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至于长幼有序民风向来彪悍的北齐从来不问这个,只要你有能力,自然可以问鼎帝位,坐北望南!
这也是年仅十五六岁的姜无忌,就敢觊觎皇位的原因!
听到姜无忌这么说,赵显不屑一笑:“小屁孩你这话说得好生可笑,你怎么不说你们北齐要是给本王吃下江淮地区,此时本王在临安已经说一不二了!”
姜无忌低下头,嗬嗬一笑:“所以,肃王兄,你我二人此时都各自处在不利地位,是时候联手了。”
这小子果然是刻意来找自己的。
赵显微微皱眉,心里暗自嘀咕。
姜无忌要跟自己结盟自己能帮到他什么
难道要自己出兵,帮他打进燕京城里去
江宁军只能自保,根本无力打到江北去,以启国的国力,赵显至少要执政好几年工夫,大力发展后世的科技,才有可能让启国攻守之势异形!
如今的赵显,还被陈静之等人排挤在核心权力之外,就连两边总督的权力都被死死的关在笼子里,更别说有能力帮助姜无忌夺嫡了!
姜无忌此时的身高已经跟赵显差不多了,他从座位上起身,回头瞥了一眼站在自己身后的韩太监,随即洒然一笑,走到了赵显身边,俯下身子低声说话。
“肃王兄,无忌想要从你手里大规模购买雷震子。”
姜无忌这话说的很有分寸,并没有开口就讨要雷震子方子,而是要购买雷震子的成品。
买雷震子
赵显诧异的看了一眼姜无忌,心里有些激动。
难道这厮也想跟项少阳一样,把自己的一众兄弟统统炸上天,然后让元庆帝别无选择
想到这里,赵显的心里猛然兴奋起来
第九十二章 死妹控的愤怒
“不行!”
赵显脸色涨红,语气愤怒。
姜无忌满脸愕然:“为什么不行”
赵显一时语塞,竟然无言以对。
是啊,姜无忌论才干可以说是天下顶尖,论身份他是元庆帝之子,比起赵灵儿的身份还高过一筹,论长相…说实话这小破孩长的还行,勉强也能算是一个美少年。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姜无忌跟赵灵儿都是门当户对。
一旁的项樱也眯起了眼睛,似笑非笑的说道:“是呀,灵儿今年也十六岁了,该到嫁人的年纪了,为什么不行”
自打项樱嫁入赵家以来,那个小姑子赵灵儿就一直跟她不对付,以前见面打架不说,后来赵灵儿为了抗议赵显娶了项樱的既成事实,干脆搬出了肃王府,躲到谢太妃的静心斋里去了。
在项樱心里,早想把那个小姑子给嫁出去了。
赵显嗫嚅了片刻,然后想到了一个理由,抬头正视姜无忌,满脸郑重的说道:“八皇子有所不知,我家的那个幺妹,自小练武,如今身手不说挤进天下前十,但是前二十总是有的,本王怕你跟她成婚之后,会面临严重的家庭暴力……”
姜无忌疑惑道:“何为……家庭暴力”
赵显看白痴一样看了他一眼,深吸了一口气解释道:“简单点说,就是你可能会挨打。”
姜无忌呵呵一笑:“这个倒是无碍,料想长生公主生于王室,自然贤淑的很,无忌不亏欠她,她自然也不会无理取闹。”
赵显急了,死死的盯着他:“小子,你要想清楚了,你真的会挨打的!”
赵灵儿的武力值,赵显是见识过的,别的不说,常年跟在自己身后的赵希,如果放下刀弩跟赵灵儿赤手拆招,也未必能赢得过师从希夷真人的赵灵儿!
姜无忌微微一笑,对着赵显拱手道:“肃王兄,无忌是真心诚意要迎娶令妹,请肃王兄明鉴。”
赵显傲娇的别过头去:“本王从来不会拿亲人作为利益的筹码,也就是说,即便你娶了灵儿,本王也不会给你雷震子!”
姜无忌愣了愣,随即洒然一笑:“无妨,即便无缘雷震子,能与肃王兄结下这段善缘,时候无论肃王兄还是无忌,都会多出一条后路,肃王兄你说呢”
姜无忌说的后路,就是指两个人如果再各自的朝堂之上政斗失败,还可以逃到彼此所在之处,不至于没有立足之地。
赵显听到这话,脸色一僵,随即轻哼道:“这桩婚事即便本王没有意见,我那妹妹八成也不会同意,她心气可高的很呢!”
姜无忌更加愕然:“肃王府已经没有了长辈,肃王兄你身为长生公主的长兄,怎么她的婚事肃王兄说了不算吗”
赵显此时就像被偷了女儿的老丈人一样心里发闷,他咬着牙说道:“本王今天不想再提这个话题,你给本王滚蛋!”
