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虽然这些船击溃了正在围攻他们的郑军战船,帮助他们成功突围,但普特斯曼并没有掉以轻心,他是海战老将,虽然远处看去,这些战船和他们的盖伦船差不多,吨位也相仿,但总给他一种怪异的感觉。
比如那两轮并未见过的武器,在他们东印度公司中还未出现过,而大量使用开花弹,也不属于他们的习惯。
尤其是在距离更近一些之后,看的更清楚之后,他发现这些船的细节方面,包括船舷的高度,战舰布局,火炮的口径,甚至侧舷的炮窗数量,都与他们的战舰有所不同,而且也少了很多装饰品,哪怕上面悬挂着他们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旗帜,士兵和水手的服装也差不多,但它可以断定,这些都不是他们的船。
至少,不属于他们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
所以,他下令让舰队向南移动,和增援战舰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放下两条舢板,去往增援舰队,询问他们是从哪来的,长官是谁,此行的目的等等,明确其身份。
事实上,他心底里面已经有了一个隐隐的预测,这支突然出现的舰队,就是明国北方的那支天策军。
六月底的时候,德川幕府曾发来求援信,称遭受明国的入侵,并且明队拥有一批强大的战舰,外形和东印度公司的战舰很像,而且火力极其凶猛。甚至强于东印度公司的主力战舰。
他们幕府虽然战船很多,但难以抗衡这等巨大的战舰,所以希望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遣战舰北上日本,帮助德川幕府消灭明国战舰,并许诺了不少好处。
普特曼斯当时急于逼迫明国开放海禁,而且认为德川幕府有夸大其词的嫌疑,所以暂时推脱了,准备先搞定郑芝龙和福建方面的明军,再去帮助德川幕府解决困难。
现在看来,德川幕府的求援信,恐怕并没有夸大其词,上面对敌人战舰的描述,也都是真是的。
联想到去年刘香派出去的一支舰队,进攻山东,最终杳无音讯,以及郑芝龙的一支舰队,在长江口被歼灭,都表明,这支明国北方的军队,拥有一支实力不弱的海上力量。
再加上徐文仪这个人的存在,当初普特曼斯想要抓到他,借此来威胁他的老丈人,结果刘香办事不利,在浙江海面发现了徐文仪的船队,一路追击到山东,结果还让人给跑了。
以徐文仪的水平,有强大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一年多的时间弄出一支此等规模的舰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到这种可能,普特曼斯后背直冒冷汗,如果真的是这样,他的生命,可能就要终结于此了。
天策海军这边,对于普特曼斯的戒备,徐文仪也已经察觉到了,不过并没太当回事。
战局到了现在的地步,普特曼斯已经回天乏术了,除非他现在和郑芝龙联合起来,才能够跟天策海军有一战之力,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双方从清晨大战到现在,都接近四个时辰了,死伤的士兵,损毁的战船不计其数,而且郑芝虎还挂在密德堡号的主桅杆上呢,哪怕普特曼斯亲自去找郑芝龙求和,郑芝龙也会先宰了他。
没多久,天策海军舰队,沿着自动向西的直线,来到了郑芝龙和荷兰海盗联军的中间,两侧的火炮,都已经从炮窗中伸展出来。
“左舷,攻击荷兰人以及海盗船”
“右舷,攻击郑芝龙舰队”
“全力开火”
在徐文仪的一声声命令下,十五艘战舰,左右开弓,向两侧的敌人猛烈开火。
