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而王洪跟他,也有些矛盾,所以对他的问话,总是爱答不理的,搞得他很窝火,但是没有什么办法,毕竟他现在的处境,容不得他胡来。
他们还没咕哝几句,一旁的小队长吴明便一脸凶样的喝道“肃清!这是你们说话的时候吗”
要是以前,这么低级军官敢这么说话,他们早上手两巴掌呼过去了,但现在他们都讪讪地闭了嘴,不敢再多说一句,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座下休息,等待后续的指令。
这样的日子,有些人已经过了三四个月了,有些人才过了几天。
无论他们适应不适应,都只能被迫接受,
这些,都是历次战斗中,被天策军俘虏的明军高层,除了吴襄,王洪,还有邓玘,刘国柱,杨御藩,彭友谟,徐元永,苏志,吴三桂,祖大弼,祖宽,谢三宾,朱万年,谢琏,范景文,刘泽清,德王朱由枢,鲁王朱寿鋐,衡王朱由棷,等等好几十号人物。
之前孔有德一直在忙着作战,没有闲工夫处理他们,索性就把他们暂时转移安置在这,也没怎么虐待他们,就让他们和普通士兵一样参加训练,也算安他们的心,让他们别整天胡思乱想。
这里是刘公岛的军营,也就是威海卫水师基地,到处都是天策军的巡逻船,而且岛上还有几千天策军士兵,就是完全撒手不管,放任他们在岛上自由活动,他们也没办法逃出去。
之前这军营是独立三营的驻扎地,后来又成为部分水师和第四守备营的训练地盘,现在又加入了第四师的部分兵马,在刘公岛参与训练。
第一批被送过来的,自然是王洪,邓玘,徐元永他们几个,他们都是招远之战后,被天策军乘胜追击抓到的,解决掉郭怀一和那些倭军之后,他们就被送来了。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内部的气氛要多尴尬有多尴尬,本来大家都是大明的重臣或者大将,结果现在都成了俘虏,还都被安排在一起,互相之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尤其是祖宽,吴襄,祖大弼这些关宁军的头头被送过来,他们的气氛总算是正常了一些,看来不是他们太无能,而是敌人太厉害嘛,关宁军都扛不住,他们扛不住也不奇怪。
也就在这时,他们对天策军的看法,渐渐发生了改变。
因为他们可不像囚犯一样被关在哪里,而是像普通士兵一样,需要参与每天的训练。
事实上,他们就是被当做普
第651章 视察地盘
说实话,当初招远之战,天策军的胜利的并不算容易,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天策军没有武器方面的优势,以及耿仲明,李九成他们的快速战败,让范景文和其他明军对天策军的实力产生低估,还有青州方面白莲教举事迫使他速战速决,以及手底下的精兵是在太少,那一战谁胜谁负还真的两说。
此外,除了他本身的能力,
接下来将是天策军的高速发展时期,需要用到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单靠政事堂和宋统殷号召而来的人手,还不一定足够,如果有了范景文这尊大佛加入,那就容易多了。
当然,想要把范景文弄到手下,还是有一定苦难的,首先便是范景文的忠诚,对朝廷和崇祯的忠诚问题。
原本历史上,范景文担任南京兵部尚书,在崇祯十一年的时候,因为内阁首辅杨嗣昌和黄道周不和,将黄道周诬陷下狱,范景文替黄道周求情,却惹怒了信任杨嗣昌的崇祯,被刚愎自用的崇祯罢免官职,削籍为名。
一直到了后期,崇祯手里实在是无人可用,才在崇祯十七年的二月将其召回,他也没有丝毫怨言,并没有因为当初罢免他的事情而恼怒,而是应召入京。
当时崇祯手底下的人才,几乎是没有了,成片成片的被崇祯坑死或者杀死,有能力的没胆量的直接就辞官了,范景文能力出众又忠心耿耿点,崇祯就直接让他当内阁首辅。
但当时的局势,纵使他有再大的本事,也无力回天了,当时李自成已经在陕西建立大顺政权,从陕西东都黄河,在陕西一路攻城略地,直逼京师。
一个月后,李自成攻入京城,就在当天,范景文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投靠李自成,而是选择殉节,为大明朝廷尽忠。
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孔有德来硬的可不行,必须得用拐弯抹角的方式,来达成目的,让他自己做出选择。
“范抚台,这次我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准备一下巡访的事情!您老毕竟还是山东巡抚,这山东的百姓,都算在您老治下,怎么着也该去看一看了!”
范景文听他这么说,也是一愣,狐疑的问道“你这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您老难道不想知道,天策军为何接二连三的大胜仗”
“这两个月,已经看够了,也感受到了,如此强度的练兵,纵使练兵不得法,也能练出一直善战之军!寻常军队,三日一练,便可练成强军,你这日日操练,甚至夜间都不停歇,就算是头猪,也能操练成合格的士兵!”
