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谢康再次低头,郑重答道:“臣领旨。”

    李怀把传位诏书,递交在谢康手里,新君嗣位还需要礼部来主持,等登基大典结束之后,这诏书才会被供奉在宗庙之中,高高挂起。

    做完了这一切之后,李怀转身再次走到那只檀木盒子旁边,从中有取出一道明黄圣旨。

    “大行皇帝遗命,诸卿跪接圣旨!”

    陈静之等人左右环顾了一番,随即再次缓缓下跪,语气恭敬:“臣等,恭迎陛下御旨。”

    “诏曰:嗣君年幼,齐楚环饲,未免有主少国疑之嫌,朕克承祖宗基业,万不能以一己之私损伤大启国祚,因此特立四位顾命辅臣,分列文武,以辅佐嗣君,昌明社稷。”

    李怀念到这里顿了顿,放下手里的圣旨,另取一张出来,继续开口:“加尚书左仆射陈静之,为云华殿大学士,授朱紫蟒袍,陈卿当以社稷为念,辅佐嗣君治家理国,繁盛大启。”




第六十五章 晋阳公主
    陈静之闻言,花白的胡子连连抖动,他不顾自己额头上的伤口,伸手指着赵显厉声喝道:“肃王休要巧言,陛下他在昨天白日里,还是好端端的模样,只在晚间召见了你,便在子时殡天,这其中干系,是你一句话便可以推脱的吗!”

    赵显脸色漠然,看向了这个满脸怒容的老头,一字一句的说道:“有证据,便让宗人府来拿人,本王就在这里等着你!”

    陈静之怒发冲冠:“混账!你以为你做了辅臣便没人治得了你么按照我大启礼法,只要其余三位辅臣点头,仍旧可以废去你的辅臣之位,到时老夫奏请新君,定你一个弑君的罪过!”

    “你去啊。”

    赵显掸了掸自己的衣袖,静静的看着陈静之。

    陈静之转头看向了大都统王象,他知道杨吉必然是跟自己站在一起的,只要王象点头,自己就可以趁热打铁,在今天就把赵显的辅臣之位废去,到时候再奏请萧太后,把高明玉增补进辅臣的位置,自己就可以在临安大权独揽了。

    这是扳倒赵显的第一个机会。

    也是试探这位禁军大都统立场的一次好机会。

    毕竟昨天夜里,凌虚阁到底发生了什么,没人说的清楚。要知道成康帝昨日白天还跟萧皇后一起进后宫拜谒太皇太后,巡视东宫,。在晚间就没来由的暴毙在了凌虚阁,而且当时凌虚阁里,只有赵显一个外臣,要是陈静之硬是要把这个罪过栽在赵显头上,他还真不好说清楚。

    王象是一个个子并不算太高的将军,不过生的很是结实,留着短短的山羊胡子,看起来很是精神。不过毕竟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即便王象看起来很是健硕,他梳理的很是讲究的头发还是沾上了银霜。

    这位大都统对着陈静之拱了拱手,然后缓慢却很坚定的站到了赵显一边,沉声道:“陈相,陛下身子到底如何,临安城里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昨夜凌虚阁里,又不是只有肃王殿下与陛下两人,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唤大内官李公公出来一问便知,肃王殿下乃是陛下亲自指认的辅臣,如今陛下他尸骨未寒,陈相总不会这就想着抗旨吧”

    正在此时,众人争吵的声音也惊动了大内官李怀,这位大太监缓缓走出紫心殿,来到陈静之面前,行礼道:“陈相明鉴,昨日夜里肃王殿下只是与陛下把酒言欢,并未做出任何伤害陛下的事情,”

    李怀长叹了一口气,泪眼模糊:“陛下他实在是沉疴积病在身,才……”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摇头叹息不止,竟是再也说不下去了。

    赵显对着陈静之冷笑:“来啊,陈大宰辅,来把本王这个辅臣的位置废去啊!”

    陈静之脸色涨红,他愤怒的看了一眼王象,拂袖而去。

    这位王大都统的立场已经十分分明了,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临安城里的斗争,就会演变成文官与武官的斗争了。

    等到陈静之一众大臣离去之后,赵显这才转身看向了王象,然后轻轻拱手行礼:“赵宗显,见过姑父大人。”

    王象慌忙还礼:“殿下客气了。”

    赵显低声道:“此前身为宗藩,不得不有所避讳,不敢亲近姑父这种掌兵的权臣,如今陛下殡天,朝局混乱,总算没人看着了,因此稍后小侄想去拜见晋阳姑母。”

    王象会意点头。

    “如此,下官先回府知会一番,静候殿下光临。”

    说着,这位大都统轻轻抱拳,转身朝着宫门口走去。

    皇宫里接下来的丧葬礼仪,大部分都是礼部的事情,王象这帮人还有一大票事情要处理,不可能一直呆在宫里。

    赵显迈步走进紫心殿,走到面无表情的太子赵寿面前,蹲伏下来,轻声道:“太子殿下……”

