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而那个被鞭笞的俘虏,眼神中更是充满了畏惧,反倒是拿着鞭子的俘虏,一脸喜悦的跪在地上,大喊道“属下田洪,拜见将军大人!”

    “什么情况”

    刘浩指着那个被鞭打的俘虏说道“大人,刚刚这个俘虏串联他人,想要夜里逃跑,被这田洪听到,就主动举报给我们!

    大人您之前不是说举报逃跑者有赏吗我就就把他拎了出来,给了些吃的,他说愿意帮助我们教训这个要逃跑的俘虏,我们也就同意了!”

    这个叫田洪的俘虏,连忙说道“将军大人,属下是真心实意投靠您啊!刚刚发现这厮要逃跑,小的第一时间报告了两位看守大人,看着二位大人还要费力气教训这厮,小的受了两位大人的恩惠,哪能让两位大人累着啊!这才主动请示,帮两位大人管教管教这厮!”

    看到那个被打的俘虏,已经是遍体鳞伤,身上的衣服都被打成了条絮,血痕更是触目惊心,孔有德真的有些惊讶,这两人同为战友,怎么会有如此大的仇恨

    前面一个牢笼也有要逃跑的俘虏,身为他们敌人的看守士兵,也不过是把他们吊起来罢了,根本不像这样残忍对待啊。

     




第316章 吴安邦的迷茫
    时间过得很快,随着太阳渐渐落山,夜幕降临,天空的月亮仅仅只有一丝弧度,没有了月亮的光辉,星光却变得格外璀璨。

    天空的景色很漂亮,但大地就完全不同了,如果不打火把,整个世界将会是漆黑一片。

    太阳落山之前,孟有才也遵照命令,将其所率领的一千士兵,全部带到了奇山城,整个行军过程都极为隐蔽,没有被吴安邦的斥候发现。

    大营内睡了三个时辰的士兵们,也都被一一喊醒,准备齐全后,孔有德便带着士兵们沿着昨天早晨吴安邦走过的路,朝着西北出发了,孟有才也率军出来汇合。

    这次孔有德一共带了一千四百人,其余的七百来人,一部分继续驻守奇山城和留下来看守俘虏,还有的则是被安排到了一些主要的隘口,一旦明军战败,向南溃逃,他们就能发挥大作用。

    一个时辰后,孔有德便率军抵达了小南村,一个大沽河沿岸的村庄,距离吴安邦的大营只有不到五里,因为战事的关系,这里早已没有普通百姓。

    当初还是吴安邦麾下游击将军的谢勇,率领三千人进驻福山城的时候,曾经路过这里,军纪涣散,随意抢夺普通百姓的牲畜和粮食,甚至出现了殴打的情况,给了当地百姓一个深刻的教训。

    昨天吴安邦再次率军路过,他们不敢有丝毫停留,携家带口,带上值钱的物件出逃,要么躲进了深山老林,要么远走他乡,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入夜之后,在一丝宛如眉毛般的月光照耀下,勉强能造看清放在眼前的五指,除此以外,再也看不清任何其他的东西了。

    而这一片喧嚣了一天的大地,总算是安静了下来,不再像白天一样,杀声震天,铳炮齐鸣,鼓声不断,重归往日的宁静。

    尽管这里已经寂静无声,但仔细分辨,仍然能够感受到白天战场的惨烈,在这一片大地上,葬送了无数的生命,虽然没有达到血流漂杵的地步,但整片大地都被鲜血染红了,不时还能闻到浓重的血腥味。

    吴安邦选择扎营的地方,就在福山城南边四五里的位置,算是一个相当理想的扎营点了,整个营地位于大沽河和小沽河之间,将这一整片地区都占满了,甚至有部分士兵驻扎在大沽河东岸。

    大沽河发源地有两个,一个栖霞县境内的牙山南麓,另一个则是海阳千户所附近的三海山,小沽河发源于栖霞城南的大灵山,在福山城一代,一条自西南向东北,一条自南向北,在福山城东北大概四里的位置汇合,然后注入黄海。

