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他现在已经决定投降了,不再做挣扎的打算了,不过他虽然决定投降,但不是无条件的,最起码家产要全部保留,亲兵也得保留下来,还有其他一些好处,不然白白投降谁愿意啊。

    “轰轰轰轰轰!”突然,他听到了五声巨响,片刻之后,就听到巨物咋落到地面的声音,没多久便传来了鬼哭狼嚎的声音。

    吴安邦赶忙走出营帐查看,瞭望塔上一个放哨的亲兵爬了下来,汇报道“大人,敌人的大炮开火了!一共有五门很大的火炮,佛郎机起码有五十门!”

    听到这个消息,吴安邦就知道糟了,敌人连红衣大炮都拖出来了,而且佛郎机数量这么多,他们根本没法还击。

    很快,更让他揪心的一幕出现了,之间那些卫所兵慌不择路的朝着这边来,就像是后面有一群饿狼在追一样。

    看到卫所兵拼命的往东边逃跑,吴安邦怎么可能允许他们过来,他们现在已经乱套了,一旦被他们混入东侧营地,必定将骚乱也一同带过来,只能武力镇压,严禁他们越线。

    以往打仗不是没发生过骚乱,只要战兵往那一站,无论是闹得再凶的卫所兵都会偃旗息鼓,但意想不到的是,今天情况有些不一样,战兵出动后,他们并没有乖乖退回去,而是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甚至有些人拿起了武器对战兵对砍对射起来,吴安邦把亲兵都派上来镇压都无济于事,很快就从零星小规模的冲突,演变成了大规模内斗,这些卫所兵仿佛是疯了一样,不管不顾的朝着眼前的战兵砍杀。

    长期以来,卫所兵不但要受到长官们的剥削,还时不时受到战兵的欺压,吴安邦这个总兵也不替他们说话,反而将最苦最累的活都都给了他们,打仗的时候担任主要攻城任务的也是他们,主要的伤亡也在卫所兵里面,他们内心早就有了很多怨气。

    昨夜的营啸就是这种怨气的极端爆发,但最终被控制住了,其他军营虽然没有爆发营啸,不代表着怨气消散,今天他们被调防到西侧,愿意以不必参加战斗,怨气小了一些。

    现在河对岸的敌人开跑了,他们才发现,原来吴安邦把他们调到小沽河东岸根本不是为他们好,而是为了让他们挡敌军的炮弹,现在又被堵住,不让他们远离敌人的火炮,摆明是要他们等死啊,他们也就不在忍耐了。

    既然你们想让我死,那大家一块死算了,厮杀尤为激烈,根本没法停止下来,相比于与敌人交战,这些卫所兵在打自己人的时候,发挥出了超长的水平,吴安邦的一些亲兵都被打死了。

    看着眼前混乱的战局,吴安邦也没有那个心情去考虑投降的条件了,这一场内斗过后,他完全就是孔有德手中的玩物,没有挣扎的能力了,赶快平息这场内乱才是正事,如果在这么打下去,说不定乱兵连他都砍死了,投降都没机会了。

    好在这场内乱早在苏锐的预测之中,在他的指挥下,他麾下的战兵推着佛郎机上前,炮膛内装满了散弹,不管正在与卫所兵战斗的战兵,直接下令开炮




第339章 受降
    说完这句话,苏锐拿起桌上的一块猪肉就嚼了起来,还拿起酒壶,自己给自己上了一杯酒,然后一饮而尽,仿佛眼前坐的是他的亲朋好友一般,毫不局势。

    孔有德能感觉出来,相比于之前一次,这次苏锐显的格外轻松,仿佛不是代替吴安邦说话,这就是他自己的意思一般,上午来的时候自己请他吃兔肉他不吃,现在还没亲呢,自顾自的就吃起来了。

    孔有德不知道的是,苏锐从昨天晚上指挥炮兵打了一晚上,白天又是各种忙活,根本没时间吃饭,现在是真的饿的不行了。

    “苏锐,怎么看你的样子,好像很高兴吴安邦投降一样怕不是睡了吴安邦的小妾,怕被他发现,就急着脱离他”孔有德打趣道。

    听到这话,苏锐差点一口酒喷了出来,连忙说道“孔将军说笑了,我是吴大人一手提拔起来,怎么可能做那种事情”

    “那我怎么感觉,你好像是有什么心事解决了一样”

    “昨夜与将军交战一夜,在下指挥两倍有余的火炮,依旧抵不过孔将军,对孔将军带兵的本事身为钦佩!