    赵寿漠然抬头,看了一眼赵显之后,张口想说什么,却什么话也说不出口,只能低下脑袋,



第六十六章 禁军两营
    赵显的上一辈,也就是赵长恭那一代,总共三男三女,晋阳公主赵乃是第二女,今年尚且未满五十岁,比起太兴皇帝第三子赵长恭还要小上一些。

    上一代的三个女儿当中,赵显的大姑母远嫁北齐,已经数十年没有音讯,小姑姑命苦一些,早些年夫婿病死,她思念成疾没过多久也就跟着去了。也就是说,赵家的上一代人,只剩下晋阳公主一人了。

    晋阳公主拉着赵显的手,把他引进了公主府,一路上不住的嘘寒问暖,等到了正堂坐下,晋阳公主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唤了出来,跟赵显见了个面。

    三人当中,大儿子王清已经二十五六岁年纪,小儿子王术与赵显差不多大,今年一十九岁,最小的女儿王瑶今年刚刚满十六岁,显得很是娇俏可爱。

    这三个人都是赵显的姑表兄妹,三个人对着赵显行礼的时候,赵显也连忙起身,对着几人还礼。

    见了面认识了以后,三个人都各自散去,只留下晋阳公主与赵显两个人留在这座偏厅。

    这位还没有一丝白发的大长公主眼中含泪,拉着赵显的手臂轻轻叹了口气:“七郎,三皇兄他撒手而去之后,肃王府上下都遭了难,幸亏皇兄他在天之灵护佑,你逃过一劫,总算又把肃王府给撑了起来。”

    晋阳公主早年与赵长恭关系颇好,肃王府遭难只是,她曾经想过去肃州府把疯癫了的赵显接到临安来,只是当时自家的夫君王象坚持不允,晋阳公主才不得不放弃这个念头。

    赵显微微一笑:“有劳姑母挂碍,肃王府虽然遭了难,可好歹都撑过来了,如今侄儿也没有辱没了门风,父王的香火总算是没有断绝。”

    晋阳公主赵微微叹气,垂泪道:“早年你父亲…何等威风,没想到他晚年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能保全,你那六位哥哥……”

    “都过去了……”

    赵显安慰她说道:“姑母放心,六位兄长的血仇,侄儿总有一天会连本带利,一并从那些人身上讨要回来。”

    “你……你知晓仇家是谁”

    “嗯。”

    赵显点头说道:“侄儿蒙陛下不弃,执掌了宗卫府,查探到了不少四年前的消息,四年前北齐大量谍子涌进肃州府,我家的大难,九成九与北齐脱不开干系。”

    晋阳公主皱眉思索了片刻,突然咬牙切齿的说道:“即便是齐人所为,这件事也与赵睿他脱不开干系,你既然能从青衣卫里头查到四年前的消息,赵睿自然也能,但是四年前他没有给肃王府透露半点消息!”

    赵恨声道:“这些齐人之所以能毫无阻碍的涌入肃州府,赵睿至少有个纵容之嫌!”

    晋阳公主这话说得其实不错,四年前肃王府之所以阖府遭难,很大原因是因为赵睿布置在肃州府的青衣卫没有动弹,当时老肃王卧病不起,赵睿是想借着这个机会,看一看老肃王有没有留什么后手,接过肃王府一夜之间死了六位公子,赵睿这才确认老肃王彻底放弃了与自己夺权,事后赵睿也因此后悔不已。

    当然,这种事情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告诉赵显的。

    赵显沉默了片刻,微微叹了口气:“如今陛下他也随父王去了,过去的事情,无论孰是孰非,都让它过去吧,侄儿只把这些仇恨,统统记在北齐人身上便是了。”

    晋阳公主眯了眯眼睛,轻声说道:“方才夫君回府,把赵睿留下的几道圣旨都跟姑母说了,赵睿他死前给了你这么大的权柄,难说不是因为肃王府的事情而感到内疚!”

    她冷哼一声:“三皇兄当年为了大启南征北战,不知吃了多少苦楚,他赵睿一介晚辈,不过是躺在三皇兄的军功上享福的太平皇帝!用手段把三皇兄逼出临安也就罢了,三皇兄他在肃州府安分了整整十年,到头来赵睿还是没有对他放心!”

