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也因此,赵显曾经一度想在临安城掐死这个还未成年的厉害熊孩子,以绝后患。
很可惜,迫于不得杀俘的规矩,最终赵睿还是把这孩子连同太康帝姬姜璇一同送回了燕京。
只是没想到的是,这孩子回燕京大半年之后,又被北齐的元庆帝派到了临安城。
“有意思。”
赵显摸了摸自己还未见规模的胡子,对着谢康咧嘴一笑:“表叔,你这段时间也辛苦了,这姜无忌就由侄儿替你接待,如何”
谢康古井无波的表情微微动了动,他扭过脖子看向赵显:“你又要打什么坏主意”
“天地良心。”
赵显就差指天发誓了:“侄儿一向温良恭俭,怎么会打什么坏主意呢”
谢康嘴角抽了抽,低声哼道:“从你进京以来,做过一件好事”
赵显笑呵呵的从怀里掏出一张大通钱庄的银票,塞在谢康怀里:“听说表叔因为侄儿给陈老头罚了半年俸禄,这笔钱算是侄儿赔偿给您的。”
谢康不冷不热的看了一眼赵显,手上毫不犹豫的把这张银票塞进衣袖里,随即淡然一笑:“这是你进京以来,做的第一件好事。”
赵显目瞪口呆看着自己这个身为文坛巨子的表叔,眼神有些呆滞。
这帮读书人不是讲究什么两袖清风吗,怎么这厮,拿钱的手法如此娴熟
……
转眼间,时间到了中午,这场小朝会总算进行到了尾声,大太监李怀宣布朝会结束之后,早已经百无聊赖的赵显第一代起身,对着萧太后拱了拱手之后,负手走出凌虚阁。
一路走出皇城之后,赵显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驭马朝着城南的军器监走去。
说起军器监,赵显接过这个衙门已经接近一年了,这一年里,赵显已经把一些技术已经成型的产品转交给铁器司铸造,而军器监则彻底变成了赵显心目中的“武器研究所”。
赵显对这个武器研究所极为看中,他总共收了十四个男学生,有一个叛逃西楚被杀,另外九个被先皇帝赵睿藏了起来不知所踪,剩余四人被赵显统统扔在了军器监,日夜跟这些老匠人学习。
有了这些老匠人的手法,再加上赵显教给他们的奇思妙想,这四人虽然没有什么划时代的作品,但是已经造出了不少新奇的东西。
比如说章季做出来的那种坚固轻盈的大风筝,已经配备了一些给各地边军,用来让他们的斥候可以居高训边。
李清跟一群弓弩大师合力设计改造的神臂弩,也愈发成熟,第二代神臂弩比起赵希
第八十九章 好久不见
外藩行驿外门口不远的地方,就是清河坊的后巷街,这条被称为“天子后巷”的街上可以说居住着启国绝大多数的达官显贵,说是启国最金贵的一条街也不为过。
此时,身穿北齐紧袖单衣的姜无忌,身后跟着一个弯腰的老仆,正负手缓步走在这条后巷街上。
此时已经是下午时分,后巷街上没有了太多人,但是楼台舞榭仍旧绵延不尽,映衬着路边若隐若现的王侯门第,显得繁华无比。
姜无忌看了片刻,轻轻点头:“这临安城不愧是天下有名的繁华之地,看这清河坊光景,丝毫不比燕京城内城逊色。”
身后的韩姓太监微微弓着腰,笑呵呵的说道:“殿下这话还是有些违心,这清河坊的风景,比起咱们燕京城还要繁华不少。”
姜无忌一愣,随即哑然失笑:“不错,这临安城的确比燕京城要繁华,只可惜地方太小了,格局也小,只有精致,不见大气。”
韩太监点头称是。
两个人缓步慢行,没过多久就走到了后巷街的结尾,在这里,有两户人家隔街而立,只是一家是正门,一家是后门。
少年皇子在附近找了一下茶楼,坐在二楼包间里喝了口茶,然后抬眼仔细看了几眼这两户人家,随即摇头失笑。
“先前看明镜寺的情报孤还不信来着,没想到这临安的相府果然比起赵七的王府还要大上许多啊。”
韩太监也看了两眼,随即坐在姜无忌对面,摇头感叹:“十多年前,老奴随陛下游历之时也到过这里,依稀记得那时候,这里的两座宅子,一座是肃亲王府,另一座是司空候府。”
当年,肃王府与司空家隔街对望,被时人称为大启的两大国柱。
“转眼十余年了,曾经那座临安城里头唯一一座显得大气的王府,居然变成了相府,而那座司空候府则是摇身一变,成了如今的肃王府。”
老太监感慨万千:“世事无常啊。”
姜无忌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人,自然对老太监的这种感慨没有太多感触,他盯着肃王府看了半晌,随即微微低头,轻声道:“韩大伴,依你看赵七他在临安的处境如何”
