买马,很快就组织起一支十几万的粤军。福建百姓从骨子里认可他,闽江大地郑家的旗帜插遍,吴胜兆扼守赣江,寸步未进。再加上施琅和李成栋这两个人的破格重用,让郑芝龙在前线和夏完淳打得有来有回。若不是吴淞江所的松江水师还算争气,让郑家水师拖在沿海不能轻举妄动,否则他们的危害将更大。
&nb
第二百八十九章 圈汉为奴
北京皇城内,街道上人烟稀少,去年伪清顺治朝颁布了一条军令,八月辛巳日谕兵部“俘获人口,照例给赏登城被伤之人。”
这就是说,如果你是沦陷区的汉人百姓,随便一个满清兵丁拿个绳子套在你的脖子上,你们全家就变成了他的奴隶。如果你侥幸逃跑了,被抓到就会被虐待致死,满人虐杀自己的汉人奴隶,在这里是合法的。而且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收容逃奴,就是死罪。多尔衮还搞了一套连坐法,“有隐匿逃人者斩,其邻佑及十家长、百家长不行举首,地方官不能觉察者,俱为连坐”。这个法律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私藏“逃奴”,离你家最近邻居全都要死。纵观历史千年,从未听闻如此暴政。
后世的历史上,三藩之一的耿仲明,就是因为营中混进了“逃奴”,畏惧满清杀他全家,为了保住家族富贵竟然吓得畏罪自杀了。汉人王爷尚且如此,可见满清骄狂之下,是真的没拿汉人当人看。他想要在这片如今文明程度最高的土地上,推行他们的那一套奴隶制度。
北京城的东华门外小南城里,原普度寺被修缮为睿亲王府,满清的头号人物多尔衮的府邸内,奴仆如云。人人走路都低着脑袋,生怕触了王府中来往的满清皇族的霉头。这些天睿亲王多尔衮心情非常不好,淮安丢了对他来说,是一个大到无法接受的损失,从此满清失去了最富庶的占领区。
物资的短缺,让他们养的几十万大军所耗费的钱粮,成为伪清廷的巨大负担。
三十多岁的多尔衮,坐在大殿中央,他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但是最近却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入关之前剽悍健硕的多尔衮,身体微微发福,两个眼眶深黑,眉宇间依稀可见当初的狠厉果决。
在堂上还跪着两个中年男子,一个是内院学士叶成格,一个是理事官阿尔善。
多尔衮脸方口阔,络腮胡子布满下颚,看上去不像是三十岁的,倒像是四五十岁已到中年。他捏着紫檀木太师椅的两根护臂,沉声道:“七月济尔哈朗在清流关损兵折将,八月瓦克达带着八万战士死在淮安,南人的兵马已经到了山东边界,朝廷四处征战哪里都需要用银子。你们两个可有什么法子”
地上跪着的两个人,之所以会被多尔衮叫来问询,是因为他们是满清朝廷难得的敛财高手。多尔衮修王府,叶成格一口气就拿出了三十万两银子,多尔衮大为欢喜,立马提拔他做了内院大学士,并且加封为二等阿达哈哈番。
叶成格脸上冷汗直流,当初修王府,他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他把入关以后,劫掠的钱财全部拿了出来,做了一笔政治投资。谁知道多尔衮从此把他当做了财神爷,还真以为他生财有道,搞得叶成格有苦难言。叶成格偷偷抬起头,看了一眼多尔衮,只见他脸色难看。自己若是直言没有办法,势必成为他的泄愤对象,一顿打骂不算,还有可能影响仕途啊。想到这里,叶成格眼珠一转,一条毒计涌上心头。
叶成格抬起头来,松垮的脸上挂着阴测测的笑意,一双小眼睛眯成了缝跪爬着凑上前说道:“王爷,汉人手里都有很多钱财,前番明朝的崇祯皇帝,跟他们要银子给辽东的兵马发饷,他们都吝惜自己的钱财,不肯拿出来。后来李自成到了北京,用一条大铁枷,夹碎了几百颗脑袋,得到的银子堆成了山。现在咱们大清也遇到了难处,我看是时候让他们孝敬一波了。”
叶成格故意含糊其辞,其实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强取的是大明降官的钱财。至于小老百姓,刘宗敏没怎么下手。多尔衮不是白痴,他自然听出了其中的漏洞,但是故意不说。百官的钱财被一次次压榨,根本没有多少了,但是畿辅地方的百姓,是有很多家底殷实的人家躲过了“圈奴”之难的。有明一朝,这些人家都在天子脚下,“小邑犹藏万家室”,倒是一笔不容小觑的财富。
