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晚明之逆流而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日日生

    文则封禅泰山,武则开疆扩土,这是古代君王的最高追求。察哈尔这个名字,不适合融入中华,侯玄演眉头一皱,大声说道:“去将礼部尚书、左右侍郎请来。”

    不一会,礼部官员成群结队地来到王府,礼部尚书王夫之问道:“王爷,将我们唤来所为何事”

    侯玄演将最后一个字写完,抬起头来说道:“察哈尔这个地方,幅员辽阔,不下于中原江南几个大省,但是这个名字太过偏胡风了,将来如何能归心。你们都是才学很高的饱学之士,一起来为之命名吧!”

    在场的官员本来连日连夜的工作,加上天气酷热,一个个蔫儿吧唧的,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为一个省命名,将来青史上势必留下一笔,若是自己想出一个来,被采纳了,那不光现在露脸,这可是千秋万代的美名。

    “安定北方,不如叫‘定北’省!”

    侯玄演摇了摇头:“倒是挺直白的,不够文雅,没法体现咱们中原礼仪之邦,泱泱华夏的风采。”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北地凄寒,不如叫‘北凉’。”

    侯玄演皱着眉头说道:“好是好,总觉得有些过了...”

    “草原均为平野,进则旷野无人,难有尺寸之功;退则无险可据,马军平履如夷矣。这样的地方,不如叫‘连城’省。”

    摇头..

    “陕北!”

    摇头...

    “晋北”

    摇头...

    第二天闻讯而来的官员更多了,整个朝廷的官员来了一半,谁都想要这个留名青史的机会。

    最终在几番斟酌之下,侯玄演选定吏部一个小官所说的“靖北”作为新省的名称。初步分为四个府,自南往北依次为:绥州府、云州府、金州府、辽州府。

    靖北一切以南边一十三省为例,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




第四百零三章 来自日本的草寇
    危害大明朝百年之久的倭寇之患,历经戚继光等名将的剿杀,还是如同跗骨之蛆,在沿海兴风作浪。

    真正让倭寇绝迹的,反而是日本如今的统治者,德川幕府的锁国令。

    刚刚结束了战国时代,进入江户时代的日本,此刻正上演着后世清末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从崇祯六年到崇祯十二年,短短的六年时间内,德川幕府颁布了五次锁国令,一次比一次严苛。凡是日本船出海贸易、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偷渡者要处以死刑。如此一来,日本人一出海就是死罪,留在家中的亲人就要被满门抄斩,哪里还有倭人来我沿海为寇。

    侯玄演对这件事,倒是略知一二,所以当他听到日本使节来访的时候,还是颇为惊讶。

    大明朝与日本的朝贡关系维持了一百多年,但是嘉靖二年发生了一件大事,结束了两国的朝贡关系。当时日本的大名细川氏和大内氏势力各派遣对明朝贸易使团来华贸易,两团在抵达浙江宁波后因为勘合真伪之辩而引发冲突,在浙江宁波府爆发了武力杀戮事件。

    大内氏代表宗设沿路烧杀抢掳,对当地居民造成很大损害,追击的备倭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等明朝官兵战死。

    从此之后,中日之间的关系逐渐降至冰点,再到后来的万里朝鲜之战,又是一笔新仇。

    侯玄演谨慎地思考了一番,决定先探探他们的底,吩咐留在金陵的赵元华去查查他们此来的目的。

    金陵礼部主宾司衙门内,懒洋洋地官员们照常执勤,突然外面锣声响起,几个公人进到院中。主宾司的官员别的不懂,对各个职位的仪仗最熟悉不过,一看就知道这是礼部尚书王夫之来了。这种清水衙门,自从大明落魄了之后,很少有活干了。主宾司的官员们纷纷出迎,不一会果然是王夫之笑呵呵地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群个字矮小,发型丑陋的倭人。

    王夫之伸手介绍道:“这几位是来自日本的使者,前来恢复与我朝的朝贡关系,你们这几日要好生照顾。”

    “尚书大人放心。”

    王夫之笑着点了点头,转身带着随从离开,脸上春风得意。自从他主管礼部以来,大事不断,让一向低调的礼部出了几次大风头。

    礼部主宾司的官吏规规矩矩按照惯例,将这些倭人安顿好之后,继续打卡下班。这种清水衙门的人,都是些佛系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主宾司的官员安排好日本使节的住处后,和四夷馆(礼部的翻译部门)的官员勾肩搭背,相约去喝酒了。

    目送他们离开之后,一直沉默寡言的日本使者,兴奋道:“十二郎,你看到没有,这里比我们岛原不知道繁华多少倍!”

    “住嘴,我们这次是来做什么的,难道是来让你欣赏街上风景的么。”

    被训斥的日本人一看就没什么规矩,虽然被骂也不着恼,继续少见多怪地在房内来回走动,盯着房内的各种充满中华风情的桌椅家具啧啧称奇。

    窗外两个探子对视一眼,都发现彼此眼中的疑色...

