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三天前击败堀尾三之助后,他们作为战事不利时的撤退手段,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于是就按照原计划,率领着分舰队,去了广岛港口,运送外籍军团过来。

    原本的外籍军团,名义上是有两个师,但实际上每个师只有一个营,加起来一共才只有两个营,而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在庞国兴的手上,扩编到五个营的规模了。

    打下城之后的这大半个月时间里,庞国兴虽然没有继续参与战斗,但也没闲着,他忙着扩充外籍军团的兵力。

    灭掉广岛藩和长州藩之后,俘虏的士兵就两万多人,庞国兴就有了足够的兵源,用于外籍军团的扩编。

    毕竟这些士兵原本是敌人,所以必须的慎重,现在的条件不够,像以前那种,集中在刘公岛进行洗脑式教育和训练的办法,暂时肯定是行不通的,不过必要的筛选还是要做的。

    所以,为了保证这些士兵的忠诚度,庞国兴特地想了个办法,那就是连坐制。

    外籍军团中原本就有不少长州兵,去年跟着刘香的舰队打登州府的时候被俘虏,后来又被改造成东洋营,也就是现在的外籍军团。

    而这些士兵,现在都是天策军忠诚的战士,他们每个人都认识一些长州藩的俘虏兵,这一点就可以好好利用。

    庞国兴就安排他们自己动手招收士兵,能招多少,就给什么官,招到十个人他就能当什长,招到五十个就能当小队长,原本就是军官的,看自己部下的工作情况如何,比如原本是小队长,底下的士兵一共给他招收了一百五十人,他就能荣升中队长。

    当然,有好处就有坏处,虽然他们升官方便了,但出了事情就得他们负责,如果出现新招收的士兵叛逃的情况,那么直接追究相关的负责人,也就是连坐。

    这样一来,他们就必须的上心,严格审理,同时保证自己麾下士兵的忠诚度,不然就会连累到自己。

    虽然也有少量士兵担心会被连累,从而不敢招募新兵,但大部分的士兵都有向上奔一奔的念头,所以特别的积极主动。

    单单在城,通过这个法子,庞国兴就弄到了四千新兵,直接扩充了两个营,广岛藩溃兵的招降工作还在进行当中,现在只扩充了一个营,预计还能扩充一个营。

    按照孔有德的计划,这个外籍军团,未来不单单有日本人和朝鲜人,还会把虾夷人,荷兰人,西班牙人等加进来,当然前提是得击败并俘虏他们。

    而现在,外籍军团新任第三师师长福田康夫,则带着自己麾下的一个营,来到了姬路城,开始对这些张大虎俘虏的这些溃兵进行整编工作。

    福田康夫在攻克城的行动中立下大功,斩杀毛利秀就,快速解决战斗,同时还劝降了很多长州藩的守军,所以才被从大队长晋升为营长,事实上他的功劳要更大一些,但还不够当师长,孔有德一寻思,干脆就当立个榜样吧,激励其他人也努力奋斗,给了他个师长的位置。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能从一个小小的武士,成为师长级别的将领,让他更加坚定了跟随天策军走下去的决心。

    不过,他虽然是师长,但暂时手底下只有一个营,能掌控多少兵力,就看他自己能在姬路城这招收多少俘虏兵了。

    所以,福田康夫对这事儿非常上心,登陆之后,安排营地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工作,从这接近七千俘虏中,甄别挑选出合格的士兵,加以整编,张大虎也遵照孔有德的命令,对他的行动进行配合,毕竟现在俘虏都是他看压着在。

    福田康夫和张大虎忙着处理俘虏的时候,姬路城内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氛,四天前他们出动六千多兵马,面对只有两千人的敌军,大败而归,最后只逃跑了五百多人,连一成都不到。

    而今天,他们有亲眼目睹了杉原重长的战败,也是接近六千人的兵力,就这么被敌人摧枯拉朽的击败了。

    雪上加霜的是,原本两千多敌人他们都打不过,现在敌人又增兵两千,他们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