赵显对姜无忌向来不怎么客气,这位八皇子也已经习惯了,他奇怪的看了一眼赵显,拱手告退:“等见到南启新君之后,无忌就会向他求娶长生公主,到时候肃王兄身为家长,还请不要为难无忌。”
说罢,这位八皇子带着老宦官转身离去。
他们两个人刚刚一走,赵显心里邪火迸发,摔了桌子上的一个茶盏,呼呼喘气:“这小子刚到临安城,就把灵儿也算计上了,不行,我决不允许有人打灵儿的主意!”
赵显咬牙道:“且让他去求亲,我就不信了,没有我赵显的点头,谁敢把灵儿嫁出去,是小皇帝,还是萧太后!”
他正生着闷气,身后传来一个淡淡的声音:“如果是祖母呢”
谢太妃一早就想把赵灵儿给嫁出去了,这段日子也一直在物色人选,此时一位人品非凡的北齐皇子求亲,说不定谢太妃真的会兴高采烈的把孙女给嫁出去。
项樱走到赵显面前,轻轻弯下腰把地上的茶盏碎片拾掇了一番,语气平淡。
赵显闷哼一声:“祖母也不行,没有灵儿自己点头,谁也不能把她嫁到异国他乡去!”
项樱“哦”了一声,轻轻坐到赵显身边,语气仍旧淡然:“可是灵儿她已经十六岁了,早就到该嫁人的年纪了啊。”
在这个女孩普遍十三四岁嫁人的年代,十六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相当于后世二十四五岁的“大龄女青年”了。
赵显为之一滞。
他深呼吸了几口气,总算冷静了下来,闭目思索了片刻之后,开始静下心来思索自己为何这么愤怒。
他想了半天,心里最多的感觉应该是舍不得,舍不得那个乖乖坐在自己身边任由自己给她扎头发的双马尾姑娘。也舍不得那个拔剑拦在自己身前,大呼小叫要保护自己的高手妹妹。
过了许久之后,赵显的头脑才逐渐清醒下来,他吐出一口浊气,涩声道:“思来想去,这姜无忌应该算是姜家这一代里头最有出息的人物,也的确是最适合灵儿的夫婿了。”
项樱娇俏的白了他一眼。
&nbs
第九十三章 决定
姜无忌采访完肃王府的第二天,来自各国的使臣统统到齐,此时距离登基大典还有几天工夫,新帝赵寿特意抽出时间,在奉贤殿里接见了来自各国的使臣。
西楚项魁,北齐姜无忌,以及来自西陈的项少祁。
项少祁是陈王府的庶子之一,今年也就十四五岁的模样,去年他因为重病,不曾去郢都讲武堂学习文武事,因此逃过了一劫。
此时的陈王府,陈王项云深死死的攥住玄甲军,而世子项少阳则在南启的支持下,一步步蚕食陈王府的权力,双方正在僵持之中,无论是谁都不可能离开陈都。
除了中原三国以外,西边的吐蕃跟北边的突厥,都各自派来了使臣朝贺,只是并没有派来各自的血亲。
这一次接见,启国这边只有右仆射李宴清跟礼部尚书谢康在场,其余重臣都各自忙碌,并未出面。
就连赵显,也钻进了军器监里头,不曾露面。
尚是孩童的赵寿端坐在主位之上,满脸笑容的萧太后则是陪坐在他侧翼,接受完外藩朝拜之后,萧太后就开始安排国宴,众人按照各自位置坐下,坐在赵寿左首第一位的姜无忌潇洒起身,对着赵寿和坐在一旁的萧太后拱手行礼。
“大齐姜无忌,拜见启国陛下,启国太后。”
萧太后微笑回应:“皇子客气了。”
姜无忌躬身道:“启国太后在上,无忌自燕京不远千里而来,带来我大齐珍宝无数,其一是为了为启国陛下贺,其二是有一事相求。”
萧太后笑容平淡,轻声说道:“齐国与我大启向来互为友邦,无忌皇子有事尽可以说,赵家能帮到皇子的,自然不会拒绝。”
“有太后娘娘这话,事情便好办了。”
姜无忌从衣袖里抽出一封文书,让一旁的侍官递上去之后,拱手道:“此乃我父皇的亲笔信,命无忌递交给启国陛下。”
萧太后被他一口一个“启国陛下”说的有些气闷,她生硬的笑了笑:“既然是姜皇兄的书信,那哀家可要看一看。”
这话里的言外之意,就是说你姜无忌还是晚辈,态度最好恭谨一些。
姜无忌自然听了出来,他只是淡然一笑,并不以为意。
萧太后展开书信之后,轻轻一眼扫过,然后脸色变得古怪起来:“无忌皇子是要向我大启的长生公主求亲”
“正是。”
姜无忌拱手道:“无忌素来仰慕长生公主仙颜,因此苦求父皇,父皇拗不过,只好写下这份提亲的书信,希望启国的皇帝陛下能玉成此事,我大齐上下不胜感激。”
他这话一出,整个奉贤殿里面的宾客,各个面色古怪。
这什么意思向来水火不容的两国要结盟了
