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后来又拿下大半个山东,还有山海关,明明已经有了极为雄厚的实力,可以选择称帝建国,但却没有这么做,反倒是跟明国讲条件谈判,接受招抚,在它看来这相当的不可理喻。
不过暂时对孔有德的了解,还仅限于耿仲明,王子登降将的描述。
没多久,王子登就被带了进来,见面便双膝跪地道“奴才王子登,叩见贝勒爷!”
看着这个三十多岁的汉军将了,多尔衮平淡的说道“王子登,你本为我大金过的千总,后背叛我大金转投明国,混不下去了又来投我大金国,当初大汗要降罪于你,还是本贝勒为你进言,才将你调入正白旗。你说说,本贝勒待你如何”
王子登连忙叩头道“奴才这条命是贝勒爷给的,要是没有贝勒爷,奴才恐怕没法站在这了,奴才这条命,以后都是贝勒爷的,哪怕贝勒爷让奴才赴汤蹈火,奴才也绝不说半个不字!”
“既然有这份忠心,不枉我当初救下了你!现在有个任务,想来想去还是让你去比较合适!“
“贝勒爷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奴才拼了命也要完成。”
“孔有德来了,你去见见他。”
王子登有些疑惑“孔有德他来锦州了“
多尔衮点点头道“没错,就在半个时辰前,他率领舰队从打渔港登陆,驻守打渔港的近千兵马,除了跑跑回来十几人,其余的都损失殆尽,还有我大金军的一个牛录,也折损在那了!原本现在抵达两艘运输船,也没了消息,多半也凶多吉少了!
你当初投奔毛文龙后,在东江镇与孔有德共事过,也算是老熟人,这次就担任我大金国的使者,去会会他。”
“那奴才去见了他,要跟他说些什么”
&n
第674章 皇太极
“孔将军,我是耿将军麾下的王子登啊。自元宵一别,也有近一年的时间没见过了,不知将军近来可好”
王子登一开口,孔有德才想起来这是谁。
说起来,他和王子登并不算太熟识,当初王子登是耿仲明的部下,作为内应打开了登州城门,不过正月十五刚过,就随着耿仲明一起,出发西征,后来随着耿仲明一起投奔了皇太极,他们见面的次数也就那么几次,当时耿仲明忙着扩充兵马西征,孔有德也忙着从辽东难民中招募训练新兵,所以交集不多,才一时没想起来。
孔有德有些不确定的问道“王子登,你这是替多尔衮当使者”
“没错,在下正是贝勒爷多尔衮的使者,特地前来与孔将军商议要事!”
“贝勒爷看你叫的这么顺口,是诚心实意想当鞑子的奴才”
王子登讪讪地说道“孔将军,当初投靠大金,也是无奈之举,想必侯爷也能理解。现在在下是大金贝勒奉多尔衮的使者,前来与大人议事,还望孔将军摒弃成见,也好尽快谈成事情。”
孔有德有些恼怒“别扯什么使者不使者,当初你们从莱州湾出海,被尚可喜堵住了到登州的路,无奈之下才去投奔鞑子,这我不怪你们,但你们就心甘情愿为鞑子做事情”
王子登却不急不躁的说道“孔将军,您难道忘了,当初您为何选择在吴桥起兵我们也是被逼无奈啊,当初范景文攻势凶猛,李将军已经全军覆没,尚可喜的水师又那么强大,我们没有办法才这么做的。
现在在大金,虽然我们这些汉人是奴才,日子真的比在大明好多了。在大明,我们虽然没有自称奴才,可区区一个五品的兵备道,就能把我们这些游击,参将乃至总兵,当成狗一样的使唤,跟奴才又有什么区别
在大金,虽然我是奴才,但只是贝勒爷一个人的奴才,其他人可不是我的主子。但在大明,我们可是所有文官老爷的奴才。况且,在大金国,赏罚分明,立下功劳必定有赏,不担心被上官侵吞,在大明,士兵的粮饷都发不齐,都要被上官克扣,谈何英勇作战而且,在大金国……”
孔有德愤怒的打断道“你不要再说了,现在这些情况,在山东已经不存在了,这山东现在是我孔有德说了算,朝廷管不到这来,现在山东军民百姓的日子,不是给鞑子当奴才能比的。
念在咱们当初一起起兵的份上,我可以给你们一次机会,包括你王子登,还有耿仲明,陈光福,魏望侯,连得成等所有人,只要愿意反正归来,你们就还是我孔有德的兄弟,倘若不然,以后战场想见,你我就是敌人了,到时候就是刀兵相见,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没想到王子登却不为所动“侯爷的话,我会转达给耿将军和其他人的,不过他们作何选择,就不是我能干涉的。至于在下,现在不是叛将王子登,而是使者王子登,还希望侯爷摒弃个人恩怨,商议一下正事!”