韩太监指了指两座宅子,微微一笑:“一如这一大一小的两座府邸一般。”
姜无忌吐出一口浊气:“大伴的意思是,赵七在南启朝堂的势力远不如南启的这帮文官”
“自然是不如的。”
老太监轻声说道:“他父亲赵长恭当年直接掌控十万兵马,两部边军也对肃王敬畏有加,尚且未能在朝堂上争赢这帮文人,何况是出仕仅仅一年有余的赵宗显。”
“明镜寺里头有关于赵长恭的卷宗,孤都翻过了一遍。”
姜无忌揉了揉自己的额头,闭目道:“根据明镜寺收集的情报,赵长恭当年大权在握,败的很是蹊跷,而且即便他在南启朝堂之上落败,他也完全有能力掀翻南启这张桌子,但是偏偏他最后黯然离京,交出所有兵权,让人很是费解。”
韩太监眯了眯眼睛。
“赵长恭当年的确有掀桌子的能力,但是南启太小了,容不得他使太大力气,所以赵长恭当年选择相信自己的侄儿赵睿,很是光棍的退出了南启朝堂。”
韩太监早年是跟在元庆帝身边的近人,后来姜无忌越发得宠,元庆帝才把韩太监派到姜无忌身边,好让韩太监手把手的调教姜无忌这块璞玉,因此这个早年曾经跟随元庆帝游历天下的韩太监,知道的秘辛极多。
同时,这位韩姓太监也是北齐宫帷之中顶尖的高手,二十步之内有人靠近,他都可以察觉得到。正因为如此,姜无忌才敢只带着这一个人就走出外藩行驿,同时肆无忌惮的跟韩太监说着忌讳的话题,
听完老宦官的感叹之后,年仅十六岁的姜无忌睁开了眼睛,用手指了指两座大小不一的宅子,微微冷笑:“说白了就是妇人之仁!赵长恭固然英雄一世,但是他当年的选择却殊为不智,当年哪怕他稍微强硬一些,成康帝也不会得寸进尺到如今这个地步,现在他在临安的宅子都给那些迂腐的文人占了去,就是因为他太过软弱,咎由自取!”
“至于他本人,更是落得了一个凄惨的下场,连带着妻儿,都受到了连累!”
姜无忌自小酷爱兵书战阵,对于启国苏定边,赵长恭这种百年来极为出彩的名将,自然不会放过,他从十岁便开始研习二人的战例以及生平,因此对两个人了解甚多。
一世英雄的赵长恭最终死在自己人手里,这让姜无忌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愤怒。
韩太监也喝了口茶,笑呵呵的问道:“如果殿下是赵长恭,当年
第九十章 邀请
赵显身为宗卫府大统领,在临安的消息自然灵通无比,别说姜无忌躲在自家门口的茶楼里,就算他躲在临安的老鼠洞里,也未必能瞒得过青衣卫的耳目。
因此,当赵显找到自己的时候,姜无忌丝毫没有意外,而是面无表情的做在原地。
赵显门也没有敲,毫不犹豫的推门而入,见到坐在桌子后面的姜无忌之后,赵显笑眯眯的走了上去,正准备伸手摸一摸姜无忌的脑袋,跟在赵显身后的赵希猛然踏前一步,站在了赵显身前。
“怎么了”
赵显有些不悦的皱了皱眉。
他心里其实很忌惮这个北齐的八皇子姜无忌,因此上次胜过他之后,赵显语气轻浮的狠狠调戏了一番这个八皇子,为的就是给这个少年带去一些心理阴影。
这样,下次再在战场上面对姜无忌的时候,自己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优势。
这次再相遇,赵显想去摸摸姜无忌的脑袋,也是这个原因,他想要在姜无忌心里留下一个“对方根本不在乎我”的印象。
但是,这么一个优秀的装逼时机,被面前这个负弩少年无情打断了。
赵希背对着赵显,目光紧紧的盯着垂垂老矣的韩太监,语气有些凝重。
“王爷,这个老…人,呼吸悠长无比,而且脚步沉稳,是一个内家高手。”
赵希目光凝重,回头低声道:“此人比起那个卫道人,只怕都毫不逊色。”
赵显闻言,也诧异的看了一眼姜无忌身后那个貌不惊人的老宦官。
这老头儿…居然能与身为武道大宗师的卫道人比肩
赵显下意识的停住脚步,此时他距离姜无忌只有不到十步,这么近的距离,已经足够一位内家高手近距离搏杀他了。
他停步思索了片刻,随即笑眯眯的越过拦在自己身前的赵希,三两步走到姜无忌身前,仍旧伸出手摸了摸姜无忌的脑袋,笑呵呵的说道:“小家伙,一年未见,你又长高了许多啊。”
赵希目不转睛的盯着韩太监,右手已经按在了青丘刀柄上。
这种内家高手,越老越难缠,赵希的武功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他面对这个垂垂老矣的宦官之时,仍旧觉得一阵无力,因此他不得不万分戒备。
