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思虑片刻,石廷柱便果断的下令道“传令下去,全军向小凌河东岸撤退!”
另一个部将有些疑虑“将军,可咱们要是撤了,这些溃兵就没几个能逃出去了啊!”
“再不撤,咱们自己都要成溃兵了,等到松山堡的明军抵达,咱们腹背受敌,到时候就是死路一条,况且这场溃败又不是咱们引起的,大汗就算追究下来,也追究不到咱们的头上!”
随着命令的传达,石廷柱率领的汉白,镶红两旗兵马,如同潮水似的向东撤退。
不过,他们的撤退并没有预想的顺利,黎贤能在干掉镶白旗之后,也是胃口大涨,虽然没能吃掉济尔哈朗和苏纳的近万骑兵,让他们主力给逃了,但他还是想把这些溃兵一口气吃掉。
于是,他留下一个营协助邱文,梁丘,沈炼他们围剿溃兵,阻止有人讲溃兵收拢起来抵抗,自己率领剩余的骑兵,紧紧地咬着石廷柱不放。
期间不断的瞅准时机,切割出一部分敌军,由后续的骑步兵消灭,他则率领骑兵继续保持速度,切割更多的残敌下来。
最终还是小凌河挽救了石廷柱,小凌河虽然已经结冰,但根据之前侦察到的情况,小凌河上到处都是被开凿出来的冰窟,一方面是用来取水,在者就是构成一道屏障。
不熟悉情况贸然追击的话,掉进河里就算没被淹死,也要被冻得半死,黎贤能也就止步在小凌河西岸。
不过,石廷柱是跑得快,但那些溃兵可就跑的没那么快了,除了极少数骑马逃跑的,大部分都还在小凌河西岸,于是黎贤能直接兵分两路,一路向南,一路向北,截住溃兵过河的通道。
此时,屈正率领着松山堡驻军也已经抵达,战场上的天策军骑兵步兵合计超过一万人,还有那些武装起来的民夫,浩浩荡荡的抓俘虏环节开始了。
此时,长岭山顶的代善,也同样陷入了两难之中。
天策军的攻势异常凶猛,现在已经突破了三道防线,以这样的速度,太阳落山之前,最后两道防线也要被攻下来了。
北方的骑兵战场,己方惨败,多铎战死,镶白旗全军覆没,南边战场目前情况不明,但围困松山堡的驻军开拔一部分去了鞍子山方向,很可能战斗也不顺利。
现在他很想撤军,现在伤亡已经高达六千人了,如果继续打下去,估计兵马都得折损在这了,但他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如果杜度能够撕开天策军南部防线,出现在攻山天策军的背后,未尝不能翻盘。
终于,在天策军攻破第四道防线之时,他等到了撤军的命令。
南部战场的彻底溃败,完全出乎皇太极的预料,不过有多铎战死的消息在前,他也觉得没什么不可思议的,虽然很悲痛,但他还是振作起来,开始安排后续事物。
南北两线战场,本就是围绕着长岭山而展开的,皇太极就是看出了天策军图谋攻取长岭山,便依次为核心,安排了这两方面的进攻,只要突破一个方向,便能威胁到攻山的天策军。
现在两个战场都已失败,继续死守长岭山已经毫无意义了,只会是徒增伤亡,而且再不撤退的话,等到南部战场的天策军腾出手来,面临多面夹击的长岭山驻军,估计也要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了。
所以,他就传令给代善,让他率军撤退,撤回乳峰山北麓。
有了皇太极的命令,代善也不再纠结,直接下令撤军。
随着代善开始撤军,天策军的进攻速度明显加快,两炷香的功夫后,长岭山顶插上了天策军的旗帜,也就意味着顺利攻上了长岭山顶。
得知消息后,孔有德也带着警卫营,去往山顶。