阿尔善察言观色,见到摄政王多尔衮的神情,很明显就是被打动了。他们两个被叫来出谋划策,岂能让叶成格专美于前。须知这时候的满清,不光是奴役汉人,在他们内部也是奴隶制度。多尔衮就是他们的主人,是掌握他们的生死、富贵或者贫穷的主人。阿尔善为了邀宠,分享叶成格的这个功劳,谄媚与狠戾同时出现在他的脸上,看上去别扭又瘆人。
“王爷,汉人狡诈惜财,叶成格的办法虽然好,但是未必能收到多少钱财。小人有个主意,保准让汉人乖乖交钱,还可以为我们大清增加不少的兵马。”
多尔衮一听,脸上阴郁一扫而光,喜道:“你又有什么主意”
阿尔善老脸一抬,他的身材魁梧,长相比较狂放,但是如今的跪姿却和他的长相不大搭配。撅着屁股如同一只公狗的阿尔善,奸笑着说道:“入关之后,打了几次大战,我们大清剩下的八旗勇士已经不多了。这些人才是我们族人的根本,大部分都驻扎在京城附近。何不让他们在京城附近的自行“圈奴”,凡是被捉捕的汉奴,可以交出银子为全家赎身。拿不出银子的,全部划为奴籍,让他们组成奴兵,派到南边的战场上。嘿嘿,到时候他们的家人都在我们的手上,料他们也不敢像南人投降。”
多尔衮一听,心中有些犹豫,这个计策确实够狠,也可以解自己的燃眉之急。但是如此一来,京城附近的汉人肯定会激烈地反抗。多尔衮一直想要推行的以汉制汉的政策,就会变成一个笑话。已经归附的汉人,也会心生异志。但是这个计策的好处也是立竿见影的,满清可以轻而易举地拥有一支几十万的大军和巨额军饷。
这是一条竭泽而渔的计策,它不算高明,甚至有些愚蠢。但是满清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边缘,这个计策用了后患无穷,若是不用他们却很难撑过这个时期。北伐军东路军已经逼近山东,山东守备基本相当于不设防,就凭那些清廷派驻的州府官吏,甚至都打不过山东各地的义军。以前每次闹得大了,都是瓦克达从淮安派兵前去镇压。现在瓦克达已经全军覆没,在不采取措施,山东什么时候被北伐军拿下,只是时间问题。
看着多尔衮犹疑的神色,阿尔善决定下一剂猛药,他凑近了之后,低声说道:“王爷,两黄旗和两红旗在汉中和襄阳;镶蓝旗在清流关损失惨重;正蓝旗随着李率泰兵败扬州;京城附近全都是咱们两黄旗的勇士。只要重开圈奴,将这里的汉人全部纳为我们两白旗的勇士的汉奴,其他几个旗还拿什么跟咱们争呢”
&
第二百九十章 军医很重要
江南小镇的农家小院内,侯玄演带着几个亲兵杀鸡宰鹅,也不进柴房,就在院中架起篝火,连烤带煮。
很快香气散发开来,浓郁的肉香让人食指大动,侯玄演大马金刀地坐在地上,屁股下垫着一把长枪。
侯玄演解开酒囊,灌了一口,几个亲兵一边吃肉,一边高声笑道:“干饮无味,我等为大帅高歌一曲,也算是佐酒歌。”
侯玄演笑骂道:“就你们几个劣货,还会唱歌”
胡八万扯着嗓子笑道:“大帅,您就仔细听就是了。”
七个近侍亲兵,勾肩搭背围着篝火,顿了一下齐声唱道:“冰销夏日,叶碎秋霜,风严草衰,日寒江净。赳赳武夫,明明号令,执戟前驱,边隅已定。”
声音雄浑大气,侯玄演听得如痴如醉,一时间有些忘情多饮了几口。深秋风寒,灌进口中,更添了几分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气概。
吃饱喝足之后,几个亲兵不知从哪弄来一个浴桶,灌满了偏热的温水,腾腾热气汇聚成白烟,侯玄演一时贪杯面色酡红,跳进浴桶中,将身上的尘灰和疲惫一同洗掉。
半夜时分,躺在床上的侯玄演突感腹中绞痛,他吃的开心,却没想到酒喝多了再加上凉风灌得太多,闹起肚子来。腹泻虽说只是小病,但是一夜窜稀七八次,还是差点要了他的小命,躺在床上再难下地。秦禾慌忙去军中传军医前来,开了几剂药这才止住了腹泻。
古镇的里长带着这个宅院的主人,哆哆嗦嗦地跪了一地,吓得魂不附体。国公吃了他们家的鸡鸭鹅肉,差点拉肚子死在床上,那时候可真是千古奇闻了。
侯玄演挣扎着坐起身来,看着地上跪着的人,皱着眉头说道:“胡闹,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快把人放了。”
秦禾转身怒道:“你们听见了吧我早就说了,国公爷不是那种不明是非的人,偏偏你们要在这里哭哭啼啼地前来请罪,还得我白挨一顿数落。”他本来就没抓人,只是这些人自觉得肯定会被治罪,硬要前来求饶。秦禾手忙脚乱,一时没有赶出他们去,让侯玄演看到了。
里长和此院的主人家,这才千恩万谢地退出院内,侯玄演耳边瞬间清净不少。