孔有德摆摆手,笑着说道“你看到只是表象罢了,我做的这些并不算完美,比我强的人多了去了,甚至你这位抚台在有足够的支持的情况下,同样也能做到这些,甚至比我做的更好,但光靠这些可没用!
天策军之所以如此强大秘密,就隐藏在登莱之间,这需要你自己去寻找,而且不难找到!”
顿了顿,然后翘着桌子说道“您老接下来这一个月,就好好看,好好瞧,登莱两府甚至东江镇,想去哪就去哪,不过会有人贴身保护!一个月后,我在登州等着,您老是选择留下来,还是回老家,亦或是去京城,我都悉听尊便!”
范景文冷笑道“别玩这些虚的,别以为能够笼络到宋统殷和毕懋康,就觉得自己很厉害,我范景文不吃这套!”
孔有德并没有动怒,而是平静的说道“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到时候相信你会有自己的决断,你若是愿意加入我们,我举双手欢迎,如若不愿意,我也不勉强,到时候我会送你回去!“
虽然嘴上这么说,范景文还是很期待的,毕竟天策军的实力,让他有些看不懂,不到一年的时间,从一支援凌孤军,转变成可以比肩关宁军的强大军队,这是他不敢想象的。
而且他也能感觉到,天策军的实力增长极为迅速,在招远的时候虽然他败了,但不是没有胜利的希望,但随着吴襄,祖大弼,祖宽这些人的到来,他才发现,天策军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实力又猛增了一大截,他不是没疑惑过,但是怎么都思考不出结果。
听到孔有德的提议,他不由得有些心动了“你是说,所有的地方都能去”
“没错,我知道您老最想去的是兵工厂,只要你愿意,一个月都呆在里面也没问题!其他的任何地方,只要登莱和东江镇境内的,去哪都行!”
沉默良久,范景文问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营中其他人,你打算怎么处置”
“其他的这些人,大部分都会放回去的,剩下的,就看他们自己的抉择了!”
又是一阵沉默,范景文才重新开口道“那好,我姑且答应你!希望你能说话算话”
“决不食言!”
孔有德这次让他视察登莱,就是让他明白,登莱的百姓在天策军的治理下,究竟过的怎么样,跟朝廷治下的百姓,究竟有什么区别。
说再多都没用,只有让他亲眼看到,才能知道知道天策军做到何等程度了,到时候相信他会有自己的选择。
不过还有另外一个隐患,那就是他父亲的死。
这确实是个麻烦事儿,这年头孝字当头,为杀父仇人做事不是什么人都能接受的。
范永年的死,确实是孔有德的错,当吃派秦致远和张东和去抄家,秦致远当时做毕自寅的幕僚,知道范永年做过南宁知府,家里应该有些钱财,所以就选定他家。
结果范永年根本不怕,激怒了张东和,然后就被杀了,以至于历史轨迹出现变动,范景文带着大军来了。
至于这事,孔有德也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甩锅,甩到李九成和李应元头上去,反正他已经死了,当时确实跟自己在一起,想办法糊弄过去应该不难。
为此,孔有德这次安排的警卫营的小队长周华,负责保卫范景文的安全。并且特地叮嘱过这件事情,这次他们的行程有一个月,要‘无意中’的把范永年的死,说是李九成和李应元干的。
与此同时,还叮嘱秦致远和张东和,让他们告知当初参与行动的士兵,一定要统一口径,不要出现篓子。
“大人,您真的同意让他去兵工厂啊万一他看完了,还不答应留下来,咱们的武器技术岂不是就被朝廷掌握了”
范景文和周华离开后,黄桂中有些担心的问道。
“这点不必担心,我相信一个月后,他会决定留下来的!而且,就算他不答应,朝廷就能掌握咱们的武器技术”
“可这范景文挺聪明的,万一他学会了,又回去让朝廷的工匠仿制怎么办”
黄桂中还是觉得不放心,天策枪和云飞炮可
第652章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这方面,干的最出色的当属朱师穆。
他原本是鳌山卫的指挥佥事,鳌山卫撤卫改县后,他没有选择继续从军,担任低级军官,而是毛遂自荐,希望担任鳌山知县。
考虑到他是鳌山本地人,孔有德就把他安排到了安东县,也就是以前的安东卫,担任安东知县。
他对孔有德的命令,执行的就相当好,安东县本来就在建设天策军水师的港口,他就联系港口负责人,帮忙建造一个小型船厂,能建造渔船就行。
这本身就不是大事儿,他请示徐文仪后就开工了,分出三十来人,半个月就搞定了。
然后朱师穆就以这个小船厂为基础,县衙出资建造渔船,普通百姓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也可以出钱埋下,当然大部分百姓都负担不起,也可以几人共同出钱买下来。