好在西楚来的使臣是屁事不懂的项魁,不然此时西楚使臣的脸色一定很好看。
此时身在奉贤殿的两位辅臣,心思也各自不一,礼部尚书谢康心里波澜起伏,而右仆射李宴清脸色则有些不大好看,只是强行忍了下来,并没有说话。
萧太后平静下来,开口问道:“这事是姜皇兄授意的”
“是。”
姜无忌点头。
萧太后按捺不住好奇心,接着问道:“就在去年,我大启的肃王尽败北齐十一万兵马,如果哀家没有记错,当时无忌皇子还被俘虏到了临安,最后是北齐朝廷把你赎回去的。”
“按理说,八皇子你应当对我大启的肃王恨之入骨才是,怎么如今反倒要娶肃王的胞妹了”
姜无忌诚恳无比,抱拳道:“我们齐人从不憎恨强者,肃王兄去年胜了不假,但是无忌对他只有佩服,并无恨意。”
萧太后了然的点了点头,微笑道:“这事情事关肃王府,哀家也不好替肃王做主,这样罢,等问过了肃王的意见,再细细商谈。”
“无忌静候佳音。”
姜无忌坐回了位置上,面色平静。
这顿国宴吃的是午饭,等到下午时分,一脸不爽的赵显被人请到了凌虚阁的暖阁之中,此时暖阁里坐着五个人。
赵灵儿藏在暖阁狗头一处帘子后面,偷偷的朝外面偷看,而谢太妃跟萧皇后则是在暖阁前面跟姜无忌说着话,三个人有说有笑,尤其是谢太妃,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不
第九十四章 煞星
早在赵显进入暖阁的时候,外面的三个人就已经发现了他,不过看到赵灵儿把他拉到里屋说话,几个人都很有默契的保持了沉默,安静的等待着赵显出来。
所以,当赵显从里屋走出来的时候,三个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了他,每个人的眼神意味都大不相同。
谢太妃最先开口,她眼睛弯成了月牙状,笑得很是慈祥:“显儿啊,灵儿她跟你说什么了”
赵显对着谢太妃跟萧太后行礼之后,淡然回应道:“没说什么,小姑娘家脸生,不大好意思出来见人。”
谢太妃呵呵笑道:“依奶奶看,这个姜家的后生很是不错,人长的俊俏,又会说话,听说在燕京那边很有本事,灵儿要是嫁过去,肯定不会吃苦。”
姜无忌腼腆一笑道:“谢奶奶夸奖了。”
这就叫上奶奶了看不出这小子脸皮这么厚!
赵显冷哼一声:“奶奶,这位八皇子,十一二岁就提刀杀人,十三岁就跟着齐军出关与匈奴厮并,去年更是带着十一万人大举入侵我大启,孙儿就险些死在他手下人的劲弩之下!您素来崇信佛法,怎会对这种杀气冲天之人青眼相加”
谢太妃闻言,笑意盈盈的表情僵硬了下来,原本喜气盈盈的眼神出现了一些变化。
她最初是不信佛的,儿子赵长恭开始上阵厮杀之后,她才开始每日诵经,替儿子祈福,这一念就是几十年,不信也信了。
尤其是肃王府上下横遭大难,让老太太对因果报应一说更是笃信不疑,从此便成为了佛门最忠实的信众。
听到这个面容俊俏的小娃娃居然是个杀气腾腾的小魔头之时,老太太心里暗暗吃惊,再次看向姜无忌的时候,脸上便有了一些不喜。
姜无忌愕然看了一眼赵显。
怎么回事,昨天自己上门拜访的时候,赵七明明已经动摇了,按照道理来说,他不应该拒绝自己啊!
自己是燕京这一代最为出彩的皇子,与自己合作,赵七在临安城也会多出一分底气,这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绝不愚蠢的赵七为什么不做
姜无忌想不明白。
姜无忌皱了皱眉,随即微微一笑:“肃王兄这么说未免也太危言耸听了。”
他对着谢太妃抱拳说道:“谢奶奶有所不知,我大齐在九州之北,北面俱是凶残无比的匈奴人,这帮匈奴人不识三纲五常不说,而且还把我汉人视为“两脚羊”,经常侵略我大齐北边,捉汉家儿女食之,无忌自小便对这些匈奴人恨之入骨,因此在十一二岁就跟父皇请命,亲手杀了两个匈奴人,此后如肃王兄所说,无忌常年跟随大齐边军与匈奴人作战,杀了不少匈奴人。”
这位北齐八皇子的脸色严肃起来,肃声说道:“姜无忌杀人,从来都不是因为嗜杀,而是为了守土安民,那帮匈奴人根本不能称之为人!”
“至于去年的江宁一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