    &



第六十八章 胃口
    成康帝驾崩之后第三天,在紫心殿大殓,准备迁入帝陵,太子赵延寿正式在帝棺前即皇帝位。

    从此,成康朝彻底落幕。

    不过即位是即位,登基还需要另择良辰吉日。

    赵显位列宗室第一位,率先跪倒在地,对赵寿三拜九叩。

    “臣…赵宗显…拜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静之等人不甘落后,纷纷跟着跪倒在紫心殿门口,山呼道:“臣等,拜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到礼数行完,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少年皇帝,似乎是被这副场景吓了一跳,他慌忙走到最近的赵显面前,手忙脚乱的把赵显扶了起来,声音还带着颤抖:“皇叔……叔父…请起。”

    赵显顺势起身,心里微微一叹。

    毕竟还是个九岁的孩子啊。

    一旁的大内官李怀很有眼色,立刻对着殿门口的百官尖声道:“陛下有旨,众卿平身。”

    百官随之起身。

    赵寿咬着牙,往前走了几步,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皇叔兼任老师,随即强行振作一番,开口道:“……朕年齿尚幼,见识浅薄,初嗣大统,未免难堪大任,幸赖……先帝立下四位辅臣,自今日始,朝中大事均呈交四位辅臣商议定夺,朕丧皇考,哀莫大焉,决意为皇考守丧三年,望众卿周知。”

    守孝…三年

    底下的文武百官一下子炸开了锅,寻常百姓家里死了父母,自然是该守孝三年,只是皇帝与众不同,身为天子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所以按照规矩,通常都是以日易月,官员们要守孝二十七个月,而皇帝只用守孝二十七天,便算是三年。

    之后就可以举行登基大典。

    可是眼下,皇帝陛下居然主动提出要守孝三年

    可转念一想,小皇帝今年不过才九岁,哪怕三年以后都未到亲政的年纪,再加上礼部的谢尚书都没有站出来说话,自己又何必站出来当恶人

    一时间,文武百官居然寂静无声。

    见无人反对,赵寿仿佛受到了鼓励,他深吸了一口气,开口说道:“传朕旨,大赦天下……”

    又说完长长一段话之后,赵寿整个人背后都是冷汗,他也不知道自己最后一句到底说了什么,就头重脚轻的回到了紫心殿里头,此时萧太后已经在紫心殿的偏殿等着他了。

    “母后……”

    赵寿再也忍耐不住,悲呼一声,伏在萧太后怀里哭泣。

    萧太后轻轻整理了一番儿子身上极为合身的龙袍,勉强一笑:“寿儿,你方才做的很不错,昨日里母妃教给你的,你也都背下来了,母后很是欣慰……”

    她说到这里,目光看向了天上,微微一叹:“想来你父皇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

    赵寿声音颤抖:“母后,儿臣站在那么多人面前,害怕……”

    萧太后皱眉:“你怕什么是该他们怕你,不是你怕他们!”

    她刚想开口训斥,又摇了摇头:“罢了,你年纪还小,勉强不来,今日你也累了,就先下去歇息吧。”

    赵寿点了点头,转身就想朝着东宫走去,随后他就听到了萧太后的怒斥:“你要去哪里这紫心殿以后就是你的寝宫!”

    “是……儿子知道了。”

    赵寿点了点头,在一个小太监的接引下,朝着紫心殿的后殿去了。

    萧太后望着自己儿子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李怀,去把肃王请来。”

    大内官躬身道:“是,奴婢领旨……”

    此时赵显正在前殿与谢康商议登基大典的事情,李怀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两个人身后,冷不丁的说道:“肃王殿下……”

    赵显被吓了一跳,回头看到李怀这才松了口气,轻声道:“原来是李公公,可有什么事么”

    “太后娘娘有请,此时就在紫心殿偏殿,等候殿下…”

    赵显一愣,然后与谢康对视了一眼,随即对着李怀说道:“李公公且回去复命,就说本王即刻便去面见太后娘娘。”

    “是,老奴告退。”

    看着李怀远去的背影,赵显皱了皱眉头:“表叔,你说萧太后这时候喊我去做什么”

    萧太后是赵显的嫂子,叔嫂之间的关系在外人看来本就有些暧昧,更何况如今的萧太后是未亡人之身,赵睿刚死,她就私下接见赵显,未免会落人口舌。

    谢康也皱起了眉头,低声道:“你这样去,的确会给有心人说闲话,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顺便也跟太后娘娘商议商议登基大典的事情。”

    赵显摇头。

    “侄儿倒是不怕旁人说闲话,身正不怕影子斜,再说宗卫府在我掌握之中,也没有人敢说我的闲话。”

    &nbs



第六十九章 间隙
    政事堂宰辅是何等重要的位置就拿江南绸商的事情来说,谢康不过初入政事堂,而且还被另外几位宰辅排挤,即便如此,白芷若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谢家,主动提出多分一成生意给谢家。

    这就是谢康登堂入室之后带来的影响力,只要去了政事堂,挂了一个“相”字,那么自然而然就会站在临安朝局的巅峰。

    比如说谢康,他是政事堂之中年纪最小的宰辅,只要不犯错,完全可以熬到首相的位置上去!

    赵显低下了头,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太后娘娘高看臣弟了,臣弟虽然有个辅臣的名义,但是临安朝局被陈静之牢牢掌控,六部九卿只认政事堂,臣弟半点也插不进去手,如果太后跟臣弟要的是宗卫府的官职,臣弟让出一两个统领的位置也不是不行,但是这宰辅之位……”
1...106107108109110...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