无论距离哪一方,都有超过三里的距离,但炮弹依旧像是长了眼睛一般,呼啸着砸向两侧的敌军战舰。
只要被炮弹命中,开花弹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直接将周围的一圈敌人掀翻,并且对船体造成一定的破坏,甚至引起火灾。
这一场大战,完全成了天策海军的表演。
从天策海军的第一发炮弹飞出炮膛,普特曼斯的心也彻底凉了,最后的一丝侥幸也被打破,他的猜测是正确的,这些所谓的援军,真的是那支天策军的舰队。
现在的处境,可以说是才出狼窝,又入虎口。
这些打着他们东印度公司旗号的敌人,明显要比郑芝龙他们更厉害,别的不说,就这十五艘盖伦船,就证明他们自己拥有造船能力,除非他们能神不知鬼不觉的从英格兰人手里买十五艘,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毫无疑问,这支舰队,就是属于明国北方的那支天策军的,而这些盖伦船,应该就是在徐文仪的指挥下,由明国人建造起来的。
而他们出现在战场上的时机,正是双方打得最为惨烈的时候,以及悬挂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旗号,说明他们并不是偶然出现在这里,而是早有预谋的。
“这些都是敌军”
“撤退,全体撤退撤回热兰遮城”
普特曼斯甚至都没有下令还击,直接大吼着下达了撤军命令,四艘战舰得到命令之后,没有任何犹豫,调整风帆,加速逃离。
至于刘香的那些战船,他现在已经管不着了,干脆就让他们留下来当替死鬼得了,总比大家一起死在这里强。
柯尼斯那边的三艘战舰,以及李国助的那些海盗船,能不能逃回去,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看到红毛援军突然对着他们开火,普特曼斯也是掉头就跑,刘香就算再蠢,也意识到情况不对,这些根本就不是红毛援军,而是打着红毛旗号的敌人。
而且他也和普特曼斯一样,很快就意识到这支舰队,就是天策军的。
目前来看,从北边来的,同时跟郑芝龙和自己都有仇,而且有能力,有技术建造这种大型夹板船的,只有天策军一家。
毕竟徐文仪在山东,有这家伙在,他们造一些大夹板船不足为奇,而且他还听说,去年郑芝龙在长江附近损失了一直舰队,郑芝凤都差点回不来,他们也有跟郑芝龙开战的理由。
第754章 热兰遮城
他们这次,就是奔着寻仇来的,而且是早就计划好的,趁着他和李国助,红毛,和郑芝龙以及福建水师打的如火如荼,一举杀出,把所有人都消灭掉。
一想到招惹到这么强大的对手,刘香也是后悔不已,不过现在已经来不及后悔了,现在普特曼斯都跑了,他留下来必死无疑。
所以没有任何犹豫,立即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不过,他并没有选择跟着普特曼斯一起逃跑,那是取死之道,他的船跑的可没红毛的船快,如果跟着红毛一起逃,就成了红毛的替死鬼,天策军一旦追上来,他们肯定比红毛先死。
所以,他选择向西南方向逃跑,他虽然没有固定的老巢,但在广东海面有几个岛屿的地盘,到了广东,他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一次虽然亏损了不少人手,但战船方面损失不大,张永产和高应岳的临阵脱逃,让他得以俘获了十几艘没来得及逃跑的明军战船,只要有船,不愁招不到人。
只要和红毛分开逃跑,天策军很大概率不会过来追自己,就算来也不会全部战舰一起上,毕竟红毛的威胁大多了,他们肯定会优先对付红毛,而且还有郑芝龙在,他们就十五艘船,分兵可是大忌。
说起来,刘香的计划确实不错,是基于目前局势,能够做出的最佳决策,可惜的是,他并没有能够掌握全部的战场情况,所以这个决策,根本就行不通。