    现在,城内已经是一片惶惶不安的情绪,每个人都担心敌人会突然开始攻城,然后他们惨死在敌人的炮火之下。

    而作为姬路城主的本多忠刻,同样的心情急躁,现在他最迫切的,就是考虑怎么才能活下来。

    明军的厉害,早在第一天他就领略过,所以才选择严防死守,前几天堀尾三之助来了,他好不容易看到点希望,结果不到半天时间,就变成了绝望。

    今天杉原重长又带了接近六千兵马来了,没想到败的更快更惨,如果敌人来攻城,就凭城内的这点兵力,想要守住根本就不可能。

    本多忠刻冥思苦想破局之法的时候,一个武士拿着一支箭走了进来,说道“主公,刚刚一名敌兵来到城下,然后朝城头射了一箭,什么都没说便走了,这就是那支箭”

    他接过这支箭,掂量一下,发现重量有些不对,拔出武士刀将箭杆切开,果然发现里面有一张被卷起来的纸。

    打开之后,发现是一封信,而且就是写给他的,不是给其他人的,查看了信中的内容之后,他顿时激动起来。

    四下查看了一下,他又扭头向这个送箭来的武士郑重的问道“这支箭可有其他人看到”

    这个武士说道“主公,看到这支箭的,只有十多人,都是我们的人,没有外人”

    听到这,本多忠刻稍微放心一些,他是担心被堀尾三之助的人看到,哪怕遭遇惨败,堀尾三之助的实力还是比他强,万一对方起了疑心,他的处境可就不妙了。

    这封劝降信,确实是张大虎写给本多忠刻的,内容也不复杂,张大虎在信中表示,只要本多忠刻愿意打开城门,向天策军投降,可保他和他的家人性命无忧,如果能够协助天策军干掉堀尾三之助,外籍军团给他留了个大队长的位置。