    多方分析,在下深知吴大人不是将军的对手,孔将军不光练兵练得好,而且计划缜密,继续打下去对吴大人没有半点好处。

    其实早在今日早晨,属下就对吴大人说过投降的事,吴大人没放在心上,在下也只能替吴大人传话,不能擅作主张!”

    听到这里,孔有德明白了,这苏锐是个明白人啊,他比吴安邦有见识多了,早早的就知道打下去没有好结果。

    孔有德正准备开口,孟有才却结果了话茬“原来昨晚那个敌将是你啊,昨晚我两次都瞄准了你,结果都被你躲过去了,你小子还有点本事啊!”

    这话搞得苏锐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极为尴尬。

    “你胡说什么苏参将现在是使者,岂能对使者无礼”孔有德假装怒斥道。

    “属下知错了!”

    孔有德假装瞪了孟有才一眼,然后对苏锐说道“苏参将,他是粗人,不要跟他一般见识!不过,我看你是个聪明人,带兵有两下子,不知可愿意跟着我干”

    苏锐对孔有德的招揽之意颇为惊讶,不过随即又恢复了平静,说道“这就要看孔将军如何安排吴大人了!”

    尽管苏锐没有接着说下去,但孔有德听得明白,苏锐这话明显是心动了,但他又不愿意看到旧主下场凄惨,这是在给吴安邦争取利益呢,不过这也无可厚非,能拉拢他过来,放吴安邦一马也没什么。

    对他来说,苏锐虽然算不上什么奇才,但绝对算得上是个人才。

    根据孟有才所说,他感觉敏锐,苏锐两次从孟有才的炮口下逃生,而且对战场局势有很好的判断,仅仅一个晚上的交战就能判断出吴安邦必败,而且刚刚明军发生的内乱,平息下来的主要功臣也是他苏锐,带兵应该有两下子。

    最关键的是,他不是那种卖主求荣之人,知道打不过,但还是按照吴安邦的意思谈判,吴安邦走投无路了,还尽力为他争取好处,如果能够收揽过来,也不失为一良将。

    看着苏锐热切的眼神,孔有德说道“既然吴安邦如此识时务,那我自然不会亏待他,他的家产我可以给他保留三成,土地就别想了!

    我可以对外宣布他已经战死,他的亲兵可以带走三十人,有了这些,足够他在大明任何一个地方隐姓埋名,颐养天年了!”

    “苏锐替吴大人



第340章 拿下登州府全境
    在此期间,有亲兵来报,说是吴安邦过河的时候不慎落水,因为事情突发,他们没来的急救援,吴安邦被河水冲到下游去了,生死不知。

    孔有德佯装暴怒,下令要斩首那几个负责看押的士兵,被几个将领劝阻了好一阵子,才最终改为杖责,但仍旧是怒气冲冲,好像是在努力压制怒火一般。

    而吴安邦麾下其他的将领,还有那些卫所的指挥使,同知,佥事,千户之类的军官,则被这个消息弄得心惊胆战,噤若寒蝉。

    掉进河里淹死,鬼信啊韩林儿不就这么被太祖皇帝弄死的么,但现在他们想要反抗也没机会了,只能表现的更加恭顺,以免引起孔有德的不满,自己也不小心掉河里去了。

    孔有德开始寻思着接下来的行动,现在登州地界不会再有大的战事了,吴安邦这次主动了几乎所有的战兵,大部分的卫所军主力,剩下的也就是一些老弱病残,以及留守的兵力,接下来一段时间,应该不会再有大的战事了。

    之后一段时间的任务,就是控制登州府剩余的地盘,然后全面推行蓬莱进行的那一套他该,恢复生产,开始建设了。

    建设远比破坏要困难,接下来一段时间有的忙了。

    登州城的存粮现在已经消耗了超过一半,不能就这样坐吃山空,整个登州府是孔有德安身立命的基础,也不可能像在济南府那样一路劫掠,自给自足才是王道。

    而登州府的情况有些特殊,这里作为胶东半岛的突出部,海防任务中,卫所众多,军户的比例相当大,但这些卫所现在还没有被孔有德掌控,如果攻打的话也费不了多大力气,但是打下来必定会给卫所造伤亡,导致卫所兵有抵触情绪,接下来的卫所土改就是个大问题了,所以必须要和平收编。