眼见自家皇子受辱,韩太监视若无睹,仍旧老神在在的站在姜无忌身后,闭目不语。
姜无忌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赵显,开口说道:“赵七,你很怕孤”
赵显愣了愣,随即哑然失笑:“你小子失心疯了”
“你一再轻薄于孤,无非是想要向孤展现自己的强大或者无知,只不过你虽然行为轻浮,但是呼吸却很是凝重,无论是在江宁大营还是现在,都是如此。”
“你上次取巧,所以心里对孤很是忌惮,对不对”
如今的姜无忌,比起去年的那个暴躁易怒的他大为不同了,他经过去年的那场大败,如今脾气收敛了许多,整个人也沉稳了起来,比起去年那个暴躁易怒的八皇子,要难缠太多了。
赵显微微皱眉,随即正色起来。
“不错,本王颇为忌惮你这个小屁孩的狠辣。”
姜无忌呵呵一笑:“彼此彼此,赵七,孤也很忌惮你。”
赵显摇了摇头,在姜无忌对面坐了下来,叹气道:“小家伙,你好像长大了不少。”
来自北齐的八皇子仍旧面无表情:“任谁在十日之内带着十一万大军被三万兵马吃掉,都会长大不少。”
赵显莞尔一笑:“我还以为你老爹会把你宰了,以谢天下呢。”
“不至于。”
姜无忌嘴角露出一抹
第九十一章 臭小子
两个人所在的茶楼距离肃王府不过几步之遥,赵显走在前头,叫开了肃王府的中门,把这位北齐的八皇子迎了进去。
肃王府偏厅之中,赵显坐在主位,姜无忌坐在下首,王妃项樱笑眯眯的给这位八皇子上了茶,姜无忌恭谨起身,对着项樱拱手:“姜无忌见过嫂夫人。”
项樱轻轻还礼,走到赵显面前,轻声笑道:“八皇子看起来很是温文守礼,哪有你说的那般凶狠”
她这话的声音并不小,是故意说给姜无忌听的。
少年皇子腼腆一笑:“嫂夫人错怪肃王兄了,小弟在战场上的时候,的确很是凶狠。”
赵显翻了个白眼。
这小子虽然在江宁受了挫折,外表的锋芒收敛了不少,但是内里的锋锐仍旧丝毫不减,反而更显凌厉了一些。
奉茶以后,赵显驱退了肃王府的下人,整个偏厅之中只剩下他们五个人,赵显放下手里的茶盏,开口说道:“姜小弟,你找本王有什么事”
姜无忌对赵显这个称呼很是不满,他微微皱眉之后,挤出一个笑容:“明明是孤在茶馆之中喝茶,肃王兄你找上门来,怎么到了肃王兄嘴里,倒变成了孤找你了”
赵显轻哼一声:“你以为本王是傻子外藩行驿距离后巷街隔了整整两条街,你不是故意找我,怎么会出现在后巷街上”
姜无忌哑然道:“孤在临安城里随处逛一逛而已,只是凑巧走到了这后巷街。”
赵显冷笑。
“随处逛一逛就逛到了我家门口的茶馆里,八皇子还真会凑巧啊。”
姜无忌轻轻一笑,端起茶盏抿了口茶,不再与赵显争论这个话题。
事实上像姜无忌这种北齐亲使,行动之间都有青衣卫全程跟随,当青衣卫的人告诉赵显这位北齐八皇子坐在自家门口的茶馆喝茶的时候,赵显就知道姜无忌必然有事情找自己。
放下手里的茶盏之后,姜无忌微微感叹。
“执掌一国情报果然厉害,在临安城里,连孤的心思都瞒不过肃王兄你。”
赵显毫不客气的翻了个白眼:“北齐明镜寺的寺主不是你胞姐姜璇在本王这里装个什么劲”
姜无忌轻轻摇头:“三姐是三姐,孤是孤,她虽然偏向于孤,但是至始至终她都只能是父皇的人,对于明镜寺,孤始终无法插手进去。”
赵显闻言坐直了身子,轻声笑道:“说起来你那个老爹,也五十多岁了吧你们姜家的子嗣比起咱们赵家可要兴旺的多,只怕再过几年你父日薄西山,燕京城要被血洗一遍咯!”
元庆帝姜堰四十三岁登基,在位十三年,今年已经整整五十六岁了。
尽管据说这位坐北望南的元庆帝身体极好,但是他的几位皇子大多成年,燕京城里的各大势力也都各自下注,只等元庆帝龙驭归天,燕京城里必然要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听到赵显说的轻松,姜无忌闷哼一声:“去年肃王兄如果让孤吃下江宁,燕京城的局势就会板上钉钉,此时孤已经是大齐太子了!”
北齐元庆帝的原配皇后早逝,并未留下子嗣,而他这些年也始终没有立后,也就是说,姜家诸子统统都是庶子,没有一个嫡子。
既然没有嫡子,那么大家就统统都是嫡子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