在普特斯曼和刘香沿着不同得方向逃跑之后,徐文仪没有犹豫,直接从舰队中分出四艘战舰,一艘文登级,三艘威海级,由韩松率领,追击刘香。
而普特曼斯那边,则是完全放任不管,一艘追击的船都没有。
看到这一幕,刘香不由得破口大骂“草你老母的徐文仪,放着红毛不去追,偏要跟老子过不去等老子过了这个坎,一定亲自把你的头拧下来当夜壶”
虽然嘴上破口大骂,但刘香一刻也不敢停下脚步,哪怕敌船只有四艘,但万一被缠上,以他跟徐文仪之间的仇恨,绝对是有死无生,而且还是极为凄惨的死法。
而普特曼斯,看到敌人分兵去追刘香,也稍稍安心一些,看来这股敌人,跟刘香之间的仇怨不小,放着他们不管也要去干掉刘香。
既然如此,就让刘香吸引火力,他们也好从容撤退。
由于他的四艘战舰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在最开始的快速逃跑之后,为了防止战舰解体,他不得不放慢航速,经过接近四个时辰的航行,他们终于在月光的照耀下,抵达了澎湖海域,没有敌兵追上来,他们索性就找了个避风的海湾,先修整下来。
一夜无事,第二天一早,舰队再次启程,航向热兰遮城。
然而,又经过两个多时辰的龟速航行,当他们抵达热兰遮城外围的时候,却赫然发现,热兰遮城的外海上,出现了一支舰队,包括两艘大型盖伦船,七艘中型盖伦船。
普特曼斯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九艘盖伦船里面,除了其中三艘是他们自己的战舰,其余的六艘,和那支假扮援军的舰队,是完全一样的。
也就是说,这支舰队,也是敌人的。
最让他揪心的是,热兰遮城外面的战斗痕迹,以及那些根本不属于东印度公司的旗帜,都表明着一件事情热兰遮城被攻陷了。
普特曼斯的判断没有,热兰遮城,确实已经被攻陷,而且是被李明达率领的天策海军,以及何星率领的天策陆军,齐心协力攻克的,而挡在普特曼斯面前的,自然是天策海军的第四第五两支主力舰队。
事情还得昨天清晨说起,当时已经从平潭岛启程的天策海军,从侦查船获知郑芝龙已经倾巢出动的消息后,孔有德便开始了分兵行动。
由李明达和郭怀一,率领第四和第五两支舰队,外加三十艘运输船,扑向荷兰人的大本营,热兰遮城。
海上的战斗,由李明达担任总指挥,虽然郭怀一的经验更为丰富,但毕竟他原本是刘香的部下,这种关键时刻,还是得慎重点。陆地上的战斗,则东江军团第二师的师长何星担任,海军负责为他们一定的炮火支援。
这次本就是冲着斩草除根的目的来的,无论是荷兰人的老巢热兰遮城,还是郑芝龙的老巢中左所,以及家人居住的南安县安平镇,孔有德都做了相应的部署。
进攻热兰遮城的队伍中,一共带了足足四个营,除了一个营的突击队外,还有三个陆军营,分别来自独立军团,东江军团,以及第四军团。
不过,对于这次攻势,何星并不打算采用传统的强攻,而是用计策,引诱敌人主动出击。
毕竟这一次的敌人是荷兰人,而且热兰遮城,也不是那么好拿下的。
热兰遮城,始建于天启四年,当时澎湖海战结束,荷兰人在澎湖的贸易据点被摧毁,便来到了东番岛南部,在一年前建立的砦城旧城址上,重新建立了这座规模宏大的热兰遮城。
直到去年,第一期的建造攻城才算基本完成,成为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同时东番岛,以及对东亚贸易的总枢纽。
这座热兰遮城,其实并没有建立在东番本岛上面,后世的台南近海处,有一连串的沙洲,这些沙洲围成一圈,内部则被称为台江内海,沙洲之间只有数条海道连接,不过大多都很浅,大型船只难以通行,只有一条大水道,可以供大型船只通过。
于是,荷兰人就把热兰遮城,建在这个大水道南边的沙洲上,能够牢牢的控制住这条大水道。