侯玄演躺在床上,算计着清兵到来还需要两天多的时间,自己应该能恢复。这次突如其来的病,也让他意识到这个药物匮乏的时代很多看似寻常的小病,也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军中士卒每天趟风饮雪,刀兵相搏,还不知道要多少人死于救治不及时。
“叫朱大典和吴易来见我。”想到这里侯玄演决定,问询一下军中的伤员医治问题。朱大典和吴易都睡在了大营中,距离古城倒也很近,片刻功夫就赶了过来。
朱大典上前关切道:“听说国公身子不适,现在可大好了”
侯玄演摆了摆手,说道:“别说大号小号的事了,我来问你,咱们北伐军中患病的伤员一般如何救治”
朱大典还真知道此事,捏了捏胡子,脱口说道:“一般打完仗之后,伤残严重的都搬到附近的城池中,让当地的官府衙门召集郎中救治。轻伤则由我们营中的随军郎中救治,一般裹伤抹草药的活,伤得不严重自己就干了。”
侯玄演凝思片
第二百九十一章 言出法随
松江府上海县的深山中,枫叶似火,黄叶落了一地,踩上去软绵绵的十分舒服。一个灰衣青帽的小童欢快地奔跑在丛林中,熟稔地迈过每一个拦路的石头。这一片地方他太熟悉了,闭着眼都能知道哪棵树在什么地方,哪里有硌脚的石头,哪里有湿鞋的小溪,从小师傅就带着他进山采药。
看到远处一个背着药娄的小童和弯腰采药的老人,小童立刻欢喜地叫道:“师傅,师哥,师傅,师哥...”
李中梓抬起头来,见到是自己的小徒弟蹦蹦跳跳赶来,脸上轻笑起来。旁边的小童是他的师哥,板着脸责问道:“小山,不是让你在家给师母煎药,你又调皮捣蛋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被叫做小山的童子嬉笑道:“师傅,官府来人请师傅呢,师母让我到山中寻你们回去。”
“哦”李中梓不敢怠慢,将手里的药材放到大徒弟的药娄里,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说道:“可能是知县家的三夫人又发病了,咱们家屡遭他的接济,此恩不能不报,明儿再来采吧。”
两个小药童一左一右,跟在李中梓的身后,小山两颊上一边一个好看的梨涡,浅笑道:“师哥我帮你背吧。”
“哼,我是你的师哥,力气也比你大,怎么能让背药娄呢。”说完高傲地挺直了腰板,看了看旁边的小师妹。李中梓哑然失笑,两个天真的小孩童,让他记起了小时候的自己。
山下自己的院子里,县令吕子秋亲自赶来,正站在院中欣赏着自己种的桂花。旁边是县里的公人,穿着青衣的衙役。这个场面倒是惊到了李中梓,看吕县令的样子,也不像是家中有人生病的样子。
李中梓推开柴门,弯腰道:“学生李中梓,见过知县大人。”李中梓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只是后来屡试不第加上家道中落,这才学的医。后来潜心研究,写了一本《医宗必读》,是中医的重要巨著。后世历史上,倭寇犯边,六十七岁的李中梓义愤填膺,死在了抗倭的战场上。
吕子秋笑着迎了上了,说道:“士材,你的运道来了。朝廷最近派人传下政令,要各县选派当地名医,到城中医学馆报道。一经录取便是有官职在身的公人了,你我以后就要同僚相称了,说不定你还比我品阶高一些呢。”
李中梓怔在原地,学医也能为官这已经颠覆了他的认知,倒是在前朝蒙元入主中原的时候,曾经有过这个先例,那时节学医的地位很高,因为铁木真马上得天下,蒙古人口相对于它庞大的疆域来说,显得非常的少。能够救治活一个战士,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李中梓楞了一下,随即醒悟过来,弯腰谢道:“若蒙吕大人举荐,学生感恩不尽。”
“哈哈,士材啊士材,你说这松江府,谁敢在你的面前说自己的医术高明。我举荐你是公事公办,你不用太过客气,这就准备收拾一下行装,去往苏州吧。若是能被选中,也是我们上海县的荣光,我会派人送你们前去苏州的。”
似乎是看到李中梓脸上还有疑色,吕子秋压低了声音,说道:“据传这是越国公从前线下的命令,国公爷用人向来不拘一格,士材不用担忧。”李
第二百九十二章 兵临山东
“败军之将,安敢言勇清流关上,建奴大将济尔哈朗丢盔弃甲,弃关而逃,十万蛮军,化为飞灰。苟活鞑虏八万,侥幸逃得性命,累累若丧家之犬,不料想今日竟敢卷土重来,是想肉身试矛,嫌我刀箭不利也...”