    这两条河在历史上都被成为害水,曾给两岸的百姓带来巨大的灾害,历朝历代都对这两条河进行了修整以及加固河堤,但还是时不时的要泛滥一次。

    但现在,这条波涛汹涌的河流,却成为了吴安邦的屏障,夜间作战的难度本来就很大,再加上有一条河流的抵挡,想要行动就更加困难了,不用担心敌人偷营。

    现在是四月初,白天的气温非常宜人,非常适合作战行动,既不会像夏天一样汗流浃背,也不会像冬天一样,一场战斗下来,浑身都是冰冷的汗水,格外难受



第317章 还好不是营啸
    军中火铳的数量也不少,虽然没有专门组成火铳营,但使用火铳的兵力差不多有四千人,远高于其他明军火铳兵的比例。

    有着这么强大的攻城阵容,吴安邦信心满满发动了进攻,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看着福山城头每升起一片白烟,他的士兵就要倒下一片,他的内心就在滴血。

    “大人,这天气凉了,您还是回账内歇着吧,免得冻坏了身子!”看着吴安邦在营帐外不停的踱步,苏锐好心的提醒道。

    看着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参将,吴安邦愣了片刻,便回到了自己的营帐内,苏锐和其他几个将领,也紧随其后。

    “苏锐,你说,我们这次出兵北上,真的做对了吗”

    看着吴安邦迷茫的眼神,苏锐坚定的说道“大人,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虽然我军吃了亏,但我军兵力仍旧占据着绝对优势,哪怕一时攻不下福山城,只需等待另外两个战场胜利就好了,到时候叛军孤掌难鸣,焉有不败之理!”

    “是啊,你说的很有道理,暂时只能这样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吴安邦内心酸涩仍旧没有消除,接下来,只能改为围困了。

    另外两处战场的情况,他不怎么担心,无论是奇山还是百洞山,他的兵力都是敌军的三倍,而敌军又不像福山城的主力一样,有着一座还算坚固的城池,以及众多的火炮,顶多后天,相信这两个战场就都会传回捷报了。

    难道,真的只能改为围困了吗

    “嘭!”

    “嘭!”

    “嘭!”

    突然,吴安邦隐约听到了零星的火铳开火的声音,他抬起头看向苏锐和其他几个将领,就从他们惊讶的表情中得出了答案,并不是自己听错了,而是真的火铳声。

    “快,快去查看发生了什么情况!”吴安邦有些焦急的说道。

    “属下这就去!”苏锐一马当先抢过了任务。

    苏锐离开后,吴安邦和剩余的几个将领,内心都升起了一丝不安,他们最先想到想到的不是敌袭,而是军营内部发生了骚乱,甚至有可能发生最坏的结果营啸。

    营啸发生的过程与后世的监啸差不多,但是比起监啸,营啸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甚至有可能整个军队都会被因此毁掉。

    在任何朝代,军队都是一个纪律性极强的组织,军规森严,而且时刻要面临着死亡,以及上级军官的责罚,军规也相当的苛刻,比如所谓的“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底下的士兵整天担心被处罚或者掉脑袋,长年累月下来,精神状态肯定不正常。

    另外,军队内部也会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吴安邦军中,各种士兵混杂,战兵瞧不起其他所有士兵,卫所兵仇恨战兵的同时是,也瞧不起盐丁和青壮,基本上都有矛盾。

    而且同一兵种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就比如刘远航和苏锐不对付,现在军中还有刘远航一个营的战兵,因为长官之间不和,下面的将领乃至普通士兵,都会产生矛盾,没有刘远航的庇护,苏锐麾下的战兵总是找刘远航的兵麻烦,后者也不甘示弱,仅仅昨天一天,就发生了五六次打斗。

    &n



第318章 我为刀俎,人为鱼肉
    想清楚后,吴安邦反而镇定下来了,只要不是发生内乱就好,火铳这东西准头并不高,白天都很难打中人,更别说是这漆黑的夜晚,他们也就是骚然一下,造成不了什么伤亡,没必要太担心。

    碎觉,吴安邦有条不紊的下令道“传令下去,让底下的士兵不要恐慌,叛军已经穷途末路,只能派人干些袭扰的勾当!然后加强岗哨,增加营内的巡逻人手,严禁出现喧哗,吵闹的情况,违者重处,防止出现骚乱!

