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由于距离并不遥远,没过多久赵显就赶到了外藩行驿,他并没有急着前往后院里,而是踱步到了木楼的二楼,朝着后院看去。

    后院里,一个相貌威严的老人跟一个脸色轻浮的少年人,占据着外藩行驿里两个院子的门口,在他们的对面,站着三个身着蟒袍的大启亲王。

    这三位亲王年纪各不相同,年纪最大的是榕城的闵王殿下赵长渚,看起来也就是四十多岁年纪,昌王赵长庆看起来三十岁出头,至于那位最年轻的越王殿下,赵显一见之下就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死胖子,又见面了。

    老越王在成康十五年年尾病逝的消息赵显是知道的,因此这位越王府的唯一嫡子赵长镜,自然而然的就承继了越王王位,成为了新人的越王殿下。

    观察完这边的亲王阵容之后,赵显转眼看向另一边的一老一小,老的那个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根根银丝被束在玉冠之中,相貌凛凛,整个人看起来很是精神。

    这个,应该就是那个“爷爷辈”的赵成器了。

    而另一个少年人,看起来不过十四五岁年纪,身着烫金色的西楚袍服,翘着二郎腿大咧咧的坐在院子门口,一脸鄙视的看着身前的这三个大启亲王。

    赵显观察了几眼之后,拉过一旁的赵慷问道:“这外藩行驿总共就只有这三座独立的套院”

    犹豫赵显初次进京之时,便是住在后院之中,所以他并不清楚外藩行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

    赵慷站在赵显身后,低声回应道:“这驿馆是成康初年建起来的,那时…老王爷还在临安城,因此大启只有三个外藩亲王,所以这驿馆也只有三座供亲王暂居的套院。”

    “三个亲王就建三个院子啊这宗人府当年怎么不多修几座”

    赵慷微微苦笑:“王爷,您也不看一看这行驿是建在哪里,这里是清河坊啊,就拿卑职来说,在宗卫府里也算是说的上话的人了,可是连搬进清河坊的机会也没有,能在清河坊里头建起三座独立的小院,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再加上这小院里头的器具,无一不是按照皇室礼仪来置办的,桌椅柜子多是用檀木所制,据卑职所知,单单一座院子,就要用去几十万两银子!”

    赵慷低声道:“当年还是因为老王爷打了不少胜仗,又恰逢先帝登基,朝廷才肯拿出这么多银子来修这外藩行驿,否则恐怕一座套院也建不起来!”

    “本王不是说要花多少钱。”

    赵显皱了皱眉头:“当初干脆就不要搞这个后院,随便在木楼里划出几间给亲王住也就行了,哪里会有今天的事情”

    自古都是这样,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一早没有这三座院子,大家都去木楼里住,自然也就没有今天的争执了。

    赵显又在木楼上看了片刻,随即负手走下楼梯,朝着后院走去。

    刚刚走到后院门口,还未走进去,赵显就听到了院子里一充满怒气的声音。

    “赵成器,本王再跟你说最后一遍,速度搬离别院,本王看在你是长辈的份上,还能给你留一些颜面,不然这事当真闹僵起来,搭救都不




第八十四章 姐夫
    眼见一个少年人出现在众人中间,几个藩王还未来得及说话,丹阳郡王赵成器就已经鼻孔朝天,对着赵显冷哼道:“哪里来的小子,我们赵家人说话,也有你插嘴的份”

    赵显咧嘴一笑:“巧的很,我也姓赵。”

    依稀可以看出年轻时容貌颇为行军的赵成器微微皱眉,开口问道:“你是咱们家里哪一支的”

    赵显微微一笑:“晚辈是肃州肃王府宗字辈第七子,现任临安宗卫府大统领,几位同宗在此闹腾,宗人府派人知会了宗卫,因此晚辈不得不前来查看。”

    他这话一出,身份已经暴露无遗,在场包括几个藩王在内,莫不为之凛然。

    一名宗人府负责主管这座行驿的小吏本来在正苦着脸站在一边,听到赵显这句话之后,连忙一路小跑跑到了赵显面前,弓着腰说道:“肃王殿下,您可总算是来了,您要是再晚来一些,些外藩行驿都得给这几位王爷拆了……”

    其实在赵显入主宗卫府之前,宗卫府或多或少是要受到宗人府的“节制”的,宗人府虽然没有直接指挥宗卫府的权力,但是平日里去宗卫府借几个人保护赵氏宗亲,或者指派宗卫府做一些小事,宗卫府总是不好拒绝的。

    毕竟宗卫府里的宗卫,大多是由宗人府遴选,甚至是由宗人府养大的孤儿,最后才送进宗卫府的。

    只是后来赵显入主了宗卫府,一来二去之后彻底把宗卫府变成了独立的力量,尤其是宗卫府外府开府之后,宗卫府上下除了大统领的命令,便谁也不听了。

    要是以前有人来宗人府下属的外藩行驿闹事,不等赵显吩咐,早就有青衣卫过来处理了。

    赵显微微一笑,拍了拍这名小吏的的肩膀,轻声道:“你下去吧,这里交给宗卫府了。”