“机会给你们了,珍不珍惜就看你们自己的,现在谈正事。你就明说了吧,多尔衮想干什么”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既然王子登铁了心的要当鞑子的奴才,孔有德也不强求,而且事儿也强求不来,只能看他们自己的觉悟了。
随后,王子登说出了多尔衮的想法“贝勒爷希望,能够跟孔将军结成联盟,双方互利互惠,我们大金国出产东珠,人参,貂皮,虎皮,海东青等诸多奇珍异宝,可与孔将军贸易。而且贝勒爷听了我们的描述,对孔将军极为欣赏,所以想约定时间,双方见个面,
“哦他多尔衮什么时候能做皇太极主了他这样私自见我这个敌人,就不怕皇太极宰了他”
“将军有所不知,我家贝勒爷现在是正白旗的旗主,拥有三十五个牛录,除了比不上汗王的两黄旗,比其他各旗都要多,麾下勇士过万,即使是汗王,也对我家贝勒爷礼让三分。此次松山堡以南的所有军务,由贝勒爷全权负责,所以这个主,贝勒爷还是做得的。”
孔有德却无情的嘲笑道“这个多尔衮,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他在皇太极眼里是个人物,在我眼里,他什么都不是。他是有正白旗,区区一万兵马罢了,本将军麾下何止十万大军就他多尔衮,想见我想和我天策军结盟一个连亲妈被人杀了,还要给杀母仇人效力的家伙,他也配跟我平起平坐的谈判”
“你回去告诉多尔衮,这事儿要是皇太极亲自来,还有的商量,他多尔衮不够这个资格。”
得到孔有德的回复之后,纵使多尔衮是个理智的人,也快被气炸了,忍不住破口大骂了几句。
不过他是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没有贸然领兵前往进攻,他知道孔有德不是莽夫,否则也没法在明廷的进攻下掌控整个山东,如果没有完全的准备,他绝不会贸然登陆打渔港。
而且孔有德之所以摆出这样的态度,摆明了是激怒他,挖好了陷阱等着他去跳呢,要是多择或者阿济格遇到这事儿,说不定还真就上当了,毕竟母亲的死,是他们三兄弟的伤心之处。
此外,跟着王子登一起去的,还有他的几个亲信,虽然没有探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但那三十多艘战舰他们可是看的清清楚楚,虽然看不清楚具体的火力配置,但他知道这些战船的火力相当强大。
之前那十几个溃兵的汇报,他就感觉是真的,只不过为了确认容易,打了败仗故意夸大敌人实力的做法,不单单大明有,他们大金国也存在。
如此说来,天策军一轮炮击干掉他们一半的人,那么天策军的火炮应该不下两百门,而且红衣大炮这种重炮,估计也有四五十门,这个时候贸然率军进攻,估计伤亡会很惨重。
但就这么置之不理,也不是个办法,打渔港距离松山堡不过二十多里,距离锦州城不到五十里,倘若让他们继续北上,会对围攻锦州的行动造成很大的妨碍。
思虑片刻,他绝对不管这档子事儿,把这个烂摊子抛给皇太极,让他这个大金国的大汗伤脑筋去,至于自己,顶多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职责,保存正白旗的实力才是关键。
当年母亲阿巴亥是怎么被皇太极逼死的,他可清楚着呢,要是当时自己也有现在一样的权利,绝对能够护卫母亲的安全,所以他极为害怕失去手中的权力。
“孔有德率军在打渔港登陆多尔衮是干什么吃的,连一个港口都守不住”
接到多尔衮发去的情报,皇太极也是大吃一惊,连同代善,蒙古尔泰,阿济格等高层也大吃一惊。
不是吃惊天策军敢进攻他们,而是天策军的速度,天策军拿下山海关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对于这种大规模的行动,没有两三个月的筹备是不可能的,然而
第675章 挑衅
“大人,鞑子来了!”