    各个小营地之间,也要安排巡逻士兵,一旦发现情况不对,立马协助镇压,以免生变!

    至于那些袭扰的叛军,派骑兵出去解决掉就是,如果他们逃了,也不必追太远,驱赶开便可!”

    “属下这就去办!”苏锐听令后,就出去安排任务了。

    半柱香之前,大沽河东岸,睡了一个下午的毛承福,精神抖擞,战意盎然,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战斗乐趣,没错,战斗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尤其是用燧发枪和佛郎机的时候。

    他眼前是一座座明军的营地,并不是很大,看规模只有一百来人的样子,他们的目的,应该就是守卫外夹河上的浮桥。

    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军队采用制式器材拼组的军用浮桥,则称舟桥。浮桥的历史记载以中国为早。诗经大雅大明记载:“亲迎于渭,造舟为梁”,记载周文王姬昌于公元前1184年在渭河架浮桥。

    军用浮桥的架设,作为一种临时性的交通工具,一般是为了通过军队、辎重。有时亦用来阻隔对方水军的行动,浮桥上驻守有军队,利用浮桥和对方水军作战。这时,浮桥就成了一道水上战壕。

    大沽河与小沽河汇合之前的水域,最宽处差不多有一百丈,最窄处也有三十丈,如果用船运输一万多人过河,肯定是一件耗时耗力而且有风险的事情,于是吴安邦就在大沽河上,选择水流比较平稳的地带,架起了三座浮桥,每一座浮桥东侧都安排了一百来人驻守。

    这三座浮桥都采用了传统的形式架设,先是将大量舟船排列整齐,再在上面铺设木板,用铁定固定,使得行人和战马能够顺利通过,宽度在一丈五尺左右,能够五马并行通过。

    “砰!”

    瞄准了一个明军士兵后,毛承福瞄准之后扣动了扳机,弹丸很快飞过这短短不到四十丈的距离,钻入这个毫无防备的明军士兵身体里面,溅起一朵血花,他顿时发出了一声惨叫,难以置信的捂住自己的胸口,奈何鲜血还是汩汩的往出冒,不一会,他就没有半点气息了。

    其余的明军士兵,也都被这枪响惊动了,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茫然的巡视四周,发现并没有什么动静,直到看到了那个被打动发出惨叫的士兵,在火光的映照下,蜷缩成了一团,一脸痛苦的表情。

    当他们把他反过来,发现已经没有了气息,反过来一看,整个前胸都被鲜血染红了,仔细一看,胸口还有一个窟窿,在不断地冒血。

    “怎么回事是谁这么大胆子,夜间擅自使用火铳”一个百总从营帐中走了出来,大声呵斥道。

    “大人,刚才突然



第319章 不成功的埋伏
    之前射杀掉一个明军士兵后,毛承福预想中的混乱没有出现,反倒是看到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走了出来,大声呵斥那些士兵,毛承福就决定擒贼先擒王,干掉这个敌将再说。

    效果相当好,一轮齐射,直接干掉了敌将,顺便还打中了另外两个敌军士兵,敌军营地陷入了混乱,既然乱了那就更好,他们就不用担心敌人会冲过来,可以在马下从容射击。

    因为担任戍守任务,夜晚又有些寒意,明军营地内有不少篝火用于取暖,然而,混乱之中没人想到熄灭这些篝火,一堆堆篝火照亮了他们的身影,让毛承福和枪骑兵们能够清晰的看清楚目标,精准打击。