一路走来,沿途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有天策军的,更多的则是敌人,鲜血流淌的到处都是,浓浓的血腥味和硝烟味,以及
第808章 警告
不过暂时纠结其原因也没用,皇太极接着说道“大家也都清楚,从前年冬天到今年春天,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于明国朝廷作战,在此期间还同我大金国争夺东江镇,又在打渔港大败我大金军。五月份孔有德出兵朝鲜,废黜李,扶持李珲上位,后又率军进攻日本,得胜归来后便开始备战,不成想却是去对付大明南方的郑芝龙以及所谓的红毛夷。
我大金国也是趁此时机,发兵攻打锦州,希望消灭掉天策军在辽西的势力,却不成想,孔有德依旧在海面结冰之时冒险一搏,率领三万余大军增援,今日一战,让我大金军功亏一篑。”
“我知道你们之中有人想就此撤军,但你们想想,倘若我大金国现在撤军,只要到了明天春天,海冰消融,天策军便可以利用战船将兵马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到时候除了辽西的天策军,还有九连城,义州城,盖州卫的天策军,以及从东海之滨向我大金国北方渗透,扩张的巴雅尔泰,都会向我大金国扑来,我大金国如何抵挡届时,我大金国四面受敌,不出两年,便会被一步步被蚕食殆尽。”
此言一出,众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如此严重。
事实上,他们压根没想这么长远,在他们的印象中,天策军不过是一支比较能打的军队罢了,但还没有意识到天策军对大金国的威胁如此之大。
是啊,以今天天策军表现出来的实力,还有孔有德对大金国的敌意,必然会不断向大金国发动进攻,而且其占据山东,丁口千万,可以说根本不缺军队,就算是折损几万人,不出一年也能补充回来。
更不用说,东北边的巴雅尔泰不断扩张,鸭绿江沿线也被天策军占据,敖汉,扎鲁特两部也归顺天策军,漠北蒙古诸部也蠢蠢欲动,现在的大金国是四面皆敌。
也就是这一年的时间,天策军不知道为啥去打朝鲜的李,又去打不相干的日本,还跑去打大明南边的红毛夷和郑芝龙,暂时放缓了对大金国的进攻,即使如此,义州卫等一系列城池,堡垒还是被驻扎在锦州的天策军给攻下了,甚至还让敖汉,扎鲁特两个察哈尔部落归顺。
倘若等到开春,鸭绿江一线的天策军,以及巴雅尔泰的兵马,不再受风雪阻拦,必然发动新一轮的攻势,又有锦州一线天策军大举出动,到时候大金国可就危险了。
皇太极这一番话,就是要告诉账内众臣,不要想着撤退,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现在打还有机会,如果撤了,等到天策军打上门来,可就是坐以待毙了。
不过,虽然此举能消灭分歧,一致对敌,但还是让一些汉军旗和蒙军旗的将领产生了异心。
尤其是汉军旗,有些将领其实是迫无无奈才投降的,并不是真的一心投靠鞑子,只不过在后金他们的待遇确实比大明要好,再加上大明军队羸弱,就算逃回去,不但要过朝廷这一关,以后肯定还要和鞑子打仗,所以就留了下来。【… …#免费阅读】
现在有一个强大的天策军在前面,而且有取大明而代之的意图,那么归顺天策军,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随后,就如何击败天策军,帐内众臣开始了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议。