    日本不算是小国,一国使节至于这么没见识,对着个椅子都大惊小怪的么

    夜色渐起,侯玄演在书房中听潜象营的汇报,心中也是疑窦丛生。这群日本人不会是来骗吃骗喝的吧,想到这里,他决定马上见一见这群人。

    日本使节没有想到天色已经这么晚了,还会被接见,而且还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势的摄政王。

    这个使节团一共二十八个人,被亲兵引着来到王府的外堂,殿内灯火通明,两排兽头的灯柱内



第四百零四章 黄种人共荣圈
    送走了来自日本的流贼,侯玄演马上召集了礼部鸿胪寺的官员,仔细询问关于日本的近况。

    但是侯玄演悲催地发现,因为满清入关,自己国内的事都忙不过来,朝中已经没人了解日本国内的情况了。

    只知道荷兰人和日本的关系还算不错,这是因为荷兰信的是新教,对于传教不是很热衷。

    “遍观周遭诸国,日本并不孱弱,而且地理得天独厚,独居海上,这种邻居岂能一无所知!”侯玄演有些恼怒,但是看着礼部官员无辜的眼神,他有气都不知道朝谁发。

    这件事的罪魁祸首,说白了还是满清入关,搞得整个大明都在打仗,自顾不暇当然没精力研究邻国。

    “明日就派遣一支船队,去日本走一趟,给我将他们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再回来。”深夜被召集而来的大臣,本以为又有什么大事,结果搞了半天是倭人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有些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日本只是弹丸之地,万历三大征的朝鲜之战,这些南明官员的印象并不深刻,其实当时日本已经展现了很强的实力。

    景祐二年六月中旬,满载潜象营探子和四夷馆翻译的大船,从龙潭港出发。在朝中重臣龚自方的带领下,前往日本。

    十三天之后,此船原路返回,龚自方气得吹胡子瞪眼,来到侯玄演的府上。

    侯玄演正在王府用膳,龚自方气咻咻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怒意。

    侯玄演抬头看着他,疑道:“怎么了这是,我的财神爷”

    “王爷,那群倭人简直是鼠目寸光,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嘉定龚家最不会读书的龚自方气得一连飚了三个成语,很有文化的样子。

    侯玄演喝完最后一口粥,摆了摆手示意丫鬟收拾一下,这才问到:“怎么回事”

    “我们到了日本,本意是先去见他们的国主,可是当地的日本官员说让我们去江户见征夷大将军。原来日本现在是征夷大将军说了算,那个国主充其量就是个傀儡,就跟咱们的”

    “咳咳...龚老三!”侯玄演赶忙打断他,大声斥责一声,龚自方这才惊醒过来,刚才忘情之下差点脱口而出。

    “嘿嘿,嘿嘿,那个所谓的天皇,就是个被关在很小院子里的摆设,掌权的是德川家族。我带着咱们的人去了之后,他们的征夷大将军已经传到了第三代,叫德川家光。这王八蛋国虽小,谱却大,竟敢让我们对他行跪拜礼。被我骂了一顿之后,这才作罢。我记着你的吩咐,想要跟他套套近乎,探查一番,就跟他商量通商的事。谁知道他竟然说出什么日本物产丰盈,可以自产自足,不需要和我们进行贸易。”

    侯玄演扑哧一声笑出声来,他妈的聪明人各有各的聪明之处,蠢蛋都是相似的。这不是活脱脱一个十全老狗乾隆的翻版么

    沉思一会后,侯玄演大声道:“把那个十四郎和他的手下给我叫来。”

    不一会,被困在此地很多天的天草十四郎,兴冲冲地带着手下被侯玄演的亲兵带到王府,这些天提心吊胆的,总算是看到曙光了。

    他们的起义已经被扑灭了足足有十年了,这些年跟着佛朗机人漂泊在海上,过惯了寄人篱下的日子。刚开始佛朗机人看着他们是教众的份上,再加上还抱着一点希望,可以通过他们在日本搞事,



第四百零五章 利剑出鞘
    如今的新贵,是越来越多的海商,刚开始朝廷大力扶持,加上水师护航保证安全的黄金时期,有很多小船家趁势发家致富。这些人的商税为朝廷提供了足够的财政收入,朝廷自然也要投桃报李,保护这些人的权益。

    日本使节的到来,已经迅速传开,日本在这些海商眼中,是一块香饽饽。但是幕府允许通商的条件太苛刻了,只有固定的时间,在长崎一个地方,可以和日本的商人或者从民间交易。

    随着汉人的商船越造越大,这样的程度的通商,自然满足不了海商们的胃口。所以侯玄演的王府的门槛,都快被前来诉苦的豪商们踏破了。

    今日干脆在府上设宴,邀请金陵、苏州、扬州的商人代表,摄政王如此重视自己,商人们自然是受宠若惊,早早地就都来到王府等候。这是从未有过的礼遇,就在几年之前,大明还施行士农工商制度呢。

    金陵来的是吴家公子吴守玉;江浦瓷器巨头李春生;两淮盐商之首林如岳;苏州四菱顾家顾守业;还有许多人在王府外等候,来往的车马将宽阔的金陵长干里大道塞得满满当当。

    王府的下人端上酒菜,这些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也都起身谦让,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是比宰相高出好多个级别的摄政王。