    “是…是……”

    这人虽然也是赵家人,但是与主脉不知道隔了多远,也没有多少实权,早就巴不得离开这个是非之地,闻言连连点头,带着宗人府的人撤出了后院。

    另一边,丹阳郡王赵成器正上下打量着赵显,原本倨傲的表情也已经消失不见,只是他的目光有些怪异,让赵显有些不舒服。

    另外的三个王爷,各自惊疑的看了一眼赵显,昌王赵长庆率先对着赵显抱拳,呵呵笑道:“原来是大破齐楚的肃王到了,本王许久不曾进京,未曾见过肃王真容,多请见谅。”

    闵王年纪大一些,不咸不淡的拱了拱手:“榕城赵长渚,见过肃王。”

    最后的越王赵长镜,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朝着赵显拱手行礼,只是他吃过赵显的亏,相对来说语气要恭敬一些:“姑苏赵长镜,见过肃王殿下。”

    这些人,算起来跟赵显都是“同宗”,但是事实上至少已经隔了五六代的血缘,哪怕距离赵显最近的那个丹阳郡王,也已经是四代血亲了。

    所以,尽管众人有些“辈分”上的差别,但是辈分压制并不太重,相比较来说,还是地位更重一些。

    赵显如今一肩挑着两个世袭罔替的爵,又是当朝的辅臣之一,这些人在辈分上虽然都是他的长辈,却也不敢在他面前造次。

    赵显收敛袍服,对着三位亲王作揖行礼,语气平淡:“赵宗显见过三位王叔。”

    “肃王殿下多礼了……”赵长庆连忙伸手搀扶。

    赵长渚站在原地面色不变。

    而赵长镜则是吓了一跳,连忙侧身避过赵显的礼数。

    赵显在赵长庆的搀扶之下顺势起身,然后走到了赵长镜身前,笑呵呵的说道:“越王叔何时进的京啊”

    赵长镜肥胖无比的身子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在他心里,始终对赵显有些畏惧。

    赵显当初还是落魄世子的时候,就敢对他下鞭子,如今当年的那个落魄的肃王世子发达了,岂不是要吃人

    胖子王爷有些战战兢兢的看了一眼赵显,低声道:“不敢当王叔的称号,本……孤是昨日进的京……”

    说到这里,这位胖子有些悲伤的叹了口气,低声道:“本来父王薨逝,孤应该在姑苏守孝才是,奈何天子大典,不得不来……”

    胖子抬起头,对着赵显勉强一笑:“说起来不怕肃王殿下笑话,父王薨了以后,孤仿佛开窍了一般,对以往的所作所为懊悔不已,以前不知事,在肃州府得罪了肃王殿下,还请殿下海涵……”

    赵显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这个体型巨大的胖子,心里暗暗嘀咕。

    这胖子…给人附身了

    脑子里是这么想,但是话可不能这么说,赵显拍了拍赵长镜厚重无比的肩膀,呵呵笑道:“以前大家都是世子,都少不更事,如今各自接过王爵,自然要成熟不少,以前种种,本王早就忘了。”

    说到这里,赵显回头看了一眼仍旧坐在两座院子门口的西楚皇子跟丹阳郡王,暗自皱了皱眉。

    这两个家伙,居然不给老子面子

    他对着三个亲王歉然一笑,轻声道:“三位王叔稍后,本王一定让三位王叔住进这三间院子里头。”

    三个亲王对视一眼,各自朝着赵显拱手:“有劳肃王殿下。”

    赵显潇洒的摆了摆手,带着几个青衣卫,迈步走到了那个翘着二郎腿的西楚皇子面前,毫不客气的一巴掌拍在了他的脑门上。

    &



第八十五章 赵成器的野望
    自从大启世宗文皇帝平定外藩叛乱以后,启国对于藩王的限制就愈发刻薄,先是收去了封地的自治权和军权不说,后来几代下来,各地藩王就连祖制上规定的亲王可有一卫三千人的私兵也不敢再养,心甘情愿的当起了朝廷豢养的猪猡。

    再后来,朝廷对藩王的管制更加规范化,比如说藩王不得擅离封地,不得前往其他藩王的封地,不得私下会面,不得干预朝政等等。

    当然,赵长恭是一个特例,赵显也是一个特例。

    所以赵成器进京之后,故意摆出一副倨傲的模样,不惜得罪另外三个世袭罔替的亲王,在外藩行驿强行占了一个亲王才能居住的院子,就是为了把这件事情故意闹大。

    他肯定是事先打听好了赵显在临安的职司是宗卫府大统领,一旦宗人府下属的外藩行驿出了事,并且事关藩王,赵显就不得不亲自前来处理。

    这样一来,他就有机会跟赵显单独说话。

    这一番思量下来,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也可以说是小心的过了头。

    不过大启正处在新君嗣位的关键时候,这种时机最忌讳被人捉住把柄,那赵成器这般谨慎,也就可以理解了。

    赵显深深的看了一眼赵成器,随即微微一笑:“叔祖相邀,宗显岂敢拂逆”