……
长岭山,鞍子山,毛家岭一线,经过两天的清理,战场已经全部清扫完毕了。
这一战下来,鞑子损失了近四万兵马,兵力已经不那么充裕了,除了放弃了长岭山和对松山堡的围困,在第二天,连同毛家岭,松山等地也一并放弃了。
现在,女儿河以南,大凌河以西,除了乳峰山和石门山之外,已经全部掌控在天策军手中,这一片区域溃散的敌兵,绝大部分都被抓获了。
但因地方太大,还是有少量残兵躲藏起来,总人数应该不超过三百人,不过他们已经构不成什么威胁了,除了安排少量兵力排查,其余的兵马都投入了对下一场大战的准备之中。
除了那些无法清理掉的血迹,此时已经看不到太多大战的痕迹了,战士们又恢复了日常的训练,值守,准备迎接下一次大战的到来。
补充新兵的工作也在进行当中,这一次孔有德特地把原来的标准线提升了一截,宁缺勿乱,如若因为招收的新兵不合格,导致作战的时候出乱子,可就得不偿失了。
没想到的是,踊跃参军的人还真不少,第一天就有三万多人要参加。
其实这也不奇怪,塔山周围有大量的可耕种土地,其实也是辽西走廊的一部分,不过这些土地原本是属于关宁军的。
自从关宁军组建开始,辽西将门就开始大量圈地,像祖大寿,连同被天策军击败的祖大乐,以及吴襄,吴三桂这等将领,都有大量的家丁,家丁由家族子弟,亲戚等等组成。
而每一个家丁,都有大量的土地在手,可以说关宁防线就是他们自己的财产,所以对防守关宁防线异常上心,这也是为什么自天启三年,一直到崇祯十七年,二十多年的时间,鞑子从未正面攻陷过关宁防线的原因。
同时也解释了,为何关宁军在防守作战中表现的如此之强,但从不主动出击。
毕竟有自己的土地,好吃好喝,生活无忧,犯不着却上阵搏杀,敌人杀过来就另当别论了。
而他们的土地,则是有佃户负责耕种,他们只需要收租就行,衣食无忧,再加上朝廷每年拨付的军饷,不打仗的时候,人人都像富家翁一般。
而天策军进驻锦州塔山一线之后,根本不承认这些关宁军对土地的拥有权,关宁军还一点脾气都没有,毕竟打不过天策军,而且又不是自己管辖的地盘。
于是这些土地,就成了佃户自己的,只需要向天策军缴纳两成的赋税即可,而不是将多达五成乃至七成的产出上交给原本身为地主的关宁军兵将,自然对天策军感恩戴德。
而这一次大战,随军民夫都见识到了天策军的强大,当天策军打算就地招募军队的消息传开,无论是出于建功立业,或者是包围家园的考虑,都有大量的百姓想要参军。
孔有德将新兵的集中以及训练地点定在杏山堡以南,这里离战场不算远,一旦情况有变,随时可以补充进来。
按照他的计划,新兵的训练时间只有十五天,这十五天里要让他们养成对命令绝对服从的习惯,一旦有无法忍受训练的,直接剔除队伍。
十五天后,将会直接编入兵力受损较为严重的几个营,然后与老兵们一起参与训练,执行任务,让他们在实战中迅速成长起来。
处理好了招募新兵的事情后,孔有德又开始考虑处理俘虏的问题,此战俘虏有两万多人,数量很多,汉人,鞑子,蒙古人,朝鲜人都有,处理不好的很容易出岔子。
就在他沉思之时,黄桂中进来禀报“大人,敌人的首级,全部被处理好了!”
“一共有多少”
“一万一千四百三五十枚!”
孔有德点了点头,这个数字很紧缺,相比于实际杀敌的一万六千人要少很多,不过也是正常的。
此次作战,各种开花弹,地雷,火箭弹用的非常多,很多鞑子脑袋都成碎西瓜了,砍下来也没用,还不如埋了。
“干得不错,你去把赵立军喊来!”