荷兰人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有很多考量的,其一,热兰遮城建在沙洲上,靠近外海,贸易补给都相当方便,第二,内部的台江内海,都是一座上好的天然良港,能够供数百艘船只停泊。
再者,这台江内海就相当于一座天然的护城河,想要从陆地上攻打热兰遮城,必须得度过这片台江内海,所以就算东番的原住民造反,想要攻打热兰遮城,也构不成什么威胁。
至于海上的敌人,荷兰人引以为傲的就是海军,除非敌人能够歼灭他们的海军,否则也不可能登陆攻城。
不过,如果你认为只要击败荷兰海军,登上热兰遮城所在的沙洲,这座城池就唾手可得,那就大错特错的。
因为,这座城池,是这个时代,防御能力最为强大的堡垒菱堡。
对于这菱堡,天策军不但见过,而且自己也有,就是鸭绿江西岸,九连城一带由徐文仪负责主持修建的菱堡,让鞑子吃了不少苦头。
而何星作为东江军团的师长,九连城的菱堡建成之后,他就负责这些菱堡的防务,从他入驻之后,鞑子获知消息九连城被攻占后,便展开了对九连城的菱堡展开进攻。
虽然数次进攻的规模都不大,但几场战斗下来,鞑子死伤六七百人,自此以后,鞑子再也不敢主动进攻菱堡,付出了这么多人的代价,连菱堡的墙边都挨不到。
而驻守菱堡的东江军团士兵,伤亡只有区区五个人,让何星对菱堡的防御能力有了直观的体会。
九连城的菱堡,相比于热兰遮城,规模上没得比,前者长宽也就四十到五十丈,而热兰遮城,宽度都接近两百丈,长度更是接近二百五十丈,毕竟前者只花了两个月就搞定了,后者可是足足建了七八年的时间。
对于这样一座坚固的菱堡,倘若强攻,就算能够拿下,也必定付出重大伤亡,没个三两千人的伤亡,别想着拿下来。
所以,把敌人的主力从热兰遮城这座菱堡中引诱出来,在野战中消灭他们,进攻菱堡的难度将会小很多。
为此,何星同李明达商议,决定派出一支小部队,假扮成刘香的海盗船,逼近港口,然后迅速控制港口,将一个营的士兵运送上岸。
而郭怀一作为曾经的刘香海盗集团大头目,这个任务很自然的落到他头上,准备一番后,郭怀一便带着由五艘福船,十艘沙船组成的小舰队,先先行一步。
当他们顺利的抵达热兰遮城海面上,悬挂的刘香旗帜,让港口的荷兰人放松了警惕,一番旗语交流,骗荷兰人说他们是被刘香召集,要去增援福建战场,现在需要补充一些食物和饮水,顺利的骗过荷兰人,而后获准在港口停泊。
对于荷兰人来说,这也不算什么,之前的几个月时间,也不断的有刘香和李国助的海盗船,进入港口修整,然后奔赴海峡对岸的战场上,这些也算是他们的援军,虽然看不起这些海盗,但为了总督大人的大计划,经过查验后,一律准许进入港口,允许他们在热兰遮城南边的大员市镇自由采购物资,只要不闹事就行。
进入港口之后,郭怀一突然发难,五艘福船直接对港口设施,以及不远处的荷兰军营展开炮击,同时十艘沙船迅速靠近港口的其余商船,以及三艘荷兰战舰,跳帮夺船。
这三艘荷兰战舰,吨位跟威海级相当,如果是正面作战,可没那么容易解决,但这次是偷袭,由于没有任何防备,所以在沙船靠上来的时候,他们才发现事情不对劲,等到准备战斗的时候,突击队员们已经登上了他们的战舰,一番规模不算激烈的战斗后,这三艘战舰易手。
与此同时,港口的驻军被消灭殆尽,附近的荷兰军营,经过一番炮击之后,也被摧毁的差不多了,里面的两百来号荷兰守军,被消灭近半,其余的都逃回到了四五里外的热兰遮城之中。
当得知有一股来路不明的军队,袭击了港口,并且夺取了他们的战舰,负责留守热兰遮城的德包尔顿时就慌了。
普特曼斯正为了公司的利益,率领主力战舰前往明国沿海,试图打通商路,而他这边却把港口弄丢了,如果总督大人向巴达维亚高层告状,他接替普特曼斯当大员总督的可能性彻底没了,而且商务长的职位都不能保住都难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