    赵成器连连摆手:“当不得殿下叔祖的称呼。”

    两个人一边客气,一边携手迈步走进了院落之中。

    说来也巧,当初他初进临安城之时,也在外藩行驿住过几天,当时他住的,也是这间院子。

    进了院子之后,赵显身边只带了一个负弩的少年赵希,其余宗卫都被他留在门口,与丹阳郡王府的家将们一起,把这座院子守得水泄不通。

    两人在院子里的凉亭里坐下,赵成器独自一人,而赵显身后则站着负弩的少年赵希。

    赵成器面带犹豫的看了一眼赵希。

    赵显轻声说道:“族老有什么话尽管说,侄孙如今正在风口浪尖上,不知道多少人要动手杀我,这少年人是侄孙的最后一层甲胄,如果不是他,宗显死也死了几回了,说句难听的话,赵宗显生死都操之其手,别的就更没什么可忌讳的。”

    赵成器连忙摆手:“殿下莫要一口一个侄孙了,可折煞老夫了。”

    “辈分摆在那里,应当的。”

    “那殿下唤一声族老便好,“叔祖”二字切莫再说了”

    赵显也不执着,微微伸了个懒腰,轻声道:“族老这般着急要见晚辈,可有什么大事”

    赵成器低下头,微微苦笑:“殿下一肩挑着两个世袭罔替的王爵,老夫的事情说出来殿下可能会笑话,赵成器不才想保住先父传下来的这顶王爵……”

    启国的宗室制度,除了几个天恩亲封的“世袭罔替”的王爵以外,其余王爵都是要代代衰减的,比如说丹阳郡王赵成器,他的父亲是祁王,他只能是郡王,而到他儿子那里,就只能剩下一个国公的爵位了。

    按照这样算下去,五六代人以后,祁王一脉将会成为庶人。

    而这位已经年过半百的丹阳郡王,显然不甘心接受这个下场,想要通过赵显来改变这种代代削爵的局面。

    赵显闻言,低头喝了一口茶水之后站起了身子,语气淡然:“族老找错人了,大启规矩已经很明朗,除了陛下恩旨,谁也不能改变祁王一脉代代削爵的结果,晚辈觉得您应该进宫求见陛下,而不是费尽心思来见我。”

    赵成器见赵显有要走的意思,脸色微变,急忙说道:“殿下,按照大启规矩,军功可以续爵,也可以升爵!只要我丹阳王府得到足够的军功,就可以把这个王爵传承下去!您曾经执掌过西北两部边军,只要您肯帮忙,不过是顺手而已!”

    赵显微微皱眉:“大启规矩,外藩不得从军从政。”

    赵成器低声道:“殿下,您的父王赵长恭,早年就从军了,也从政了。”

    “我父从军的时候还未就藩,只是大启的三皇子!”

    赵显冷眼看了一眼赵成器,微微冷笑:“那是大启上下被齐楚两国百般欺凌,齐人数次越过长江,西陲的函谷关更是摇摇欲坠!朝中竟无一员大将可堪重任,我父那时年仅十七岁,若不是没有办法,你以为他愿意舍弃临安繁华场,去战场上当一个厮杀汉”

    赵成器低眉道:“老夫与老肃王差不多年纪,他的事迹老夫比殿下你知晓的清楚……”

    “老夫的意思是,请肃王殿下替丹阳王府向朝廷,向陛下请个旨,老夫膝下有四子个个自小习武,参习兵书,人人上得战场,俱愿意替大启效死,请朝廷给他们一个报效大启的机会。”

    说着话,赵成器轻轻拍了拍手,从院子的角落里依次走出四个男子,这四人走到赵显身前,对着赵显躬身行礼。

    “丹阳郡赵长平…”

    “丹阳郡赵长步…”

    “赵长青…”

    “赵长云…”

    “见过肃王殿下!”

    赵显抬头一看,只见这四个人,年纪最大的赵长平大约三十岁出头,而年纪最小的那个赵长云,看起来也就跟自己差不多大小,不过四



第八十八章 馈赠
    说起姜无忌,赵显对这个年仅十五六岁的北齐皇子印象极为深刻。

    去年在江宁的时候,赵显本来只是想混一混,并没有任何要跟齐人动手的意思,就是这个当时年仅十五岁的姜无忌,直接率兵越过长江,奇袭江宁大营,险些一口气吃掉林青率领的江宁军!

    说句实话,虽然当时的姜无忌兵力占优,但是这种自绝后路的勇气,赵显这种“战场新嫩”做不出来,林青那种沉稳的战场老油条更做不出来,整个天下估计也就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小屁孩干的出来!

    后来即便姜无忌被赵显活捉,大将军林青还是毫不避讳的夸奖了这个北齐八皇子在战场上的胆识和能力,直言没有雷震子的情况下,即便是他林青也对姜无忌束手无策。

1...111112113114115...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