    侯玄演从内室春光满面地走了出来,众人一起行礼,侯玄演笑道:“诸位久等了。”

    “王爷如此隆恩,让我们等上一年,都是心甘情愿的。”

    “哈哈,小吴公子还是这么会说话,你父亲身体可还好上次我听说老吴身体抱恙,还让医学馆派人去给他看了看。”

    吴守玉笑着说道:“承蒙王爷挂念,家父已经无碍了,昨儿还说呢,过几天就来王府谢恩。”

    侯玄演心道,医学馆当初在金陵、苏州、杭州、长沙、成都、扬州兴建,其中金陵和长沙成都三个,都是吴家出钱,就算自己不开口,医学馆可能也会派人去看看。

    侯玄演入座之后,笑道:“如今北方战事未宁,正是国家紧衣缩食,军民协力征辽的时节。这桌子饭菜不算丰盛,可能比起你们在家中所用,还有不足。但是念在本王一片好心,大家多饮多食。”

    众人难免又客气一番,心中却暗暗担忧,王爷上来就哭穷,自己这些人都是富人,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侯玄演轻声说道:“今天把大家请来,相信你们也心中有数,为的就是日本的事。”

    在场所有的商人都凝神屏气,竖起耳朵看着侯玄演。

    “日本如今正在锁国封海,不肯与其他国家互通往来,这不仅掣肘了我们的商船,也使他们国内的百姓处在贫困之中。本王宅心仁厚,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的土地上,百姓的生活都挂念在本王心中。为了解救日本民众于水火之中,我已经决意出兵日本,迫使其国大开通商口岸。”

    几个商人互相对视,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兴奋和欣喜,今天的重头戏终于来了。

    侯玄演接着说道:“这场战争不同以往,这是一场商人的战争,我们将用钱砸开日本的国门,然后赚回更多的钱来。凡是有人资助此战超过十万两的,将来得胜之后,三年之内免除在日本的一切税务!”

    摄政王哭穷的目的昭然若揭,但是在场的几家,全部都是当即决定马上出钱,而当消息传到外面,所有人都沸腾起来。朝廷要为商人开战了,撬开日本的国门,免除在日商税,这是天大的利润。

    有些中小商户,为此不得不联合起来,组建如同苏州四菱那样的工厂。为的就是凑足十万两,将来在



第四百零六章 中日友好盟约
    长崎附近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岛屿,如今因为锁国令,这些地方除了驻军没有人烟。

    几艘日本的战船,游弋在此巡视着,但有敢于出海的人,都会遭到他们疯狂的攻击。

    锁国令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那些冒死走私、偷渡的日本人,被杀的差不多了,所以这些巡逻的武士每日都很清闲。

    两个武士躺在甲板上,晒着太阳,突然其中一个惊叫起来:“那是什么!”

    另一个被他吓了一跳,语气不满地说道:“吵什么...该死!肯定是番人的战舰,快去报告。”

    朱大典摆了摆手,示意手下的亲兵挥动令旗,让浩浩荡荡的舰队在长崎港前。

    在长崎有一个特殊的岛屿,叫做出岛,这里是日本人为荷兰人建造的专属岛屿。所有的荷兰人都必须生活在这里,不得到处走动,这也是日本锁国令下的一个畸形产物。

    出岛上的荷兰,看到这些割断海平线的战舰之后,简直头皮发麻。正好在此地主持大局的事曾经随着总督见过侯玄演一面的欧瓦特。

    他拿着望远镜远眺一会,嘴里咒骂道:“这是该死的侯玄演的松江水师,这群人怎么出现在这里了,真是见鬼!”荷兰和侯玄演曾经因为共同的敌人郑芝龙,而有过短暂的蜜月期,欧瓦特对松江水师并不陌生。但是他没有想到,短短一年时间,松江水师发展的这么快。有一个当世最富强的大陆作为后盾,侯玄演的水师先天条件实在是得天独厚。

    “我的大人,您应该关注的是这支舰队的规模,已经有资格和我们举国之力一战了,我想我们和大明朝的关系,需要重新确定一下了。”

    “我们应该劝一劝该死的明朝人,他们要是和日本开战,我们不知道要少赚多少钱。”荷兰以商立国,万事万物都为坚持赚钱第一,为了赚钱他们是唯一一个愿意给满清的皇帝三跪九叩的国家。

    这个和事佬,荷兰人已经下决心当定了,因为他们不能再失去日本的这个备受限制的立足之地了。

    长崎守军不弱,因为这里常有荷兰人和中国商人前来交易,而且还出现过英国人假冒荷兰人前来交易的事,让德川家光大为光火。所以在长崎港,幕府派有重兵把守,主要兵力是水户藩的武士,还有一些是德川家自己的兵马,足足有两万人之多。

    此时他们手持火铳,站在岸边的工事后面,紧张地望着远处的舰队,那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巨船,上面黑漆漆的炮口就像是深不见底的黑洞一样吓人。

1...9394959697...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