孔有德正百无聊赖的查看着修建的阵地,几名骑兵如同一道烟尘般,飞速奔回,将鞑子出击的消息带了回来。
“总算是来了,这多尔衮还真沉得住气啊,他们来了多少人”
一听鞑子出动了,孔有德顿时来了兴致,做了这么多准备,要是鞑子不来,那他岂不是白忙活了
传令兵却摇摇头“大人,不是多尔衮的正白旗,是镶黄旗和镶红旗。”
“哦镶黄旗来了,不会是皇太极亲自来了吧”
“那倒不是,这次鞑子的主将是岳托,皇太极二哥代善的大儿子,副将是代善三儿子萨哈,还有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
“他们一共出动了多少兵马”
“根据他们的旗号和观察到的兵力,初步判断部下两万人,其中建州鞑子大概在八千左右,蒙古鞑子有五千人,其余的都是汉军旗和朝鲜兵。”
“两万我的天呐。”
此时,一个惊恐的声音响起,孔有德不由得鄙视的看了他两眼,然后吩咐道“那你继续去探查,有什么新的消息立马汇报。还有,一定要注意多尔衮的动向。”
“遵命!”说完便离开了。
而孔有德则鄙视的看了刚才的惊呼的那个人,这要是天策军的人,保证军法伺候了,未战先怯,可是大忌。
不过孔有德也没打算处置他,因为这人不是天策军的兵马,而是祖大寿麾下的千总何文昭。
何文昭原本驻守在锦州西南七十里的塔山堡,麾下八百多战兵,扼守锦州到宁远的交通要道,多尔衮派了近千人猛攻,其中包括两个牛录的鞑子,虽然攻不下塔山堡,但逼得何文昭根本不敢出城。
而孔有德看到多尔衮迟迟不来进攻,觉得对他的刺激不够,索性就再刺激他一下,命令张大虎率领突击队的两个大队,去解决围攻何文昭的鞑子。
当时是夜间,鞑子并没有太多的防备,只是听说有一股敌人攻击了打渔港,胜仗打惯了他们,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也只是做了有限的布置,最后还是被张大虎解决掉了那些斥候,成功摸到营寨附近。
先是利用炸药包投射器,直接抛射了三十多发炸药包,直接就让营地内的鞑子炸了锅,趁着营地内的混乱,张大虎直接率军杀入,整个营地内乱成一团。【#¥ …最快更新】
就算是以鞑子的军纪,这种黑夜中的混乱,也是无力回天,毕竟敌人已经打进来,营地内的士兵四处乱窜,根本分不清有多少敌人,有些太过紧张的,或者夜晚实力底下的,甚至把友军当成敌人攻击,进一步加剧了混乱。
当时张大虎率军在鞑子营地内展开屠杀,塔山堡内的何文昭也被惊醒,发现鞑子营地居然被人攻破。
不过这何文昭虽然有些胆小,但相比于其他明军,还是有些担当的,看到鞑子被这股来路不明的兵马杀的大败,他也下令率军出城,痛打落水狗。
原本张大虎没指望城内的明军帮忙,没想到何文昭居然主动出城,他也派人传令,让何文昭带人在外围堵截鞑子溃兵,鞑子营地内的战事就不用他插手了。
一战下来,整个营地内的鞑子,除了一开始逃掉的五六十人,其他都被斩杀或者俘虏,其中就包括那两个牛录的鞑子。
而何文昭担心这次消灭两个牛录的鞑子,会招来多尔衮的疯狂报复,毕竟他的塔山堡,可不如松山堡坚固,万一多尔衮把整个正白旗调来,他只有等死的份。
于是他放弃塔山堡,跟随张大虎到天策军的营地,反正他在塔山也起不到扼守交通要到的作用,继续留在那里也没什么意义。