    持续的打击之下,不断地有明军士兵倒地,从而引发更大的混乱,有些人拿起火铳朝着外面胡乱开火,有些人则躲进了营帐或者趴在地上,试图躲避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弹丸,有些人则选择了逃跑,缺乏统一指挥,这些明军犹如一群见到狼的绵羊一般,混乱不堪。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另外两座浮桥旁边的明军营地中,枪骑兵们利用夜色的掩护,不断的射杀着敌人,而他们根本不知道周围有多少敌人,不敢贸然追击,只能朝着闪过一阵亮光的地方射击。

    鸟铳射程和准头都不足,再加上他们完全不知道敌人在哪,几乎打不中任何人,自身却被篝火暴露了身影,就这样,一方在明处,一方在暗处,明军的伤亡越来越大,而枪骑兵们还没有产生伤亡。

    随着苏锐派出的骑兵抵达,这三个营地内的混乱期总算的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此时三个营地的明军伤亡,却已经超过了四十人,士气全无。

    这个带队的骑兵军官,粗略的询问了一下情况之后,就率军朝着敌人藏身的方向冲去,在他看来这些敌人真是不要命了,区区火铳兵,也敢来夜袭。

    他并不担心受到伏击,因为从苏锐口中得知,这股敌军多半是奇山城的,他们还有奇山城要守卫,能派出三五百士兵就不错了,而他可是打着三百骑兵出来的,骑兵打火铳兵,完全就是爸爸打儿子啊。

    骑兵往往都是军中待遇仅次于亲兵的兵种,饷银多,食物方面也比普通战兵要好,很少存在夜盲症的问题,这也是他敢与主动追击的原因之一。

    然而,追击了一阵子,他发现这里一个敌军都没有,看来是看到自己率军抵达,被吓得逃跑了,但他仍然选择追击,完全把吴安邦的叮嘱当成了耳旁风。

    在他看来,自己好不容易出来一样,总不能空手而归不是,敌人不过是些火铳兵,就算跑了估计也没跑远,追上去砍些人头,拿回去鼓舞一下士气,更容易在上级面前博得好感,要是能砍下一两百个首级,千总之位指日可待啊。

    然而,当他追击了一阵,还是没有任何敌军踪迹,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密集的枪声,而且是从各个不同的方向传来的,这个把总知道,自己这是中埋伏了。

    这一轮突如其来的打击,给他造成的损失虽然不大,最高不超过三十人,但现在对于敌情完全不明,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敌人有多少哪个方向是薄弱点前方会不会有挖好的陷阱

    这些情况都不得而知,若是白天还好,敌人无所遁



第320章 枪战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敌军居然有这么多可以夜间行动的士兵,也不知道他们用的什么法子,让这些士兵能够在夜里看清楚东西。

    “你先下去吧。”

    看着吴安邦阴晴不定的表情,骑兵把总也不敢久留,这次能逃脱惩罚已经不错了,他还不至于自己骗自己,认为自己立功了要奖赏。

    “大人,接下来咱们怎么做”苏锐问道。

    吴安邦略微思虑一番,缓缓地说道“现在是夜间,不利于大军行动,叛军也只是有一些火铳罢了,造成不了多少损失!

    大沽河东岸的营地,别派人去抢夺了,直接放弃吧,只需要把守住西岸即可,隔着一条河,我就不信叛军的火铳隔这么远还能打中人!

    注意多安排一些岗哨,巡逻的兵马一刻都不能停歇,河岸边也要增加巡逻人手,以免有敌人游过里,混入营中作乱!”

    下达命令后,苏锐和其他几个将领,就都出去执行任务去了,就算没有分派到具体任务的,也回到自己的所属兵马驻扎的营区,巡视一番,以免出现什么差错。

    沿着河岸巡逻的人手也被安排好了,一队队士兵,打着火把,沿着河岸的方向向前行进,达到一个固定点之后再返回,周而复始,杜绝了任何想哟从河岸游过来的设想。

    而另一边,孔有德此刻却在呼呼大睡,尽管枪声不断,依旧不影响他的睡眠,毕竟不算很大。
1...6768697071...2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