与此同时,他还想方设法,从其他地方找到一些老渔民,获取相关经验,然后派人专门讲授给想要出海捕鱼的青壮年小伙。
如此一来,当地的捕捞业迅速发展,而且丰厚的渔业资源,让他们获得了大量的回报,有些时候出海一天,能带回来上千斤的鱼,引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其实,大力发展捕捞业,不单单是为了民生考虑,也有为天策军的长期发展考虑,尤其是对海军的发展非常有利。
对于水师来说,战船很重要,但水手同样重要。
虽然现在天策军水师纵横长江以北无敌手,但都是敌人太弱,而且有徐文仪这个老将加持,不然的话,水师现在绝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好。
可即使如此,水师的硬实力还是不够,不说对比荷兰人,西班牙人这种海上强国,单单就郑芝龙和刘香,如果不是本土作战,相同的战舰还真不一定打得过。
长江口那一战,完全是打了郑芝凤一个出其不意,如果正面硬刚,能不能顺利消灭他们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就必须要提高水手的能力,而目前水师这一轮扩军能够进行的如此迅速,也跟水手来源有关系,大部分都是会水的,也就省去了这一部分。
但现在,青壮年劳力,有相关海船经验,以及愿意加入天策军的,基本都被搜净了,如果想要再度扩建水师,新兵的训练就得从头开始。
而如果大力发展民间捕捞业,民间航运,将来补充水手的话,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这一做法,其实和二战前夕美帝的做法类似,只不过美帝是搞了很多飞行俱乐部,培养出了相当多优秀的民间飞行员,等到战争开始,就有了大量的后备兵源,省去了大部分的训练。
有这个经验在,孔有德也打算搞类似的东西。
扬州之行,孔有德一次性带回来三百多艘船,加上那六家盐商先期带回来的,足足有四百多艘,除了用于战船,运输船,还有卖给那六家盐商的,还有一百多艘富余。
到时候可以把这些船利用起来,分发给沿海各县,有知县负责出面组织,成立官方捕捞队,等到发展起来,再把权限放开给民间,由他们自己搞。
相信最多一两年,未来的天策军海军,将不再为合格的兵员发愁。
视察完沿海各县的情况后,孔有德就回到了威海卫军港,至于兖州府和济南府,暂时没那个时间去看,这些都得等到这次行动之后,再去瞧一瞧。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写下这首《观沧海》的时候,是多么的豪迈,多么的意气风发。
但身处碣石堡的郑兴,却丝毫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
虽然已过子时,他却没有一丝睡意,心中充满了担忧,他甚至怀疑,自己这次有可能没办法活着回去了。
他所在的碣石堡,就是当年曹操北上征伐乌桓的时候,路过的地方,当时曹操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诗。
除了曹操之外,秦始皇、汉武帝、晋武帝司马懿、唐太宗李世民等多个帝王,都是在行军或巡视途中经过碣石。
而现在,碣石堡就是郑兴的部队驻扎的地方,是构成关宁防线的一座小堡垒,位于山海关以东二三十里的位置,如果从山海关最南部的老龙头计算,也只有区区十四五里。
距离隶属的中前所城,也有就不到二十里,原本驻扎在这里的都是关宁军,但随着平叛行动的开始,大量的关宁军被抽调入关去对付山东的叛军,由内地的兵马暂时调防至关宁防线,负责协助防守。
郑兴是真定参将麾下的千总,这次就被安排负责碣石堡的防卫任务,虽然他是千总,但麾下的士兵并不多,只有区区不到六百人,其余的当然都被吃了空饷。
当初来的时候,他就非常的不情愿,因为他想参加平叛,这样才能立功,在他看来,以关宁军和边军为主力的十余万大军,平定叛乱易如反掌,他们只要跟着就有汤喝。
而且对付叛军和白莲教,怎么着也比跟鞑子对战要好一些。
结果他老大能力不够,没能争取到参加平叛的机会,反而让隔壁的保定副将高广给抢了去,他们就被调派到了关宁防线。
虽然运气运气不好,没能驻防山海关的关城亦或是南北翼城,但比起他家老大,无疑要幸运多了,他老大直接被调派到了小凌河堡,对抗鞑子的最前沿。
不过到了九月底,他就没再为这事烦恼了,因为关于平叛战事的消息陆续传回,昌乐一战平叛大军遭遇参半,损失近半,而且那个抢了他们出战机会的高广,也生死不知,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抓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