而现在,看到营地内的天策军只有四千多人,配上他带来的兵马也只有五千多,而鞑子有两万大军来袭,其中还有二十五个牛录的真鞑子,他都有些后悔跟着张大虎过来了。
对于何文昭,孔有德观感还是不错的,能够主动出击,已经超越了一多半的明军将领了,至于害怕,那是肯定的,现在让他离开也不现实,还不如老老实实呆在营地,做些打杂的工作。
之后的一段时间,关于鞑子的动向,被源源不断的送到孔有德手中。
午时刚过,一股漫天的烟尘便出现在地平线上,同时地面也隐约传来震感,天空甚至都有些黯淡,颇有意思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很快,数不尽的镶黄旗和镶红旗旗号,出现在视野之中,其中还有两杆大纛,根据何文昭的描述,这应该就是镶黄和镶红两旗的旗纛,也就是说,情报没有错,这两旗的旗主都来了。
渐渐的,在这些旗号的飘扬下,数不清的鞑子骑兵和蒙古骑兵,后面紧跟着的是大股的鞑子步兵,汉军旗,还有朝鲜仆从军,真是颇为庞大。
说起来,这算是天策军第一次跟鞑子正面交锋。
虽然在铁山和义州,折损在天策军手里的鞑子已经超过两千,但那都不是正面作战,而是靠着水师的强大火力,对其逐个歼灭,而且还是战力垫底的镶蓝旗,这一次来的才是正主。
虽然现在还没有分上三旗和下五旗,但八旗之间的实力差距还是有的,最强的是正黄旗。
努尔哈赤没死的时候,皇太极就是正白旗的旗主,死后皇太极继位,便把自己的正白旗,还有杜度的镶白旗,都改名为正黄和镶黄,而多尔衮三兄弟的两黄旗,则改名为两白旗,只是名字互换,人还是那些人。
这些年来,皇太极一直在加强两黄旗的实力,现在正黄旗的牛录不是二十五个,而是足足四十五个,镶黄旗也有三十五个,阿巴泰的镶蓝旗只有区区十九个牛录,作为皇太极的嫡系兵马,正黄旗一般都是随他行动的,所以这次派豪格的镶黄旗来。
在正黄旗之下的,就是正白,镶黄和镶红三旗,而这里面又以多尔衮的正白旗最强,镶黄和镶红能派到第三和第四的位置,可以代表八旗的真实水平。
天策军的战士们在紧张备战,何文昭也没闲着,虽然内心还是有些恐惧,但他不是笨蛋,既然孔有德这个天策军的头头都没有离开,证明他们心里肯定是有地的,而且能够在昌乐之战取胜,他们的势力肯定不若。
而且他还看到海里的那些大船,虽然没看到火炮,但打听一下,还是能知道这些战船的火力的,说不定天策军还真能干的过这些鞑子。
所以,何文昭也主动找到孔有德,希望能分配一些任务,到时候还可以混点功劳,捞点首级,不然什么事儿都不干,人家怎么可能照顾你一个外人。
看到何文昭如此积极主动,孔有德也给他安排了一些任务,那就是看守俘虏,现在营地内的俘虏接近千人,肯定要分出一些人手看押,免得闹出乱子,但这样就会浪费兵力,反正何文昭麾下的兵马水平一般,不如把这个任务交给。
对于这个安排,何
第676章 多尔衮是个懦夫
他们的准备很迅速,没多久便在豪格麾下的一个甲喇长苏尔东阿的率领下,策马奔向对面的天策军阵地。
苏尔东阿率军一路策马狂奔,迅速接近第一道防御工事,一道跟胸口差不多高的土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