    这样的条件,并不算多优厚,他好歹也算是一方诸侯,麾下的兵马也不止两千,还有两千被太田资宗顺道带到冈山去了,让他变成一个统帅几百人的军官,这差距确实有点大。

    但就他目前的处境而言,能够这样的结果,已经算是不错了。

    不说别的,城内的近千残兵,只有不到三百人是他的,其他的全在几天前的那场战斗中损失掉了,死撑下去人头能不能保住都两说。

    至于弃城而逃,根本就不现实,想在天策军眼皮子底下开溜,根本就不可能,就算是侥幸逃到大阪,松平信纲会饶了他

    思虑了足足半个时辰,本多忠刻才算是拿定主意,向天策军投降,不单单是为了活命,也为了自己的家人。

    他作为姬路城主,从父辈开始就居住在这里,一旦城破,自己和家人都难以保全,投降了起码还有条活路,至于像杉原重长一样剖腹自杀,他做不出来。

    随即,他派亲信趁着夜色缒城而出,表示愿意向天策军投降,他将在子时五刻打开西城门,但他手头的兵马不多,希望天策军入城之后能够快速解决掉堀尾三之助的残兵。

    同时告知了他的官厅位置,希望天策军能够保证他和他家人的安全。

    得到消息之后,张大虎立马忙活起来了,他相信本多忠刻不敢耍花招,而且只要城门被打开,就算是本多忠刻玩诈降,他也有信心拿下姬路城。

    子时五刻,约定的时间,姬路城的西门被缓缓打开,护城河上的吊桥被缓缓放下。

    然后,早已等候多时的两个大队的突击队战士,迅速顺着吊桥和城门,进入城内。

    果然,本多忠刻没有耍花招,按照大部分士兵留守营地,只派出一支二十人的小队,为天策军指引方向。

    在他们的协助下,两个突击队分散攻击,迅速攻克了堀尾三之助的营地,并控制了其余两个城门。

    不到两炷香的时间,姬路城易主,堀尾三之助被活捉,所部残兵或被射杀,或被俘虏,无一幸免,整个战斗过程迅速而麻利。




第732章 自信的阿部忠秋
    张大虎和福田康夫顺利完成任务,开开心心的修整的时候,冈山的太田资宗已经坐不住了。

    而得知杉原重长也被明军击溃了,在冈山城跟朝鲜军队对峙的太田资宗也开始有些恐慌了,原本以为杉原重长和大阪来的援军,两边夹击,不说能够全歼敌军,至少能把敌人赶下海。

    万万没想到的是,松平信纲居然派了堀尾三之助这个愣头青,被敌人挑衅一番就忍不了了,不等杉原重长率领的兵马抵达完成合围,居然主动出城发起进攻,结果以七千兵力,败给了只有己方三成兵力的敌人。

    而后他只能催促杉原重长发动进攻,不然继续耗下去,他们可耗不起,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叮嘱杉原重长一定要稳重,站前做好周密的安排,结果真的开战之时,也败在了敌人手上。

    现在他手头的粮食已经不多了,本来就只带了二十天的粮食,行军花了几天时间,这又被堵截补给线堵了十二天,虽然当地有一些存粮,但加起来也就只够大军五六日的需求。

    继续等下去,只能是等死的份,等到粮食消耗完,都不需要敌人进攻,他们自己就崩溃了。

    至于率军杀回去,打通补给线,也不现实,如果派回去的兵多了,防守的兵力就减少了,郑蕴还在持续增兵,很容易就被找到漏洞,指派少量的兵马回去,估计也会落得杉原重长和堀尾三之助一样的下场。

    所以,他最终决定了,趁着敌人还没有彻底完成包围圈,抢先突围。

    至于水军,他已经完全不指望了,这些天来,海面上跑来跑去的都是明军战船,一艘幕府的船都没有。

    甚至连四国和九州各藩水军的船,也都是一艘没看到,他甚至怀疑,明军战船已经消灭了各藩的水军,否则靠着水军运送一些粮草过来补给,他们也能继续支撑下去,然而一艘船都没看到。

    不得不说,作为德川幕府的老中,此次战争的副将,太田资宗还是合格的,他这一手安排,的确是目前最佳的选择。

    就算他率军大举来攻,张大虎也丝毫不虚,有了福田康夫的到来,再加上对俘虏兵的整编,他们的兵力大为提升,等到太田资宗从冈山杀回来,他们起码有六七千人的兵力,又是防守战,他太田资宗能带多少兵马前来

    有郑蕴带着朝鲜军队虎视眈眈,谅他也不敢调动太多兵力,否则正面被突破后,他们就算打通补给线也没意义。

    事实上,早在得知明军登陆姬路城地区的时候,太田资宗就意识到了危险,松平信纲还没下令的时候,他就果断派出杉原重长增援姬路城,保护后勤通道。

    而堀尾三之助战败的同时,他就开始着手这第二套方案,全把希望寄托在杉原重长身上是不可取的,万一杉原重长没能完成任务,和堀尾三之助遭遇失败,他们立马就会陷入断粮的境地,所以他当时他已经开始部署,向北方调动军队了。

    趁着敌人在播磨北部,以及但马的兵力还不够,防御还不算完善,分散突围出去。

    否则,掌控海面的敌人利用战船,运输更多的兵马加强但马和播磨北部的防守,他们真的有可能被困死在这,没有足够的粮食,短时间又没办法突破敌人的封锁,到时候也是溃散的结局。

    趁着手头的粮食还能支撑几天,还能在从当地百姓手里搜刮一些粮食,太田资宗非常果断的开始了撤退行动。

    至于那些百姓没了粮食,还能不能活下去,他完全不在乎,只要他能率军突围,这些百姓的死活与他何干。

    所以,在得知杉原重长战败的一个时辰之内,他就做出了突围的决定。

    按照他的计划,他把手头的幕府军,以及尾张军沿着美作,因幡,但马,丹波的分散撤退,先撤回大阪再说,相信松平信纲和德川家光也不会怪罪他。

    甚至,未能能够成功撤退,他都没有将撤退的计划告诉地方大名,借口说是去防备石见银山,那里还有三百多万两的存银,不能让敌人抢去,而且大阪方面的援军已经出发,让他们务必坚守。