第810章 给皇太极备一份大礼
且不说一些去过山东的行商带来截然不同的情况,又有‘只要进入山东定居每人都能获得三亩田地’的传闻,就算朝廷说的都是真的,民间传闻都是假的,至少天策军还没祸祸到自己头上不是。
而鞑子就不一样了,崇祯二年十月到三年五月的那次鞑虏入寇,可是给北直隶的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鞑子所到之处,奸淫掳掠,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更有不少百姓的家人亲眷被鞑子掳走,带出关去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仇恨,当朝廷把罪责归咎于袁崇焕身上,说是他私通后金,放任鞑子入寇,又将其凌迟处死时,百姓们就将心头的恐惧和愤怒,全都发泄到袁崇焕身上,然后成了烤鸭的袁崇焕就被分而使之。
虽然鞑子最后还是走了,但再度入寇的可能性,就像是悬在他们头顶上的一把利剑,让他们内心永远有着这样的担忧,甚至有些人到现在还会做噩梦,梦见当时鞑子肆掠的景象。
现在好了,天策军一战就灭了四万鞑子,帮他们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不少都记得,去年关宁军和天策军一同献俘,也斩杀了不少鞑子,再加上这一次的天策军的战果,鞑子恐怕不会小,在加上一些见多识广之人跟他们说鞑子本身人丁不旺,甚至不如一府人口,那么如此大的损失,恐怕近几年不会再有能力入寇了。
于是,天策军在百姓心目中的情况,越发高大起来。
而周华代表孔有德,将大捷的消息通告兵部之后,便从京城出发,带着队伍向南,返回山东。
孔有德身为山东的实际统治者,在辽西跟鞑子十余万大军打仗,海路又被海冰隔断,治下无论是百姓和文武官员,都免不了要担心,这跟南征和攻打日本还不一样,那两次都是不断有消息传回,面对的敌人也不如鞑子这么强大。
当周华回到山东,将大捷的消息带回来,山东的百姓也为之沸腾。
这段时间,不乏一些利益受损的商人,士绅阶层,认为孔有德会随同进入辽西的天策军一起被皇太极消灭掉,都开始蠢蠢欲动,搞起了小动作,万一天策军战败,他们就打算反攻倒算,配合朝廷将天策军以及跟天策军结成利益关系的商人,泥腿子们全部出掉。
虽然没有大的举动,但阳奉阴违,推三阻四的情况时常发生,哪怕有税警和治安队联合出击,也没办法杜绝类似的情况发生。
而随着长岭山大捷的消息传回来,这些暗地里搞小动作的人也偃旗息鼓了,山东的局势再度稳定下来。
……
“鞑子这兵力调动很诡异啊,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此刻,鹰嘴山的林子里,天策军的一小队侦骑,正手持望远镜,眺望着东边的锦州城和女儿河北岸鞑子防线。
长岭山一战结束后,天策军和后金军就保持了相对和平的状态,双方谁也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都保持目前的局势,不过侦骑和斥候之间的较量,却一刻也不曾停歇。
不单单是锦州附近,就连东边的小凌河堡,大凌河城,十三山驿,开州屯,东海堡等地,都散步有天策军的侦骑,探查鞑子的具体动向,有了足够的情报支持,制定的作战计划才更完善。
而皇太极也不甘示弱,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捕杀天策军的侦骑,双方之间的交锋就未曾停下来过。
不过因为天策军的侦骑清一色的装备了天策枪,其射程,精度,威力以及隐蔽性方面,都要远远高过鞑子的弓箭,使得在交锋之中,天策军总是占据着优势。
而且无色玻璃的量产,使得望远镜的产量大增,每一队侦骑都能有一具望远镜,而且为了隐蔽,所有的望远镜前面都装了一层薄纱布,避免使用时反光,被敌人察觉。
如此一来,天策军的侦骑往往能够先发制人,在鞑子斥候还没反应过来时,就将其消灭掉。
前期皇太极没有太重视,没见识过天策军侦骑的骚扰能力,只派出了规模相当的斥候去应对,但被天策军的侦骑全方面碾压,战损比一度达到一比二十。
缓过神来的皇太极,只能派出数倍的骑兵去应对,才勉强将战损压到了一比五,一比四的样子,但武器上的差距太大,就算在增加兵力,也提升不了多少战果。
此时正在观察锦州城的便是陈权率领的侦骑小队,一行十一人,三人警戒,两人轮流观察,其余的人都在休息。
他们所处的鹰嘴山,在小凌河的南边,女儿河的北边,两河都是自西向东,蜿蜒曲折的流淌,然后汇合于锦州城的东南边,流过紫荆山和石门山之间的峡谷之后,便转到向南,汇入锦州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