    这这时候,这些卫所军的军官就能派上用场了,他们长期统治卫所,他们的命令一般情况下卫所兵还是为执行的,现在他们已经被打怕了,再加上有吴安邦不慎落水这个消息,根本不怕他们不服从。

    当明军俘虏全部安置完毕,孔有德一声令下,孟有才,毛承福,崔永平的三千余兵马,开始整军备战了,准备随时开赴宁海,文登,威海卫,靖海卫,成山卫这些州县卫所,一举拿下登州府剩余的地盘。

    吴安邦战败的消息,很快就博散开来,那些还掌握在明军手中的城池,都变得人心惶惶,不知所措,有要献城投降的,有要誓死抵抗的,但他们的头目已经全被孔有德抓起来了,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乱成一团。

    甚至那些地主豪强,得知消息后也都做好了逃难的准备,吴安邦出征时候两万多兵马,浩浩荡荡,如黑云蔽日一般,结果都被孔有德打败了,他们哪还有资本抗衡啊,现在不逃,等到叛军打来,他们多半活不了。

    然而当他们向西逃难,却悲催的发现,莱阳,即墨,以及沿途的重要要路口,都被孔有德的兵马控制了,他们被告知只要老实回去,不会为难他们,他们的人身安全也能得到保障,若是执意逃跑,全部诛杀。

    这些士绅看到这个情况,无奈之下只能返回,继续逃跑死路一条,回去



第341章 土改和整编
    这些地方大部分都是民户,土地都集中在地主士绅手上,必须要通过清查田亩,将那些黑田拿回来,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手了,当初在蓬莱和黄县土改,人手也就那些,不过都是一个县一个县慢慢来的,时间充裕。

    现在已经四月初了,已经到了春耕的时节,时间不等人啊,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

    政事堂的第一批学员倒是快完成学业了,就算全部调过来,也有些捉襟见肘,从吴桥一路掳掠的一百多个士绅子弟,现在也已经被挑选的差不多了,能挤出来的也不多。

    想到这里,孔有德的思路豁然开朗,反正登州府有这么多士绅,不妨拉拢一些过来,不需要全部,一部分就好。

    这些士绅也不是铁板一块,自己掌控登州府已经是事实了,他们除了接受同知别无他法,当初在蓬莱还有人反抗,就是仗着南边还有个吴安邦和徐元永,现在徐元永不知所踪,吴安邦全军覆没,他们最后的依仗都没了。

    尽管大部分人不会投靠孔有德,但总会有一些异类,或者是在家族里面混的不行的,想要另找一条出路,空难该有的就是可以选择的对象啊,这个时候拉拢他们变得轻而易举了,而且这个模式一旦用熟练了,还可以推广到以后的地盘中来。

    鞑子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很好,入关之后,采取分化政策,反对的全部砍掉,当顺民的有好处,甚至重用,这也是他们在关内快速站稳脚跟的原因。

    反观李自成,拿下了长江以北,半个中国,结果一片石战败一场,一败再败,不到一年时间,这么大的地盘丢了个精光,简直是闻所闻问。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这个时代,士绅此时统治阶级的柱石,而李自成对待来投的士绅,给予的不是优待,而是屠刀,在他顺风顺水的时候,士绅阶层可能会惧怕他的势力,蛰伏起来,一旦他出现颓势,立马就会群起而攻之,喜迎王师清军的到来。

    自己培养人才见效太慢,还不如先用老朱家培养出来的人才撑撑场子,等到自己培养的出炉了,他们就显得无关紧要了,如果死心塌地的效力,继续用就是,如果三心二意,一脚踢开便可。

    于是,孔有德下令,让秦致远他们开始张罗,收揽士绅子弟效力,初期大部分人可定都会持观望态度,录用的标准尽量降低,基本上只要识字,宣誓效忠即可,而且可以给予重要职位,以期尽快开展土改工作。至于后期来投的人多了,可以慢慢增高标准,降低待遇。