    底下的大名当然不傻,但他们现在防守的就是自家的领地,如果一起跟着撤退,就意味着放弃对领地的所有权,等到战斗结束后,以德川家光的秉性,绝对会剥夺他们的领地。

    况且,对面的朝鲜军队不是傻子,一旦发现他们撤退,绝对会像疯狗一样杀进来,到时候他们都得玩完。

    所有,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下,继续坚守,撑到大阪方面的援军抵达,至于粮食,继续搜刮百姓就是,他们的死活并不重要。

    然而,他们期盼的从大阪方面增援的兵马,已经不可能来了。

    在张大虎连续击溃两股增援姬路城援军的同时,孔有德可没闲着,他在忙着对付敌人的水军。

    张大虎带着两个营的突击登陆姬路城的时候,孔有德也把剩余的战舰一分为二,李天刚带着第三舰队一半的战船,在丰后水道,下关海峡之间来回出击,消灭一切试图进入濑户内海的各藩水军。

    天策海军战船配备的云龙炮,根本不是这些几乎没有火炮的敌船可以应对的,即使是近距离的跳帮战,随船行动的突击队在也能轻易击败敌人。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天来,太田资宗一艘己方的战船都没看到的原因,所有试图增援的战船,都被李天刚消灭或者打跑了。

    于是,九州和四国各藩水军只能放弃从这处进入濑户内海,继而转道四国岛南部海域,顺着纪伊水道水道,进入大阪湾,同幕府水军汇合。

    而孔有德,则率领第一舰队主力,与集结在大阪湾的敌人水军主力,展开了一场决战。

    事实上,早在十天之前,孔有德就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发动攻击,而是继续等待,等着敌人的水军都集中起来,一次性解决,免得还要一个一个的去打。

    这段时间,主力舰队一直都停靠在淡路岛的西侧,只派出少量战船监视敌人战船,如果有敌人试图从大阪湾进入濑户内海,也将被消灭掉。

    派出去的几支侦查船队都杳无音讯之后,作为水军侍大将的阿部忠秋,也停止了侦查行动,继续等待各藩水军的集结,到时候一鼓作气,全军压上,彻底消灭敌人所有战船。

    六月二十五日,水军已经集结的差不多了,阿部忠秋在松平信纲的命令下,率领所有水军战船,从大阪港启程,向濑户内海进发。

    刚刚启程没多久,他们就遭遇了天策海军的战船,不过还是那几艘用于监视他们的战船,不过吨位都不大,都是三号福船。

    不过,即使是这样的吨位,相比于幕府水军的战船,已经算得上是大船了。

    阿部忠秋正在与部将们商议接下来的战斗部署,按照他的想法,在击退明军战船之后,直接从姬路城登陆,消灭上岸的敌人,然后再控制下关海峡,从下关登陆,围歼敌军,继而掌控对马海峡,切断朝鲜人的退路,全歼九州岛上的朝鲜军队,他甚至还想率军杀向朝鲜本土。

    没错,他就是这么的自信,相信能够在海战中,击败天策海军,然后一举奠定胜局。

    而他的依仗,当然是麾下这支庞大的舰队。

    他麾下的这支舰队,足足有六百五十多艘船,集中了幕府水军的绝大部分战船,还有萨摩,纪伊,水户,熊本,土佐等大大小小二十五家大名的水军,而且配备了接近两百五十多门的国崩,已经是各家大名和幕府能拿出来的大部分重武器了。

    要是孔有德知道阿部忠秋的想法,估计肚子都会笑痛,他们虽然有使用火器,但思维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
1...207208209210211...2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