桃源县前,水字营小将唐永康站在高处,扬声宣读着这篇檄文,三军战意昂扬。铿锵有力的檄词声中,水字营留下三万人驻守各处险要,剩余的八万大军一路向西,主动出击。旌旗蔽空,大旗漫卷,刀兵所指正是济尔哈朗驻扎的虹县。
济尔哈朗的八万人马保存的还算完整,都是他的嫡系镶蓝旗。每次清兵和侯玄演作战,总会遭到莫名其妙的打击,不是放火烧山,就是天崩地裂,骄狂如济尔哈朗也不得不谨慎起来。
清兵到了凤阳府边界就停了下来,驻守在虹县,背靠汴河与桃源县的北伐军对峙。
八万大军陈兵在虹县城郊,与济尔哈朗的大营隔着汴河而望,这样规模的军队交锋,虹县的小城墙没有丝毫的用处,谁都不会去占据小城来困住自己。若是济尔哈朗真的驻扎在虹县城中,侯玄演不用攻城,架起大炮都能把整个县城轰平。
秋风萧瑟百草枯黄,几个威武的军阵中,各兵种按照阵法搭配,火铳、长枪、刀盾兵甲如林。远处的清兵大营前,密布着一排排箭手,矢弩遥指严阵以待,天地之间只有战马的嘶叫。
济尔哈朗站在瞭望车上,看着北伐军的阵势,心中突然涌起了一种感觉。那是入关以后,从来没有过的恐慌,汉人也有这样的战士么如果汉人也是这么勇武,那么自己几十万的族人,该如何征服有着不下千万的汉人。当一个穷到快要饿死的人,下定决心抢夺邻居的时候,他心里想的只有填饱肚子。但是当他鸠占鹊巢,强占了邻居所有的一切,他就会瞻前顾后起来。建奴入关之前,每次的目标都是劫掠一番,好渡过漫长的冬天。但是如今他们想要霸占这花花世界万里河山,便再也没有了当初那种不要命的狠劲。
对与济尔哈朗来说,在此耗着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北伐军大将李好贤已经带兵打进了山东,如果自己及时占领淮安,切断这支先锋军的后路,那么无尽的辎重兵源都可以源源不断地抵达山东。与南明比拼国力,天下还没有哪个国家比得过。
他必须尽快打败水字营,才能挽救满清如今的困境。但是事与愿违,别说击败水字营了,连主动出击的一方都变成了对面的北伐军。
侯玄演一直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战争是残酷的,刚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每次战斗都会让他血液沸腾。以前号角声响起之后,侯玄演都感觉一股血气直贯脑顶,红着双眼靠着本能跟敌人搏杀。那是一个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对于生死的敬畏。历经几次大战之后,侯玄演渐渐发现,自己已经适应了这无休止的拼杀。战场上他开始变得冷静起来,每一个角落的局势经过他的眼睛,都要被分析出各种的利弊,下达各种军令。
一番试探性地交火过后,清兵仗着是守势,稍占上风,双方各自退兵,锵锵锵的鸣金声响起,北伐军阵势不乱,退回到自己的营寨。侯
第二百九十三章 退守淮安
北伐军打到了山东,驻守济南府的爱新觉罗巴布海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一子,率军从济南府出发,南下迎击北伐军。
巴布海虽然也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却资质平平,全没有父兄的勇武,听到朝廷的调令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南下,他在济南府花天酒地的日子过惯了,一点都不想带兵打仗。
将无战心,兵有怯意,一行人拖拖拉拉,慢吞吞地行进。巴布海从济南府宣布出师十三天之后,竟然才走到了泰山府。这样的速度别说行军,就算是游山玩水也早该到了。巴布海就算在北方,也听到过北伐军的战绩,心虚之下他脑中生出一个妙计来。派遣一个千人佐领,在自己的大军前面探查,每天汇报过没有敌军之后,他才下令行军。济南府的清兵,对这个统帅万分满意,恨不得给他烧高香供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