    土改的标准,和之前没多大区别,依旧是每人三亩土地,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活着都算,军属家庭则是每人五亩,当然,这些土地严禁交易,毕竟是孔有德租给他们的,名义上这些土地还是孔有德的。

    针对这些土地的税收,还是老样子,普通人家交的的租子依旧是两成,若有家中有人从军,则降低到一成。

    而且孔有德还下令鼓励垦荒,只要是自己开垦出来的荒地,都归当事人所有,不过因为是在孔有德的地盘上开垦的,受到孔有德保护,依旧要交给孔有德一成的保护费。

    这些租子或者保护费都由各级官府代收,除此之外,免除他们的



第342章 岛屿上的鞑子
    前两个月的食盐销路还没彻底铺开,但到了三月份销路大开,就已经为孔有德带来超过三万两银子的收益,那几个合伙的盐商的收益,差不过也在三万两上下,分到每个人头上看似不多,但这只是一个盐场的产量罢了。

    现在食盐可是硬需求,尤其是精盐,很多地方有钱都买不到呢,所以必须再建设几个盐场,扩大产量,盐属于消耗品,第一个月能卖多少,第二个月照样能卖多少,根本不怕供过于求,实在到了市场饱和的程度,完全可以卖到朝鲜,南洋去啊。

    这些盐丁将在沈飞派出的人手组织下,将盐场的先期工作组织起来,这方面的负责人,孔有德指派给了张华,张华从沙河盐场开工之后,就一直跟在谭伦手下做事,沙河盐场的建设以及生产工作他都有参与,而且是绝对的心腹,交给他完全没问题。

    至于沙河盐场的工作,则是全权交给了,现在孔有德已经拿下了整个登州府,也不怕他不忠心,至于伸手,他肯定是不敢的,先不说孔有德安排了其他的人手监视,这种事情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有过前车之鉴的。

    当初土改刚刚开始的时候,一个叫胡志一的小吏,因为索贿不成陷害士绅,直接被孔有德剥皮实草了,后来也发生过一些伸手的事情,都被孔有德重处了,有个小吏仅仅贪污了五百文钱,就被斩首了。

    现在他一个月的合法收入都有三百两,没有什么不满足的,若是因为伸手导致被砍了脑袋,那可就不划算了。

    处理完这些杂牌兵之后,剩余的明军战兵差不多有六千人,其中不乏一些参与过许多战斗的老兵,对此,孔有德决定经过删选之后收编他们。

    这里面骑兵超过两千,骑兵当然是全部都要的,毕竟骑兵训练成本太高,重新训练费时费力,不如用这些现成的比较好,至于他们是否忠诚,这对孔有德来说完全不是事儿。

    他们是职业军人,当兵打仗拿饷银就是他们的工作,只要有吃有喝有钱花,他们可不会在乎给谁卖命,而且跟着一个总能打胜仗的将领,也会安全许多,不怕他们不愿意,等以后打几场胜仗,他们就会死心塌地的卖命了。

    至于他们的兵痞习性,也不是很麻烦,收编之后他们将被打散到三个骑兵营之中,在老兵的影响以及严格的军规管控下,他们的各种陋习要不了多久就会改掉,实在不愿意改的那就可劲的处罚,如果还不愿意改那就直接按军令斩首,杀鸡儆猴。

    剩余的四千步兵,孔有德在里面挑挑拣拣,一共也才挑选出来了一千四百人,混编进各个部队之中,至于其他的,则被安排到即将扩建的盐场干活,也算有个生计,不至于闹事。

    一番整编下来,骑兵三个营五千人,炮兵两个营两千人,火铳兵两个营四千人,步兵三个营五千人,差不多就是一万六千兵马,再加上战船还没下水的水师一千多人,孔有德有十足的信心在登莱彻底扎根下来。

    对于骑兵方面,孔有德尤为重视,毕竟骑兵就像是这个时代的坦克,陆战中所向披靡的存在,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进可攻退可守,作战的时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这次整编军队,毛承福的骑兵一营经过补充,人数已经达到了两千人,孔有德的设想是将他们全部训练成枪骑兵,大规
1...7172737475...299
猜你喜欢